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蓮老和尚著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蓮老和尚著

自是有家歸便得

[日期:2010-08-1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妙蓮老和尚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自是有家歸便得
  
  一、念佛生西說難易
  
  佛往生西方是易或是難呢?有些說是易,因為經中告訴我們:「十念就能往生。」又說:「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但從修行人用功的情形來看,在靜中有 十分功夫,到了動中就只有一分;動中有十分功夫,夢中只有一分;夢中能夠有十分功夫,病中就只有一分;病中能有十分功夫,到了臨命終時,那又只有病苦時的 一分功夫而已。靠這一分功夫,能敵無始以來的罪業嗎?這樣說來,念佛往生西方,到底是易或難呢?
  
  其實,往生是不難也不易。說難說易是為對治不同根性的眾生,如對懈怠懶惰的人就要說難一點,不說難他不精進;而對缺乏信心的人,說難他就退縮,因此就要說易,讓他有信心。諸位不要在這上面聽到易,你就大意起來,聽到難你又害怕起來;自己要做得了主,不要心隨著人家轉。
  
  約根本的原理來說,我們求生西方實在不難,而是很容易的。要是講難,那是因為我們眾生的心,少發了往生之願。經上說: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你什麼時候發願,就什麼時候生;你不發願不想往生,那就無可奈何了。
  
  我們平時也聽說:「心即佛、佛即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佛與眾生是一體而平等的。由這個道理來說,我們念阿彌陀佛,其實就是念自己的心。佛是眾 生心中的佛,是我們自己的佛,念我們自己的佛,還有不感應道交的嗎?何況我們眾生也是佛心中的眾生,佛陀是大慈悲,那會不慈悲他心中的眾生?道理就是這 樣;你明白了,就不會被差別心牽到歧途去了啊!
  
  我們現在之所以做凡夫,那是因為不守這個本性,妄動妄為,無始以來到現在還在做苦惱的眾生,好可憐啊!本來是佛心中之眾生,應該能享受在佛懷中的安樂自在;結果,樂沒享受到,反而受諸苦惱!
  
  二、彌陀慈父待兒歸
  
  經上說極樂世界離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之遠,其實並不遠,還是在我們心中呢!所謂唯心淨土,淨土是心所變、是業感;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所莊嚴的,一切莊嚴都是從心而起。
  
  「唯心淨土」,此「心」包太虛,含一切法,大家不要以為是心肝脾肺腎的那個「心」;那個心是沒有用的,人一死,它就隨著腐臭而爛掉。
  
  極樂淨土和阿彌陀佛,都是在自己的心中,如此說來,極樂淨土是自己的家,阿彌陀佛是自己的慈父;回自己的家,見自己的慈父,這有什麼難呢?難就難在你 不回去。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但「子若逃逝,雖憶何為?」子女不想回來,母親再怎麼的念他,他也不會回來的。假如這 個孩子想回來,那就如經上說的:「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眾生的心與佛不相違背,這樣要回去就容易得很。
  
  我們本來是佛心中的眾生,如同富貴人家的子女不安分,偷跑出去做太保太妹,做一些不三不四的事情,在外面受苦。做父母的當然是希望他能回去,但是他不 回去也沒辦法;只要他想回去,不管在外面做了什麼壞事,雖是太保太妹,為一切人所不恥,但在父母心中,仍然是個好寶貝,永遠是個好孩子。他若回來了,父母 就會趕快幫他整理頭髮、洗澡、換衣服、煮飯給他吃,回家就好。「乖兒啊!只要你回家來,媽媽就安心了!」
  
  做父母的就是這個樣子,何況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大慈悲,我們想回去,佛陀那有不要的?但是我們不回去,那有什麼辦法呢?佛陀愍念我們,垂著手要接引我 們回去,所以只要我們願意回去,已發願已生,今發願今生,當來發願,那就當來生。這是真語、實語、如語,沒有虛誑的,我們要信,要發願回去。若還貪戀不 捨,這都是自己障礙自己,那夫復何言?
  
  三、至誠念佛帶業生
  
  一個壞孩子不管他在外面犯了多大的罪,警察要抓他了,只要回家去,父母總是幫著掩護,事實就是如此。就像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可「帶業往生」 的,若我們念佛要達到清淨才能往生,那到何時才真能清淨呢?淨土法門的殊勝就在能帶業往生;只要你發願生西,十念、一念都能夠生;你不發願生西,那百念、 萬念都生不了。聽明白了嗎?知道了吧!既知了,為自己安樂、為自家安樂、為天下人安樂而努力向上吧!
  
  念佛能清淨、一心不亂,那當然是好,那是上根的人,下根的人念佛那有可能清淨?所以不要擔心沒得到一心不能生西方,不是那樣的。什麼叫「一心」?至誠 心就是一心。至誠心就是你真真實實的想回去,你有至誠就能回去;你雖想回去,但不是真心想,就是西方現在你面前,你還是回不去。所以只要有至誠心發願往 生,一定得見彌陀來接引。「心即佛,佛即心」嘛!其實眾生心就是佛心,你一動念,佛就知道了。佛只怕你不回去,不是你不能去啊!
  
  想回去之心雖是至誠,臨命終有一絲牽掛,父母兒女人情看不破、放不下,還是去不成。這個道理,就好像一條船要到彼岸,錨要先拿起來;錨不拿起來,怎麼 開也開不動。所以如果掛心這又掛心那,一掛心,把極樂世界忘了。好像諸位來山上念佛七天,是把家裡的事放下才來的;你若沒有放下,怎麼會來呢?道理好淺 顯,大家都能夠體會到的。
  
  ––摘自大光明雜誌
【書籍目錄】
第1頁:臺灣靈巖山寺創建緣起暨宗旨展望修戒 第2頁:上妙下蓮長老簡介 - 護法組
第3頁:叢林古風在靈巖日行 第4頁:佛七開示選錄(82、5、22–28)編輯組
第5頁:修道須開般若慧 第6頁:朝山功德遍法界
第7頁:自是有家歸便得 第8頁:在家修行的方法
第9頁:主禮臺南正覺寺佛三開示(80、12、26–28)編輯組 第10頁:第二天 - 斬斷世情起覺照深信切願持佛名
第11頁:第三天 - 懇切至誠即一心帶業往生佛可成 第12頁:國父紀念館佛學講座開示(82、7、10–11)編輯組
第13頁:月是故鄉明––上妙下蓮老和尚佛學講座翦影 第14頁:對臺北佛教淨友參學會開示(81、5、18)編輯組
第15頁:戒期開示節錄(81、4、3–9)編輯組 第16頁:法海釋疑 - 編輯組
第17頁:某法師率徒眾來山請法(81、1、22) 第18頁:北部數位法師來訪(81、9、2)
第19頁:特稿選粹 第20頁:妙蓮長老主持佛七弘法
第21頁:朝向西方路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