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往生有分第一集 妙蓮老和尚著

往生有分第一集 妙蓮老和尚著

敬賀妙蓮法師掩關二十年

[日期:2010-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妙蓮老和尚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敬賀妙蓮法師掩關二十年
  
  真華法師
  
  一提到妙蓮法師,我即很自然的想起了二十五、六年前,在蘇州與他相處時的一段往事來。當時我們同在靈巖山寺為大眾服務,我任知客,他當僧值,彼此的寮 房門對著門,又因為都是初任新職,有許多事必須互相商討,所以我們幾乎沒有一天不偕行於念佛堂與客堂之間的走廊上;有時在晚課完畢,事務稍暇之際,互踏著 夕陽的餘暉,偶爾也會到附近的吳王井、西施臺、蓮花池、佛日巖等處走走,一面撫今思古,一面交談著各人出家參學的經過,在那段融洽和樂的日子裡,幾不知世 間還有戰爭、饑饉、生離死別等苦事。相信,如果不是民國三十八年時局劇烈轉變,弄得全國狼煙四起,烽火連天,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的話,很可能我們直到現 在,依然安身立命於靈巖道場,老實念佛哩!
  
  西元一九六八年三月,我由曼谷返國途經香港,承妙智法師熱誠招待,邀我住在他主持的中華佛教青年會,在一次齋會中,無意間獲得妙蓮法師在青山掩關的消 息,並且聽說他三十八年到香港時,遭遇到許多的拂逆,吃到了不少的苦頭,然後才到大嶼山某寺閉關苦修,但由於環境太欠理想,以致時常病魔纏身,擾得無法安 心辦道,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後來幸得某法師的大力護助,才又在青山繼續掩關。在我得到這個消息的第二天,即由智梵、明遠二位法師陪同,到了青山佛慈精舍 (現已改佛慈淨寺),會見了一別二十年的妙師,真是恍如隔世!至於晤面時的感觸,正像後來妙師給我的信中說:「真法師啊!想不到我們天各一方,在這二十年 後突然見面,內心的喜慰,可想而知!但同時也湧起許多往事,慨傷莫可言喻!而難得一次相聚,時間卻又不容許我們暢談,真是遺憾!」末後他又在信上說:「你 來山的次日,我曾託人打電話給金山法師,請他陪你來山供佛吃齋,結果你沒來,失望之至!失望之極!」一片真摯之情,躍然紙上,我為之感慨不已!
  
  我與妙師自從那次在香港別後,不覺又是六、七年了!但每隔三、五個月,必定互相通訊一次,談談近況,敘敘種種,我們再不能因為「天各一方」而使音訊斷 絕了!我們雖然沒有世俗間的所謂「金蘭之盟」,也沒有法系上同門之誼,然我們為道互勉,為法忘私的一念,卻往往而自然趨向一致。弘一大師有言:「君子之 交,其淡如水;執象以求,咫尺千里!」真的,「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彼此交往,只要志同道合,以誠相見,以善相勉,以上求下化相激勵,又何必一定在什麼 「結拜」、「訂盟」上「執象」呢?
  
  上個月妙師突然來信告訴我說:「前後閉關二十年了,仍沒有得到念佛三昧,慚愧之餘,已決定在舊曆九月廿七日出關。這出關是暫時的,待我將宿願做好,仍 要返回關房以等待彌陀慈父接引。噫!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耶!出關本來不想舉行任何儀式的,但為了籌備點費用趕印大智度論,以了多年的宿願,只 好驚動信眾一次結結法緣了!」我在回信上則老實不客氣的說:「你出關的盛典我既不能前來參加,也沒有什麼賀儀可送,然想寫篇小文,寄到菩提樹發表,權當我 贈你的紀念品,你看好不好呢?」等了幾天他回信說:「慚愧啊!掩關二十年沒有念佛三昧給人看,還有什麼面目可以吹揚呢?請待一時,等我往生若能預知時至, 再為我寫往生傳可也。但必須要預知時至,而且要有天樂鳴空,異香滿室,住眾皆知;如此的往生瑞相,才可值得寫傳記。否則不必浪費精神與讀者的寶貴時間 啊!」接著又說:「你無賀儀可送,怎能滿足我的貪心呢?我想要你送最高貴的禮物,那即是請你祈求大悲觀世音菩薩,為我回向,加被我於出關之日,風和日麗, 不寒不熱,凡發心來山隨喜的人,都得法喜充滿,諸事吉祥,悉皆得度,同生西方。這種賀儀,懇請即日備辦,至禱至禱!」唉,菩薩!真是一位菩薩!
  
  妙師說:「掩關二十年沒有念佛三昧給人看,還有什麼面目可以吹揚呢?」其實,一個淡於名利的行者,就是有舍利弗那樣的智慧,目犍連那樣的神通,大迦葉 那樣的苦行,阿難陀那樣的多聞,也沒有什麼值得「吹揚」的。然而,如果是為了使眾生聞善生喜,效法乎上,發大菩提,那就另當別論了;妙蓮法師有沒有得到 「念佛三昧」,我們且置勿論,因為那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境界,不是別人所容易了解的。現在僅僅從他一下子閉了二十年關的這件事來說,已算是希有甚 為希有,難得極為難得了!試想:人的一生有幾個二十年?更何況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的二十年,正是身心最不易控制的時期,也正是最活躍的時期,可是,我們的 妙蓮法師,他竟能安安閑閑的,慢慢吞吞的,有條不紊的,湛然不動的,在一間面積大不過數坪的小木樓上,度過了悠然二十年歲月。這種作略,我想假使那位三十 年形不離山,足不涉俗的慧遠大師,於常寂光中有知的話,也必歡喜讚歎!
  
  我時常說:生活在現代的出家人,且慢高談成佛作祖,了生脫死的話,能先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苦,名利不足動其心,權勢不足奪其志,本本分分,規規矩 矩,有始有終,隨緣隨力的,做些自他兩利的事,就很不錯了!經常見到一些青年,歡歡喜喜,懇懇切切的,進了佛門,披上僧衣,受具足戒,入佛學院,循規蹈 矩,如法次第,看來蠻像一回事,但不知怎麼搞的,過不幾年,卻又靜悄悄的,脫去了袈裟,走進了社會,去度其醉生夢死的生活!究其原因雖非一端,而不甘寂 寞,難熬清苦,是最主要的。看看這種現象,想想目前僧寶,愈覺得妙蓮法師二十年的卓行,不惟已給出家二眾豎立一個好的榜樣,並且是全體佛教徒莫大的光榮! 因此,我忘了自己的譾陋,綴此蕪文,以表敬賀之意。(轉載自一九七四年十月菩提樹第二六三期)。
【書籍目錄】
第1頁:臺灣靈巖山寺創建緣起暨展望 第2頁:上妙下蓮長老簡介
第3頁:往生有分 第4頁:敬賀妙蓮法師掩關二十年
第5頁:妙蓮老和尚過堂開示(一九八八年四月) 第6頁:靈巖山寺剃度大典紀實
第7頁:出家現僧相就是良福田 第8頁:妙蓮老和尚過堂開示(一九八九年九月)
第9頁:妙蓮老和尚佛七中開示 第10頁:妙蓮老和尚佛七中開示二
第11頁:佛七圓滿開示 第12頁:主禮龍善寺佛七第一天晚上開示
第13頁:主禮龍善寺佛七第二天晚上開示 第14頁:妙蓮老和尚對福嚴佛學院學僧開示
第15頁:妙蓮老和尚對福嚴佛學院學僧開示二 第16頁:記臺灣靈巖山寺西方三聖開光暨
第17頁:妙蓮老和尚新春開示-因緣果報慧欣恭錄 第18頁:朝陽升起了 - 釋修如
第19頁:拜向靈巖山.佛種永心頭 第20頁:人在淨土打佛七 - 沈明進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