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鑰 聖嚴法師著

禪鑰 聖嚴法師著

明心見性

[日期:2010-07-2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今天的這個題目,是既誘惑人也極為枯燥的。因為,明心見性是佛的事,是開悟人的事,諸位菩薩心尚未明,還沒見到佛性,來聽這場演講,豈非如同在濃霧中看花,視線糢糊,什麼也看不到。
  
  明心見性是什麼意思呢?如何明心?又如何見性?我將它分成五個主題來介紹:
  
  一、釋迦牟尼佛夜覩明星,頓悟成佛
  
  頓悟成佛是禪宗極為重視的主題。當釋迦瞿曇經過六年的長期苦修,最後在菩提樹下禪坐的一個晚上,天將拂曉,看到東方有一顆極為明亮的星;這時候,他的心裡突然透出了智慧的光芒,完成無上的菩提,為人間帶來了慈悲與智慧的佛教。直到今天,世間尚有十多億的人口,受到佛法的照顧。
  
  明心見性,明的是清淨的心,見的是不動的性。心有煩惱時,是見不到佛性的,只有在心清淨時,才能見到不動、不變的佛性。煩惱心重,即是無明。只有破除無明的煩惱心,般若的智慧性才能顯現出來。智慧,即為佛的本性,事實上,佛的本性原在每個人的心中,與煩惱同在,不過被煩惱心掩蓋,便見不到佛性了。一旦煩惱頓除,佛性頓現,智慧的功能也自然產生。
  
  我們的心可暗可明,暗是煩惱,明是智慧,當智慧出現之時,就能見到佛性;佛性又叫真如,它是真實的、不變的,而且永遠不動的。因此學佛修行的人,若希望除煩惱而得智慧,那就要明心見性。
  
  眾生心是有執著、有煩惱的,如果,能轉執著為解脫,轉煩惱為清淨,即為「涅槃妙心」,又叫「正法眼藏」。禪宗第一代祖師摩訶迦葉從釋迦牟尼佛傳承的就是涅槃妙心。清淨心又叫佛性,那是佛的境界,它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眾生和佛完全平等的,即為般若所證的空性,也是一切諸法的空性;因此,一切現象不離開空,所以一切眾生都有佛性。
  
  二、明心見性是禪宗的中心思想
  
  中國的禪宗從初祖菩提達摩開始,一直到六祖惠能時才算成熟。明心見性是相信一切諸法,同一真性,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當你的心不受任何環境的影響而產生情緒、分別、執著時,自然而然就跟菩提道相應。下面介紹幾位祖師所講有關明心見性的文獻記載:
  
  菩提達摩的〈二入四行〉云:「此心生時,與理相應。」即是明心。「心無增減」、「安心無為」,均指明心。又云:「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即指佛性。
  
  達摩祖師講到,當心生起時,能夠與理相應,此時即為明心,其理就是佛性。
  
  傅大士〈心王銘〉的「了本識心,識心見佛」、「心明識佛」,即是明心見性。
  
  僧璨〈信心銘〉的「一心不生」、「任性合道」,亦是明心見性。
  
  如能心不受任何環境的影響而產生情緒變化、不產生妄想執著,任其自然,不需要任何的幫助,自然而然,就能跟無上的菩提道相即相合。
  
  道信的〈入道安心〉所云:「念佛即是念心」、「即是安心」。「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此即是明心,「亦名佛性」,「亦名涅槃界、般若等。」亦即是見性。
  
  念佛是念心、安心。如果經常想到念佛,便能使得向外攀緣的心自然不起;這時候的心,是無相的、平等不二的。沒有分別心,不起執著心,實際上即為明心。心明的境界是佛性、是般若,又叫它為涅槃界。
  
  牛頭法融的〈心銘〉云:「心性不生」、「心生本齊」,即是說的明心見性。
  
  五祖弘忍的〈修心要論〉所云:「自心本來清淨」,即是指的明心。又云:「一切眾生清淨之性」,也是指的佛性。《十地經》所說「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眾生佛性本來清淨」、「守本真心,妄念雲蓋,慧日即現」,以及「三世諸佛,皆從心性中生」,也都是在說明心見性之意。
  
  永嘉〈證道歌〉所云:「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亦是說的明心見性的境界。
  
  光宅寺的慧忠云:「善惡不思,自見佛性」,以不二之心,即可明心,能得明心,即見佛性。
  
  三、《六祖壇經》即以明心見性為其宗旨
  
  相傳禪宗是從印度傳至中國,從釋迦牟尼佛開始,下傳第一代祖師摩訶迦葉,第二代阿難尊者,然後傳到二十八代,便是菩提達摩。菩提達摩到了中國後,成為中國禪宗的第一代祖師,一直到六祖惠能,中國形態的禪宗,才漸漸形成。
  
  事實上,六祖惠能尚未出現之時,四祖、五祖已經有了四、五百人同住的大道場。但是他們的理論、架構都還沒出現。六祖的弟子相當多,主要的傳承弟子有南嶽懷讓、青原行思和荷澤神會等三個系統,便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宗派,這便是禪宗簡單和通俗的歷史。
  
  《六祖壇經》在中國的禪宗史上,頗受近代學者的議論,卻是非常受到重視的一部聖典。因此,我今天也以《六祖壇經》的內容所見為依據,來講明心見性,來為諸位引言、引證,並且介紹修證的方法:
  
  〈行由品〉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取自本心般若之性。」
  
  又云:「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念念自見,萬法無滯,……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又云:「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以上皆是有關明心見性的說法。
  
  〈機緣品〉云:「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即是明心見性。
  
  無上的菩提,就是成佛的佛性,而無上的智慧,是從聽到一句佛法,馬上開悟而認識自己的本性,也就是原來的清淨心、本來的佛性。清淨心是沒有煩惱的心,這樣才會產生智慧而見到佛性,親自經驗到本心和本性都是不生不滅的。
  
  「念念自見,萬法無滯」,是說每個念頭所見的任何現象,都是清清楚楚,沒有自我的判斷心、分別心,非常清楚地在觀照、觀察,這就叫本性。一般人的心,都是以個人自我主觀的判斷、感情、立場,來看一切的現象,這不是智慧心而是愚癡心。因此,如果不是用主觀,乃至也不用客觀的心來看這個世界,那就能看到自性;即是三世諸佛的無上菩提,即是一切眾生的佛性和自性。
  
  諸位一定聽過六祖惠能是因為聽到有一位居士誦《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經句,而於句下開悟的。當他聽到這句話時,就像在無始以來就沒聽過這麼大的雷聲,把他自我中心的妄念打得粉碎。
  
  「應無所住」的住,就是見到任何事、聽到任何話時,不作主客觀的判斷,不將自己的觀念放在裡面;一切的現象,不離空的自性,一切的眾生,不離覺的佛性。
  
  〈般若品〉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
  
  又云:(世人)「不識自性般若」、「心體無滯,即是般若」、「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
  
  又云:「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這是說,悟時明心,即可見到本性是佛。
  
  又云:「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此亦是說若得明心即能見性。
  
  顯現般若的智慧,就是因為見到了萬法的空性。「空」是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在那裡,它是不斷地在變化。許多人認為,開悟見性好像是有可能用眼睛看得到的、用手抓得到的、抱得到的某一樣東西在那裡。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佛性是並沒有一種東西可讓你看得到、聽得見、摸得著、抱得住的,也不是能用你的心思想像得到的。
  
  最近不久前,我遇到一位自稱有神通的太太告訴我,她曾用她的神通到過一個很遠很高的地方,去查看了好幾位自名為活佛上師等人物的底細,在那兒真有他們的位子,不過不是最高的佛。她也查了我的底細,看是第幾地的菩薩。我告訴她說:「我是凡夫,妳怎麼查得到我呢?」她說:「是呀!所以我在那裡沒有看到你的位子啊!」我很高興我沒有位子在那裡,畢竟我和那些宗教界的新奇人物不是同道,要不然,我不是和他們一樣了嗎!(大眾哄堂大笑)
  
  佛說,實相無相,實性無性。《六祖壇經》則說,無念、無住、無相。一位自稱大悟徹底的人,如果尚有個位子,或者還有個形相在那裡,那就不像禪宗所講已經明心見性的人了。除卻煩惱是明心,智慧現前是見性,並沒有一定的地方,也沒有一定的形相;處處不在而也處處都在,才是真正的親見佛性。
  
  眾生是沒有開悟的佛,而佛是已經開悟的眾生。悟即是明心見性,當你心中在一念之間,沒有了執著與煩惱之時,你便發現眾生本來是佛。迷是不見自性即空,所以見性的人即知自性本身,沒有功能、沒有動作。自性被煩惱的心蒙蔽時,是眾生;自性離開煩惱心時,即與佛同。
  
  〈疑問品〉云:「念念無滯,常見本性」,此即是明心見性。
  
  又云:「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去。」
  
  又云:「自性迷,即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心不明,便不見性,即是眾生,若能明心見性,即是眾生與諸佛本來平等。
  
  〈定慧品〉云:「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此也即是對於明心見性的敘述。
  
  又云:「於念念中,不思前境」、「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此皆是明心的情況,心無所著,便是般若智慧。
  
  又云:「自性本無一法可得。」唯有見性,方能如《心經》所說的「無智亦無得」。
  
  四、如何明心?如何見性?
  
  (一)如何明心見性?
  
  惠能大師謂惠明曰:「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又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即於此言下大悟。
  
  這是說,六祖惠能傳承五祖的心法之後,即離開五祖道場,去了嶺南,而五祖座下有位將軍出家的弟子惠明,追著惠能想把法搶到手,惠能跟他說:「你既為求法而來,那麼,心中的一切念頭皆應放下,不可向外攀緣,不要思量或善或惡,當這時候,看看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惠明用了這個方法後,當下就開悟了。
  
  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練習,當境界在面前出現時,心中不要產生喜歡不喜歡、好或者不好、愛或是不愛等的反應,當作跟你毫不相干看待。事實上,未悟的人,當你的念頭認為已是如此這般地不去管它時,你已經在管它了。不過,若經常用這樣的方法練習,即使未必能夠開悟,你的煩惱總會減少很多的。
  
  (二)如何能明心?
  
  〈懺悔品〉中告訴我們有兩種方法,能夠達到明心的目的:
  
  1修五分法身:
  
  修戒──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
  
  修定──覩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
  
  修慧──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修眾善法,自心無礙,心不執著。
  
  修解脫──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
  
  修解脫知見──自心亦不沉空守寂,並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
  
  2修無相懺悔:
  
  從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愚迷等罪,悉皆懺悔。
  
  從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被驕誑染,從前所有驕誑等罪,悉皆懺悔。
  
  從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嫉妒等罪,悉皆懺悔。
  
  如果修了五分法身的法門,還是不能明心,便是因為罪障太重,所以要修無相懺悔法門。《六祖壇經》告訴我們,要不斷地使自己的心,對於善惡的境界,盡量不以自我的觀點或自私自利的立場,產生反應。當你生起愚迷心、憍誑心、嫉妒心時,要不斷地懺悔,願這種種的念頭不再生起,不再用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心,去判斷它、執著它。
  
  (三)如何能見性?
  
  〈坐禪品〉云:「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
  
  又云:「對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又云:「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般若品〉云:「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令得見性。」「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又云:「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
  
  又云:「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以上都是教我們如何能見性的辦法。
  
  五、如何排除明心見性的障礙?
  
  〈懺悔品〉云:「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開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
  
  又云:「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除真除妄,即見佛性。」
  
  又云:「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
  
  以上是說,如果修種種法門,還是不能見性、不能開悟之時,就需要訪求善知識的開導,也就是用明眼人的智慧,指點你的方向,來不斷地修持,不斷地懺悔,同時觀察自己的心;綜合地說,是以懺悔、觀心、求開示,懺悔、觀心、求開示,反覆地交替的進行,便能排除明心見性的障礙了。
  
  禪修者,對內心要調伏斷除自己的煩惱,才能出現智慧,有了智慧心才能見佛性。對身外要尊敬他人,宜將一切人都當作菩薩與佛看待,因為所有的眾生,都是未來的諸佛。以這種心態來看待一切人,心靈自然平安,能夠明心見性。
  
  有些人,因為老師已證明他們明心見性開了悟,便覺得沾沾自喜,而有一種驕慢心生起,這就證明他們的明心見性不是真的。豈不見《六祖壇經》裡說,有了愚迷、驕誑、嫉妒等心都是要懺悔的罪障。唯有常用謙虛、慚愧、懺悔、恭敬他人的心,跟善知識學習,才能使你早日明心見性,早日開悟成佛。
  
  (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講於東初禪寺,姚世莊居士錄音整理,聖嚴修訂成稿於同年五月二十五日)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續佛慧命
第3頁:「五停心觀」修行法 第4頁:禪與悟─無常無我.理入行入
第5頁:禪修的要領(一) 第6頁:禪修的要領(二)
第7頁:明心見性 第8頁:開悟成佛
第9頁:梅子熟了 第10頁:放鬆身心
第11頁:我與環境不一不二 第12頁:佛在心中.口中.行為中
第13頁:禪如何用於日常生活 第14頁:禪修與信仰
第15頁:我們的身.心.世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