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禪」與「淨土」截然不同,其實,二者並無衝突。此在古來諸師們,已多有說明。念佛人臨終時能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是定力加上佛的願力。禪修者,若能明心見性,心淨則所居國土亦淨。因此,禪與淨土沒有絕對分開的必要,我不僅教人用禪的修行方法,同時也鼓勵人們念佛。
一、「禪」是什麼?
(一)禪是安定、平穩、和樂的生活方式
人經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態及環境中,因為心不安定,所以我們的生活言行很不平穩,導致自己和別人之間缺乏和樂的氣氛。所謂「和」,即彼此關懷、互相照顧的意思。
我們自己若能前念與後念、過去和現在沒有衝突,與人相處又能相互關懷,生活怎麼會不快樂?
(二)禪為開朗、寬大、涵容的生活智慧
我們與人相處,最不愉快的事就是心不開朗。所謂「不開朗」,又名「閉鎖」,是將自己與他人隔開,而不能有所溝通。閉鎖的原因,是為了保護自己、求得自身安全,以免與他人來往時受到損失及傷害。其實,越閉鎖就越不能和人溝通,對自己的損失越大。唯有開朗的心胸,才能使人左右逢源、愉快順利。
很少人願意寬恕別人,反而容易寬恕自己;也就是說,自己不能對別人慈悲、接受別人。心量越是狹小的人,越放不下自己,也捨不得奉獻自己,這種人心裡最痛苦,他沒有朋友,也不會得到幫助,縱使有人想幫助他,他也會害怕。而禪修,能幫助我們打開心胸,容納所有的人與所有的事,就像大海一樣,能收納所有的一切,無論大魚、小魚,甚至有毒的魚。大海不會拒絕任何一種生物的生存。
(三)禪為合情、合理、合法的生活原則
我們的世界上,有人重情、有人重理,也有些人特別重視法律,這都是有所執、有所偏。最好的生活態度就是,應該用情時用情,該用理性處理時就講理,必須用法律處理時則用法律。
「情」,一般多是自私的、不清淨的;無私的情即是慈悲,便是清淨的「情」。「理」應該是好的,但若是一味講理,會使人生活得不自在,凡事「一個鏍絲一個釘,一個蘿蔔一個坑」,把人當機器來處理,絲毫沒有通融和轉圜的餘地。因此,對於大原則或自己的問題,我們要用「理性」處理;至於小枝節上對他人的困難問題,我們要用「情」處理。如果反過來,對人只是用理、對己只是用情,那就麻煩了。所以「情」與「理」應視事情輕重來處理。
其次說到「法」。法不一定合理,法和情也不相同。法是大眾所共同遵守的規則,是可以修正的,但當多數人認為必須用它時,我們就該遵守它。
可是,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人追求不合理、不合法的利益。所謂「不合理」,就是不肯付出自己的努力與代價,而希望憑空得到利益。若獲利而不合法,即做了大眾所不允許的事。
有位海防軍官告訴我,國內許多漁船出海到大陸買魚,然後回到臺灣賣出。於法,這是走私的行為,漁民卻認為向大陸買魚花費的時間少、成本低、賺的錢也多,何樂不為?況且能替國家節省能源、賺取更多的利潤,因此希望法律能夠改變。對於這種站在一方面合理、另一方面不合法的事來說,究竟我們應該遵守法律?或是守理呢?
從佛法的立場來說,佛法講因緣與因果,對於大眾皆認為應該修改的法律,如果確實對全體大眾現在有損、未來無益,而且不能提供安全的保障,則法律自有變更的必要,這是因緣所生。反之,若僅少數人獲近利,多數人吃遠虧,就不該做,還是應該遵守法律。例如走私黑槍,可得暴利,如果每一個人都有黑槍,對臺灣社會無疑會造成可怕的影響。
世間人追求的東西不外古人所說的功、名、利、祿,「功」是功勳、「利」是錢財、「名」是聲望、「祿」是職位。只要追求得合情、合理、合法,即為佛法所鼓勵。然而在追求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考慮,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其他的人,除了人以外還有眾生。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只是為自己設想,眼中無人,我們的社會不知會亂成什麼樣子?此時,我們還會安全、安定嗎?所以,個人不能離開社會而得到幸福。如果自己得到利益,反而使別人蒙害,這種利益必然不可靠、不安全。
社會上有許多人喜歡不勞而獲,希望得橫財、偏財,殊不知,這是一種危害自己、危害社會的行為。從佛法的觀點來說,這就是違背因果,沒有種下善因而想得到善果,對於自己和社會不能產生建設性的作用。所以求利,最好要為天下所有人的利益而求、為眾生的利益而努力,不要貪圖個人的私利與暴利。
另外,有人求名,利用新聞媒體或種種方式希望大家知道他自己。甚至有抱持「縱然不能流芳千古,也要遺臭萬年」的想法,結果不但自己不能得到利益,反而害了很多人。因此,求名當求萬世名,而非一時虛名。如果能夠水到渠成、實至名歸的「流芳千古」也未嘗不好,但是如果能不求名地做事,那就更好。
其次,社會上更充斥著急功好利的現象。無論在國內或國外,常常有人問我,是不是有速成法可以使人即刻開悟?我總是告訴他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如果有,我會先用而不是給你用。」也有些人生病找我幫忙,我建議他去看醫生,他說:「醫生醫不好才找師父,師父有修行,一定有辦法。」我對他說:「很抱歉!師父有病也是要看醫生。」他問:「那修行沒有用囉?」我說:「有用。別人生病的時候覺得是倒了楣,希望趕快好,心裡怨恨,口頭歎苦。而我生病看醫生,要病多久才好,則不去管它,病沒有好是業報,病好就是業消了。」身病而心少嘔,便是修行佛法的好處和用處。
修行佛法,當以過程為目的,才不會退道心,「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只要我們努力用功,自然會有收穫。但是,如果對收穫期望過早或過高,就必然會發生問題。
二、禪的內容是如來
禪就是成佛的方法,成佛的方法包括持戒、修定、修智慧。
(一)戒
持戒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要有利於人,同時也是要有益於己,這才是戒律的精神。切勿為了持戒,拘泥於戒律條文,而使自己生活得彆扭。
有一次我掃地,掃了一大堆螞蟻,有人怪我說:「師父!您怎麼不慈悲,把螞蟻都掃死了!」我說:「阿彌陀佛!你來掃好不好?」他說:「我也會掃死螞蟻。」我問他:「那怎麼辦?是不是我們應該搬家呢?」
佛陀住世時,有一次和弟子到一個很久沒有人住、沒人打掃的精舍,精舍裡面的浴室水池長了很多孑孓,比丘們不敢洗澡,請示佛陀如何處理?佛陀只告訴他們「清理水池」,比丘們擔心會弄死孑孓,佛說:「不是叫你們去殺蟲,而是清理水池。」這意思是說,目的是要清理水池,而不是以瞋恨心殺蟲,所以不算犯戒。
由此可見,戒是不做不合悲智原則的任何事,並對合乎悲智原則一切的事要積極為之,否則即是犯戒。
(二)定與慧
一般以為「老僧入定」就是坐著什麼事都不管,才是「定」。所以有人修定時,希望別人不要干擾他,讓他好好修行。這種人修到最後會變成自私鬼。因為他們在修定時怕干擾,要離開人群,修成後又貪著定境的快樂,會逃避現實、厭離世間。這不是自私鬼,是什麼?
其實,禪宗所說的「定」為「即定即慧」,定即智慧、智慧即定。智慧是頭腦清楚、條理分明,不以主觀、自私的立場判斷、處理所有的事情。因此「定」絕對不是坐著不動或逃避現實。「定」的真義是:在安定、平穩、和樂的身心狀態下,從事於持戒的修行生活。而「智慧」,是以開朗、寬大、涵容、無我的心量,指導我們持戒和修定。
有位中醫師告訴我,他看過不少佛書,在觀念、認知的理解上知道應該怎麼去做,但總是做不到。當貪心、瞋心和嫉妒心生起時,自己不知道,發現後常常感到懊惱。為什麼他的心不容易受指揮?這是因為平常他沒有下工夫修定的緣故。修定的工夫,包括靜坐、拜佛、念佛與誦經。如果能持之以恆每日按時做定課,日子一久,心自然會平穩,情緒也不會輕易受環境影響而波動了。
總括的說,持戒、修定為慈悲的範圍,智慧是屬解脫自在的範圍。如果我們平時情緒穩定、思想開明、心胸豁達,對自己、對別人自然都會有安定的作用。
三、如來也是如去
《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來,為佛的十種尊稱之一,是沒有來也沒有去的意思。廣欽老和尚往生前曾說過一句話:「沒來沒去,沒什麼代誌(事情)」,已有很多人奉為金玉良言,這句話和《金剛經》所說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謂如來如去?譬如你昨天買股票,股票上漲,一夜之間使你變成富翁,明天股票下跌,又使你一夜之間變成窮人。究竟,錢來了沒有?它好像是來了、使你發財,結果錢又到哪裡去了?錢不是你的,這就叫如來如去。來的時候不必興奮,去的時候不需難過,因為這是正常的事。
世間人的煩惱痛苦,是因為沒有把環境中遇到的人事物看清楚,所以才會「迷」,才叫「凡夫」,也因此才有煩惱。我們往往以假當真、把不真實的事情當成永恆,對與我們相關的人、事、物,執著何者為我、為我所,何者為多、何者為少、何者為來、去、生、死等等,這種種執著都使我們心裡產生煩惱的反應。
佛法說,一切現象都是因緣所生、因果相循、變幻無常。因緣是由許多因素相加,所產生的結果,所以現象的出現、消失,都是不同的因素所形成。「無常」這一名詞,常使人誤解佛教徒消極、悲觀,其實恰好相反。無常是變化的意思,也就是說,沒有一件事物可永久不變。所以「無常」有其積極的意義,便是教我們要努力不懈。惡運當頭,無常變化,豈非好事;好運當頭,無常變化,不必難過。只要繼續努力,好運還會再來。壞的事情臨身時,那不是永恆的,故也無須傷心絕望。
禪宗《五燈會元》卷一六中白兆圭禪師說:「譬如空中飛鳥,不知空是家鄉;水中遊魚,忘卻水是性命。」空中飛鳥翱翔天際,本身即在天空中,牠並不擔心自己非要天空不可,因為天空夠寬闊的了。又如水中的魚,水對牠是必需品,可是牠並不把這想成非常重要的事,而操心憂慮。如果,我們能以這種態度積極努力的生活,不處處起煩惱,生活必然愉快。(一九九O年八月十八日講於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張國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