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拈花微笑 聖嚴法師著

拈花微笑 聖嚴法師著

新與舊

[日期:2010-07-2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農曆新年剛過,在年前年後,常見到和聽到兩句話:「除舊布新」和「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這好像是說,舊的不好,新的才好。其實,新舊好壞,並無定則,它會因人、因時、因事而異。同一個人,對同一樣事物,也會有時喜新、有時喜舊。

  一、化腐朽為神奇

  有人說,新製品、新觀念、新現象,和舊製品、老觀念、老現象,是對立的,所以喜新厭舊,是人之常情。其實,新舊既是相對立,也是相傳遞的,既有因果關係,也有一體兩面的關係。例如基督教和天主教相對,是因果關係的新和舊;佛教到達西方社會,是近世紀的事,對西方原有的宗教而言,東方的古宗教,卻成了西方的新宗教。角度不同,所見的新舊,便不相同。

  從新舊的因果關係而言,最明顯的例子,是一般所說的化腐朽為神奇,所謂推陳出新,所謂溫故而知新。或以舊東西作新利用,改變它的位置和形象,使成 為新東西。例如,破舊的船艦,經過解體、分類、加工,便成了新產品。

  中國儒家的《大學》中有言:「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說:「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這都是以舊的成就為基礎,開出新而又新的新局面;是運用舊的經驗,建設新的理想,而不是摧毀舊的或揚棄舊的,才能實現新的。例如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完全是新的政治思想,他卻又說,他是繼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的一貫道統。

  不過,有些事物的發生來得突然,所以看起來,無法確定它們是舊事物的新面貌。例如核子彈、原子爐、人造衞星、電腦、機器人,都是二十世紀發明的新事物。可是,不僅製造這些東西的原料,本身就是老早存在的,縱然是科技的理論和實際的運作,也是從舊環境的立足點上走下來的。

  今天的時代,樣樣講求尖端、時髦、新奇,中國人在二十年前,總以為凡是西方來的,都是新的;凡是新的,便是好的,真所謂「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會教堂,在歐美已日漸衰落和萎縮,卻於臺灣出奇地受到歡迎。二十年來,國人出國的機會多了,漸漸知道歐美宗教隨著新時代的來臨,已被社會大眾視為舊信仰而日趨式微了。因此,近年來在臺灣的西方宗教,也已由飽和狀態,而走向下坡。又因為西藏密教,對臺灣是新鮮的佛教,所以又掀起了對於 西藏密教研究及信仰的狂熱。此乃由於追求新目的、新環境、新趣味,是人的求知欲和求進步的特性,是無可厚非的。

  二、歷久常新

  在美國,求新求變的傾向,更為明顯。這種趨向,固然為美國帶來了朝氣蓬勃的新氣象,但也暴露了美國人膚淺、輕浮、飄盪不落實的弱點,為其社會結構帶來不穩定的危機。成年以後的美國人,進入社會之後,多半會不斷地尋求新環境和新機會,來滿足他們求發展、求理想,乃至是求刺激的欲望;最不幸的,是將此求新的傾向,用在男女的婚姻上去。我有一位弟子告訴我說,在美國的年輕夫婦,結婚第六年或第七年,尤其是尚未有孩子的話,往往會有婚變的危機發生。原因不外是彼此之間的新鮮感完全沒有了,代之而起的相互挑剔、算老帳、揭瘡疤,彼此將自己的缺點暴露無遺,結果只好協議離婚。他們沒有想到,老友及老伴的可貴,骨董及古物是寶。拋掉舊伴侶,縱然找到新對象,同樣的問題,可能照樣會發生。你不是完美的人,也不可能找到完美的人,倒不如從不理想的舊伴侶相互努力,比較踏實。

  在我的禪中心,也有弟子向我建議,應該常常有新的活動及新的形象,否則很難長久留下人來。我只有對他們說:「佛法歷久常新,禪法也是在舊則舊、在新則新。然在我們的修行方式而言,是無法新潮的,也不可以輕言改變和革新的。如果你們一定要我變花樣,我只好今天正常穿衣服,明天把衣服反過來穿給你們看,除此,我可沒有其他的本領了。」尚能告慰的是,紐約禪中心的成員,雖有好幾位心態不定,但他們在其他地方轉幾轉之後,甚至過了幾年,多半還會回來,可見,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記得在七○年代,有一派印度教的「超覺靜坐」(Transcendent Meditation)風行美國各地,到了八○年代之後,漸漸地便靜止了下來。倒是佛教在美國,始終以穩健的步調向前走,就是西藏密教的喇嘛們,在美國的作風,也很謹慎平實,不是到處用神通替人治病、助人發財。因為正信的佛教徒都很清楚,神奇雖能引起短暫的轟動,終究不是佛法的本色。

  三、一門深入

  現在,從佛法的修行上,來談新與舊。

  修行,就是修正不當的、邪惡的行為,包括身心的活動。通常人若能遵守公共道德及公共秩序,便被視為循規蹈矩的公民;若能進一步,審查個人的私生活及心理活動,如果你已是開始修行的人,便會發現你是一個不道德乃至是邪惡的人了。佛法的修行,便是協助我們正確地瞭解自己,改善自己。如果能經常發現自己的毛病而經常予以糾正,那便是「苟日新、日日新」的賢者了。因為,能夠念念審察,念念更新,便是修行工夫的針針見血。

  修行的法門,目前在國內及國際上流行的,有淨土、密教、禪宗的三類。

  曾有人問我:「有人主張一門深入;有人主張淨土與密教兼修;有人主張禪和密教兼修;有人主張禪和淨土雙修。究竟是單修好?兼修好?修哪一種最好?有何不同?」

  原則上,我是贊成一門深入的,兼修而成為新修,並不妥當。一般所謂兼修,必有主修及輔佐之分,或者先後不同。一門深入者,未必排斥其他法門,然其為了強調對於所修法門的信心,而特別讚歎此法門的殊勝,乃是佛經的常規。

  淨土法門,被稱為橫出三界的未曾有法,要求修行者以信、願、行三個條件,往生西方淨土。著力點則在仰「信」阿彌陀佛,於因地時發過四十八願,成就眾生,成就國土;眾生雖造十惡五逆,若能乃至臨終,十念阿彌陀佛聖號,必得往生西方淨土。信後起行,行的主力即在持名念佛,同時發願往生西方。淨土行者,以信的根本,信心堅固,就會落實安定;落實安定的本身,便是幸福人生 的基礎。他們不必擔心自己的身心行為如何,只要一心嚮往淨土,相信仗佛願力,必能獲得救濟。淨土有四等,他們究竟生在哪一等,一般修行淨土法門的人是不必追究的,既然仰仗佛力,已夠安全,何必追究那自己無力決定的事。

  密教的理論,重視發菩提心;密教的修持,重視儀軌;密教的信念,基於上師的灌頂及本尊的加持。理論與顯教相通,修持與律儀及禪觀同軌,信仰則與淨土類似,所以密教能左右逢源。而且,西藏黃教在組織及層次方面的說明均具說服力;其他各派在咒術加持方面,能為許多求取速利及神祕效驗的人接受。高級喇嘛也多受有嚴格的訓練,特別是灌頂加持的他力信仰,與即身成佛的速成效果之說,能使人有瘦弱者獲得天降強力大補丸的誘導作用。然此僅是方便應用,實際的功德,尚在三密相應的努力修行。即身成佛,也是歷劫成佛的另一種說法,正像禪宗所謂頓悟成佛之說類似。

  禪與淨土及密教,基本佛法相同,而修行方法迥異。禪的方法,不藉他力的協助,引用《維摩經》的證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如能從心中掃除了一切攀緣境界,不論善惡淨穢,徹底放下,當下便是悟入佛之知見。否則若執心外有法,以求神拜佛,期待救濟,均屬生死法,尚不是出世法,何況是無上大法;《楞嚴經》稱之為「迷頭認影」,馬祖大師稱此為「不顧自家寶藏,拋家散走」。

  佛法的修行,以福德業、禪定業、智慧業為三綱領。僅修福德業,不僅不出三界,而且最多是欲樂天報;偏重禪定,可生禪天,但仍不離三界內;偏重智慧則至少可出三界,成為小乘羅漢。定慧並重,仍是小乘行;福慧並行是菩薩道;福、定、慧並重,是大菩薩行。

  禪的修行,依據《六祖壇經》,先發度眾生、斷煩惱、學佛法、成佛道的四弘誓願,次作無相懺悔,滅三世罪業。即云:「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妬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妬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發願懺悔,是福業行;無相懺悔的念念不被煩惱染,是即定即慧的最上乘行。禪的修行既是自力,也是以息心淨念、發慧為要旨,是在直接開發自家寶藏,不是借貸他家的資金作周轉,所以是安全、可靠、實際的法門。

  四、不貴行履

  因此禪宗有一句口頭禪叫:「貴知見,不貴行履。」「知見」即是佛知見,即是親證實相,「行履」即是身口二業的行為。修行之前的行為如何不重要,只要修行時努力於淨心的工夫,若得明心見性,則如偈云:「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已不為煩惱所染,業報罪報之事,自然消失。但得心不執著,便離生死苦海。

  所以,重視慧業增上的禪法,是出生死海的靈丹妙藥。當然,若得慧心自在之後,自然不犯世戒,絕沒有一位禪師,能以「不貴行履」為理由,變成一個無賴漢的;相反地,倒是由於心地清明,慈悲自然流露,度生護生,席不暇煖,濟世利物,應機教化。「不貴行履」是重於「悟」,悟後自然有行,不是不須修行,而是強調實證。形式的瑣碎行為,是枝末問題,心悟是根本問題,若解決了根本問題,枝末問題當然也被解決了。

  人要做到念念不與煩惱心相應的程度,必得付出艱苦修行的代價。人在艱苦修行之時,常會生起「喜新厭舊」、「喜舊厭新」的心態。「喜新厭舊」,就是期待開悟、明心見性,或是希望有特殊的突破,以及想嚐一嚐「大死一番」是什麼滋味的心理。這在禪的修行來講,是忌諱的事;凡是期待、希求、厭惡、厭倦都是阻礙心。

  有人是「喜舊厭新」,就是曾經有了一次好經驗,希望能夠一次再一次地重現,比如坐了一炷好香,下一炷香坐下之後,老是揣摩著,如何能夠再來一炷好香,這是很糟糕的。真正在禪修之時,既不可考慮身口的行為,也不可存心修正心的行為。只有一意抱住方法,沒有所謂好或不好、新或舊。所謂方法,便是用境鍊心,心的前念與後念的交替,是從境產生的,若有前念後念,尚有新和舊。因此修行時,用心止於一境,久久前念不滅後念不起,即成定境,即是念頭沒有交替。禪的目的,不僅定於一境,且要心不緣境;不僅心不緣境,且要歷歷分明,這便是即定即慧的禪境。

  佛教各宗的修行方法,都是鍊心法,不過有些是借外力來助長自己的信心,禪法則直接用境來鍊心。境分心內與心外,觀行初步多用外境鍊心,禪法則直接從截住內境做起,比如菩提達摩所說的「心如牆壁」,又有祖師說「蚊子叮鐵牛,沒有下口處」。用話頭、參公案、起疑情、破疑團,便是擒賊先擒王;攫住妄心,破卻情執,直顯佛性。

  鍊心鍊到「見性」時,是「無心」,當時心不動,故能見本真的佛性,煩惱消失,智慧顯現。大悟徹底的人,其悟境不會消失,不會為境所動,他的心很穩定。若在定中,空間不會有範圍,時間不會有前後。禪的悟後,空間和時間,照常在他面前,只是跟他沒有關係。對他而言,無所謂新舊來去,他卻仍在新舊來去之中,穿衣吃飯,救濟眾生。

  五、飲水思源

  有人問我:「密教需要上師灌頂傳承,禪宗不是也主張明師的重要嗎?」

  是的,不過,兩者的作用不同。密教的上師,是代表他力相助的權威,他是本尊的具體化現,沒有他的傳承,密法的修行,便不能成就。而上師的傳統,是印度晚期大乘佛教的特色,是受了印度教的影響而設的新事物。神教大多數會以神的代言人、天使、神的道成肉身等,來神化宗教領袖的地位。印度教各派,至今尚是如此。

  禪宗的明師,作用有二:第一,是指導或啟發你修持禪法的善知識,如南嶽懷讓啟發馬祖道一,馬祖道一啟發大珠慧海。第二,是協助你更進步,勘驗你是否已開悟,印證你已經開了悟,此種例子俯拾皆是。可見禪門的明師,既是益友也是良師,他可能為你作證明,卻沒有什麼東西傳給你,這是釋迦世尊以來的老規矩,佛都在僧中,明師當然也在僧中,所以沒有必要在三皈依之上,另加上師的權位。然而,在禪法的流傳上,溯其源頭,必須師師相承才能有所創新。(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四日禪坐會開示)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佛法無邊
第3頁:因緣果法 第4頁:大與小
第5頁:有與無 第6頁:新與舊
第7頁:生與死 第8頁:善與惡
第9頁:放下與擔起 第10頁:休閒與修行
第11頁:在家與出家 第12頁:疑心與疑情
第13頁:守一與守心 第14頁:活路與絕路
第15頁:最上一層樓 第16頁:狹路相逢
第17頁:絕處逢生 第18頁:拈花微笑
第19頁:生死事大 第20頁:魔境
第21頁:降魔 第22頁:禪病療法
第23頁:禪的修行與體驗 第24頁:中國的維摩詰-龐居士
第25頁:附錄 - 禪與新心理療法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