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是道
馬祖道一㊣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不修不坐即是禪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江西大寂道一禪師雲眾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經云:「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只如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儘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若不然者,雲何言心地法門?雲何言無盡燈?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萬法皆從心生,心為萬法之根本。經云:「識心達本,故號沙門。」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名等義等,一切諸法皆等,純一無雜。若於教門中得,隨時自在。建立法界,儘是法界;若立真如,儘是真如。若立理,一切法儘是理;若立事,一切法儘是事。舉一千從,理事無別,儘是妙用,更無別理,皆由心之回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譬如月影有苦幹,真月無若干;諸源水有苦幹,水性無苦幹;森羅萬象有若干,虛空無若干;說道理有若干,無礙慧無若干。種種成立,皆由一心也。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建立亦得,掃蕩亦得,儘是妙用。妙用儘是自家,非離真而有立處,立處即真,儘是自家體,若不然者更是何人?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切法皆是佛法,諸法即解脫,解脫者即真如,諸法不出於真如,行住坐臥,悉是不思議用,不待時節。經云:「在在處處,則為有佛。」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佛是能仁,有智慧,善機情,能破一切眾生疑綱,出離有無等縛。凡聖情盡,人法俱空,轉無等輪,超於數量,所作無礙,事理雙通。如天起雲,忽有還無,不留礙跡,猶如盡水成文,不生不滅,是大寂滅。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大法身。法身無窮,體無增減,能大能小,能方能圓,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滔滔運用,不立根栽。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有為是無為家用,無為是有為家依。不住於依,故雲如空無所依。心生滅義,心真如義。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心真如者,譬如明鏡照像。鏡喻於心,像喻諸法。若心取法即涉外因緣,即是生滅義;不取諸法,即是真如義。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聲聞聞見佛性,菩薩眼見佛性,了達無二,名平等性。性無有異,用則不同,在迷為識,在悟為智,順理為悟,順事為迷,迷即迷自家本心,悟即悟自家本性。一悟永悟,不復更迷。如日出時,不合於冥,智慧日出,不與煩惱暗俱。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了心及境界,妄想即不生。妄想既不生,既是無生法忍,本有今有,不假修道坐禪。不修不坐,即是如來清淨禪。如今若見此理真正,不造諸業,隨分過生。一衣一缽,坐起相隨,戒行增熏,積於淨業。但能如是,何慮不通?久立諸人珍重。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景德傳燈錄》卷二八、《大正藏》五一.四四O頁)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二、即心即佛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日謂眾曰: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達摩大師從南天竺國來,躬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開悟,又引《楞伽經》文,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自信。此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又云:「夫求法者,應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不取善不捨惡,淨穢兩邊俱不依怙,達罪性空,唸唸不可得,無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汝但隨時言說,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果亦復如是。於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心,乃可隨時著衣吃飯,長養聖胎,任運過時,更有何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汝受吾教,聽吾偈曰:「心地隨時說,菩提亦只寧;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景德傳燈錄》卷六,《大正藏》五一.二四六頁上)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三、如何是修道人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僧問:「如何是修道?」曰:「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又問:「作何見解,即得達道?」祖曰:「自性本來具足,但於善惡事中不滯,喚作修道人。取善捨惡,觀空入定,即屬造作。更若向外馳求,轉疏轉遠。但盡三界心量。一念妄心,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無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無上珍寶。無量劫本,凡夫妄想,諂曲邪偽,我慢貢高,合為一體。故經云:『但以眾法,合成此身。』」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起時唯法起,滅時唯法滅。此法起時,不言我起,此法滅時,不言我滅。前念後念中念,唸唸不相待,唸唸寂滅,喚作海印三昧,攝一切法。如百千異流,同歸大海,都名海水。住於一味即攝眾味,住於大海即混眾流。如人在大海中浴,即用一切水。」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所以聲聞悟迷,凡夫迷悟。聲聞不知聖心,本無地位、因果、階級、心量、妄想、修因、證果,住於空定,八萬劫、二萬劫,雖即已悟,悟已劫迷。諸菩薩觀如地獄苦,沉空滯寂,不見佛性。」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若是上根眾生,忽爾遇善知識指示,言下領會,更不歷於階級地位,頓悟本性。故經云:『凡夫有反覆心而聲聞無』也。對迷說悟,本既無迷,悟亦不立。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不出法性三昧,長在法性三昧中著衣、吃飯、言談、只對。六根運用,一切施為,儘是法性。」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不解返源,隨名逐想,迷情妄起,造種種業。若能一念返照,全體聖心。汝等諸人,各達自心,莫記吾語。」(下略)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錄自《江西馬祖道一禪師語錄》,《卍續藏》一一九.八一一頁)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聖嚴識 馬祖道一(西元七O九—七八八年)俗姓馬,出生於四川省的成都地方,容貌奇異,牛行虎視,引舌能過其鼻。自幼出家,於唐玄宗開元年間(西元七一三—七四一年)習定於南嶽的傳法院,遇惠能的弟子懷讓禪師(西元六七七-七四四年),知道一為法器,見他坐禪,便問:「大德坐禪,圖什麼?」道一說:「圖作佛。」懷讓便取一塊磚頭在道一的庵前磨。道一問:「磨磚作什麼麼?」懷讓說:「磨磚作鏡子。」道一問:「磨磚豈能成鏡?」懷讓反問:「那麼大德坐禪豈能成佛?」道一問:「如何即是?」懷讓說:「如牛駕車,車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道一無對。懷讓告訴他:「汝為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道一聽後,如飲醍醐。(《江西馬祖道一禪師語錄》,《卍續藏》一一九.八一O頁)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馬祖開悟後,侍奉懷讓十年,而到江西省南康龔公山,盛弘禪法。曾住干州、洪州、虎州,或山或廓,廣開法筵,接引禪眾,於是,四方學者雲集,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各為一方宗主。故有西天的般若多羅,早就對他的師父懷讓預言:「汝足下出一馬駒,蹋殺天下人。」迄至今日,中國、日本的禪宗,仍多是出於馬祖的系統。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馬祖的「不假修道坐禪」的思想,是從懷讓所示「禪非坐臥」及「坐禪豈能成佛」的觀念而來。再向上推究,其根源則為六祖慧能於《六祖壇經》第九章所云:「道由心悟,豈在坐也。《金剛經》云:『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也可以說,這是他們祖、父、子三代共通的準則。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但是,像這樣的不修道、不坐禪,而只須大善知識來給予指示開悟的頓超法門,實如其所言,只有「上根眾生」始得,對於中下根器的學者,往往會因受到「不修、不坐」的觀念所影響,卻忘記了自己是什麼樣的根器,以致將「污染」了的生死心,當成了馬祖所說的「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