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泉普願(西元七四八─八三四年)
曹溪惠能──南嶽懷讓──馬祖道一──南泉普願
唐池州南泉院普願禪師,俗姓王,鄭州新鄭人也。
願在孕,母不喜葷血。
至德二年(西元七五七年,十歲),跪請於父母,乞出家,脫然有去羈鞅之色。乃投密縣大隈山,大慧禪師受業。苦節篤勵,胼胝皸瘃,不敢為身主,其師異之。
大曆十二年(西元七七七年),願春秋三十矣。詣嵩山會善寺暠律師受具,習相部舊章,究毘尼篇聚之學。後遊講肆,上《楞伽》頂,入《華嚴》海會,抉《中》《百》《門》觀之關鑰,領玄機於疏論之外,當其鋒者,皆旗靡轍亂。
大寂門下,八百餘人,每參聽之後,尋繹師說,是非紛錯。願或自默而語,羣論皆弭。卅︰夫人不言,乃言爾耳。自後,含景匿耀,似不能言者,人以其無法說,或扣其關,亦堅拒不洩。時有密賾其機者,微露頭角,乃知其非無法說,時未至矣。(以上錄自《宋高僧傳》卷一一,《大正藏》五○.七七五頁上)
後扣大寂(馬祖)之室,頓然忘筌,得遊戲三昧。一日為僧行粥次,馬大師問︰「桶裏是什麼?」師云︰「這老漢,合取口,作怎麼語話!」自餘同參之流,無敢徵詰。(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八,《大正藏》五一.二五七頁中)
貞元十一年(西元七九五年,三十八歲),拄錫池陽南泉山,堙谷刊木,以構禪宇,簑笠飯牛,溷于牧童,斫山畬田,種食以饒。足不下南泉,三十年矣。
夫洪鐘不為莛撞發聲,聲之者故有待矣。
太和年(西元八二七─八三五年)初,宣使陸公旦,前池陽太守,皆知其抗跡塵外,為四方法眼,與護軍彭城劉公,同迎請下山,北面申禮。不經再歲,毳衣之子,奔走道途,不下數百人。
太和甲寅歲(西元八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方明,告門人卅︰「星翳燈幻亦久矣,勿謂吾有去來也。」言訖而謝。春秋八十七,僧臘五十八。
(以上錄自《宋高僧傳》卷一一,《大正藏》五○.七七五頁上─中)
附錄:語錄
一日,師示眾云︰「道個如如,早是變也。今時師僧,須向異類中行。」
歸宗云︰「雖行畜生行,不得畜生報。」師云︰「孟八郎又怎麼去也。」
師有時云︰「文殊、普賢,昨夜三更,每人與二十棒趕出院也。」趙州云︰「和尚棒教誰喫?」師云︰「且道,王老師過在何處?」趙州禮拜而出。
師擬明日遊莊舍,其夜土地神先報莊主,莊主乃預為備,師到問莊主︰「爭知老僧來,排辦如此?」莊主云︰「昨夜土地神報道,和尚今日來。」師云︰「王老師修行無力,被鬼神覷見。」有僧便問︰「和尚既是善知識,為什麼被鬼神覷見?」師云︰「土地前更下一分飯。」
師有時云︰「江西馬祖說,即心即佛,王老師不怎麼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怎麼道還有過麼?」趙州禮拜而出。時有一僧隨問趙州云︰「上座禮拜了便出,意作麼生?」趙州云︰「汝却問取和尚。」僧上問卅︰「適來諗上座意作麼生?」師云︰「他領却老僧意旨。」
師一日,捧鉢上堂,黃檗和尚居第一座,見師不起,師問云︰「長老什麼年中行道?」黃檗云︰「空王佛時。」師云︰「猶是王老師孫,在下去。」
師又別時問黃檗:「定慧等學,此理如何?」黃檗云︰「十二時中,不依倚一物。」師云︰「莫是長老見處麼?」黃檗云︰「不敢。」師云︰「漿水價且置,草鞋錢叫阿誰還?」
師因東西兩堂,各爭貓兒,師遇之,白眾卅︰「道得,即救取貓兒;道不得,即斬却也。」眾無對,師便斬貓。趙州自外歸,師舉前語示之,趙州乃脫履安頭上而出。師卅︰「汝適來若在,即救得貓兒也。」
師示眾云︰「王老師要賣身,阿誰要買?」一僧出云︰「某甲買。」師云︰「他不作貴價,不作賤價,汝作麼生買?」僧無對。
師與歸宗、麻谷,同去參禮南陽國師,師先於路上畫一圓相云︰「道得,即去。」歸宗便於圓相中坐,麻谷作女人拜。師云︰「怎麼,即不去也。」歸宗云︰「是什麼心行?」師乃相喚迴,不去禮國師。
僧辭問云︰「學人到諸方,有人問和尚近日作麼生,未審如何祇對?」師云︰「但向道,近日解相撲。」僧云︰「作麼生?」師云︰「一拍雙泯。」
師將順世,第一座問︰「和尚百年後,向什麼處去?」師云︰「山下作一頭水牯牛去。」僧云︰「某甲隨和尚去,還得也無?」師云︰「汝若隨我,即須啣取一莖草來。」
(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八,《大正藏》五一.二五七頁中─二五九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