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神會禪師的悟境 聖嚴法師著

神會禪師的悟境 聖嚴法師著

第五篇 常寂與常用

[日期:2012-08-17]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不二法門
  
  入不二門,獲一乘理。
  
  第一句「入不二門」是《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的思想:「一乘」是《法華經.方便品》宣示的思想。
  
  佛為適應眾生的根性,說有無量法門,通稱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塵勞的煩惱,若就實相而言,法法平等,無差別、無彼此、無高下,所以是不二法門。若依眾生根性,給予方便攝化,大略可分小乘及大乘。小乘之中,又有聲聞根性及獨覺根性的兩類,通稱為二乘人,加上大乘根性的菩薩,合稱為大小三乘;若依實相而言,眾生本無二性,唯有佛性,所以三乘皆是方便說,唯一佛乘才是真實說。〈顯宗記〉主張,人人皆可成佛,頓悟者所見,即是不二法,也是一乘之理。
  
  依《維摩經》的〈入不二法門品〉所載,因維摩詰居士問諸菩薩:「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於是引出一共三十三位菩薩各自宣說所見的不二法門是什麼。
  
  那就是:生與滅不二,我與我所不二,受與不受不二,垢與淨不二,是動與是念不二,一相與無相不二,菩薩心與聲聞心不二,善與不善不二,罪與福不二,有漏與無漏不二,有為與無為不二,世間與出世間不二,生死與涅槃不二,盡與不盡不二,我與無我不二,明與無明不二,色與色空不二,四種異與空種異不二,眼與色不二及至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意與法皆不二,布施與迴向一切智不二,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不二,佛、法、眾為不二,身與身滅不二,身口意善為不二,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不二,從我起二為不二,有所得相為不二,闇與明不二,樂涅槃與不樂世間不二,正道與邪道不二,實與不實不二,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為不二,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其中第三十二位是文殊菩薩,最後的第三十三位是維摩詰居士本人默然無言,文殊為他做結論:「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這也可說是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宗旨所依的一部經典。禪宗主張參禪頓悟的方法與態度是「離心意識」,也能在〈入不二法門品〉中得到依據。《壇經》所引《維摩經》的「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以及「即時豁然,還得本心」的「直心」與「本心」,都是指的「離心意識」的不二法門。
  
  〈顯宗記〉認為六祖以「無念為宗」的「宗」字,便是《維摩經》的「真心」或「本心」,若要還得此直心或本心。因為《壇經》說:「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又:「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在。」這些「無二相」又有「見聞覺知」而「不染萬境」,便是《維摩經》的一貫思想──不二法門。由此看來,神會大師與六祖惠能大師之間,真是一脈相承的。
  
  《壇經》的三十六對方法,也是從《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得到的影響,共分為三類:(一)外境無情,有五對:天與地、日與月、明與暗、陰與陽、水與火。(二)法相語言,有十二對:有與無、有色與無色、有相與無相、有漏與無漏、色與空、動與靜、清與濁、凡與聖、僧與俗、老與少、大與小、高與下(其實是有十三對)。(三)自性起用,有十九對:邪與正、癡與慧、愚與智、亂與定、慈與毒、戒與非、直與曲、實與虛、嶮與平、煩惱與菩提、慈與害、喜與瞋、捨與慳、進與退、生與滅、常與無常、法身與色身、化身與報身、體與用、性與相。
  
  《壇經》進一步指出:「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離兩邊」即是離兩邊而亦不執中間的中道思想,也即是不二的實相真如法門。所以在《壇經》是主張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例如又說:「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之二法)。」見性即是見不二的佛法。
  
  「一乘」的名詞,在《阿含經》中早已有了。至於「一乘理」是《法華經》思想,在〈方便品〉中,最有名的偈頌即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意思是說,十方諸佛,唯有一佛乘是佛的本懷,除非為了方便引進根淺的眾生,才分別宣說大小三乘法。《法華經.方便品》中的另三個偈頌也重複地說:「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普告諸大眾,但以一乘道,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
  
  若依小乘聖典,只有極少數的利智上根人如釋迦牟尼等過去七佛,得成佛道,其餘眾生苦修聖道,也能獲解脫,證聲聞獨覺二乘聖果;也能證無餘涅槃,永處寂滅,但不會成佛。
  
  到了大乘唯識學派,主張眾生有五性之說:1.定性聲聞,2.定性獨覺,3.定性菩薩,4.不定性,5.無性。其中只有定性菩薩,必定成佛;不定性的二乘三乘或可成佛,或不可成佛;定性聲聞獨覺,永遠只得二乘小果;無性一闡提眾生,永不能證三乘聖果,僅可得到人天福報。這使得許多眾生變成自暴自棄,無意發起無上菩提心了。因此,《涅槃經》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法華經》主張一切眾生皆入唯一佛乘。中國禪宗,接受《法華經》、《涅槃經》的思想,所以主張見性,即是見的一乘之理。
  
  在《壇經》中,有六祖與弟子法達的一大段對話,討論的便是《法華經》的一佛乘思想。惠能大師認為,《法華經》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但「從一處入,即佛知見,見自本性,即得出生。」又說:開佛知見,是一乘法,開眾生知見,便落三乘以及三乘之下的迷人去了。所以告誡法達:「汝聽一佛乘,莫求二佛乘。」
  
  不二法門也好,一乘法也好,這是鼓勵我們,人人都應發無上菩提心,人人都應相信:自己的自性即是佛性。「此念悟」便是菩提,「此念迷」便是煩惱,應當時時對境觀心,不染萬境,便是一直心,便是清淨心,便見煩惱的自性是空,那就是悟見佛性了。
  
  不過,若在未悟之時,切切不可以凡濫聖,以迷作悟,以染為悟,否則,不僅與一直心的本意背道而馳,造業受報,因果不爽,那便糟了。
  
  曾有一位離婚的女居士,跟我打了兩期禪七,就以為已入不二法門,已破男女二相的執著。有一次我要找人開車出門,她便自告奮勇,願當司機,我說還需要找另外一人,必須兩男一女,至少兩女一男才行。她說:「你已經是解脫的禪師,還執著男女相嗎?」
  
  我說:「我只是帶著大家共修禪法,沒有說我是已得解脫的禪師;我是一個出家人,應當遵守僧儀,只由一位女眾開車,會被他人譏嫌的。」
  
  她說:「不管它!那是別人的執著,你別把我當女的看,我們不執著就好了!」
  
  不久之後這位女居士結婚了,帶著她的新婚丈夫來見我,我說:「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妳現在又結婚了,妳就是女人嘛!」
  
  所以,還沒有達到入不二法門的程度,就不能說自己已經是沒有執著了,否則會產生邪知邪見。具有正知正見的人,一定是用凡夫世間的標準和看法來要求自己,不能因為自己已經大徹大悟得大解脫,就不管人間的倫理或僧人行儀而破壞人間的差別現象,這是違悖常情常理的,這樣會有負面的影響。
  
  前幾天有一個人來問我說:「濟公活佛講:『酒肉穿腸過,不妨菩提路』,濟公活佛能夠吃肉喝酒,為什麼法師你不能?」濟公有沒有說過這句話,我們並不知道,但是我們絕不能照那樣做,不然就違背常情常理了。因此,這裡的不二法門是內心的自內證經驗,不是外在行為的表現。生活行為的表現,善還是善,惡還是惡,好壞及內外,還是要清楚分明,否則不僅未獲一乘之理,連三乘善法都不保,乃及人天福報盡失;造作惡業,還以為心不執著,那就會下墮三惡道中去了。妙中之妙,即妙法身;
  
  這兩句是由「一乘理」接下來的,一乘之理,即是諸佛的法身理體,是遍處恆常與萬法同在的本源自性身。
  
  諸佛的自性身,即是法身,是眾生與佛同體,而視之無見,聽之無聞,嗅之無香,食之無味,觸之無物,乃為見聞覺知所不到,卻又實實在在,不離一切法,不即一切法,所以稱為「妙中之妙」。
  
  「妙」在梵文mañju,是不可思議,超絕對待,無可比擬的奧妙。所以將真空即妙有,做同格義的表現;將佛果位稱為妙覺,報身佛的佛國淨土稱為妙土,佛的不思議境界稱為妙境,第一最勝不可思議之法稱為妙法,諸佛的覺悟稱妙悟;東方的阿閦佛,又名妙色身如來。
  
  由此可知,凡是佛的境界,均用妙字來表達,妙中之妙,離言不可說,離意不可思,所以是指佛的法性身,微妙不可思議。天中之天,乃金剛慧。
  
  佛法中的天,是六道之一的天道,是諸天神主,有天帝、天子、天的扈從者即所謂天龍八部。天的梵文是提婆deva,不是天空的意思,而是指福德天及禪定天的天人,分作三界二十八個天人的層次,不是以距離地面的高度上下而分,而是依據福報大小及禪定力的深淺而別。所謂三界二十八天,是指福報享受的欲界天,共有六個層次;禪定天分為色界十八天,以及無色界四天。
  
  「天中天」是佛的尊稱,因為佛是天上及人間的導師,受諸天尊敬,所以被稱為天中之天。這一尊稱在經典中提到的,至少可舉出三種:1.《法華經》的〈序品〉有頌句云:「最後天中天,號曰燃燈佛。」2.《方廣大莊嚴經》卷三,敘述釋迦喬達摩王子(後來成佛為釋迦牟尼)即將誕生之前,聖后摩耶夫人仗胎中菩薩威神力故,以偈頌向其王夫稟告,其父淨飯王心生歡喜,亦以頌曰:「念言聖后所懷妊,必定應是天中天。」又說:「唯有最勝天中天,堪受人天妙供養。」3.《修行本起經》卷上〈菩薩降品〉有云:「梵志相師,一切大眾,皆言太子實神實妙,威德感化,天神歸命,咸稱太子,號天中天。」除此之外,還有數處經典,提到佛是天中天的尊稱。
  
  〈顯宗記〉敘述法身的佛是「妙中之妙」,又稱為應身的佛是「天中之天」,把理佛與事佛,都提出來,表示禪宗並非否定歷史上修證而成的應身佛,不過特別重視人人本具的理佛,勉勵大眾,發起一直心,自見本心,自證自性是佛。
  
  「金剛慧」的依據是《維摩經》的〈入不二法門品〉所載,師子菩薩曰:「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金剛慧是為達實相之理所用的破相之智,所以慧遠的《維摩經疏》有云:「破相之智,名金剛慧。」
  
  金剛指的是能夠杜絕一切煩惱賊,能夠摧破一切煩惱魔,揮別世間一切邪知邪見。一般圖像中的文殊菩薩,手上拿的是代表著無上智慧力的金剛寶劍,文殊菩薩的智慧就是代表著佛的智慧,也就是金剛慧。
  
  在《俱舍論》卷二十四有云:「即此所說阿羅漢向,中斷有頂惑,第九無間道,亦說名為金剛喻定,一切隨眠皆能破故。」所以最最堅固銳利的禪定,名為金剛喻定,最最堅固銳利的智慧,名為金剛慧。
  
  〈顯宗記〉的禪宗立場,主張定慧不二,其實是從慧悟而得定體,只要獲得金剛慧,就不必再說金剛喻定了。至於如何頓超頓悟,就在於以心轉境而不被境轉,明察萬法而不染萬境。到了頓悟成佛的時候,金剛慧現前,一切煩惱斷盡,般若的智慧就叫金剛慧,如果能夠進一步參考《金剛經》,瞭解金剛般若的意思,對於「金剛慧」的意思就更清楚了。
  
  湛然常寂
  
  湛然常寂,應用無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
  
  「湛然」的意思是水很深,很清明瑩澈的樣子,可以用秋天的明潭來比喻,風平波不起,是那麼地明而靜;不但能從水面看到水底,從四面八方看,也都是一看就透徹;而且水中不論有沒有魚蝦,自水面到水底,都是靜止不動、明徹見底的,這就叫做「湛然常寂」。
  
  如果不是湛然便不可能常寂,如果不是常寂也不可能湛然。這也就是止觀雙運、定慧同時的最高悟境,也是後來宋朝宏智正覺禪師提倡默照禪的依據。
  
  湛然常寂,便是照而常默,正由於常默常照,所以能夠「應用無方」,不拘一格,不落陳套,適時、適所、適機,靈活運用,自在無礙,這便是大智慧人。世間所謂大智若愚者,平常不多言,如遇必須說話,則言必中肯,要言不繁而字字珠璣,原則是相同的。
  
  去年秋天我在美國東部郊外的一個湖畔,拍了一張照片,由於水平如鏡,湖邊如畫一般的景色,在這張照片中,幾乎無法辨認何者是真景,何者是水面的倒影。這不僅是因為水有反映的功能,還必須水面是平靜無波的,如果水面有風吹拂的話,湖邊沿岸的景色就會是模糊的。
  
  「常空」即是「常寂」,「常用」即是「湛然」。唯有心中無私欲、無我執,始能真的明靜湛然;唯有心中明靜湛然,始能明察萬物而化育萬物。但這是只有大覺的佛陀,才能夠到達這種地步,〈顯宗記〉所敘述讚歎的,都是在於誘導眾生向佛學佛,自信本來與佛無異,只因為被妄境所染,為煩惱所迷,只要回頭,便是彼岸在望。但這並不是說,禪悟的人,便是八相成道的事佛,不過是見到了自性即是空性的理佛。
  
  所以真正能有湛然常寂的智慧,才能發揮巨細靡遺、應用無方的力量。大覺佛陀,能夠回應一切眾生的需求,能夠使得眾生獲得恰到好處的回應,這便是佛的智慧,應用無方。佛一方面智慧如海,高深莫測,另一方面心境廣大,無邊無涯;慈悲的貢獻,是無量的,濟世的功能,也是無限的,因此任何眾生聞到佛法,就能或多或少得到幫助,因緣成熟的就得到多,因緣未成熟時,也能讓他種下得度的因緣。
  
  所謂「用而常空」,是指雖然度了無數眾生,卻沒有覺得是在度眾生,也沒有期待眾生一定要做什麼,雖然佛也鼓勵眾生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那是鼓勵,不會強制;對佛而言,眾生修行得力不得力,那是眾生自己的事。佛雖鼓勵眾生要布施、持戒、修福修慧,眾生是不是有什麼回饋,佛不會放在心上。因此佛有無量的功德,度無盡的眾生,但心中沒有牽掛,沒有期盼和等待。
  
  所謂「空而常用」是說雖然沒有執著,可是經常有度眾生的功用。常空是空去我執及法執的無明煩惱,常用是用一切種智,知一切諸佛之道法,知一切眾生之因種。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
  
  這兩句是反覆說明〈顯宗記〉第三、四兩句「真空為體,妙有為用」。
  
  一般人以為的真空,是物質現象呈現的真空狀態,那是空間、空隙、空洞,不是佛法所說的真空。本文已在前面介紹過佛教所講空的層次,也介紹過了《般若經》、《大智度論》對於空義的陳述。
  
  此處是告訴我們:「真空」的意思是「用而不有」,「妙有」的意思是「空而不無」。一般人的常識都以為,空了便沒有作用,凡所有便不是空。但是佛法所說的真空,乃是雖有作用,卻不以為有所作、有所得、有所成,既然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必會由於因緣而滅,離因離緣便是無為無作。真空不妨妙有,是一真法界的事理無礙;妙有不妨真空,是事理無礙法界的法住法位。即空即有是妙有,非有非空是真空。
  
  法無定相
  
  妙有即摩訶般若,真空即清淨涅槃。
  
  「摩訶般若」Mahaprājnā譯成漢語為大慧,是涅槃三德之一,是照了諸法實相的智慧。所謂涅槃三德,出於《涅槃經》:1.法身德:是佛的本體,是以常住不滅的法性為身。2.般若德:即是摩訶般若,是如實覺了一切法相的無漏慧。3.解脫德:佛已遠離一切繫縛,故已得大自在。此三德,不一不異,不縱不橫,如伊「∴」字三點。
  
  此處以般若慧之運用,為空而不無的妙有,因為般若慧,即是實證諸法空性實相的空慧,所以本身即是真空,確有照了諸法實相的功德,所以是妙有。至於「清淨涅槃」,是形容涅槃遠離一切煩惱垢染的繫縛,所以是絕對清淨的,因為涅槃的梵文Nirvāṇa,有滅度、寂滅、圓寂、不生等義,不僅是無漏無為的,也是無表無作的,所以是真空的代名。
  
  般若是涅槃之因,涅槃是般若之果。
  
  由於般若的空慧,能照了諸法實相即是無相,就能破煩惱網、出生死海、登涅槃岸,所以般若是涅槃之因。相對地說,涅槃是由般若的功用而得的結果。
  
  「涅槃」的名稱,在小乘的有部論師,又叫做「擇滅」,常住於不動的善性,即是寂滅。故在有名的〈雪山偈〉中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以「生滅滅已」的永住寂滅,稱為涅槃。但到了大乘佛法,則以不生不滅稱為涅槃,而將法身、解脫、般若視為同格異名,三德一體,不一不異,那就不是有部所認知的涅槃了;小乘是「生滅滅已」的寂滅,大乘是「不生不滅」的寂滅。
  
  小乘是以常、樂、我、淨,為四顛倒見,所以基礎佛法的實踐修持,便是四念住觀:1.觀行無常,2.觀受是苦,3.觀法無我,4.觀身不淨。以觀無常、苦、無我、不淨的四法,對治常、樂、我、淨的四顛倒,而趣向解脫道的涅槃果。
  
  大乘佛法,強調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重視六度及四攝,所以到了《涅槃經》中,涅槃不僅與法身、解脫及般若,同格異名,三德一體;而且更進一步,主張涅槃具有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的四德,此涅槃具有四德,是因為涅槃為無漏、無為、無作、無表。般若有普照實相之用,解脫有斷除煩惱之功,法身有遍處諸法之性;涅槃乃是般若、解脫、法身之體。所以是妙有而真空,真空即妙有。
  
  所謂涅槃具有四德:1.常德:涅槃之體,恆常不變而無生滅,又能隨緣攝化,用常不絕故。2.樂德:涅槃之體,寂滅永安,所以是樂;又能運用自在,無不適心,所以是樂。3.我德:涅槃之體用,有兩種解釋:(1)就體是實,名為我;(2)就用自在,名為我。4.淨德:涅槃之體用,已解脫一切煩惱垢染,故為淨;又能隨化處緣而不受污染,故為淨。
  
  〈顯宗記〉的思想,當然是大乘的頓教法門,以無念之心為宗,若明無念之心,即明涅槃妙心,三德圓證,四德具足。不生不滅,是真寂滅。大乘佛法的重心所在是:以智慧明燈,照破煩惱愚闇;以慈悲寶舟,普度一切眾生。所以大乘涅槃是:不戀生死,不為生死所困;不厭生死,不忍眾生受苦;不見生死,不受生死眾苦。不戀生死是解脫德,不厭生死是法身德,不見生死是般若德。般若無見,能見涅槃;涅槃無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名異體同。
  
  前面已說過「般若無知」,乃是無所不知而圓得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此處說「般若無見」是不見煩惱執著,那就是實證寂滅的涅槃,如同《楞嚴經》所說:「千年暗室,一燈能破。」般若現起時,煩惱自然消除;並不是因為般若能去除煩惱,原因是煩惱的自性本空,般若即是空慧,所以當般若顯現之時,煩惱自然不見。當煩惱不生之後,要滅除的對象沒有了,不生不滅,便是涅槃。所以般若能見涅槃,涅槃能生般若。
  
  由此可知,般若和涅槃名稱雖異,實體相同。當得般若時就是得涅槃,當得涅槃時就有般若,一等於二,二等於一。隨義立名,故云法無定相。
  
  這兩句是說,般若與涅槃,名雖有二,其體實一,只是為了說明它的道理,所以分別給了兩個名目。若再加入法身、解脫,便是涅槃三德;若再加上常樂我淨,可立涅槃四德。
  
  這些名義,都是為了方便說明佛的無上功德而建立的,並沒有一定的什麼可指可說,所以涅槃的三德四德,均無定相,千萬不要被這些名詞所標示的義理迷惑了。光在名字義理上打轉,是無法親啟般若的空慧,無能親證解脫的果位,無從親驗法身的遍在,涅槃理體的寂滅相也無以表達了。
  
  涅槃能生般若,即名真佛法身。
  
  前面已說「涅槃無生,能生般若」,此處再說「涅槃能生般若」,目的是告訴我們:就是因為般若的空慧,是由於照見諸法空相,是實證諸法實相即無相的涅槃理體,所以般若的空慧,是由涅槃的寂滅相而生。當涅槃的理體生起般若的功用時,便見一切諸法的自性,無一不是諸佛的法性身,稱為「真佛法身」。般若能建涅槃,故號如來知見。
  
  涅槃三德的彼此之間,既是互為體用,而隨義立名,所以般若是由涅槃而生,般若也能建立涅槃,如來所見的法身理體,也在般若與涅槃的互生互建的同時,顯現出來。
  
  「如來知見」出於《法華經》的〈方便品〉:「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什麼是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的一大事因緣呢?就是:1.欲令眾生開佛知見,2.欲示眾生佛之知見,3.欲令眾生悟佛知見,4.欲令眾生入佛知見。諸佛出現世間,沒有別的任務,僅是為了救濟度脫一切眾生,開示佛的知見,使得眾生都能悟入佛的知見,這也就是《法華經》的最高精神所在。
  
  什麼又是佛的知見或「如來知見」呢?〈顯宗記〉說:由於般若之用能建立涅槃之體;或者由於般若的空慧,能實證不動的涅槃理體,便是佛的知見。《壇經》記述惠能大師開示弟子智常之時,曾說:「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由此可知,若能悟見眾生自性是空,即能悟見眾生的本來面目清淨無垢,自性即是圓明的覺體,即是名為見性成佛,那就叫做如來知見。
  
  動寂常妙
  
  知即知心空寂,見即見性無生。
  
  這兩句還是講的「如來知見」與涅槃、般若的互為體用。
  
  「知心空寂」是般若慧的觀照之功,「見性無生」也是般若慧的離相見性;「空寂」是涅槃相,「無生」也是涅槃相。所以如來知見,便是知心寂空,見性無生。
  
  「知心」的「心」是一真法界的清淨心,也是《起信論》所說的真如心;「見性」的「性」是一切法的法性,一切眾生的自性,一切諸佛的法身。清淨的真如心,是無相、無動、無染、無著的真空心;諸法的法性、眾生的自性、諸佛的法身,都是空性,所以心性,亦是無滅亦無生的涅槃。知見分明,不一不異,故能動寂常妙,理事皆如如。
  
  此處的「知見」,即是前面的「如來知見」,也即是「知心空寂」、「見性無生」。由於涅槃是般若、解脫、法身三者的不一亦不異,所以能夠靈活地運作,既是常動的,也是常寂的。
  
  這實在太奧妙了,從有為、有作、有生、有滅的現象看,當下就能體認到一切諸法的自性,本寂本空。現象是事,自性是理,事理之間,都是如此的自然。站在般若的立場,因事物的現象,可以照見五蘊皆是空寂不動的;站在涅槃的立場,可以確定由於寂靜的理體,才能顯示出智慧的觀照之力。其實,一切的諸法,都是基於這樣的法則,所以稱為如如。
  
  總之,如果執著,不論執著什麼,乃至執著佛的經教,而被所執的對象束縛,都是眾生知見;如果一切不執著,魔來斬魔、佛來斬佛,便是如來知見。如果不能提得起放得下,便是眾生知見;能夠即真空而不否定妙有,空有自在,收放自如,便是理事如如的如來知見。即處處能通達,即理事無礙。
  
  「處處通達」,是涅槃三德周遍恆河沙界;「理事無礙」,是涅槃之理體與般若之事用,互為表裡,相即相融。
  
  「通達」是無遠弗屆,無微不至,「無礙」是無物遮止,無事障礙。於涅槃的體是恆靜不動的,於般若的用是常照常空的,於解脫的功是無縛無染的,於法身的相是遍在遍不在的,所以既是通達,又是無礙。此處所說的,還是涅槃三德。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顯宗記
第3頁:前言 第4頁:第一篇 無念與真如
第5頁:第二篇 無住與涅槃 第6頁:第三篇 菩提與般若
第7頁:第四篇 六度與十力 第8頁:第五篇 常寂與常用
第9頁:第六篇 定慧與如如 第10頁:第七篇 付法與傳衣
第11頁:第八篇 無生與解脫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