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修菁華2 - 觀念 聖嚴法師

禪修菁華2 - 觀念 聖嚴法師

禪與禪宗

[日期:2012-09-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聖嚴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什麼是中國佛教

  眾所周知,佛教並不是被限定於某一個特定的民族或國家的宗教,現在傳播世界各地的佛教,都是發源於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並且經過了長時間向各地流傳。 在這期間,由於要和各個民族國家所原有的文化背景接觸,進而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民族與文化的需要,以致於使得佛教沾上了各種的特質色彩。然而佛教的基本原 則,例如因緣論及因果律的觀念,均普遍受到各地佛教徒的堅持,從因緣所生法的觀點,便能使人捨去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念;從因果報應的觀點,更能使人 肯定道德生活的重要性。倘若放棄了這些原則,它就不是佛教。

  所謂中國佛教,它是依據印度佛教的原則或釋迦牟尼佛的根本精神,再加上中國本土儒、道兩家文化若幹成分,變成了普遍受中國人所樂意接受的佛教。

  不過,從佛教初傳中國,再等到中國本土佛教的形成,已經經過了三百五十年左右的孕育時代。所以初期的中國佛教,與來自西域或印度本土的佛教,沒有什麼 不同之處,例如像佛圖澄(西元二三二——三四八)及鳩摩羅什(三四四——四一三)等高僧到達中國,不僅接引而且造就了許多傑出的中國佛教傳法人才與高僧, 例如道安(三一四——三八五)、慧遠(三三四——四一六)、道生(三五五——四三四)、僧肇(三八四——四一四)等人的出現,始為佛教開拓了中國化的局 面。也就是說,在此時期之前,中國人僅忙於接受從西域或印度翻譯過來的佛教文化,經過三百多年的學習與研究,尤其在與中國儒家及道家的固有文化不斷的競爭 與比較之後,這些傑出的佛教高僧們,便大膽地面對佛教的教義,作了重新的評估,並給予嶄新的解釋。魏晉時代的格義之學,便是一種實例。所謂中國化的佛教, 也就從此誕生。

  當然,中國為吸收印度佛教所做的翻譯工作,是從第二世紀開始直到十一世紀,歷經約千年時間,同時也將佛教變成中國化。這種工作一直做到第八世紀時,便有了很大的成就,甚至達到圓熟階段。同時也陸續地將發生於印度當時的各種佛教典籍,翻譯成中國語文。

  有關中國化的佛教,可以列舉者有淨土、天台、華嚴、禪宗,尤其從宋朝以後的淨土與華嚴,事實上已和禪宗合流,天台宗也沒有特定的教團。大致上不論任何 一派的僧侶,都得遵照佛陀所制訂的戒律如法奉行,直到百丈懷海(七二O——八一四)時代,禪僧也多住在律寺,不過,他們可以自由選擇適宜他們自己所修行的 方法和經論。禪僧自成一個教團的情況,那是從百丈懷海樹立了禪宗生活規範的叢林清規之後。

  百丈懷海大師的叢林制度建立之後,佛教的中國化,才算圓滿成熟。可是,從對教義的自由發揮,到僧侶生活方式的大膽改革,已經經過了四百年的時間,在這 期間經過許多高僧大德善知識的努力,而最後的集大成者,卻是禪宗的人物。然而在禪宗大成就的四百年前,道生法師就已經主張頓悟成佛及眾生皆有佛性,結果被 當時的眾僧認為是邪說,而遭受驅逐的命運;那時距離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到中國,尚早了一百年。四百年之後,懷海創立從事農耕生產的生活方式時,也被時人罵為 破戒比丘。對於這兩個突破傳統舊觀念的例子,正代表了佛教中國化的特色。禪宗的人物可謂為是集結佛教中國化的大成,所以禪宗也就代表了超越性的中國佛教。

  禪觀的佛教

  禪,日語發音為zen,中文發音是chan,印度俗語為 jhana,雅語為 dhyana。從修行禪的行為來說,可譯其義為靜慮,從禪的實體來說,可譯其義為定,從修行禪的結果來說,可譯其義為功德叢林。

  禪乃中國通用的名詞,是梵語禪那的簡稱,在印度多叫做瑜珈(yoga),禪那的語根是由思維或靜慮而來,是用來統一身心的修行方法。在印度思想史上的 使用法頗不一致,佛教的密宗,即將修行的方法,稱為瑜伽;佛教的唯識學派,也以瑜伽為名,它的意思是「相應」,即是用數息觀等方法,把散亂的心念收攝,集 中一境,專念一物,使心與正理等相應;從佛教立場看它,它就是捨摩他(止)及毗婆捨那(觀)。佛教以外產生於印度的宗教中,即有一派被稱為瑜伽派,然其內 容及觀法的對象,顯然不同於佛教。總之,瑜伽是人們透過靜坐修禪觀的方法,得到三昧,顯露與自性相應,或外道之神與我相應冥合的宗教經驗及其過程,即為禪 定。

  佛陀出現人間的目的,是在幫助人闡發本自具足的自性或佛性。佛陀在《雜阿含經》中對於禪觀方法的修行指導均有廣泛的說明,這便是構成原始佛教經典的主因。

  自佛教初傳中國,以迄佛教成為純中國化的事物,佛教徒們所從事的工作,不外乎對於三藏十二部聖典的修行方法的傳譯、學習和發揮。這些修行方法,可以歸納為「禪數」、「禪觀」、「止觀」、「念佛」等方法,這只是針對眾生不同種類的根機,其作用都是相同的。

  佛教的修行方法,是戒、定、慧三無漏學,其重心是著重在禪定的修持法門,受持五戒(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為修習禪定的基礎;修行禪 定的結果,便能闡發本自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了斷煩惱,所以禪定是休止煩惱的途徑,而戒律是能預防煩惱的發生。關於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是:戒是修行的基礎, 慧是修行的結果,而禪定才是修行的重心;所以天台宗的集大成者智顗大師,將修習止觀,稱為「正修行」,在正修之前的預備工作有二十五項,稱為二十五方便。 可見,從佛教的化世功用來看,除了禪觀,就沒有佛教。

  禪觀在中國的變遷

  禪在印度、在中國,都是佛教徒們修行的共同法門,雖然在梁代慧皎(四九七——五五四)的《高僧傳》中,記載有共計二百五十七篇傳記,在其中僅舉出二十 一位僧侶是修習禪觀之人,不過,這並不表示修習禪觀的人太少,而是僅僅為了說明修習禪觀而不兼弘教義和翻譯經典者的人數並不多,到了唐代道宣律師(五九六 ——六六七)的《續高僧傳》中,修習禪觀的人數卻急速增加,而有一百一十九人。這兩種高僧傳對於禪僧的類別與標準,也顯然不同;前者認為中國初期的禪僧, 是和印度佛教的頭陀行或苦行者相同,他們依法修行,隱於巖谷、林間,常與泉石草木為伍,他們能夠擯除鬼魅,役使猛虎。可是自第六世紀中葉(梁代)以後,對 於禪僧的類別與標準,便大異其趣。例如開創天台宗的慧思(五一五——五七七)、智顗(五三八——五九七)、灌頂(五六一——六三二),自祖至孫三代,均被 道宣律師收入禪僧之列。在這時期對禪者的定義,是除了對於教義的研究與發揚之外,尤其對於禪定的修行與弘揚,具有很大的貢獻者。但是在當時,尚未聽說有禪 宗的名稱。至於將修行禪定的人們,立為一個宗派,而稱為禪宗,乃是第十世紀(宋初或稍前)時才開始的事。

  若從禪的修行結果來考察,從印度傳到中國的初期禪法,是主張漸修和漸悟的,認為由於修行者的功力有強弱、時間有長短,所悟的自性空理,必然也有深淺的不同,故有小乘的聲聞、緣覺,和大乘的菩薩等三種等級的分別。這與印度佛教所持的態度是一樣的。

  到了第五世紀,道生法師出世,依據他自己的修證經驗,便大膽地提出了「頓悟」成佛的主張。他以為修行的入門處,固然可有三種等級之分,可是當他們親證 法性理體的本然自性時,其所體驗到的自性,與佛所體驗的,乃是完全相同的。這種思想論點的產生,在中國本身,正因為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早已有儒家及道 家的文化背景。依據謝靈運(三八五——四三三)對道生頓悟思想的評介,他以為印度佛教是講求實證,可是卻僅止於漸悟,中國儒家的孔子雖說了一極頓入的道 理,卻不能做到親切地實證。道生則取其兩者之長而捨者之短,漸次的精進而到豁然大悟時,那就會「繪累盡矣」。此與後世的禪宗所說的「參學事畢」的見解,是 頗為類似。只是在道生之前,已有支遁(三一四——三六六)主張七住位上頓悟之說,道安也有漸修頓悟之說,但是均未達到大頓悟的說法。不過這對道生來說,應 當具有啟示作用。支遁原本是一位研究老莊的專家,並且曾經用老莊的思想來註解佛教的般若空義。道安也曾在其著作中,引用老子的語句,這是受到當時格義風尚 的影響。可見,雖在《楞伽經》中已有「頓現」之說,不過像道生那樣的大頓悟,應該是受了中國儒家及道家的影響,也可以說,透過中國傳統的固有思想,才將佛 教的思想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再從禪的修行方法考察。我們知道,佛教的宗旨,是教導人們透過修行而獲得解脫的方法,修行要從日常的道德生活如基本五戒著手。受持五戒,固然是為了避 免造作更多的惡因,以減少將來接受惡果報應的可能性,但是也正是為了修習禪定的先決條件,持戒是禪定的基本工夫。戒、定、慧的三學之間,經常保有連鎖形 態,是無法加以分割,也可以是缺一不可的。

  誠如前面所說,禪是修行方法的重心,禪的異名也有好幾個在佛教初傳中國的時期,甚至到禪宗最初幾代的祖師之間,都將它稱之為禪觀,尤其更側重於觀法, 這都是由於受至初期禪觀思想的影響,譬如第四世紀時的大師們,均應用般若空慧,來講禪觀的內證經驗,因此便用觀行一詞來作為修行方法的命名。譬如菩提達摩 的《破相論》,又名《觀心論》;他的「二入四行」,又被稱為「四行觀」或「大乘壁觀」。第四祖道信(五八O——六五一)有「坐禪觀心」之說,四祖的弟子法 融(五九四——六五七)則有「無心絕觀」之說。因為修止可得定,修觀能生慧,所以大乘禪者便以智慧的悟境為目的,故以觀門的方法為著眼點,不過這並不意味 著不用止的工夫。

  最足以注意的,就是天台宗的三祖智顗大師,對禪的弘揚,曾分為三級:

  一、漸次止觀:在他三十餘歲時,便以修「禪觀」來統攝一切佛法,他將印度佛教中的諸種修禪觀的方法,作了極細密的整理,和極忠實的介紹,並且加以有層次的排列而總集成篇,寫成一部共計十二卷的《禪門修證》,又名《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二、不定止觀:這是他中年時代,所寫的一部一卷《六妙門》;又有《小止觀》一卷,又名《童蒙止觀》,即今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此二部小書簡明扼要地 介紹了淺深不定,能大能小的修習止觀的坐禪方法。告訴你在修禪定之前,應該如何作好準備工作,要具備哪些條件;在修行之時,應該如何收攝心念,應該如何調 理身體;在行、住、坐、臥,日常生活的四威儀中均可修行,而且應該如何對機修習;在修行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怎樣的身心反應狀況,譬如有的會發起善根,有的卻 顯露魔境,有的卻顯發禪病,應該如何一一地加以對治、調養、覺魔、治病以及要修證到何種程度時,才可被稱為證悟等。讓初機人於坐中修習止觀,如坐中得益 後,再歷緣對境修習。

  三、圓頓止觀:這是他晚年時代的思想,他應用「止觀」法門來統攝一切佛法,這是他自己所獨創的圓頓觀妙法,他為不再依據印度佛教的觀點,所以在荊州玉 泉山完成了這一部共計二十卷的《摩訶止觀》,其特點是著重於教義與禪觀並重,也就是將理論和實踐合而為一,稱之為教觀一致的修行方法。他具有印度大論師的 嚴密組織力,而且也有印度大瑜伽的風格,因此他將修行的方法,作有系統、有層次及有條理的說明和規定。然而對於修行的方法經過理論化及條理化之後,修行起 來反而越不容易得力,以致《摩訶止觀》這部圓頓,事實上並沒有受到普遍的運用。

  雖然,智顗的禪觀思想,與後來禪宗的面目並不相一致,不過他所闡述的禪觀三階段,卻說明了中國禪觀方法的演變過程:也就是由印度的禪觀,由此過渡而又 脫胎成立了中國人自己所闡發的頓悟法門。何況後來的禪宗,雖說向上一著、不假攀緣,唯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而在初學入門時,像《小止觀》與《六妙門》 之類的方法書,還是有助於走向頓悟之門的工具。所以,道宣律師在編寫《高僧傳》時,把他算作禪師,不無道理。

  禪宗的特色

  所謂禪宗的特色,即是中國佛教的特色,也是深受中國文化背景影響下的特色。中國文化的背景,總合言之,乃是以儒家及道家的思想為兩條主流。儒家注重人 與人之間的倫常關係和社會關係,道前重視個人與自然界之間的調和與統一。儒家的勃興與活動,大多在氣候嚴肅的黃河以北地區,道家的搖籃是在中國南方,氣候 溫和,具有山川的美景及豐饒的物產。這是由於兩種不同的生活環境的培養,才產生出兩種性格不同的文化背景。

  禪宗,就是要設法適應中國這兩種不同的人文環境,才產生了嶄新的佛教面目。我們知道,在印度古代的宗教領域中,就已經具有極端的苦行主義,及極端的享 樂主義。釋迦牟尼綜合了這兩種極端而倡導不苦不樂的中道主義。佛教到了中國,為了順應儒家所注重的倫常關係與道家的放任自然,便以戒律精神來配合儒家的道 德生活,復以禪定與智慧的內容,誘導道家的自然主義。戒律,使得佛教徒的生活,正直清淨;禪定與智慧,能使修行者的內心,獲得寧靜自在。因此,習禪就不會 因為放任自然,而變成逃避現實或玩世不恭的消極份子,也不會由於拘泥於戒律的細則,而變成僵化的宗教工具讓他們在活潑自在的生活之中,仍然能夠表現出精勤 肅穆的修道精神。禪宗的大師們,否定一切形式上、教條上及思想上的偶像觀念,強調以保持「平常心」為修道者的原則,並以恆常的平實心,去過平常人的正常生 活。禪師們縱有超乎尋常的宗教經驗和能力,但是卻絕不輕易表露。所以在禪宗大師們的生活形態和觀念,與中國初期的禪觀相比,迥然不同。

  又由於中國社會的經濟基礎,自古以來,除了仕宦及營商的少數人之外,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是過著農業社會的經濟制度,以農耕為生,雖然有部分為逸世的高 人隱士,也是以躬耕於山野之間為其謀生的方法,若非災荒,或懈怠散之徒,絕不會淪為乞丐。當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的僧侶們,便改變印度那種依靠沿門乞食為 生的修行方式,也不能長期依賴政府的供給與施主們的供養,尤其是每當遇到政府的宗教政策有了變更,或社會經濟發生了不景氣的狀況時,在中國佛教的僧侶,便 替面臨無從謀生之苦。倘若僅僅依賴政府政策的支持或信徒的佈施來維持的話,那麼每當受到生活方式的考驗時,便會趨於日漸沒落的地步,因此企求自食其力的山 林佛教,便應運而興,那便是百丈懷海所倡導的叢林制度的農耕生活。他們以墾植山林農田為主要的生活資源,信徒的佈施而屬於其次。不過懷海禪師被當時的守舊 之徒,罵為破戒比丘,因為他們認為,應該過著印度僧侶以乞食的方式為高尚,所以不主張以任何的其他方式去謀取衣食之需。可是,自唐宋五代(第九世紀),以 後,佛教尚能在中國綿廷發展,應該說是受到懷海禪師所創的叢林制度的農禪生活所賜。

  平等簡樸的叢林生活

  由歷史文獻的記載,我們得知,禪宗的四祖道信(五八O——六五一)、五祖弘忍(六O二——六七五)的時代,禪僧的生活,曾經有一次的變動,已由散居獨 處,而變成群聚在大師們座下的徒眾,因此經常跟隨著他們兩位共住的大約有五百餘人到千餘人左右,甚至在同一道場修行的有長達六十餘年之久。而且我們從文獻 中加以研判得知,當時他們的生活來源,已經能夠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踏確舂米、田園種植、農地耕耘,以及采薪劈柴等工作,均由寺廟大眾共同執役,同時 也訂立一套僧眾共同生活的規約,由此類推,便可得知,由百丈所訂立的叢林清規,其實早在禪宗四祖及五祖時代,已經具有了一個雛形。

  對於叢林寺院中習禪者的生活,也一掃虛浮繁華的建築形態,更革除了咬文嚼字的經教研究,不拘印度傳來的風俗儀節。他們設佛殿,不供佛像,唯構法堂;四 眾弟子並沒有私人的寢室,大家同住於禪堂,而臥身之處,即是坐禪之所,執事們的寮房,乃至住持大和尚的方丈室,是辦公及個別施教的說法場所。業林中也准在 家人共住,只要是有心參禪並準備出家向道者均可。四眾的衣、食、住、行四威儀無別,只有僧俗的形相有別而已,根本沒有優劣厚薄的上下階級之分。他們唯在上 殿說法時,披起象徵僧侶身份的袈裟,執勞務工作時,禪堂修行時,一律都隨俗的唐服(中國服裝),除了剃光頭,便與俗人一樣。

  在他們的日課之中,規定最嚴格的是「普請」,上自大和尚下至每一個住在寺院的信眾,除了病假及事假之外,均應普遍地被請到各自應作的工作崗位去進行勞 動生產,懷海本身也嚴格地實踐「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信條。由於寺眾都能自耕自食,不必像印度僧侶那樣,不問葷素,乞得什麼便吃什麼了。而且叢林中嚴格 規定:葷腥與酒,不得進門;日中之後,不再進食。寺中經濟絕對公開,財產不屬於私人,倘若在用之於大眾的簡樸生活所需之外,尚有餘力時,便可以用之於社會 的慈善救濟事業。而且無論是誰,只要是觸犯了生活的規範,情節重者,集合大眾,先用杖打,繼之則燒掉他的衣缽道具,再從偏門將之逐出寺外。

  像這樣的禪者生活,既能適應中國人的社會環境,又能不違背釋迦牟尼佛所傳的佛教精神。事實上,這反而更能有效地把佛陀教化世人的根本精神,從現實的生 活之中,表現出來。也就是說:讓四眾弟子都能過著清淨、和樂、任運、自在、精進、平等、慈悲、少欲、知足的生活,不重形式,不走極端,隨方隨時,隨緣施 教。

  佛教是重視理性的信仰,所以它有許多的教典,不斷的反覆闡明佛陀的本懷。不過,究竟的法性、佛性,或自性,絕非以言語文字所能表達,也絕不能經由語文 結構而成的教典中所能見到,所謂向上一著,就必須從禪定的修習,來親自體驗或印證。因此,禪宗的大師們,便把經典中的理論,稱為「葛籐絡束」,反而是禪宗 修行的一道障礙。不過禪宗並非一定要排除經典不可,例如菩提達摩開示二祖慧可,應依據四卷本的《楞伽經》來印心;到了五祖弘忍大師時只是更改以《金剛經》 來印心;一直到唐末宋初(第九世紀),以後,中國禪宗兼重《圓覺經》及《楞嚴經》,尤其是作為一個禪宗的大師,在其開悟後,仍須多看經教,修學一切法,以 廣度有情眾生,例如禪宗有兩部好書——《臨濟錄》、《碧巖錄》,其活人用經教之處,可謂極多。

  由禪宗所提供的啟示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中國的禪宗,是既能擺脫宗教形式的束縛,又能過著精進樸實、自力謀生的修道生活。既可不受宗教理論的限制,又可不廢棄經典教理的活潑運用。

  而且深受禪坐訓練的人,其所獲得的利益是多方面的,僅僅就打坐盤腿的姿勢便可以有益於身體的健康,而止觀方法的應用,至少也能令你的情緒獲得安寧。所 以,習禪的初步效果,就是要令身心的健康獲得得平衡與穩定。至於最令一般人所感到神秘與好奇的就是所謂開悟的宗教經驗,只要你能無條件的去深信一位高明禪 師的話,並依據他對你的指導方法,毫不猶疑地修行下去,只要機緣成熟,便會有親自體證得到的一天。不過根據高僧大德們的經驗,對於開悟的基本條件,就是先 要拋棄自私自利的小我,破除了責任感或使命感的執著,自然可以進入無人、無我、毫無罣礙的自在狀態時,才算悟境現前,到了那時候,你的身、心、世界,都會 現出清淨、美、善、真實和充實、圓滿無缺的新氣象。因此,禪師們首先要幫助你的,就是要去除你身心的障礙與病態,比如自私、驕傲、自卑、怯弱等不健全的心 理,因為這些都是進入悟境的最大障礙。

  最後,我們可以確信,唯有深受了禪的宗教經驗的人,才能獲得身心的真正健康,也才是一位真正能披露自己的人。所謂有了真人才能真知,因此他才會衷心確認生活的意義及努力原方向,與究極的目標。

  (選自《學術論考》,原文之註釋部份此處不錄)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禪與禪宗
第3頁:宗通與說通(禪與教) 第4頁:禪——擔水砍柴
第5頁:禪門修證指要(原書序) 第6頁:禪的修行與體驗
第7頁:禪的修行與證悟 第8頁:禪——自我的消融
第9頁:禪修與信仰 第10頁:禪與淨土的修行法門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