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乘止觀法門》的組織及其內容
第一節本書的組織
《大乘止觀法門》,略稱為《大乘止觀》(以下簡稱本書),是以闡述大乘止觀之法為主的一部論書。本書是以如來藏緣起思想為基礎,除了以論述心意識論中的真妄和合的本識為其中心體系之外,另外刻意說到以染淨二性為中心的一個體系。並且以此兩個體系,互為表裡,而在後者之中,常常表露出性惡思想的傾向。最後以三性及三無性思想之展開,達到「除妄成真」與「全真起妄」的目的。
說到本書的組織,共分三大科目,即是略標大綱、廣作分別、歷事指點。這與一般經論之以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形式,大致相同。所以本書的中心內容,在於廣作分別一科。其中又分作「五番建立」,以說明大乘止觀法門。
所謂五番建立,便是:止觀依止、止觀境界、止觀體狀、止觀斷得、止觀作用。現在逐條說明如下:
第一,止觀依止者,即是說,若修止觀法門,便先依止「一心」。本書所舉一心的別名有好多,例如自性清淨心、真如、佛性、如來藏、法界、法性等都是,這也正是所謂「真常唯心論」的基本立場了。在本書之中,特別又將佛性分解為「如如佛」及「智慧佛」,用以說明「迷真起妄」及「返妄歸真」之「覺」與「不覺」的道理。這種理論觀點,大致是受了《大乘起信論》(以下簡稱《起信論》)所說三細六麤之要義的影響而來。
其次,止觀依止的「淨心」體狀,又有三種差別:一謂此心是第一義諦的真如心,從本以來,即離一切名相,一切能緣能說的諸分別法。二謂此心雖離一切分別及境界之相,而與彼之諸相法不一不異。三舉空與不空二種如來藏義,以廣辨「真如」之義。
所謂「空如來藏」,即是此一心性,雖能緣起生死、涅槃及違、順等法之建立,而復同時心體平等,妙絕染淨之相,心性既寂,故名「空如來藏」,但此並不是說心體之空無所有,所以其次又說到「不空如來藏」。乃以此心具有染淨二法,故名不空。所謂淨法,是指具足無漏性功德法以及出障離塵的淨法;所謂染法,是指出障聖人為能方便度化眾生,故具染性,眾生未出生死,乃具染事。復以如來藏體之一異而辨其實有,其中又舉出圓融無礙及差別、因果法身之名別、在障出障之義殊、事用相攝之相狀、治惑受報之不同、共相識與不共相識之相異等六種理由,來證明如來藏體之實有。
如果加以考察,此一理論的根據,無非是以《起信論》的立場為立場的。所以本書也經常引用《起信論》作為其立論的註腳。在說明不空如來藏的項目之中,本書有如下的一段文字:「如來之藏,從本已來,俱時具有染淨二性,以具染性故,能現一切眾生等染事,故以此藏為在障本住法身,亦名佛性。復具淨性故,能現一切諸佛等淨德。故以此藏為出障法身,亦名性淨法身,亦名性淨涅槃也。」
此中所說「如來之藏,從本已來,俱時具有染淨二性」的論點,乃是由來所謂「性惡論」問題上的最足注目之處,因為這是佛教史上最初出現的性惡論思想。因此推定,天臺智顗的性具思想,也是受了此一性染說的啟示而成立(註五)。
再說,何以要依止「一心」而修大乘止觀?因為此心既是一切世出世法的根本,若捨此根本,即無從修習。至於修習大乘止觀的下手處,又得從一心分別出現的意識上用工夫。
第二,止觀境界者,即以真實性、依他性及分別性,作為大乘止觀的所觀境。其中以出障真如及佛之淨德,名為真實性;在障之真如與染和合而成的阿梨耶識,名為依他性;六七二識的妄想分別,名為分別性。又因本書所說的三自性,各各具有清淨及染濁的兩面作用,故與唯識論所說的三自性,略有不同,本書的三性既具染淨兩面的功能,所以泛通十法界,唯識論的三性則唯侷凡夫。同時,本書的立場,是基於一個清淨心或真如心,從而說明三自性的內容,因此,也與唯識論的立場不盡相同了。例如本書卷三說:「無垢真實性者,體顯離障為義,即是體也。清淨依他性者,能隨熏力,淨德差別,起現為事,即是相也。清淨分別性者,對緣施設為能,即是用也。」
這種論點,一看可知,是引用了《起信論》中所說體、相、用三大的各相。但是,若將本書和唯識論對此三性所明之定義,作一比較,便可明白兩者之間,並不完全相同,因為我們發現本書卷三,對此觀點,有如下的申論:「所言一切凡聖唯以一心為體者,此心就體相論之,有其二種:一者真如平等心,此是體也,即是一切凡聖平等共相法身。二者阿梨耶識,即是相也,就此阿梨耶識中,復有二種,一者清淨分依他性,亦名清淨和合識,即是一切聖人體也;二者染濁分依他性,亦名染濁和合識,即是一切眾生體也。此二種依他性,雖有用別,而體融一味,唯是一真如平等心也。」
這種說法,大致是根據大乘論學者們所說阿梨耶識分有解性及染污之兩面功能而來。不僅如此,其他如本書所揭的種子說及三性說的理論,均係受了《攝大乘論》的影響而來。因此,本書的目的,在於指導行者如何修持大乘止觀法門,以及說明大乘止觀法門的偉大作用,在斷惑證真,本書的理論基礎,則在運用了《起信論》的如來藏緣起或真如緣起,以及《攝大乘論》的三自性三無性說。本來,《起信論》屬於唯心系統的重要論書,《攝大乘論》屬唯識系統的重要論書,兩者並不能夠結合,但以本書著述者的智慧運用,卻把唯心系統《起信論》的真如緣起作為修行大乘止觀法門的依止心,藉此強固的唯一清淨心為所依止,起修大乘止觀法門;同時再引用《攝大乘論》的三自性觀法,作為修習大乘止觀法門的手段,至於唯心、唯識的問題,不是本書所要推敲的焦點,所以不致發生矛盾及不調和的現象。
第三,止觀體狀者,即是修習大乘止觀法門的入門步驟。其分二門:一約染濁的三性而說,二約清淨的三性作釋。在此二門之中,又各各分為分別性、依他性、真實性,一一詳述由觀入止,及從止起觀的過程。此與前番「止觀境界」的內容所不同者,「止觀境界」項中,是以三性來表現出「唯一真如心」的存在。此番的「止觀體狀」項中,是說明如何由三性而入三無性的方法,也就是轉「分別性」成「無相性」,轉「依他性」為「無生性」,轉「真實性」作「無性性」。入於三無性時,即是止行成就,安住常寂之境,再由止起觀,即於定中,興起三業大用,救濟世間,化現十方。
第四,止觀斷得者,即是說明修習大乘止觀法門之後,逐步斷除惑障,逐步獲得實益。此也依據三性次第,首先約分別性,次約依他性,後約真實性的止觀修習,而得各各層次中的斷惑證真的成果。事實上,能夠滅除惑障,當下便得法樂之益,所以本書也就詳於斷障的分析,而略於得益的說明。
第五,止觀作用者,即是說明大乘止觀法門修到有成就時,所產生的功用。假如止行成就,即能體證淨心的理融無二之實相法性,與一切眾生,圓同一相之身。三寶於是混爾無三,二諦自此莽然不二,用無用相,動無動相,因為一切法本來平等,法爾如是。若得觀行成就,即因淨心體顯,而使法界無礙之三業大用,自然出生,一切染淨之大能,即得興起,作大供養,滿無邊CBc0036土,奉獻三寶,惠施四生,及以吸風藏火,放光動地,引短促長,五通示現,三輪顯化。所以,凡能依據本書所示方便,依教奉行,即能一口吸盡法海之水。
最後的「歷事指點」即是將吾人的日常生活,禮佛、吃飯、飲水,乃至大小便利等的活動,全部納入修行大乘止觀法門的軌跡之中,各各分為止觀二門,勸令奉行,此也正是後來中國禪宗所說,擔柴搬水、吃喝拉撒,無不是禪的思想源流之一。
因此,《大乘止觀》一書,既是天臺教學以及性具思想的濫觴,也是禪宗思想的先鋒。所以這是出自中國人之手的最早一部綜合性的佛學鉅著。可惜在我國佛教史上,重視這部鉅著的人,並不太多。
註解
第二節本書徵引的經論詳考
關於本書之中,引用各種經論作旁證的次數,已被明瞭的共計五十多處,其中尚有不少地方,不知出於何典,且待再加尋檢,現在暫作如下的逐條標列,以使學者得其大要。
凡例:本文所舉各條,均標明出於何典,在《大正》的那一卷,那一頁的那一欄,以便查檢。同時,於每條之下分列如次的四個項目,研判引舉。
*項標明本書中的位置。
*項標明被引原典的名稱及其位置所在。
*項係與所引原典文字有出入的場合,即將原典的相似之內容抄示出來。
*項是摘要。
*《起信論》言:「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大正》四六.六四二頁中。
*《大乘起信論》(陳真諦三藏譯本),《大正》三二.五七六頁上,少一「諸」字。
*經言:「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
*《大正》四六.六四二頁中。
*此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之偈,《大正》一六.四八○頁中。
*《楞伽經》共有四譯,但初譯已不存,今之三譯,與本書所引之偈相當者,現將其三種譯本所出,分列如次: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求那跋陀羅譯)卷一之偈,與本書所引者一致。
*《入楞伽經》(菩提流支譯)卷一,《大正》一六.五一九頁上:「佛不入不滅,涅槃亦不住;離覺所覺法,有無二俱離。」
*《大乘入楞伽經》(實叉難陀譯)卷一,《大正》一六.五九○頁下:「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遠離覺所覺,若有若非有。」
*經言:「於緣中癡。」
*《大正》四六.六四二頁下。
*舊譯《六十卷華嚴經》(東晉佛馱跋陀羅譯。《華嚴經》共有三譯,此為最早,次為唐之實叉難陀譯出的八十卷,後為唐之般若譯出的四十卷。然本書著述者,未及見到二、三兩譯)〈十地品〉第六現前地,《大正》九.五五八頁下。
*原典文句為:「又無明有二種作,一者緣中癡,二者為行作因。」
*若與《八十華嚴》及《四十華嚴》的譯文對勘,則不相同,然以本書成立的年代考察,寧依《六十華嚴》為妥。另參閱異譯《華嚴經》之《大正》一○.一九四頁上及同卷五五三頁上。
*經言:「其地壞者,彼亦隨壞。」
*《大正》四六.六四三頁中。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乘章》(求那跋陀羅譯),《大正》一二.二二○頁中。
*所謂「地」者,即是無明住地。原典為:「若地壞者,彼亦隨壞。」
*經偈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大正》四六.六四三頁下。
*舊譯《六十卷華嚴經.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的偈子。《大正》九.四六五頁下。
*此偈縱然與《八十華嚴》的譯文對比,意思也無相異之處。可參閱《大正》一○.一○二頁上。
*經言:「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也。」
*《大正》四六.六四四頁上。
*原典不明。
*但在《諸法無行經》卷上(《大正》一五.七五一頁上),有類似的經句:「明無明一相,知是為世尊。」
*經言:「生死依如來藏,即是法身藏也。」
*《大正》四六.六四四頁中。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自性清淨章》第十三。《大正》一二.二二二頁中。
*該經原文為:「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世尊,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
*經云:「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
*《大正》四六.六四四頁中。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大正》一六.五一○頁中。
*原典為:「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
*《入楞伽經》(《大正》一六.五五六頁中)則全同於四卷本的《楞伽經》,而在《大乘入楞伽經》,乃謂「如來藏是善不善因」(《大正》一六.六一九頁下)。本書引文,不云「如來之藏」而說「如來藏者」,意義應同於唐實叉難陀所譯的「如來藏是善不善因」,但以本書作者的年代而言,不該見到唐譯本的《大乘入楞伽經》,或慧思禪師另有梵本的依據嗎?
*又復經言:「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
*《大正》四六.六四四頁中。
*晉譯《六十卷華嚴經.菩薩明難品》。《大正》九.四二七頁上。
*此與《八十華嚴》相勘,在《大正》一○.六六頁上是如此的:「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
*又復經言:「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而生也。」
*《大正》四六.六四四頁中
*典出《觀無量壽經》。《大正》一二.三四三頁上。少一個「而」字。
*故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大正》四六.六四四頁下。
*晉譯《六十卷華嚴經.如來光明覺品》。《大正》九.四二四頁下。
*原文為:「言語道斷行處滅。」少一個「心」字。
*《六十華嚴》卷一一,是「究竟三世,皆悉無性,言語道斷。」《大正》九.四六九頁上。但是本書引用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句,確與《瓔珞本業經》所引《華嚴經》經句相同。
*經言:「流轉即生死,不轉是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
*《大正》四六.六四五頁中。
*原典似出於晉譯《六十卷華嚴經.菩薩雲集妙勝殿上說偈品》,《大正》九.四四三頁下。原文為:「流轉則生死,非轉是涅槃,生死及涅槃,二皆不可得。」
*又復經言:「五陰如幻,乃至大般涅槃如幻,若有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彼如幻。」
*《大正》四六.六四五頁中。
*出典不明,但般若系列有不少類似的經句,例如:《放光般若》卷六〈如幻品〉,《摩訶般若波羅蜜》卷八〈幻聽品〉,《小品般若》卷二〈釋提桓因品〉等。
*又復經言:「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
*《大正》四六.六四五頁中。
*出典同第二條。
*「如《起信論》廣明也。」
*《大正》四六.六四六頁上。
*此係指的《大乘起信論》(真諦譯)的釋義二所明。《大正》三二.五七九
*頁上,有如下的一段文字:「從本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本書未引全文,僅徵其大意。
*論言:「若眾生無佛性者,設使修道,亦不成佛。」
*《大正》四六.六四六頁中。
*出典未詳。
*經云:「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
*《大正》四六.六四六頁中。
*出典考證同第九條。
*又復經言:「即是法身,流轉五道,說名眾生。」
*《大正》四六.六四六頁中。
*出典未詳。
*《佛說不增不減經》中,有類似的經文。《大正》一六.四六七頁中,有
*如下的一段:「舍利佛,即此法身,過於恒沙,無邊煩惱所纏,從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因此,假如除了菩提流支所譯的《不增不減經》之外,沒有其他經典作依據的話,就是慧思禪師,將此經文引用大意而成了。
*經言:「清淨法中,不見一法增」,「煩惱法中,不見一法減。」
*《大正》四六.六四六頁下。
*出典不明。
*「如似窮子,實從父生,父實追念,但以癡故,不知己從父生,復不知父意,雖在父舍,不認其父,名之為違。復為父誘說,經歷多年,乃知己從父生,復知父意,乃認家業,受父教CB00330,名之為順。」
*《大正》四六.六四七頁中。
*此係取自《妙法蓮華經.信解品》的長者窮子之喻。《大正》九.一六頁中─一七頁中。
*取意引用,而非照文抄錄。
*《起信論》言:「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
*《大正》四六.六四七頁中。
*《大乘起信論》(真諦譯)。《大正》三二.五七六頁下。
*經言:「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大正》四六.六四八頁中。
*出典與第五條同。
*經言:「譬如明淨鏡,隨對面像現,各各不相知,業性亦如是。」
*《大正》四六.六四八頁下。
*晉譯《六十卷華嚴經.菩薩明難品》。《大正》九.四二七頁下。
*《六十華嚴》的原文是:「猶如明淨鏡,隨其面像現,內外無所有,業性亦如是。」
*唐譯《八十華嚴》則與《六十華嚴》稍有出入,而更近似本書的引文,即在《大正》一○.六七頁上云:「譬如淨明鏡,隨其所對質,現像各不同,業性亦如是。」但以本書出現的年代而言,應依《六十華嚴》為其引文的出典,更為妥當。
*又復長行問云:「心性是一者,此據法性體融說為一也。云何能生種種果報者,謂不解無差別之差別,故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也。」
*《大正》四六.六四八頁下。
*出典參同第九條。
*論言:「三者用大,能生世間出世間善惡因果故。」
*《大正》四六.六四八頁下。
*《大乘起信論》(真諦譯)。《大正》三二.五七五頁下。
*此謂「善惡因果」,但在《起信論》原文:「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僅一「善」字,而本書引徵時,加了一個「惡」字,此與本書的性染說的立場,似有關係。唐之賢首國師的《起信論義記》中,也沒有「惡」之一字。
*了然的《宗圓記》卷四,《卍續藏》九八.四一一頁C說:「今更下重說四,初法體相用者,名出起信,於生滅門,明此三大,今辨本識,故說此三。但彼相大,在淨在性,用大非惡在善,故立義中云:一者體大,謂一切真如平等,不增不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謂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今文不局,相通性事染淨,用通善惡果因,其不同意,如辨不空藏中已明。」
*經言:「一切諸佛法身,唯是一法身者。」
*《大正》四六.六四八頁下。
*晉譯《六十卷華嚴經.菩薩明難品》。《大正》九.四二九頁中,原文為:「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
*修多羅證:「即此法身,流轉五道,說名眾生,反流盡源,說名為佛。」
*《大正》四六.六四八頁下。
*出典不明,但是前兩句可參同第十八條。
*後兩句似出《不增不減經》的大意引用。如《大正》一六.四六七頁中有云:「舍利弗,即此法身,厭離世間,生死苦惱,棄捨一切諸有欲求,行十波羅蜜,攝八萬四千法門,修菩提行,名為菩薩。」
*論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
*《大正》四六.六四九頁上。
*典據未詳。
*經云:「而常修淨土,教化諸眾生。」
*《大正》四六.六四九頁上。
*《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原文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大正》一四.五五○頁上。
*故云:「佛性大王,非造作法。」
*《大正》四六.六四九頁中。
*出典不詳。
*經云:「一一塵中,顯現十方,一切佛土。」
*《大正》四六.六五○頁上。
*出典不詳。
*此似與《華嚴經.離世間品》的思想類同。
*又云:「三世一切劫,解之即一念。」
*《大正》四六.六五○頁上。
*出典未詳。
*同第三十一條。而晉譯《六十華嚴.普賢菩薩行品》也有類似的經偈:「無量無數劫,解之即一念。」
*又復經言:「過去是未來,未來是現在。」
*《大正》四六.六五○頁上。
*出典不詳。
*雖不知其出典何自,觀其思想,似與《華嚴經》之教理,有密切的關係。
*晉譯《六十華嚴.普賢菩薩行品》有:「過去是未來,未來是過去。」及《八十華嚴.普賢行品》亦有:「過去中未來,未來中現在」的經句。
*經言:「但治其病,而不除法。」
*《大正》四六.六五一頁中。
*《維摩詰所說經.文殊師利問疾品》,原文為:「但除其病而不除法。」《大正》一四.五四五頁上。
*經言:「由共相身故,一切諸佛,畢竟不成佛也。」
*《大正》四六.六五一頁下。
*出典不詳。
*「如《法華》中所明,無量分身釋迦,俱現於世。」
*《大正》四六.六五二頁上。
*係取意於《妙法蓮華經.從地踊出品》。《大正》九.三九頁下。
*又復經言:「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
*《大正》四六.六五二頁上。
*參同第二十六條。
*「若諸眾生法身,不反流盡源,即是佛法身者。」
*《大正》四六.六五二頁上。
*義同第二十七條的後一半。
*「又復善財童子,自見遍十方佛前,悉有己身,爾時豈有多心為體耶。」
*《大正》四六.六五二頁上。
*此雖不是整段的文字抄引,但很明顯,係指的《華嚴經.入法界品》中的內容。參看《大正》九.七八一頁中,「自見己身在諸佛所」。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大正》四六.六五三頁中。
*參同第三十四條。
*論言:「以依本覺故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妄心,能知名義,為說本覺。故得始覺即同本覺,如實不有始覺之異也。」
*《大正》四六.六五三頁下。
*《大乘起信論》(真諦譯)。《大正》三二.五七六頁中─下。
*《起信論》的原文是:「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意覺。((中略))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
*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
*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說名阿梨耶識。」
*《大正》四六.六五三頁下。
*《大乘起信論》(真諦譯)。《大正》三二.五七六頁中。
*原典的文句是:「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
*論云:「以種子時阿梨耶識與一切法作根本種子故。」
*《大正》四六.六五三頁下。
*出典未詳。
*此在真諦三藏譯的《起信論》及《攝大乘論》中,均未見到。
*經云:「自性清淨心」,復言:「彼心為煩惱所染。」
*《大正》四六.六五三頁下。
*見於《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自性清淨章》。《大正》一二.二二二頁下。
*原典為:「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
*論云:「阿梨耶識有二分,一者覺,二者不覺。」
*《大正》四六.六五三頁下。
*《大乘起信論》(真諦譯)。《大正》三二.五七六頁中。
*原典為:「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論言:「心真如者,離心緣相。」
*《大正》四六.六五四頁下。
*參同第一條。
*又復經言:「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
*《大正》四六.六五四頁下。
*晉譯《六十卷華嚴經.菩薩明難品》。《大正》九.四三○頁上。
*經言:「一切法如幻。」
*《大正》四六.六五八頁中。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大正》一六.四八○頁上。
*這句經文,雖有《入楞伽經》(《大正》一六.五一九頁上)以及《大乘入楞伽經》(《大正》一六.五九○頁下)中,均有出現,但以譯出的時間和本書成立的時代來考察,宜指四卷本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為其根據。然在《大乘止觀述記》二○六頁,則說:「是故下引《如來藏經》為證。」
*頗有疑問。此書有關引文出典的指認,往往錯誤,例如該書七四頁說列於本文的第十二條,是出於《楞嚴經》偈,其實《楞嚴經》係由唐朝的般刺密帝譯於唐中宗神龍元年(西元七○五年),和慧思禪師的年代(西元五一五─五七七年)相比,遲了一百數十年,豈會引用得到?這也許是執筆的誤聞而非出於諦閑大師的親口。
*經言:「是身如夢,為虛妄見。」
*《大正》四六.六五八頁下。
*《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大正》一四.五三九頁中。
*佛言:「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
*《大正》四六.六五九頁中─下。
*出處同第二十六條。
*經言:「菩薩若知,諸佛所有功德,即是己功德者,是為奇特之法。」
*《大正》四六.六五九頁下。
*似出於《華嚴經.離世間品》。
*《大乘止觀述記》二二一頁:「是故下引《華嚴經》,證明其義。」
*經言:「與一切菩薩,同一善根藏。」
*《大正》四六.六五九頁下。
*似出於《華嚴經.離世間品》。
*《大乘止觀述記》二二一頁說:「《華嚴.離世間品》言,於一切善根,生自善根想,乃至於一切如來,生無二想。」
*「即如窮子,不知父是己父,財是己財,故二十餘年,受貧窮苦,止宿草庵。」
*《大正》四六.六五九頁下。
*參同第二十條。
*經:「心造諸如來。」
*《大正》四六.六六二頁下。
*出典同第五條。《大正》九.四六六頁上。
*經言:「聲聞曲見。」
*《大正》四六.六六二頁下。
*出典不詳。
*經言:「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大正》四六.六六二頁下。
*見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之偈。
*鳩摩羅什譯本。《大正》八.七五二頁上。
*菩提流支譯本。《大正》八.七五六頁中>。
*經言:「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相。」
*《大正》四六.六六三頁中。
*《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大正》一四.五四九頁下。
*經言:「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諸賢聖,然後可食。」
*《大正》四六.六六三頁下。
*出典未明。
現在將本書中引用典據的次數與各章出現之多少,列表如下:
由此可以明白,本書作述者於理論基礎的說明時,極其用力,先打好理論的底子之後,再導入大乘止觀法門的實際修持。我們若想理解慧思禪師述說本書之時的理論基礎,究竟立足於什麼立場,便當考察其所引論證之出於那些經論了,不妨再將其所引各種典據的經教及條數,列表如次頁。
從本書所引經論次數之多少而言,則以《華嚴經》佔第一位,其次為《起信論》,再次為《維摩經》及《楞伽經》,又次為《法華經》及《勝鬘經》。《華嚴經》與賢首宗唯識宗有關聯,《起信論》則與天臺宗、賢首宗、禪宗有關聯,《楞伽經》、《維摩經》及《金剛經》與禪宗有殊緣,《法華經》則為天臺宗的根本教典。而南嶽大師本人,則為禪師,又是天臺智者大師的法脈源流,由此可以想見,南嶽大師對於中國佛教的源頭開發,以及本書思想的形成,實應被尊為中國一大前所未見的功臣。
第三節本書的表解說明
表解係用作理解本書的分科內容,在研究時及講解時,頗有必要,但其並非論文的表現。表解大抵按原文簡化,便於講解時的眉目分明。
三大科目
* 略標大綱(序分)
o 初番問答──泛標正法
o 二番問答──標宗大乘
o 三番問答──標示止觀
* 廣作分別(正宗分)
o 重問
o 詳答
+ 許說
+ 立科──五番建立
# 止觀依止(一)
# 止觀境界(二)
# 止觀體狀(三)
# 止觀斷得(四)
# 止觀作用(五)
* 歷事指點(流通分)
o 禮佛時止觀
+ 觀門
# 實事觀
# 假想觀
* 佛身觀
* 供具觀
+ 止門──皆是一心作,不取於心相。
+ 雙行
o 食時止觀
+ 觀門
# 普供觀
* 轉粗作妙觀
* 轉少為多觀
# 除貪觀
+ 止門
o 便利時止觀
+ 正明
# 觀門
# 止門
+ 釋疑
# 正釋所疑
# 例通諸法
(一)明止觀依止
* 何所依止
o 依止一心修止觀
+ 出眾名
# 自性清淨心
# 真如
# 佛性
# 法身
# 如來藏
# 法界
# 法性
+ 釋名義(甲)
+ 辨體狀(乙)
* 何故依止
o 正明
+ 修必依本──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
+ 全性起修
# 修止令心體離相──自利。
# 修觀令心用繁興──利他。
o 釋疑
+ 顯現繁興,非即流浪,但除情執之病,不除大用之法,熾然六道,權限無間,違用顯現,而復畢道清淨不為世染,智慧照明,具足諸佛功德,順用顯現。
* 以何依止
o 依止體狀
+ 以意識依止此心,修行止觀。
+ 止行體狀
# 正明
* 一切諸法自性寂掙,本來無相,有即非有,唯一真心,知此則意識即息,並轉本識為無分別智。
# 釋疑
* 上來言淨心及真心是體,今言本識及阿朵耶識、和合識、種子識、果報識是相,七識六識等是用。
+ 觀行體狀
# 雖知一切法畢竟無相,復即知性依熏起,顯現諸法,不無虛明。但諸凡惑,無明覆意識故,不知諸法唯是心作,以不知故,流轉生死受種種苦。
o 破小乘人執
+ 正破
# 二乘不知有。
# 淨心依止。
+ 釋疑
# 二乘自不知本識。
# 非不假淨心而修。
o 破大乘人執
+ 破名言
# 但用淨心修止觀。不藉意識者,不得寂照之用。要為意識轉成之無塵智熏無明滅,方得念息。
+ 破暗證(丙)
(甲)釋淨心名義
* 釋自性清淨心
o 此心無始以來,雖為無明染法所覆,而性淨無改。
o 既無無明染法與之相應,故名性淨。
o 中實本覺,故名為心。
* 釋真如
o 一切諸法,依此心有,望於諸法,法悉虛妄,故目之為真。
o 虛法生時此心不生,諸法滅時此心不滅,故名之為真。
o 三世諸佛及以眾生,同以此一淨心為體,凡聖有差別異相,此心無異無相,故名之為如。
o 一切法真實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為真如。
* 釋佛性(見表※)
* 釋法身
o 法以功能為義,身以依止為義。
o 此心體有隨染之用,故為一切染法之所熏習,能攝持熏習之氣,能依熏顯現染法,此心能持二種功能及所持所現二種染法,與心不一不異,故名此心為法身。
o 能持之功能與所持之氣和合,名為子時阿梨耶識。
o 依熏現法之能與所持之氣和合,名為果報阿梨耶識。
o 阿梨耶識
+ 染分──業與果報之相
+ 淨分──心性及能熏淨法──此心性為業果染事所依,故言:「生死依如來藏即是法身藏」。
o 此心體為無量染法所覆,即復具足無量無漏功德法,能依熏顯現諸淨功德之用,故名此心為法身。
* 釋如來藏
o 能藏
+
o 所藏
+ 真心為無明CB00592藏所覆藏故──藏。
+ 藏體無異無相──如。
+ 體備染淨二用──來。
o 能生
+ 此心體具染淨二性之用,依染淨二種熏力,能生世出世間法──是善不善因──藏。
+ 染淨平等──如。
+ 能生染淨──來。
* 釋法界
o
* 釋法性
o 以此淨心有差別之性,故能諸法作體──不變隨緣。
o 諸法之相自有生滅,故名虛妄,此心真實,不改不滅,故名法性──隨緣不變。
* 實際、實相等
o 真實無際
o 實無妄相
※釋佛性
* 略釋──佛名為覺,性名為心,以此淨心之體非是不覺,故說為覺心。
* 廣辨
o 約不覺辦
+ 直明心非不覺
# 不覺即是無明住地。
# 眾生成佛時無明自滅,淨心自在,故知淨心非是不覺。
# 不覺滅故方證淨心,將知淨心非不覺也。
+ 雙顯二佛性義
# 心體平等非覺非不覺,為明如如佛故,擬對說為覺也──偏就心體平等說同。
# 此心體具
*
# 本覺之義是用
* 在凡名三智性、佛性,出障名智慧、佛。
# 心體平等主義──是體──凡聖無二,名如如佛。
o 約覺辦
+ 辨智慧佛性(見表卍)
+ 辨報應佛性
# 淨心自體具足福德之性及巧用之性,復為淨業所熏出生報、應二佛。
+ 辨出障佛性
# 不覺滅故,以心為覺,動義息故,說心不動;虛相泯故,言心無相。此就對治出障心體以論於覺。
+ 辨平等佛性
# 淨心本無不覺,說為本覺,本無動變,說為本寂,本無虛相,說為心本平等。此就凡聖不二以明心體為如如佛。
* 釋疑
o 釋執性廢修疑
+ 若就心體平等,即無修與不修,亦無覺與不覺,亦無眾生諸佛與此心體有異。
+ 心性緣起法界法門法爾不壞常平等常差別。常差別故流轉五道說名眾生,反流盡源,說名為佛。常平等故無佛無眾生。
+ 為緣起義故眾生須修道。
o 釋本有不覺疑
+ 證者無有不覺,未證者不名為覺,故知心體本無不覺。心體平等無凡無聖,故說本無不覺,不無心性緣起,故有滅有證,有凡有聖。但證以順用入體,即無不覺,故得驗知心體本無不覺。
o 釋自然因緣疑
+ 此心在染之時,本具福智二種之性,不少一法,與佛無異,但為無明染法所覆故,不得顯用。後得福智二種淨業所熏故,染法都盡。顯彼二性令成事用,所謂相好、依報、一切智等。
o 釋無明心性疑
+ 問曰:「心顯成智即以心為佛性,心起不覺亦應以心為無明性。」
+ 答曰:「若就法性之義論之,亦得為無明性也。」
卍辨智慧佛性
* 雙許二義──智慧佛者具有二義
o
* 迷真起妄成不覺義
o 明二熏
+ 一切諸佛本在凡時心依熏變,不覺自動,顯現虛狀五陰塵。
+ 亦名
#
+ 由此似識念念起時,即不了知似色等法但是心作,妄執虛相以為實事。妄執之時即還熏淨心。
o 出名相
+
o 明互依
o 結流轉──果子相生,無始流轉,名為眾生。
* 返妄歸真具二覺義
o 能覺淨心義
+ 覺──遇善友,聞說諸法皆一心作,似有實無。
+ 觀行覺
# 聞法已,隨順修行。
# 漸知諸法皆從心作,唯虛無實。
+ 相似覺(見表◎)
+ 心真覺
# 自迷事無明滅後,業識及住地無明漸薄故,所起虛狀果報亦轉輕妙。似識轉轉明利,似色等復不令意識生迷,無塵智倍明,無明妄想極薄。還復熏心,復令住地無明業識習氣,漸欲向盡,無塵之智為倍明了。如是念念轉轉熏習,無明住地垂盡,無塵之智知彼虛狀果報,體性非有,本不生今不滅,唯一心,心外無法故,此即金剛無礙智也。
+ 究竟覺
# 無礙智成已,即復熏心,心為明智熏故,一念無明習氣滅。無明盡,業識染法種子習氣亦隨壞。
o 淨心自覺義
+ 種子習氣壞故,虛狀永泯,心體寂照名為體證真如。
+ 以無異法為能證故,即是寂照。
+ 無能證所證之別故,名為無分別智。
+ 智是心用,心是智體,體用一法,自性無二,故名自性體證。
* 舉喻結成
o
◎相似覺
* 正明覺於通惑
o 若解諸法皆從心作,唯虛無實,果時無明即滅,不執虛狀為實,是妄想及妄境滅也,爾時意識轉名無塵智,知無實塵故。
* 兼明漸除別惑
o 出別惑之相
+ 果時迷事無明滅息,無明住地亦少分除也,但相微難彰,故不說住地分滅心。今且約迷事無明滅後,以說住地漸滅因由。
o 明漸除之由
+ 因末驗本
# 果時迷事無明滅息,無明住地亦少分除也,但相微難彰,故不說住地分滅也。今且約迷事無明滅後,以說住地漸滅因由。
+ 正明滅由
# 以二義故住地無明業識等微薄:
* ①知境虛智熏心故,令舊無明住地習氣及業識等漸除也,智性能治無明故。
* ②細無明虛執及虛境熏心,雖更起無明住地等,即復輕弱,不同前迷境等所熏起者,以能熏微細故。
# 以此義故,住地無明業識等漸已損滅也。
+ 例前結後
# 如迷事無明滅後,無明住地即分滅。
# 以其分分滅故,所起智慧分分增明,故得果時迷事無明滅也。
(乙)淨心體狀
* 舉離相以明淨心
o 正明淨心離相
+ 此心即是第一義諦真如心,自性圓融體備大用。但自覺聖智所知非情量能測,「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 唯可說其所離之相,反相滅相而自契焉。
+ 此心從本已來離一切相,離一切四句法,乃至非一切可說可念等法,亦非不可說不可念法。
+ 但知所有可說可念,不可說不可念等法悉非淨心,但是淨心所現虛相。
+ 所有能緣能說者,但是虛妄不實。淨心既是實法,故不以緣慮所知也。
+ 有能緣所緣者,但為己家淨心為無始妄想所熏故,不能自知己性,即妄生分別。所取之相正是識相,非淨心也。
o 巧示順入方便
+ 若知一切妄念分別,體是淨心。當觀一切諸法,一切緣念,有即非有,故名隨順。久久修習(止觀),若離分別即名得入,即是離相體證真如也。
* 舉不一不異以論法性
o 淨心離一切分別及境界之相,然此諸相不異淨心。
o 此心體雖復平等而即本具染淨二用。
o 心體染用依無始無明妄想熏習顯現,此染相無體,唯是淨心,故說不異。
o 淨心之體,但依熏力所現虛相差別不同,然此虛相,有生有滅,淨心之體常無生滅,常恆不變,故言不一。
* 舉二種如來藏以辨真如
o 空如來藏(子)
o 不空如來藏
+ 明具染淨二法以明不空(丑)。
+ 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寅)。
(子)空如來藏
* 正明空義
o 何故名空,以此心性雖復緣起建立生死、涅盤、違順等法,而復心體平等妙絕染淨之相,所起染淨等法,亦復性自非有,但以染淨二業幻力所熏,故似染似淨二法現也。
o 心性既寂,是故心體空淨,名心為空如來藏,非謂空無心體。
* 問答遣疑
o 遣眾生現有疑
+ 諸佛體證淨心,可謂常用常寂,有即非有,眾生未證理體現有六道之殊,云何無耶?
+ 真智寂照,常用即常寂,說之為空,況迷闇妄見,何得不有,有即非有?
o 遣何因迷妄疑
+ 既言非有何得有此迷妄?
+ 既得非有而妄見有,何為不得無迷而橫起迷?
+ 如眼因翳而見空花,然清淨眼中本無空花。
o 遣無明有體疑
+ 無明既是染因,云何無耶?
+ 子果二種無明,本無自體,但由熏習因緣,故有迷用,以心往攝,用即非有,唯是一心。
o 遣能熏為體疑
+ 熏習因緣故有迷用,應以能熏之法作無明之體。能熏雖能熏他令起而即念念自滅,何得即作所起體耶?
+ 過去無明但能熏起後念無明,不得自體不滅即作後念無明也。
o 遣因果一異疑
+ 不一不異
#
+ 子時無明與業識
# 淨心不覺故動,無不覺即不動;若無無明即無業識,又復動與不覺和合俱起,不可分別,故子時無明與業識不異也。
# 不覺自是迷暗之義,過去果時無明熏起,故即以彼果時無明為因,動者自有變異之義,由妄想所熏起,故即以彼妄想為因也,是故子時無明與業識不一也。
+ 果時無明與妄想
# 從子時無明生果時無明,即以子時無明為因,妄想從業識起,以業識為因,故無明妄想不一。
# 若無無明即無妄想,若無妄想亦無無明,二法和合俱起,不可分別,是故不異。
(丑)明具足染淨二法以明不空
* 明淨法不空
o 具足無漏性功德法
+ 此淨心雖平等一味,體無差別,而復具有過恆沙數無漏性功德法─自性有大智慧光明,真實識知,常樂我淨等義,唯是一心具有,故名不空。
o 具足出障淨法
+ 果性唯心所具
# 此淨心體具性淨功德,故能攝淨業熏習之力,由熏力故德用顯現。
# 以因地加行般若智業,熏於三種智性,令起用顯現,即是如來藏果德種大智慧也。
# 因地五波羅蜜等一切種行,熏於相好之性,令起用顯現,即是如來相好報也。
# 果德之法雖有別相,而體是一心,體具此德故名不空,非就心體義明不空,心體平等非空不空故。
+ 能熏亦唯心所具
# 能熏之法,悉是一心所作。
# 所聞教法悉是諸佛菩薩心作,諸佛菩薩眾生心是一,故教法即不在心外。以此教熏心解性,性依教熏,以起解用,故解復是心作也。
# 以解熏心行性,性依解熏以起行用,故行復是心作也。
# 以行熏心果性,性依行熏起於果德,故果復是一心作也。
# 以是義故,心體在凡之時,本具解行果之性,未為諸佛真如用法所熏,故解等未顯用也,若本無解等之性者,設復熏之,德用終不顯現也。
# 以是義故,淨心之體本具因行果德性也。
* 明染法不空
o 具足染性
+ 正明
# 此心雖復等離相,而復具足一切染性,能生生死,能作生死。
+ 釋疑
# 釋性不可轉
* 心體若唯具染性者,不可得轉凡成聖,既並具染淨二性,何為不轉凡成聖耶。
# 釋兩性相違
* 一一眾生心體,一一諸佛心體,本具二性。以染業熏染性故,生死之相顯,以淨業熏淨性故,涅槃之用現。
* 一一眾生心體依熏作生死時,而不妨體有淨性之能,一一諸佛心體依熏作涅槃時,而不妨體有染性之用。
* 但依熏力起用,先後不俱,以染熏習故稱曰轉凡,淨業起故說為成聖。
# 釋兩業起滅
* 得諸佛真如用義熏心故,淨業得起。淨能除染故,染業即滅。
# 釋性不相除
* 染業雖依心性而起,而常違心,淨業亦依心性而起,常順心也。
* 違有滅離之義,故為淨除,順有相資之能,故能除染。
# 釋互論相違
* 淨業順心故,心體淨性即為順本。
* 染業違心故,心體染性即為違本。
* 若偏論心體,即違順平等。
* 順本起淨,即順淨心不二之體,故有相資之能,違本起染,便違真如平等之理,故有滅離之義也。
# 釋本末同滅
* 違本雖起違末,但是理用,故與順一味,即不可除。違末雖依違本,但是事用,即有別義,是故可滅。故云法爾具足二性不可破壞也。
* 不知自己及諸境界,從心而起,亦不知淨心具染淨二性,一味平等,以不知故,名為違。
* 能知自己及諸法,皆從心作,復知心體具足染淨二性而無異相,以稱理而知故,名為順。
# 釋相違不熏
* 無明染法,無別有體,故不離淨心,雖復相違而得相熏。如木出火炎,炎違木體而上騰,以無別體,不離木故,還燒於木。
o 具足染事
+ 心體之染性為染業熏故,成無明住地及一切染法種子,依種子現果報,此無明及業果,即是染事。
+ 然此無明住地及種子果報等雖有相別顯現,說之為事,而悉一心為體,悉不在心外,故復以此心為不空也。
(寅)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
* 明圓融無礙法界門(A)
* 明因果法身名列之義(B)
* 明真體在障出障之義(C)
* 明事用相攝之相(D)
* 明治惑受報不同之義(E)
* 明共相識不共相識(F)
(A)明圓融無礙法界門
* 真明法界一體
o 問曰:「不空如來藏者,為一一眾生各有一如來藏,為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唯共一如來藏耶?」
o 答曰:「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唯共一如來藏也。」
* 具明染淨性事
o 標章
+ 所言藏體具包染淨者,為俱時具,為始終具耶?
+ 有其二種
#
+ 若據性染性淨即無始以來俱時具有。
+ 若據事染事淨,即有二差別。
o 釋示
+ 性染性淨俱時具有
# 如來藏體具足一切眾生之性,各各差別不同,所謂六道四生,一切世間染法,及三乘因果一切出世淨法,一一眾生性中悉具不少也。
# 以是義故,如來之藏從本已來,俱時具有染淨二性。
# 具染性故,能現一切眾生等染事。
# 具淨性故,能現一切諸佛等淨德。
+ 事染事淨有二差別
# 一時俱具二事
* 一一眾生但以造業不同,故熏種子性成種子用,亦即有別,種子用別故,一時之中受報不同。
* 有成佛者,有成二乘果者,有入三塗者,有生天人中者。以此論之,如來藏心之內俱時得具染淨二事。
# 始終方具二事
* 但因緣之法無定,一一凡聖無始已來具經諸趣無數迴返。後遇善友教修出離及得三乘道果,以此論之,一一眾生始終乃具染淨二事。
* 以一眾生受一一趣中一一身時,亦無餘身報,受世間報時,不得有出世果,故一眾生不得俱時具染淨二事,始終方具二事也,一切眾生亦如是。
* 正明無礙圓融
o 法說
+ 明無差別而差別之理
# 藏體平等實無差別,即是空如來藏。
# 藏體復有不可思議用故,具足一切法性,有其差別,即是不空如來藏,無差別之差別也。
# 如來藏是真實法,圓融無二故。
+ 全理成事
# 是故如來之藏全體是一眾生一毛孔性,全體是一眾生一切毛孔性,一切所有世間一一法性。
# 如一眾生世間法性,一切眾生所有世間一一法性,一切諸佛所有出世間一一法性,是如來藏全體也。
+ 全事攝理
# 故舉一眾生毛孔性,即攝一切眾生所有世間法性,及攝一切諸佛所有出世間法性。
# 舉其餘一切世間一一法性亦即攝一切法性。
# 舉出世間所有一一法性亦即攝一切法性。
+ 全事攝事
# 如舉一毛孔事,即攝一切世出世事;如舉一毛孔事,即攝一切事,舉其餘世山世間一切所有隨一一事,即攝一切世出世事。
# 一切世出世間事,即以彼世出世間性為體故。是故世出世間事即是圓融相攝無礙也。
+ 差即無差
# 「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 一切諸佛一切眾生,同一淨心如來之藏,不相妨礙。
o 喻說
o 引證
+ 晉譯《六十華嚴》:「譬如明淨鏡,隨對面像現,各各不相知,業性亦如是。」
+ 明淨鏡喻淨心體,隨對喻淨心體具一切法性,能受一切熏習,隨熏別現報不同。面喻染淨二業。像現喻心體染淨二性,依熏力故現染淨二報,各各不相知喻淨心與業果報各不相知也,業為染淨二業。
+ 《起信論》:「三者用大,能生世間出世間善惡因果故。」
+ 經言:「一切諸佛法身,唯是一法身者。」證知一切諸佛同一真心為體,一切諸佛法身是一故,一切眾生及與諸佛即同一法身也。
(B)因果法身名別之義
* 正明
o 以事約體說此二名
+ 以事約體說二法身名者,法身雖一,所現之相,凡聖不同,說言諸佛法身眾生法身之異。
+ 以此無二之體,收彼所現之事,彼事亦即平等凡聖一味也。
o 約事辨性以性約體
+ 約事辨性,以性約體,說有凡聖法身之異名者,以此真心能現淨德故,即知真心本具淨性也。復以真心能現染事故,即知真心本具染性也。
+ 以本具染性故,說名眾生法身;以本具淨性故,說名諸佛法身,以此義故,有凡聖法身之異名。
+ 依平等義故道一切凡聖同一法身。
+ 依性別義故道一一凡一一聖各別法身。
* 釋疑
o 染淨二性非以習成
+ 如來之藏乃是理體用不改之性,非習成之染淨二性也。
+ 佛性即是淨性,不可造作,染性與彼同體,是法界法爾,亦不可習成。
o 能生生死悉有佛性
+ 若言如來藏體具染性,能生生死者,以明法性能生諸法之義。若言眾生身中有佛性者,此明體為相隱之語。
+ 如來藏性,能生生死,眾生身中悉有佛性,義不相妨。
o 性染生死與在障佛性
+ 真如出障名性淨涅槃,在障應名性染生死,何得稱為佛性耶?
+ 在纏之實,雖體具染性,能建生死之用,而即體具淨性,畢竟有出障之能,故稱佛性。
+ 單彰性淨之涅槃,為欲起彼事淨之泥洹,便隱性染輪迴,冀得廢斯事染之生死。
+ 是故在障出障法身,俱隱性染之名,有垢無垢真如,並彰性淨之號。
(C)真體在障出障之義
* 正明
o 體性本融
+ 若論心體平等,實無障與不障,不論垢與不垢,若就染淨二性,亦復體融一味,不相妨礙。
o 約用差別
+ 就染性依熏起故,有障垢之名,以染業熏於真心,性依熏力起種種染用,以違隱真如心為在障法身,亦名有垢真如。
+ 若以淨業熏於真心,性依熏力,起種種淨用,能除染用之垢,即說此順用之照,為圓覺大智,此淨用不離真體故名真心,為出障法身,亦名無垢真如。
o 用不違體
+ 此有垢無垢,在障出障之別,但約染淨之用說,非是真心之體有此垢與不垢,障與不障。
* 釋疑
o 一、問曰:「違用既論為垢障,違性應說為礙染?」
答曰:「具是障性垢性,亦得名為性障性垢,此蓋平等之差別,圓融之能所。然即唯一真心,勿謂相礙不融也。」
o 二、問曰:「既言有平等之差別能所,亦應有自體在障出障耶?」
答曰:「據染性而說,無一淨性而非染,即是自體為能障、所障、在障,就淨性而論,無一染性而非淨,即是自體為能除、所除、出障。」
o 染以淨為體,淨以染為體,一味平等,無有差別之相,此是法界法門常同常別之義。
(D)事用相攝之相
* 以理曲明
o 正明相攝
+ 相攝
# 若偏就妄執之事,即一向不融,若據心性緣起依持之用,即可得相攝。
# 所謂一切眾生悉於一佛身中起業招報;一切諸佛復在一眾生毛孔中修行成道。此即凡聖多少以相攝,十方世界內纖塵而不迮,三世時勢入促念而能容,此即長短大小相收。
# 一切對法及不對法,起必依心,心體既融,相亦無礙。
+ 相即
# 非但一念與三世等,亦可一念即是三世時勢;非但一塵共十方齊,亦可一塵即是十方世界。
# 以一切法唯一心故,別(一切法)之外無別心;心具眾用,一心是別,常同常異。
o 兼破餘疑
+ 破凡聖不同疑
# 聖人即能以自攝他、以大為小、促長演短、合多離一,何故凡夫不得?
# 凡聖理實圓融,但聖人稱理施作,所以皆成,凡夫性執乖旨,是故不得。
+ 破聖無別相疑
# 聖人得理,便應不見別相,何得以彼小事以包納大法?
# 若據第一義諦,真如平等實無差別,不妨即寂緣起世諦不壞而有別相。
+ 破世諦差別疑
# 若約真諦本無眾相,故不論攝與不攝,若據世諦彼此差別,故不可大小相收。
# 若二諦一向異體,可如來難,今既以體作用名為世諦,用全是體名為真諦,寧不相攝?
+ 破世諦攝事疑
# 體用無二,只可二諦相攝,何得世諦還攝世事?
# 以世諦之中一一事相,即是真諦全體,故云體用無二,若真諦攝世諦中一切事相,即世諦中一一事相亦攝世諦中一切事相。
+ 破濫同神我疑
# 外道所計(神我),心外有法,大小遠近、三世六道、歷然是實,實事之相異神我,神我之相異實事。
# 設使即事計我,我與事一,但彼執事為實,彼此不融。
# 佛法之內即不如是,一切法悉是心作,但以心性緣起,不無相別,而唯一心為體。
* 以事巧示
o 示大小相攝相即
+
o 示時劫相攝相即
+ 夢中經歷十年五歲時節事,而覺已始知經食頃,以一食之頃經多年之事。據覺論夢,夢裡時長便則不實,據夢論覺,覺時食頃,亦則為虛。
+ 若以一心望彼,長短俱無,本來平等,故得相攝。
(E)治惑受報不同之義
* 正明
o 能治所治治惑不同
+ 能治之法為能治之所滅。
+ 事法有成有敗,故此生彼滅,性義無始並具,又復體融無二,故不可一滅一存也。
+ 眾生未修治道之前,雙有能治所治之性,但所治染法之性依熏起用,能治淨法之性未有熏力故無用也。
+ 若修道之後,亦並具能治所治之性,但能治之性依熏力故,分分起於淨用,所治染性無所熏力,染用分分損減。
o 六道受身果報不同
+ 眾生但可具有無始六道種子在於心中,隨一道種子偏強偏熟者,先受果報,隨是一報之中,不妨自雜受苦樂之事,要不得令一眾生俱受六道之身。
+ 菩薩若作自在用時,以悲願力,一時於六道中受無量身教化眾生。
* 釋疑
o 釋凡聖同時受報疑
+ 不由以一心為體故,便不得受眾多身。
+ 不由以一心為體故,要須一時受眾多身。
o 釋凡聖同時治惑疑
+ 不由以一心為體故,染淨二事相除。
+ 不由以一心為體故,染淨二法不得相除。
+ 不由別心為體故,凡聖二事不得相除。
* 破執
o 破正計
+ 約共相法身
+ 直破
# 若一切凡聖不同一真心為體者,即無共相(無相之相)平等法身。
# 是故經言:「由共相身故一切諸佛畢竟不成佛也。(佛與眾生是共相身故,一眾生未成佛,即法身未清淨故)。」
+ 事例破
# 多身無二心
*
# 染淨無二心──人唯一心而得俱有染淨二法。
o 破轉計
+ 正破
# 一心之中具有一切凡聖,一一凡聖各各先後隨自種子強者受報,不得一人俱受六道之身。
# 一心之中一時具有凡聖不相除滅。
# 一切凡聖雖同一心,不妨一一凡聖各自修智自斷其惑。
# 智慧分起,能分除惑,智慧滿足,除惑皆盡,不由一心不容染淨二法而斷惑也。
+ 結成
# 真心能與一切凡聖為體,心體具一切法性,如即時世間出世間事得成立者皆由心性有此理也。若無此道理者終不可成。
(F)共相識不共相識
* 總明
o 真如平等心為體──此體即是一切凡聖平等共相法身。
o 阿梨耶識為相
+ 清淨分依他性,亦名清淨和合識,為一切聖人之體。
+ 染濁分依他性,亦名染濁和合識,為一切眾生之體。
* 別解
o 解共相識
+ 所謂外諸法,五塵器世界等,一切凡聖同受用者,是共相識相也。一切眾生同修淨業得一淨土。
o 解不共相識
+ 謂一一凡聖內身別報是也,一一凡聖造業不同熏於真心,顯現別報,各各不同,自他兩別。
o 解共中不共
+ 如餓鬼等與人同造共業故同得器世界,即是共相。復以彼等別業尤重,至彼河邊,則見為火不是水。
o 解不共中共
+ 由眷屬知識乃至時頃同處、同語、同知、同解,或暫相見,皆由過去造相見知等業熏心共相性故,心緣熏力顯現如此相見相知等事,即不共中共也。
* 結示
(丙)破暗證
* 問──我今不觀境界,不念名義,證心寂慮,泯然絕相豈非心體寂照真如三昧?
* 答
o 約證破
+ 標徵
+ 逐破
# 破自證
* 直破
* 破轉計
o 破作意
o 破自止
o 破能知
o 破自知
o 破七識能見
* 結破
# 破他證
* 正破
* 轉破
# 破證他
* 明他不易證
* 明心不證他
* 明他不相止
* 明嫌非方便
o 約修破
+ 正破
+ 判簡
(二)明止觀境界──三自性法
* 總明三性
o
* 別明三性
o 別明
+ 別辨真實性(丁)
+ 別辨依他性(戊)
+ 別辨分別性(己)
o 合辨(庚)
(丁)辨別真實性
* 標章
* 各釋
o
* 合結
o
(戊)辨別依他性
* 淨分依他性
o 正釋
+
o 料簡
+ 約性染義對簡
# 正明染性有用
* 現同六道,示有三毒權受苦報生死。
# 釋其名清淨分──佛望於眾生此德為清淨。
# 釋其名分別性
* 此德依悲願起為依他性,若對緣施化即名分別性。
+ 對真實性料簡
# 無垢真實性顯體離障──體也。
# 清淨依他性能隨熏力淨德現起──相也。
清淨分別性對緣施設為能──用也。
* 染分依他性
o 正釋
+ 但為分別性中無明染法所熏,依之變現虛狀等法,流轉生死、輪迴六道。
o 料簡
+ 正簡
# 雖未為無漏熏故淨不現,但為諸佛同體智力所護念故,遇善知識漸發道心。
+ 釋疑
# 無始以來造業差別,輕重不同,先後不一。
# 罪垢輕者蒙佛智力,罪垢重者有力不蒙。
(己)辨別真實性
* 清淨分別性
o 即彼清淨依他性中所有利他之德,對彼內證無分別智故名分別,所謂一切種智,能知世諦種種差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示現五通三輪之相,應化四生六道之形。
* 染濁分別性
o 正釋
+ 即彼染濁依他性中虛狀法內有於似色、似識、似塵等法,即妄分別執虛為實,如此執時,念念熏心,還成依他性,於上還執,復成分別性。
o 料簡
+ 依他性法──心性依熏起故,但是心相,體虛無實。
+ 分別性法──以無明故,不知依他之法是虛,妄執為實。
(庚)合辨
* 約一心辨
o 就心體平等名真實性。
o 心體依隨染淨二法名依他性。
o 心體所現虛相果報名分別性。
* 約依他辨──依他性中分為三性
o 淨分在染名真實性。
o 不淨分之染法習氣種子虛相是分別性。
o 二性和合即是依他性。
* 釋六識疑
o 五識見五塵時,各與意識俱時而起。
o 大乘中不明五意識與六識別,但能分別者悉名意識。
(三)止觀體狀
* 就染濁三性以明止觀體狀
o 各釋
+ 約分別性以明止觀體狀(A)。
+ 約分別性以明止觀體狀(B)。
+ 約分別性以明止觀體狀(C)。
o 通簡
+ 正簡示──①止觀功能②四重深義③修有次第④妄執須除。
+ 約幻喻──①喻觀門②喻三性三無性止門③止觀合辨。
+ 約夢喻──以夢喻顯三性三無性。
* 就清淨三性以明止觀體狀
o 各釋
+ 明分別性中止觀體狀。
+ 明依他性中止觀體狀。
+ 明真實性中止觀體狀。
o 通簡
+ 簡寂用之相
# 約以修顯性。
# 約稱性起修。
+ 簡生佛之名。
+ 簡同異之義。
+ 簡自他修益
# 明益。
# 釋疑。
+ 簡佛德虛實
#
+ 簡常住生滅。
(A)約分別性以明止觀體狀
* 從觀入止
o 明觀
+ 觀五陰六塵但是意識,有果時無明,故不知是虛,執虛為實,起惑造業。
o 明止
+ 觀諸法是心相虛狀,復觀此能觀之心念亦無實,執心止息即從觀入止。
* 從止復觀
o 以知諸法無實故反觀本自謂實時但是無明妄想,即名從止起觀,由此入依他性觀。
(B)約依他性以顯止觀體狀
* 從觀入止
o 明觀
+ 因前分別性中止行知一切是虛,五陰六塵等法悉皆心作,體是虛。
o 明止
+ 所見虛法唯心所現本無滅,如是緣心遣心,執相之念滅而入止。
* 從止復觀
o 即知諸法有即非有。
o 復知不妨非有而有。
o 由止徑入真實性觀。
(C)對真實性以示止觀體狀
* 第一重:從觀入止明無性性
o 為無分別依他性故,即以無為心抑別有淨心耶?作止念時名為觀。空其偏空之性,遣其執無之性為止,即名無性(偏空)性(真實)。
* 第二重:從觀入止明無真性
o 觀於淨心,為可見不可見,可念不可念耶?作止分別時即名觀。覓心之心體唯是淨心,以妄想習氣故自生分別,而淨心之體常無分別,作止解者,為隨順真如,名為止門。
* 第三重:止觀明根本真如三昧
o 久久修習無明妄想習氣盡故,念即自息,證真如為止。復以觀門方便及悲願熏習力故,即於定中興起大用,即是真如用義為止起觀。
* 第四重:止觀明止觀雙行
o 從真如大用,熾然分別而常體寂。
o 雖常體寂而即緣起分別。
(D)止觀斷得
* 標科
* 各釋
o 約分別性
+ 觀行斷得
# 正明
* 能除妄想上迷妄(執迷以為非迷)識知此心虛妄──除障
* 除止迷妄之障堪能進修止行。
# 喻顯
* 如人不知東而反執東為西,即有執非為是之過失,因他語而知執東為西是妄,即得改正順倒,捨離執著。
# 法合
* 雖未證知諸法是虛,但能知境虛是無明執實是妄想,即常不信己執而堪修止行。
+ 止行斷得
# 依前觀行作方便,知諸法本來無實,能除果時無明及以妄想,貪瞋漸薄,不為業繫,解苦無苦──除障。
# 能成就依他性中觀行,無塵智用隨心行故──得益。
o 約依他性
+ 觀行斷得
# 此觀門與分別性中止門不異,彼緣虛之遣即此依他性中觀門,依此堪能進修止門而分成如幻等三昧。
+ 止行斷得
# 正明
* 依前觀門作方便,知虛相有即非有,滅虛相之執故名止。能除果時無明及以妄想,漸薄無明住地。
# 料簡
* 成就(完成)如幻等三昧,無生智用現前,成就真實性中觀行。
o 約真實性
+ 觀行斷得
# 正明
* 依他性中止門必緣一切法唯心所作,體是一心。得滅虛相之執,而此觀門能知諸法唯一心之體,彼止若成,此觀即就。
* 彼以滅相為宗,以此立心為旨,故異。
# 料簡
* 唯心所作──依一心起於諸法,非有即有──從體起相證也。
* 唯是一心──知彼所起之相,有即非有──滅相入實證也。
+ 止行斷得
# 念動息滅即為止,能滅無明住地及以妄想──除障。
# 大覺現前,具足佛力──得益。
* 總辨
o 除障之義
+ 除障之時非如小乘所謂智解與惑用敵對相除,以解惑之前後不相見故,乃為解惑念念迭興之時,解用漸漸熏心,增益解性之力,以成解用種子,即能熏彼惑染種子分分損減,惑用漸弱,即是除也。
o 熏心之由──一切解惑之用皆依一心而起,解惑之用悉不離心,起用之時即是熏心。
o 地位之相──三性止觀地位不定
+ 就一相言
# 十解──分別性中止行成。
# 十迴向──依他性中止行成。
# 佛果滿足──真實性中止行成。
+ 更一解
# 地前──分別性中止行成。
# 地上──依他性中止行成。
# 佛地──真實性中止行成。
+ 又復
# 地前──隨分具三性止行。
# 地上──亦具三性止行。
# 佛果──三性止行究竟滿足。
+ 又復
#
o 結略總明
+
(五)止觀作用
* 正明
* 偈頌
o 備顯作用
+ 剋證全體大用
# 止行成故,體證淨心理融無二之性,用無用相,動無動相。
# 觀行成故淨心體顯法界無礙之用,自然出生一切染淨之能。
+ 雙遮雙照
#
* 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
* 觀行成故,德用緣起不入涅槃。
#
* 止行成故,住大涅槃。
* 觀行成故,處於生死。
+ 離過具德
#
* 止行成故,不為世染。
* 觀行成故,不為寂滯。
#
* 止行成故,即用而常寂。
* 觀行成故,即寂而常用。
+ 融即離微
#
* 止行成故,知生死即是涅槃。
* 觀行成故,知流轉即是生死。
#
* 止行成故,知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
* 觀行成故,知流轉是生死,不轉是涅槃。
o 重明所依
+ 菩薩依他性道理故,能即寂興用。
+ 復
# 觀
* 依分別性觀門故,知一切眾生受大苦惱。
* 依依他性觀門故,從心出生攝化之用。
* 依真實性觀門故,知一切眾生與之同體。
# 止
* 依分別性止門故,知一切眾生可除染得淨。
* 依依他性止門故,不見能度所度之相。
* 依真實性止門故,自身他身本來常住大般涅槃。
o 再示方便
+ 初行菩薩欲有所作,先須發願次入止、入觀,然後隨心所作即成。
+ 久行菩薩,但發意欲作,隨念即成。
+ 諸佛如來,不緣而照,不盧而知,不發意而事自成。
* 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