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修與老年人

[日期:2010-07-19]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32、禪修與老年人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問:禪修的方法有時很嚴格。面對初學修行的老年人,您會不會改變技巧來適應他們?再者,您如何面對初學佛法的老年人這個議題?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答:佛陀從一開始出家,乃至於後來開悟,都還是個年輕人。佛陀最初的弟子也大多是年輕人,不過也有一些年長的在家和出家弟子。大迦葉是佛陀最偉大的弟子之一,也是佛教的初祖,出家時已是老人;另一位名叫蘇達多的在家大修行者(譯按:即建立只樹給孤獨園的給孤獨長者),接觸到佛陀的教誨時也已經是老人了。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就在佛陀涅盤之前,一位名叫須跋陀羅的弟子想要見佛陀,聽他開示。須跋陀羅那時已經年逾八十了,心裡明白自己和佛陀的時間都不多了。佛陀的一些弟子想把他打發走,便說:「你已經這麼老了,開示對你有什麼用呢?佛陀的時間寶貴,不該浪費在像你這樣的人身上。」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佛陀聽到了,就要弟子讓須跋陀羅進來,說:「就是因為他年紀這麼大了,所以更該聽這些話。」須跋陀羅於是與眾人一起聽佛陀開示,只聽了幾句,就證得阿羅漢果。他是佛陀在世時所接受的最後一位出家人。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禪宗的趙州和尚(公元七七八至八九七年)以「狗子有無佛性?」的公案聞名,十八歲時初次體驗開悟,之後追隨許多禪師修行,提升他的成就,但一直到八十多歲自己才成為禪師,開始收受弟子。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佛教不以年齡大小來區分,業力在任何時刻都可能成熟。如果一個人想要修行,不管年紀多少,都應該立刻認真修行,年長的人更為急切,因為他可以修行的時間少很多。當然會有一些身體上的差別。通常,年輕人的耐力、體力、精力比較好,老年人則因年老力衰,在修行的體力方面比較弱。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然而,年輕人也有不利的地方。他們經常受到環境中的許多事物吸引,通常野心勃勃,想要有所成就,因此精力更常分散。一般說來,老年人通常不那麼有野心,也不那麼容易被世事所吸引。他們更穩定,可能比較容易專心一意於修行。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問:以往修習佛法,但現在年紀大了的人呢?他們的修行方法該不該有所不同?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答:修行的人年紀大時,修行應該變得更穩定。年輕時可能有很多事情使他們分心,有時得放下修行去照顧其他事,使得修行不能連貫。如果根基穩固,修行就會更為穩定,障礙更少,而老年人更不會偏離修行。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當然,這些是概括的說法。有些人年紀大時情況改變,比方說生病或虛弱,更難修行。另一方面,有些人年紀愈大精神愈好、興致愈高。環境也可能改變,阻礙修行。如果退休的人一直把修習佛法當成嗜好,退休之後可能還是把修行當成是次要的,而把時間用在新的、優先的興趣上。當然,也可能有人把修行當成第一優先。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有些人可能打一開始就對佛法抱持錯誤的看法,認為修行一定要有某種體驗。這些人的佛法根基不佳,等到年紀漸長,可能認為:「這是年輕人的事。我還沒有任何體驗,現在年紀一大把了還尋求體驗,真荒唐。」切記,修行不限於這一生,而是生生世世,直到成佛。甚至成佛之後,還要一直精進,利益自己的修行,利益眾生。佛陀開悟之後繼續修行了四十年,認真精進,幫助眾生。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問:修行的適當態度不正是要把修行當成過程,而不要有任何目的嗎?打坐本身便很值得。換句話說,打坐的目的就是打坐。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答:正是。我們在過去的大修行者身上看到這一點,他們中沒有一個在修行時抱著想要體驗某種事情的態度,只管修行。人們從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業障會消逝,一個人可能修行幾十年而不覺得業障祛除,其他人,像須跋陀羅,只需聽幾句話業障就消失了。這種事無法預測,因此應該只管修行。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問:那麼,年長的人對於佛教和修行應該抱持什麼態度?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答:沒有固定的方法和答案。有些人年紀漸長,但精力維持不衰,甚至更健旺。有些人愈來愈衰弱。有些人一向都衰弱。我們不該以年紀來區別,而是看個別情況而定。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一位七十八歲的男士參加我在台灣主持的禪七,他認為自己的健康情況良好。我要他放輕鬆,但他堅持參加所有的活動,和別人一樣努力用功。後來,他坦承禪七很辛苦,我就要他改用「生起慚愧心」的方法,也就是說,留意自己身為人的弱點,覺知自我的虛幻。這個人遵從我的指點後,情況就改變了,不再嘗試和年輕的修行者競爭。他把兩腿放下,以安穩的方式一坐幾個小時——沒有痛苦,也沒有壓力。在清楚覺知自己的虛妄之後,他痛哭失聲,之後身體就不再成為障礙了。後來,他來找我,疲倦地告訴我說,他覺得已經達到原先的目標,禪七對他來說已經結束了。我同意他的看法,就讓他回家。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相反的,有位年輕一點的女士健康情況不佳,但要參加禪七。第一次我拒絕了,但第二次時,她說服我說自己的健康改善了,於是我允許她來參加,不久發現她的情況很糟。我就告訴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走動、打坐、要起床時就起床、要休息時就休息。她感到失望,但還是遵照我的指示。過沒多久,她的慚愧心自動生起。第四天,她的慚愧心很強,就坐了半天。下午,她來找我,形貌有了很大的改變,原先蒼白、病懨懨的,沒有精神,面帶憂容,現在則面孔明亮、開朗,充滿生氣。她說:「我覺得自己通過了考驗。」我回答說:「是的,你通過了,你的禪七已經結束,現在可以回家了。」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我說這兩個故事,顯示年輕的修行者和年長的修行者之間沒有清楚的分別,全看個人和因緣。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我們一直都在談禪七。那麼日常生活呢?同樣的,也沒有差別。這是心理的問題,不是生理問題。應該按照自己的健康和活力的情況來修行,而不是按照年紀。只要不懈怠,不被其他興趣分心,修行應該是隨著年紀長進。即使人們從事其他活動,也應該絕不擱下修行;不該因為太投入其他事情,而忘了修行和佛法。如果他們的心穩定在這方面,修行就會進步。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一般來說,為什麼我們比較強調訓練年輕人修習佛法,強調努力,用功修行?那是因為年輕人比較容易散亂、分心。嚴格的修行使他們忙碌,幫助他們更能規範、集中精力。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總之,身體的脆弱只是一種障礙。日本兩位最偉大的禪師——道元(公元一二00至一二五三年)和白隱(公元一六八九至一七六九年))健康情況都不好。道元長年有肺病,五十多歲便圓寂。白隱的身體也不好,卻像道元一樣成為偉大的修行者。因此,顯然不管年紀、健康或是身體情況如何,都能修行。
【書籍目錄】
第1頁:中文版序 第2頁:譯者志
第3頁:英文版第一版序 第4頁:英文版第二版序
第5頁:第一篇 佛法 - 身為佛教徒是什麼意思 第6頁:第一篇 佛法 - 有情眾生
第7頁:第一篇 佛法 - 自我 第8頁:第一篇 佛法 - 因緣
第9頁:第一篇 佛法 - 五蘊與意識 第10頁:第一篇 佛法 - 業
第11頁:第一篇 佛法 - 五戒 第12頁:第一篇 佛法 - 戒律與業
第13頁:第一篇 佛法 - 禪是宗教嗎? 第14頁:第一篇 佛法 - 修習佛教與其他宗教
第15頁:第一篇 佛法 - 佛像 第16頁:第一篇 佛法 - 佛教的功德觀
第17頁:第一篇 佛法 - 菩薩與阿羅漢 第18頁:第一篇 佛法 - 佛教與死亡
第19頁:第一篇 佛法 - 末法時代 第2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老師的重要
第21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單獨修行.集體修行.隨師修行 第22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每日打坐之道
第23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第24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修行的見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嗎?
第25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知識障礙修行? 第26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中國禪與日本禪
第27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荒誕不經 第28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病
第29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心理治療 第3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為什麼要讀經?
第31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民族文化 第32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佛教的娛樂觀
第33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詩歌與王維 第34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責任與修行維持平衡
第35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在非佛教的社會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第36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修與老年人
第37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佛教與財富 第38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開悟持久嗎?
第39頁:附錄一 - 禮佛 第40頁:附錄二 - 夢
第41頁:附錄三 - 佛教與墮胎 第42頁:附錄四 - 安樂死與自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