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病

[日期:2010-07-19]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24、禪病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問:聽說有人長期精進修行後,陷入禪病的狀態。什麼是禪病?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師:首先,禪病是很罕見的。每天打坐一兩個小時的人,他們的修行程度還不足以產生問題。這些人即使有心理上的問題或想急於得到成就,都不會有任何嚴重的問題。只有在長期精進不斷修行時,問題才可能發生,但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會發生這種問題。如果有人知道自己可能會有令人不解的、古怪的心理幻覺,最好不要密集修行。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禪病的原因有四種:第一種是生理的,第二種是心理的,第三種是業障,第四種是外力,像是鬼神。原因不同,所顯現的禪病也不同。如果問題的根源是生理上的,即使不打坐也會看出有問題。其實,可能在打坐之前問題就存在了,而打坐有時會使問題現前。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身體上的禪病有許多原因,一種是對修行的態度不正確。比方說,如果希望藉由打坐得到神通,就會有麻煩。有些人希望藉由打坐青春永駐或加強性能力,這種態度如果過於極端,就會造成健康上的問題,也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問題。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造成生理問題的其他原因,就是姿勢不正確、呼吸不自然。打坐時如果彎腰駝背,可能就會腰酸背痛、頸部疼痛;如果強迫或試著控制呼吸,可能會壓迫到橫隔膜。營養不良,像是食物的攝取不均勻,也可能造成問題。有些人長期打坐,試著不吃不喝。如果打坐時入定,失去時間感,欠缺營養也許沒什麼關係,但如果心裡仍有時間感,就不該略過正餐。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缺乏睡眠也可能造成禪病。有些人以為打坐可以取代睡眠,就完全不睡覺或縮短睡眠時間,這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問題,尤其是神經問題。如果坐的時間太長,沒有足夠的活動或運動,身上的氣脈可能會堵塞。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許多人聽說打坐可以改善健康、治病,並打通堵塞的氣脈,這是有可能的,但需要時間。如果在開始打坐之前身體情況就不好,這種人就得小心。如果尋求速效,在能力不足之前就花了太多的時間在打坐上,身體情況可能會更糟。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第二種禪病來自於心理上的問題,來自太急於想從修行中得到結果。有人可能急著要開悟或得到神通。這種性質的疾病來自煩惱,是出於過度的貪、瞋、癡、慢、疑。其實這些感情、慾望每個人都有,但大多數人是自己可以掌控的。除非有適當的指導,否則這種執著會造成禪病。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如果太急著要從修行中得到結果,比較容易導致不良的心理狀態或罹患生理上的疾病。如果出現這種問題,就對自己這麼說:「不管來什麼,我既不需要也不想要;不管出現什麼,我既不喜歡也不害怕。」這雖然很難做得到,卻是應該培養的態度。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第三種禪病源自業障。不修行時一切都好,一認真修行就什麼都不對勁,也許頭痛、胸悶,有可怕的幻覺,或其他的病症。這種禪病來自以往的惡業,醫療或心理治療幫不上忙,最好是停止密集的打坐。雖然不必完全放棄打坐,卻該改採更輕鬆的方式,在打坐前後也該念〈懺悔偈〉。如果能真心懺悔,禪病可能逐漸消失。然而,只是懺悔是不夠的,還得發願。懺悔是為了過去的不良行為,發願則是為了未來,應該發願修行不只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眾生的利益。  問:有些所謂的老師自稱可以為別人消業,減輕人生的負擔。過去我還以為一個人的業就是一個人的業,給不了也取不走。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師:有可能藉著回向功德而為他人消業,但只限於短時間。就像你欠人錢而手頭又很緊時,別人能代你償還,暫時使你脫離困境,但你還是欠人錢,到頭來還是要為自己的業負責。只有在修行很深、心境和世界觀改變時,惡業才會離開。這時你可能還是受苦,卻不再把它視為苦難。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問:第四種禪病呢?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師:第四種禪病源自魔障,極為罕見。魔障可以指外力,也可以指內在的心理狀態。當我談論魔障和魔境時,通常指的是人們自己心中生起的東西。它來自錯誤的想法、錯誤的途徑、抱持錯誤的觀點或態度。對大多數人來說,外靈的干擾根本不會發生,萬一有外靈干擾,都是伴隨著錯誤的想法。遵循正道、對佛法觀念正確、不過於急切或貪著的修行者,不會受到這種外力的干擾。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外物干擾時,修行者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知道外力的影響比不知道要好。第一種人也許認為有外靈、神祇、菩薩、佛運用他們的身體來弘法,知道不是自己在主控。第二種不知情的情況更為嚴重,這種人也許認為自己開悟了。如果有人指出他們的經驗、行為不符合佛陀的教誨,他們是不會相信的。這種人對於自己有極大的信心,通常能影響很多人,可說是陷入了魔境。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最嚴重的是,有人覺得自己成佛了,這種情形比精神錯亂還糟。面對精神錯亂的人,至少人們清楚問題之所在,也知道還幫得了此人。但自認是佛、菩薩的人,不但不相信自己需要幫助,可能還會引導許多人誤入歧途。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如果問題是來自外靈,那麼求助於醫師或精神分析師無濟於事,必須採取其他的方法。一種方法就是以另一個外力,如咒語或符錄來驅走鬼神,但這種方法並不可靠。如果咒語或符錄是好的一種,只能暫時把鬼神趕走;如果是不好的一種,可能引來更邪惡的鬼神。第二種方法就是要此人進行懺悔修行。如果他本人做不到,可由其他人代為懺悔,但效果較差。懺悔修行的效果,則要視情況的嚴重程度而定。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問:如何幫助被附身的人? (譯按:此處開始的四段見於第一版,不見於第二版。)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師:這點很難講。如果被附身的人對於佛法的觀念不正確或心態不好,就沒人幫得上忙,我知道台灣有一些這樣的人——在家人和出家人都有。有些人還運用鬼神,或者該說被鬼神運用。這些人可能很有影響力,因為他們通常能滿足人們的慾望,能滿足人們對財富、名望、成功、權勢的渴求,或暫時減輕人生的負擔。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問:我以往一直認為僧侶不受鬼神的干擾,因為他們發願,而且在神聖的地方過著清淨的生活。不是有各式各樣的護法在幫助僧侶嗎?

  師:僧侶只是穿上袈裟、發願,並不意謂他們的人格、態度已經改變,許多僧侶並不符合出家人應有的態度。鬼神不難進入對佛法認識不當的人,不管這些人是在家人或出家人。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總之,禪病是很罕見的,而且大多來自更現世的來源,像是生理的、心理的或業障。如果是生理上的問題,尋醫求助可能有效。如果是生理上的問題,則需要適當的治療師或老師的指導。然而,修行者必須相信治療會有效的。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如果問題是屬於心理上的,只要糾正觀念,打坐就不會有問題。有些許的自疑、焦急、瞋怒,這不是嚴重的心理問題。如果問題是出自生理上的,可能無法完全治癒。但是請大家務必瞭解,我這裡談的是嚴重的特殊情況,大多數人從來不會遭遇這些問題。腿疼或氣脈不順,都不是嚴重的生理問題。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從禪病恢復過來的人能不能繼續修行,那要看個人和情況而定。如果所有的病症都消失了,繼續修行無妨;如果有任何程度的病症,最好放棄密集的修行,直到病症完全消失為止。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問:可不可能一個人被社會認為是精神不正常,其實卻是處於禪的境界中?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師:是有可能。這種人不是精神錯亂,也不是有禪病,而是他們看世界的方式暫時迥異於一般人,以致言行舉止看來古怪。其他人也許認為他們精神不正常,其實他們很好。這個階段是會過去的,他們會再回到一般人認為的正常行為。

  問:如果修行者具有無我的經驗,卻沒有正確的指引,會不會得到禪病?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師:是有可能。如果老師不在身邊,而修行者有「空」的經驗——不一定是開悟——可能會產生心理問題或深受困擾。那也就是為什麼禪宗和密宗強調需要有合格的老師,需要有師承。走在靈修的路上,需要經過一定的過程,必須小心那些沒有師承或沒有被合格老師認可,卻自稱開悟而要幫助你的人。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問:您說過,我們體驗到任何奇怪的事情時,應該只是不理會。我發覺這很有用。您也說過,我們應該把任何幫助我們的人或事當成菩薩的恩賜,我把任何幫助我修行的事物都當成菩薩的恩賜,任何障礙我修行的事物都當成魔的影響。對我來說,一切都是修行。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師:修行者遇到外物干擾時——不管是人、情況、其他生靈,非但不受障礙,反倒使他們更認為真修行。如此說來,應該把它們想成是菩薩的恩賜。

【書籍目錄】
第1頁:中文版序 第2頁:譯者志
第3頁:英文版第一版序 第4頁:英文版第二版序
第5頁:第一篇 佛法 - 身為佛教徒是什麼意思 第6頁:第一篇 佛法 - 有情眾生
第7頁:第一篇 佛法 - 自我 第8頁:第一篇 佛法 - 因緣
第9頁:第一篇 佛法 - 五蘊與意識 第10頁:第一篇 佛法 - 業
第11頁:第一篇 佛法 - 五戒 第12頁:第一篇 佛法 - 戒律與業
第13頁:第一篇 佛法 - 禪是宗教嗎? 第14頁:第一篇 佛法 - 修習佛教與其他宗教
第15頁:第一篇 佛法 - 佛像 第16頁:第一篇 佛法 - 佛教的功德觀
第17頁:第一篇 佛法 - 菩薩與阿羅漢 第18頁:第一篇 佛法 - 佛教與死亡
第19頁:第一篇 佛法 - 末法時代 第2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老師的重要
第21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單獨修行.集體修行.隨師修行 第22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每日打坐之道
第23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第24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修行的見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嗎?
第25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知識障礙修行? 第26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中國禪與日本禪
第27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荒誕不經 第28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病
第29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心理治療 第3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為什麼要讀經?
第31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民族文化 第32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佛教的娛樂觀
第33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詩歌與王維 第34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責任與修行維持平衡
第35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在非佛教的社會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第36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修與老年人
第37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佛教與財富 第38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開悟持久嗎?
第39頁:附錄一 - 禮佛 第40頁:附錄二 - 夢
第41頁:附錄三 - 佛教與墮胎 第42頁:附錄四 - 安樂死與自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