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修行的見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嗎?

[日期:2010-07-19]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20、修行的見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嗎?
㊣七葉佛教書社3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3版權所有㊣
  問:我聽過一個有關禪宗的說法:「修行固然重要,但修行的見解更為重要。」這似乎和我所聽過有關禪宗的說法都矛盾。禪說要放下自我和主觀,認為個人擁有的任何觀點都是主觀,都是對於真理的扭曲,反而形成另一種障礙。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再者,不管一個人修行的或相信的是什麼,經驗就是經驗,不是嗎?放下自我就是放下自我,還會在乎那個人是無神論者、佛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猶太教徒、伊斯蘭教徒或其他教徒嗎?如果說只有佛教徒能有放下自我經驗,這豈不是自認高人一等?
㊣七葉佛教書社μ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μ版權所有㊣
  師:你提到的那個說法引申自「貴見地,不貴行履。」其實「見地」不該以「見解」一詞來取代,因為「見解」可以來自學問,而「見地」指的是直接來自自己經驗的東西。《法華經》說:「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佛的知見就是空、無色、無執、無相。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因此,這句話應該這麼解釋:「知見比行為更重要」,而「知見」特指佛的知見。修行者如何與知見相關?首先就是體驗過開悟、進入佛的知見的人的情況。如何真正知道自己的知見就是佛的知見?這必須以佛的教誨,也就是佛經,來評量這種體驗。精進修行、研習經典、持守戒律,這些都屬於「行」的範圍。在這種情況下,個人所行的不像所知、所見的那麼重要。如果體驗到的不是真正的開悟,那麼就不能知佛所知、見佛所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如果有個合格的好老師,並不絕對需要藉著研讀經典來尋求適當的指引。老師應該能斷定體驗的真假深淺。如果不是開悟,老師就可以直接指出問題或不通之處——障礙或執著。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這種說法不是要人放棄修行,而是說修行固然重要,但佛的知見更為重要。沒有佛陀的經驗指引,人們就無法正確修習佛法,以致步上外道。因此,修行者在開悟之前,需要佛的知見引導;開悟之後,依然需要以佛陀的教誨來檢查自己的體驗,是否真正符合佛的知見。
㊣七葉佛教書社1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1版權所有㊣
  如果能在知性上掌握佛的知見,即使沒有真正開悟,至少不太會誤入歧途,甚至可以指導其他人修行;這時雖然沒有能力印證他人是否開悟,至少能以正確的修行之道來幫助人。另一方面,如果老師沒有開悟,在觀念上也未能理解佛的知見,那麼他自己的修行就可能走上外道,也帶領他人走上外道。人們修行時,經常心有執著或期盼,以為有物可得,這會產生問題。
㊣七葉佛教書社o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o版權所有㊣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會說沒有佛的知見的指導,其他宗教的修行者不管體驗多深,都無法體驗佛的悟境。這種人依然會有一個永恆的、無所不在的整體這種觀念,或執著於這種觀念。不管稱它為神或什麼都無關緊要,這並不是佛的知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其實,連體驗到整體都是極為困難的,但這也是進步的表徵。許多修行者,包括佛教徒在內,都淺嘗到這類的經驗。他們感受到輕安或祥和,也許相信自己擺脫了自我中心,卻依然有執著。這就是為什麼需要良師的指導。
㊣七葉佛教書社¼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¼版權所有㊣
  這種體驗的確與初步的成就相應,但許多修行者卻誤解了這種體驗。比方說,小乘傳統中有四果位,初果須陀洹也就是「入流」,指的是初入開悟之流,但依然有執著,四果阿羅漢則解脫生死輪迴;在這之前還有四個基本階段:暖、頂、忍、世第一,只有在這四善根的階段之後才能進入小乘的果位。許多修行者,包括禪的修行者,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其實只是體驗到第一個暖位的階段。
㊣七葉佛教書社½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½版權所有㊣
  問:可不可能在佛教之外修行而體驗到無我?
㊣七葉佛教書社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¾版權所有㊣
  師:不可能。不管你選擇的是佛教之外的什麼途徑或修行,心中依然會有某些執著或期盼。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問:這種人可不可能以無所得心來修行?
㊣七葉佛教書社À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À版權所有㊣
  師:可能。這種人可以稱為緣覺,沒有佛的教誨而開悟。但經典中說,只可能在沒有佛法的世界才有緣覺。
㊣七葉佛教書社Á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Á版權所有㊣
  問:您曾說過淺悟與深悟。當您提到體驗時,指的完全是無我的體驗?
㊣七葉佛教書社Â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Â版權所有㊣
  師:未必。如果我談的是禪的開悟,那麼就是無我的體驗。然而,我經常使用「開悟」這個字眼指許多靈修和非靈修傳統的體驗。來自許多不同傳統的人,經常有體驗到整體的經驗,這些可以視為開悟的體驗,但不是無我的體驗。
㊣七葉佛教書社Ã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Ã版權所有㊣
  禪的經驗有深有淺,淺的經驗持續的時間較短,深的經驗持續的時間較長。而且,經驗較深的人能更清楚見到空性,對於空的感受較紮實,而經驗淺的人就不是那麼清楚或紮實。最深的開悟就是不僅見到空性,而且就處於空性中。
㊣七葉佛教書社Ä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Ä版權所有㊣
  開悟經驗的不同階段,可比喻為品酒經驗的逐漸提升。第一個階段是從來沒見過或嘗過酒;第二個階段是見過酒,但還沒嘗到;下一個階段是嘗到酒,知道滋味了;如果還感興趣的話,下一個階段就是再嘗一口或一杯;最後階段就是整個人跳入酒桶,這時人酒不分,不會再提口渴了。
㊣七葉佛教書社Å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Å版權所有㊣
  問:不知道佛法的人,可不可能體驗無我?可不可能有這種體驗,卻因為背景不同,而給予不同的詮釋?也許他們把它視為上帝或整體。

  師:這種人不可能有真正的無我的體驗。體驗無我的人,進入佛陀所知所見的境界,這種人不會把它解釋為上帝或整體。
㊣七葉佛教書社Æ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Æ版權所有㊣
  問:我讀過一則軼聞,內容是說有個婦人根本沒有修行,只是經歷人生中的艱苦歲月。她心中自然升起的問題就是:「我是誰?」她從中有所體驗,而這個體驗改變了她對自己和世界的看法。後來她讀到一些有關禪宗的書,看出自己的體驗和禪之間的關係,於是去找一位老師談,而那位老師肯定了她的體驗。
㊣七葉佛教書社Ç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Ç版權所有㊣
  師:如果情況是像你所說,而且得到合格的老師來肯定的體驗,那表示她類似緣覺,因為她對空性沒有預設的看法。另一方面,如果老師鼓勵她繼續修行,然後指導她,使她得到更多的體驗,那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我認識一個美國人,他在二十五年前有所體驗。他去找一位老師,那位老師肯定了他的體驗。十年後,他覺得自己有些問題沒有解決,就去找另一位老師,那位老師再度肯定他過去的體驗。又過了十五年,他依然不滿意,當時他已經是一個修行中心的老師了,卻毅然離開,來到我這裡。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我告訴他,他的理解有些問題:他以前也許有正確的體驗,那是件好事;但他抓住這個記憶不放。如果有人抓住很久以前的體驗的記憶當作體驗本身,就會有問題。我要他認真修行,對可能產生的任何體驗都要說「不好」。如果他以這種方式修行,以後需要指導,我會樂於幫助。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你說到的那個婦人心胸開闊,保持彈性,不執著於自己的體驗。因此,她在初次體驗之後,很可能會平順地修行下去。但這個男士心有期盼,所以會有問題。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問:禪宗有許多例子提到,人們真正體驗到無我,但後來依然遭遇到許多問題。這是不是表示最初的體驗不是真的?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師:不,這些體驗很可能是真的。良師能斷定這些體驗的真假,幫助對方得到更多、更深的禪的體驗,但並不能打包票。一個人的修行可能有閃失,也許師生之間因緣不俱足,原因不一而足。體驗過無我的人也可能會退轉。那個美國老師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有所體驗,得到老師的肯定,但後來依然有問題。他來到我這裡,要看看我們之間是否有緣,但我覺得沒有,於是傳授他一個方法後,就勸他回到原先的老師身邊。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問:您說到要體驗無我必須要瞭解禪,而且要有合格的老師。就那個婦人的例子來說,會不會她前世是佛教的僧侶或有深切的體驗,而此生終於因緣聚合,而有開悟的體驗?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師:即使前世修行過,此生依然需要老師和教誨;但如果前世修行得好,此生可能就進步更快。即使善根深厚的六祖,聽到《金剛經》裡的一句經文就開了悟,依然要找五祖指導。他聽到的不是一本平常書,而是純粹的佛法。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有人會辯稱,從來沒聽過佛法的人,其實就生活在沒有佛法的世界,其實就是緣覺。果真如此,又如何來評斷此人的成就呢?我們以佛法的標準來評斷佛法成就的高下。如果此人宣稱依照佛法的標準他開悟了,其實很可能並沒有開悟。從佛陀的時代以來,許多人,包括學者、領袖、哲人,都有所體驗,宣稱自己得到佛法所謂的開悟,其實他們很可能錯了。他們的體驗必須以佛法的原則來判斷。事實是,佛教有些方面和其他宗教不同。因此,對於佛法認識不清的人,不會具有佛法的開悟經驗。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問:您說過對佛法有正確瞭解的人,即使沒有開悟,也能指導別人修行。沒有體驗的人,怎麼知道自己的瞭解是否正確?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師:如果你有好老師,自己也認真修行,應該就會熟悉佛法的許多原則。佛教中有許多東西並不難瞭解或溝通。再者,閱讀適當的文獻就能對佛法產生正確、知性的瞭解。具備這些知識就能教導初階的人,然而不該處理大問題。最重要、最明顯的是,這種人沒有能力肯定或否定他人認為是開悟的體驗。我也要強調,如果有意教導他人佛法或引領別人打坐,必須先得到老師的認可,不管在家人或出家人都該如此。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ᢳ版權所有㊣
  以自己的宗教體驗來解釋經典,是會產生問題的。那不但違反正確的步驟,而且是危險的。不該以自己的體驗來解釋經典,而該以經典來解釋個人的體驗。如果以自己的體驗來解釋經典,就會產生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最好跟隨合格老師學習。

【書籍目錄】
第1頁:中文版序 第2頁:譯者志
第3頁:英文版第一版序 第4頁:英文版第二版序
第5頁:第一篇 佛法 - 身為佛教徒是什麼意思 第6頁:第一篇 佛法 - 有情眾生
第7頁:第一篇 佛法 - 自我 第8頁:第一篇 佛法 - 因緣
第9頁:第一篇 佛法 - 五蘊與意識 第10頁:第一篇 佛法 - 業
第11頁:第一篇 佛法 - 五戒 第12頁:第一篇 佛法 - 戒律與業
第13頁:第一篇 佛法 - 禪是宗教嗎? 第14頁:第一篇 佛法 - 修習佛教與其他宗教
第15頁:第一篇 佛法 - 佛像 第16頁:第一篇 佛法 - 佛教的功德觀
第17頁:第一篇 佛法 - 菩薩與阿羅漢 第18頁:第一篇 佛法 - 佛教與死亡
第19頁:第一篇 佛法 - 末法時代 第2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老師的重要
第21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單獨修行.集體修行.隨師修行 第22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每日打坐之道
第23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第24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修行的見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嗎?
第25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知識障礙修行? 第26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中國禪與日本禪
第27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荒誕不經 第28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病
第29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心理治療 第3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為什麼要讀經?
第31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民族文化 第32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佛教的娛樂觀
第33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詩歌與王維 第34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責任與修行維持平衡
第35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在非佛教的社會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第36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修與老年人
第37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佛教與財富 第38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開悟持久嗎?
第39頁:附錄一 - 禮佛 第40頁:附錄二 - 夢
第41頁:附錄三 - 佛教與墮胎 第42頁:附錄四 - 安樂死與自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