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第一篇 佛法 - 戒律與業

[日期:2010-07-19]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8、戒律與業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曾聽您說過,言語和行動會造業,但思想本身不會造業,而會導致造業的言語與行動。根據我先前的瞭解,思想就是法,和言語和行動一樣,都具有某種力量,因而能夠影響事情。您也說過,心力能助人,傷人、甚至殺人,這既不是行動,也不是言語,而是純粹心理上的。比方說,禪七結束時,我們默默把功德迴向,用意在於幫助眾生,最後,大乘佛教認為,單單念頭就能破戒。能否請您澄清這些混淆之處?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身、口、意這三種活動中,「意」最重要。如果一個具有意識,但在言語、行動時卻沒有心理的知覺,這個人不是被外力所指揮,就是患有精神病。因此,如果身體在行動或言語時不涉及心,就沒有造業。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如果只有心理活動,但沒有顯現在言語或行動上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區別戒律和業。小乘佛教認為,只有涉及言語和行動才會破戒,這是從眾生的角度來說。因為說話或行動時會影響他人,而且可能是以很明顯的方式在影響。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然而如果只有心動,那麼影響力就輕得多,也不會很明顯。例如,心裡想要偷竊並不是罪行,必須付諸行動才算違法。因此,小乘並不認為壞的念頭就是破戒。另一方面,如果只是心動,影響就輕得多、隱晦得多。想要偷東西並不是犯罪,必須有所行動才犯法。因此,小乘佛教並不把壞念頭當成犯戒。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大乘則認為「心」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心本身就能破戒,也就是說,「意圖」是最重要的。進一步說,惡念會產生惡業,但比言語或行動所產生的惡業要輕得多。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此外要記得,由於人會不斷思考,念頭有些是善的,有些是惡的,有些是不善不惡的,它們都會產生輕業。如果只集中在自己生起壞的念頭而自我責備,就是對自己過於苛責。因為一天中也有很多時刻會生起善念,這些會產生善業,就會有所平衡。比方說,現在你們在這裡聽聞佛法,這就是好事,你們就在造善業。希望在我們的人生過程中,好念頭超過壞念頭。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即使採取小乘的觀點,認為惡念並不破戒,但要知道,惡念持續不斷時,終究會引起不好的言語和行動。因此,最好能防微杜漸,一有壞念頭就加以處理,練習保持清淨心。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就業而言,自由意志和命定之間的關係如何?佛陀曾說過一個故事,在他成佛之後,依然因為累劫前所犯的小過錯而受到果報。這表示了對於業報的一種命定的、一報還一報的解釋方式,我覺得很難接受。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我認為你對這個故事的瞭解有些混淆。佛陀的確承受了多生以前所做之事的後果,但他並不把這些當成報應。也許色身會受到一些疼痛,但他的心並沒有我們所體驗到的苦。對開悟者來說,受報與不受報是一樣的。如果無我,又怎麼可能會有果報呢?只有具有自我觀念的人才會體驗到果報。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在夢中破戒,是否依然破了大乘的戒律?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如果受了菩薩戒,不管是醒是夢,有惡念頭就是破戒。然而,如果在夢中偷盜或殺生,但醒時並沒真正這麼做,就不用擔心,不該為此懲罰自己。澈悟者即使在夢中也不會破戒。行菩薩道的人,總是不斷地懺悔自己的惡行、惡言、惡念,也依然奉行戒律。戒律是行為的準繩,不是誡令。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菩薩戒警醒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我們不該破戒,但如果破戒,往者已矣,就該懺悔,繼續修行,然而依然要對業果負責。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佛教的戒律,不該被視為誡令——不是持守,就是違背。應該把戒律想成是清水。如果破戒,就像把水弄髒了,戒律依然在,但不再純淨。藉著懺悔、發願,更認真修行,可以促使持戒再度清淨。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單單念頭,會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如果一直對某人存有壞念頭,日復一日,這些念頭累積的效果會變得很強烈,終於可能會說出或做出傷害那個人的事。如果只是某一天對某人有壞念頭,不太可能馬上會對那人產生壞影響。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另一方面,有些人會培養出心力,用念頭本身直接傷人。這種情況極少,而且與我們所說的無關。多數人的思想只在心理的範疇,要使事情發生,必須透過言語或行動。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我們不應該把戒律當成奇怪或神秘的東西;相反的,我們應該從常識的、人本的角度來瞭解戒律,把它當成合理的、正常的。如果只是坐在那裡,想要給人禮物,卻沒有實際去做,然後告訴那人:「我已經為你做了好事。」那會有用嗎?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那麼,每次禪七結束時所舉行的迴向呢?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禪七結束時,你已經得到了個人的功德。功德迴向就是願意把功德給別人,希望幫助眾生,這是菩薩道,用自己的心來迴向。只有具有功德時,才能迴向。如果沒有功德,儘管你怎麼想,還是沒有功德可迴向。同樣的,如果做了壞事,不能把壞念頭轉到別人身上,而認為自己就此得到解脫,不再有惡行。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迴向功德時,應該以慷慨心、慈悲心為之。換句話說,應該全部奉獻出來,而不想到自己的利益。如果想藉著功德迴向而得到更多的功德,那就根本沒有迴向任何功德。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什麼能累積功德?救一隻小狗不致溺斃,可以得到功德嗎?還是必須要深入修行佛法?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如果做了好事,未來就會得到好的業報。善言善行能累積功德,有些言語、行動會比其他的言語、行動產生更多的功德。但在心中不應存有想得到功德的想法,而應存有將功德迴向給別人、讓別人受益的想法,這才是真正迴向功德。這就像把錢給別人,如果他們想要還你,你就告訴他們把錢送給其他需要的人,不必還你。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愈少想到自己的利益,對修行就愈好。在迴向功德時,不該想要得到更多的功德。菩薩道的六波羅蜜之一就是布施,行菩薩道的人懂得布施,結果可以減輕自我中心,但那並不是目的。功德迴向,只是修行布施波羅蜜的一種方式。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您曾說過,自己的業自己擔,我們既不能承擔別人的業,也不能把自己的業給別人。但如果在迴向時能把善業給別人,那究竟是在做什麼呢?如果有可能把善業給別人,為什麼不能擺脫自己的惡業,把它轉給別人呢?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差別在於善業就像自己賺的錢,你有權利來處置。但惡業就像欠人錢,你根本就沒有發言權。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問:用這種方式來談業,似乎錙銖必較,聽來像是人為的東西。難道業就像金融系統?我想到的是類似本金,利息這類事,像是有某種衡量的標準來估量各種行為的嚴重性。我覺得這有些牽強。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師:佛陀教導說,有些問題是不可思議的,如果人們思索這些觀念,希望能得到答案,就會被矇騙或混淆。這些問題之一,就是嘗試瞭解佛心能做什麼,另一個就是嘗試瞭解業的運作。要完全解釋清楚業是很困難的,事實上也是不可能的。然而,人們堅持要多知道一些,希望能很清楚、具體地描述,來幫助他們瞭解自己的存在和經驗。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ᵜ版權所有㊣
  重點在於,業雖然難以瞭解,但我們能以類比的方式來嘗試解說它的不同面貌,不過這些都只是比喻,沒有一樣能完全呈現真實的情況。這次我用的是金融的比喻,下次可能用其他的比喻,但這些都只是類比而已,因此無法表達出真正的情況。身為佛教徒,最主要的就是瞭解我們的思想、言語、行動都有後果,而這些後果是今生和來生必須承受的。
【書籍目錄】
第1頁:中文版序 第2頁:譯者志
第3頁:英文版第一版序 第4頁:英文版第二版序
第5頁:第一篇 佛法 - 身為佛教徒是什麼意思 第6頁:第一篇 佛法 - 有情眾生
第7頁:第一篇 佛法 - 自我 第8頁:第一篇 佛法 - 因緣
第9頁:第一篇 佛法 - 五蘊與意識 第10頁:第一篇 佛法 - 業
第11頁:第一篇 佛法 - 五戒 第12頁:第一篇 佛法 - 戒律與業
第13頁:第一篇 佛法 - 禪是宗教嗎? 第14頁:第一篇 佛法 - 修習佛教與其他宗教
第15頁:第一篇 佛法 - 佛像 第16頁:第一篇 佛法 - 佛教的功德觀
第17頁:第一篇 佛法 - 菩薩與阿羅漢 第18頁:第一篇 佛法 - 佛教與死亡
第19頁:第一篇 佛法 - 末法時代 第2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老師的重要
第21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單獨修行.集體修行.隨師修行 第22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每日打坐之道
第23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第24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修行的見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嗎?
第25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知識障礙修行? 第26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中國禪與日本禪
第27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荒誕不經 第28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病
第29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心理治療 第30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為什麼要讀經?
第31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與民族文化 第32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佛教的娛樂觀
第33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詩歌與王維 第34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責任與修行維持平衡
第35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在非佛教的社會中培育佛教的子女 第36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禪修與老年人
第37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佛教與財富 第38頁:第二篇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 開悟持久嗎?
第39頁:附錄一 - 禮佛 第40頁:附錄二 - 夢
第41頁:附錄三 - 佛教與墮胎 第42頁:附錄四 - 安樂死與自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