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一袋爛蘋果和一袋金幣
小倩的煩惱
阿珠這一天帶著她的妹妹小倩來找我。小倩鼻涕一把淚一把地哭個不停,說:“小黑師傅,我們結婚都三年多了,他剛認識了一個女孩子才幾天,竟然提出和我離婚,說要和那個女孩子結婚了。我為他付出了那么多,什么都給他了,青春、工作、感情,平時我不舍得吃不舍得花的,供他讀書,沒想到他才畢業幾年啊,竟然說和我沒有共同語言,早晚都是離,長痛不如短痛,還是離了吧。”
那你答應他了嗎?
小倩說:“答應了,而且已經離了,可是我非常痛苦。”
小黑的故事
我說:“小倩不要傷心,這樣的陳世美別說當今的社會,古來就有,我給你講個故事聽聽,如果你能受到啟發,是最好不過了,如果你聽不出什么,再哭也不遲。”
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到那一天,沒想到未婚妻竟然嫁給了別人。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家人用盡各種辦法都無能為力。
這時,一位雲遊的僧人路過,得知情況,決定點化他。
僧人到他床前,從懷裏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
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
路過一人,看一眼,搖搖頭,走了。
又路過一人,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走了。
再路過一人,過去,挖個坑,小心翼翼地把屍體掩埋了。
疑惑間,畫面切換,書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燭,被她丈夫掀起蓋頭的瞬間。
書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釋:在海灘上的那個女人的屍體嘛,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過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是她現在的丈夫。
書生大悟,刷地從床上坐起,病痊愈了。
我講到這裏,小倩已經停住了哭聲。我說:“小倩你明白了幾分呢?”
小倩的感悟
小倩刷地從蒲團上站了起來說:“小黑師傅,你說我就是給他前生的屍體蓋衣服的那個人?”
我說:“對,緣分不可強求,是聚是散都應隨緣。什么是緣分?沒人能說清。如果你相信緣分的存在,就應該明白,該是你的,早晚是你的;不該你的,怎樣努力也得不到。”
小倩喃喃地說:“是啊,是聚是散都應隨緣。可是我該怎么樣去做才能解脫呢?”
我說:“其實呢,你剛才的那一站,我就知道你已經解脫了,可是既然你這樣問了,不妨再聽我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對很貧困的老夫婦,他們想把家中唯一的一匹值點錢的馬,拉到市場上去換點有用的東西。
於是,老頭便牽著馬去趕集了。他先用馬與人換得一頭母牛,又用母牛去換了一只羊,再用羊換來一只肥鵝,又把肥鵝換了母雞,最後用母雞換了別人的一口袋爛蘋果。
在每次交換中,他都想給老伴一個驚喜。
當他扛著大袋子來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時,遇上兩個富人。在閑聊中,他談了自己趕集的經過,兩個富人聽後哈哈大笑,說他回去准得挨老婆子一頓罵或一頓揍。老頭子堅稱絕對不會,兩個富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說:“只要今天你回家不挨老婆的罵,我們就給你一袋金幣。”
於是,三個人一起回到老頭子家中。
老太婆見老頭子回來了,非常高興,她興奮地聽著老頭子講趕集的經過。每當老頭子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時,她的話語裏都充滿了對老頭的欽佩。
老太婆嘴裏不時地說著:
“哦,我們有牛奶了!”
“哦,羊奶也同樣好喝!”
“哦,我們有雞蛋吃了!”
最後聽到老頭子背回一袋已經開始腐爛的蘋果時,老太婆同樣不慍不惱,大聲說:“我們今晚就可以吃到蘋果餡餅了。”
結果,兩個富人輸掉了一袋金幣。
私下裏,有一個富人問老太婆:“你為什么不責怪他?是不是提前有人來給你捎信說我們要打賭了?”
老太婆答道:“沒有,我是想啊,事情已經這樣了,責備也於事無補,倒不如坦然地接受。”
小倩聽到這裏說:“我明白了小黑師傅,你放心,我會坦然接受的。”
輕輕地告訴你
我高興地說:“你能從痛苦中很快自拔,我很高興。不僅僅是婚姻,我想在你以後的人生之路上,希望你都能具有人家老太婆的這種處事方法。其實在我們的人生和社會活動中,很多的事情都是這樣,我們都要用一種不慍不怒的態度對待。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尤其是很糟糕的事情,與其抱怨,倒不如坦然地接受,因為抱怨也已於事無補。無論在何時,用積極、坦然的心態去擁抱生活,都會減少爭執,才會生活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