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轉化憤怒
要想轉化憤怒,我們必須學習不把它當成敵人來看待,也不將其視為“我的苦難”,而只是我們受限人生的煩惱之一。一旦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就會發現不以憤怒侵犯他人乃是厘清憤怒極重要的一步。
修持生活就是要學習敞開心胸。我們必須學會從更大的視野來觀察我們和本性連結的障礙是什么。是什么東西封閉了我們的生命?是什么東西讓我們脫離了開放的本質?
我們經常會失去宏觀的視野。修持的重點並不是要覺得好過一些,而是要學習和觀察。我們必須看到自己的能量如何經由慣性反應和對策而流失。我們必須學會不在日常生活中耗盡我們的能量。
舉例而言,當我們生氣時,我們總是斷絕了眼前更大的視野,也切斷了我們基本的連結感。如果我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憤怒時的情緒反應,你會發現它不但窄化了我們的生命,也耗費了我們的能量。我們會看到憤怒是一種對生命的反動,它往往使我們封閉和孤立。
憤怒顯然會傷害到自己,也傷害到別人,我們卻總是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執著於這股受限的情緒。我們雖然知道憤怒的反應會流失能量令自己痛苦,並且會窄化我們的生命,令我們變得瑣碎與自我中心,但我們還是會藐視這個人人皆知的常識,而頑固地耽溺在憤怒的想法和行為裏。
然而憤怒到底是什么?每當生活不順心時,我們就會生起反應。如果對事情有所期待,就會希望期待的事能成真。如果有需求,也會希望需求能被滿足。如果生起了強烈的欲望,除非這些欲望能得到滿足,否則我們永遠不會安心。雖然人生是中性的,它不帶有任何偏見,也不可能符合我們所設定的理想,但我們還是認為人生應該照著自己的意願來發展。每當事與願違時,不同形式的憤怒便產生了。
然而我指的並不是嚴重的暴怒。即使在平淡無奇的日子裏,我們仍然會經由隱微的憤怒而流失能量。譬如等紅綠燈時,那份不耐煩的感覺也是一種憤怒的形式。如果電視的遙控器壞了,那股懊惱的感覺便是一種瞠怒。假設有人遲到了,我們往往會生起一種自以為是的火大感。我們的球隊敗陣時的挫折感,也是某種形式的憤怒。被忽略或得不到贊賞時,那股義憤填膺的感覺,當然也是一種憤怒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