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明念頭和體證
靜坐的第二種形式就是標明念頭和體證。靜坐時情緒會自然生起。有時我們一覺察到它們,它們就不見了,但有時又強大到不得不注意它們。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的注意力會比較集中,這時就可以開始試著標明念頭了。同樣的,我們也必須留意身上所出現的感覺,這是情緒反應必然產生的現象。每當情緒生起時不妨問自己:“這是什么?”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該是一種分析。因為情緒是思想無法表達的,它就是它自己,因此,我們只是看著自己的情緒經驗,留意它在身上所造成的覺受。我們留意它的質地,也留意它不斷在變換的面貌,然後才能明白情緒到底是什么樣的感覺,就像有了新的發現一般。
不可避免的,我們一定會溜回到妄念中,但只要一落入妄念裏,就無法繼續體會身上的情緒覺受了。事實上,情緒越是強烈,我們就越容易去相信自己的念頭。因此這項修練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標明念頭——了了分明地看著它們,而不再認同它們。我們必須在標明念頭和體證之間來回練習。
以這種方式學習跟情緒共處,可以讓我們認清大部分的情緒煩擾都根植於自己的局限,尤其是從局限中所生起的論斷和信念。我們將認清這些情緒反應——時常令我們恐懼以及想逃避的東西——也只不過是一些妄念,或是令人不悅的身體覺受罷了。只要我們願意懷著好奇和毅力去經驗它們,就不需要再害怕或抗拒它們,如此一來,我們的信念系統就被看透了。
敞開心胸面對經驗的本質
靜坐的第三個面向乃是要敞開心胸面對經驗的本質,尤其是如果經驗到濃稠、強烈、排山倒海似的情緒而困惑得不知該如何修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