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在身體中
靜坐的第一個面向就是安住在身體中,這是靜坐最基本的目的。一開始靜坐時,我們會采取特定的姿勢,但重點並不是那個姿勢,而是有沒有覺察到身體的實況。安住在身體中,意味著我們是覺醒的,而且對身上所發生的事了了分明。靜坐雖然能促成這份了了分明的覺知,然而在地下鐵或站在任何一個地方或躺在床上,同樣也可以覺察。
能夠在每個當下覺察身體的實況是很有幫助的事,尤其是剛靜坐下來的時刻。我通常一上座就會問自己:“現在發生了什么事?”這時我立刻觸及到我的身體實況:心態和情緒,以及周遭的環境(溫度、聲音、光影等等)。這樣的檢查方式只需幾秒鍾,卻能立刻讓我跳脫頭腦的領域,落實到更具體的身體的世界。重點就在下去“思考”身體、情緒或環境,而是真的去感覺它們。做完這種快速的檢查之後,我就回來覺察自己的姿勢,然後告訴自己:“讓脖子挺起來,讓腰部放松、放寬。”這樣的提醒能夠讓我進一步地覺察自己的身體。在靜坐的時段裏,每次一發現自己轉進了妄念,就會利用上面的那句話將自己的覺知拉回到當下。安住在身體中,簡而言之便是安於當下。
通常我坐定下來之後,總會花幾分鍾的時間專注在呼吸上。我並不是在想著呼吸,而是真的覺察一呼一吸的感覺。在這段時間裏如果妄念生起,我不會替它們加標簽;我只是縮小焦點在呼吸之上。這個方法的作用只是要幫助自己安定下來。
然而這種專注禪定的價值也就是它的局限所在,因為它會將真實的人生排除於外。修練乃是要敞開胸懷面對人生,而不是將它排除於外。雖然持續專注於呼吸之上可以讓我們安詳、放松及心神集中,但這並不是靜坐的目的。不論我們有多喜歡那些令人愉悅的特殊體驗,靜坐的目的仍然在於覺醒,也就是要覺察我們所有的經驗。它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學會如實面對人生。所以,即使專注禪定有時也極有幫助,我們還是要利用靜坐的時段來拓寬覺知。為了將“專注於呼吸”轉化成“更寬廣的覺知”,我通常會做上幾回三加三的練習。這項練習會迫使我維持專注,而同時又能拓寬覺知。三加三能夠為修持打造好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過於開放的覺知將變得混亂和恍惚。
不過,開放的覺知確實是“安住在身體中”的本質,只有在那種狀態之下,我們才能覺察到身體的感官、思維的活動、不斷改變的心態,以及由周遭環境輸入的信息。我通常會將三分之一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但重點仍在單純地覺察眼前發生的所有經驗。這個途徑毫無獨特之處——它是非常低調而平常的。我們只是如實看著以及經驗著各種的生命現象,而不帶有任何意見和評斷。雖然這個途徑如此低調及平常,我們仍然會不斷地逃離當下,對念頭活動所帶來的慰藉和安全感上癮。
所以“安住在身體中”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十分困難,為什么?因為我們就是不想活在當下。我們有很大的一部分寧願活在自我中心的夢想和計畫裏,昕以會不斷地逃離無常又毫不浪漫的當下經驗。一旦能安坐在開放的覺知裏,身心就會跟著穩定下來,而開始進入不被妄念勾牽的空寂。進入空寂並不需要費力,只要將覺知輕柔地拉回到當下,允許生命自然展現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