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明念頭
厘清我們的信念系統並不是要分析、去除或改變它們,而是要清楚地看到它們的真相。
我們用來厘清信念系統最主要的工具就是標明念頭。有許多禪修法門的指令是:當念頭生起時,任由它去。這個指令的目的是要讓心變得安詳清明。如果我們能做到這點固然很好,但有時我們就是無法讓念頭治失。我們的心忙得不得了,短時間之內根本無法安靜下來;人類似乎很難規避隨著演化而來的過度活躍的頭腦。因此某些禪修途徑對治這些不斷生滅的念頭的方法,就是在心中告訴自己這些都是“妄想”——借以破除對妄念的執著——然後將注意力收回到呼吸或其他的專注焦點。雖然這么做確實能幫助我們放下念頭,但仍然無法真的厘清內在的意圖,這時標明念頭就派得上用場了。
標明念頭這種工具可以帶來雙重利益。第一,它能破除我們對自己的思想的認同,讓我們看見思想只是思想罷了。第二,它能讓我們認清自己正在想些“什么”。譬如你正在打坐,你試著覺察自己的呼吸,卻發現心裏一直在想:今天會是非常忙碌的一天。標明念頭的方法如果用在此刻的話,只需重複地對自己說:“現在的念頭是我有很多事要做。”就夠了。這有點像肩膀上坐了一只鸚鵡,它逐字逐句將你心中的念頭說了出來。
此法一開始看起來似乎過於頭腦化,它會讓我們的頭腦更加忙碌。然而這只是因為我們尚未習慣罷了,我們還需要花一些時間才能讓此法突破我們的念流。為了經驗一下這個過程,靜坐時也許得花上五分鍾的時間,清楚地標示出每個念頭,之後我們就不需要標明所有的念頭了。舉例來說,假設我發現自己正在進行不合邏輯的或瑣碎的思考,這時我會概略地標明它們,譬如“計劃”、“幻想”、“白日夢”或“自我對談”。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讓我看到心智運作的模式,它通常能打斷念流而讓我跳出心智的次元。
每當我覺察到些微的情緒反應時,我通常會立刻標明當時心中出現的念頭。譬如我正在靜坐,雙腿因為盤坐而開始感到酸麻。我發覺自己有一點煩躁,我的頭腦也開始認為這件事太困難了。我立刻認出當時的念頭,於是對自己說:“念頭認為這件事太難了。”“念頭認為我應該動一動身體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標明念頭練習,任何潛藏的操控性思想都會逐漸變得清晰起來。我可能會看到自己基本的潛存信念是:“人生應該是沒有痛苦的”“生活應該是舒適的”;當這些信念變得清晰可見時,我就以上述的方式來標明它們。“認定並深信生活應該是舒適的”跟“念頭認為生活應該是舒適的”,乃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心態。
如果能重複練習上百次或上千次,到了某個時刻我們就會看到,即使是最頑固的念頭也無法代表真相,因為它只不過是個妄念罷了。我們更可能會見到這個特定的念頭一直在默默主導著我們的行為。就在見到的那一刻,我們開始有了覺察,在這之前我們一直是盲目的。我們的盲目主要是被“定義”所造成的,一旦能運用精細的加標簽方法,覺察之光就會開始照亮過去所看不到的信念——那些會造成不圓融的行為模式的想法。
我們通常無法看到自己的盲點有多少,也看不到自己有多么缺乏自知之明,或是為自己及別人帶來了多么大的破壞。我們也許對修行已經耳熟能詳,對所有的技法也都知道了,但有時還是會低估面對恐懼時所必備的條件——以無情和誠實的態度來檢視我們所有的盲點及行為。
從某方面來看,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知道得太多了。我們想得太多,說得也太多了。我們很容易就會以認知、思想和話語來取代艱苦的實修。但這並不意味修行是一件陰森而冷酷的苦差事。我們越是能誠實地看透自己的盲點和策略,就會變得越輕松,為什么?因為越是覺察得清楚,我們就越能放下不必要的包袱——緊抓不放的自我形象,矯飾,或是讓自己成為特殊人物的欲望。
我第一次見到淨香·貝克是在某次閉關時的正式訪談裏。和這么著名的一位禪師見面,令我感到坐立不安。我坐定下來,並且告訴了她我的名字。她問我:“你是從哪兒來的?”我立刻嚇得果住了;我以為她問的是一則禪宗公案,於是趕緊回答:“我不知道。” 她聽了之後放聲大笑。她當時的意思只是“你住在哪裏?”我卻懷著過多的預設——譬如禪是什么,一位著名的禪師可能會怎么樣,我的表現應該怎么樣——而完全沒檢查到這些意象的真相。因為當時我還沒領會標明念頭的價值所在,因此對那些未經檢查的意象信以為真了。從那時起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這種標明念頭的方法確實能厘清那些主宰我們生活的種種幻相。
我們時常會忘掉修行是需要時間和毅力的。有時我們會忘記自己必須進行的一些基本訓練。從修行生活的開始到結尾,都必須一再地付出努力。標明念頭的方法主要是在幫助我們如實見到這塊瑞士乳酪的坑洞。如果不再認同自己的信念,就不會稱這些坑洞為“我” 了。一旦停止相信這些坑洞的實存性,就能意識到更大的整體。但是我們必須明白標示念頭的修練並不是那么容易達成的,要想精細地進行這項修練,就必須持之以恒,誠實地對待自己,而且可能得花上多年的時間,才能發展出足夠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