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類正明
▲戒疏雲“如欲殺人,克心在張,王人異境而代張處。緣王張解,望人不殊,究竟成重。由異境來,張人不死,殺意又息,壅住方便,故曰境差。”行宗釋雲“初明差相。且舉張王兩姓,以分本異二境。緣下二結犯又二,初結異境。由下結本境。罪是中罪,號闕緣方便也。”見戒疏記卷四。
第二類問答
問答中分為二端一問異境無心
二問因果差別
第一端問異境無心
▲ 戒疏雲“問,本殺王時,但作張解,無殺王心,何因得重?答。張王非罪緣,人是殺境。雖無王心,然有人想,殺緣既具,何得非重。是故律雲。男想,殺女。佛言,上罪。可以類之。”行宗釋雲“初問。以心境既差,理非結重。答中,初正答。望張境差,望王心差,故雲非罪。張王是別,人趣是通,今就通結故成殺重。是故下例證。”見戒疏記卷四。
准上疏文,似殺戒於人異境不開克心。若據下別簡性重章辨錯誤文,錯者亦開,誤者乃犯。
第二端問因果差別
▲戒疏雲“問,本殺王罪重,乃取張因而成極果,為望張邊別有方便。”行宗釋雲“初敘問。意謂果成因沒,應無方便。古有異解,故問以決之。”
△ 戒疏續雲“解雲。張王姓別,人境不殊。重果位同,輕因相等。故攬張因,用成王重。如律本中,列過五因,用成五重。”行宗釋雲“二引解二,初古解為二,初立理。謂本並人,因果無別,故攬相成如下引例。如律,盜戒有四句。一方便求過五錢,得過五錢,上罪。二若方便求過五錢,得五錢,上罪。三方便求過五錢,得減五錢,中罪。四方便求過五錢,不得,中罪。今引第二過五方便,能成五果。此亦因果兩別,相攬而成,可為今例。”
△戒疏續雲“問。既攬張因成王果者。本立境差方便。今因成果,無境差矣。”行宗釋雲“二今解三,初難破。以攬因成果,果成因滅,境差不立。故知非矣。”
△ 戒疏續雲“今正解雲。人趣乃同,形者有異,不攬相成。與王未交,屬前張因。對王已去,別起方便,即攬王因還成正果。本境張因,壅住方便,號此方便名王境差。”行宗釋雲“二立義中二,初通示因果各異。與下二釋成二,初明王果。本下釋張因。言王境差者以張是本境不得名差,故從異境以彰差義。”
△戒疏續雲“問,不攬張因以成王果,何故律文攬過五因成五重果?答。彼以同損一主,元來有心,故得相成。張王既別,何得例也。”行宗釋雲“三釋防中。以向古師執此為例,須為通之,令無後惑。答中。顯示境有一,不例可知。”以上皆見戒疏記卷四。
第三類指廣
▲ 戒疏雲“昔來諸師,於人異境,更立諸相。通列六緣,中加疑想用分多句。事理境心,不無其致。”行宗釋雲“諸相即下六緣及餘句法。一是人二人想三有殺心四興方便五命斷更加第六疑想,以殺但五緣故言中加也,複於疑想分出句法。且依首疏,三趣各有五句,杌木非情無境強義但有三句,總十八句。文中但雲人異境,至於作句則通四境,今備列之。
一人趣五句想心二句一境不強而殺張人境差中罪
王人根本上罪
二境強殺不得張人境差中罪
王人境強中罪
疑心三句一境不強而殺同上
二境強殺不得同上
三疑故善心息張人境差中罪
二非人五句想心二句一境不強而殺張人境差中罪
三畜生五句非畜無罪
二境強殺不得張人境差中罪
非畜無罪
疑心三句一境不強而殺張人境差中罪
非畜疑心下罪
二境強殺不得張人境差中罪
非畜疑心下罪
三疑故善心息張人境差中罪
非畜疑心下罪
四杌木三句想心一句境不強而殺張人境差中罪
杌木無罪
疑心二句一境不強而殺張人境差中罪
杌木無罪
二疑故善心息張人境差中罪
杌木無罪
“事即制罪,理謂業道,方便究竟皆兼兩業。境即四,心謂想疑。”見戒疏記卷四。
首疏,即隋智首律師所撰之律疏,有二十卷,為南山所師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