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一、旅行是為照見自己
孫:說到旅遊,也是您所說的人生四件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在《十年去來》中也談到過,但重點集中在對大陸旅遊文化的觀察上。回到個體生命,您為什么會將它列為人生四件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項?
林:我說的人生四事: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遊於藝、志於道,行萬裏路不見得就指旅遊,田野采風也是,主要指的是對其它事物、文化、生命經驗的親身接觸,現代人有更多機會旅遊,自然就聚焦於此。但無論是行萬裏路或旅遊,對當事者都要是一種身份轉換。一方面與既有生活切割開,另一方面由此讓自己放松,但更重要的,從宗教角度講,還是因之能照見自己。
孫:我們不是在任何事情上都能照見自己嗎?
林:平常,在既有的生活圈中,你還有人脈、成就感、安全感這些倚賴。到一個陌生環境,你就比較能照見,平常所謂的自以為是或自以為安全的感覺是靠什么支撐,哪些是真實的生命本質,哪些只是外緣的依附,這樣就更能回到生命的真實。何況,一方水土一方人。我們從不同人身上看到與我們自己的不同,也就看到生命其它的可能性,心胸自然開闊,也就能放下許多我執。
孫:對,我前段時間去青海,雖然去的地方不多,但已經接觸了不同信仰、不同生活樣態的人。青海湖、塔爾寺,我們回來都說,怎么在那兒人拍照都特別漂亮?景好人也好。後來我想,就是那裏的山水讓你放下了。而像我這樣性格的人,在城市呆久了,內心會變得很緊的。
林:是這樣,人置身大自然或相對陌生的環境裏,生命情性就會自然展現,你甚至事後看照片才發覺,自己原來還有這一面。行萬裏路相較於讀萬卷書,正是這種不可或缺的直接體驗。你通過書本可以縱橫四海、遨遊天際,可以獲得無數經驗與資訊,但這都比不上落到腳下走一遭,因為讀書獲得的體驗,就像在電視上看美食節目,終歸是隔了一層。
孫:雖然我是向往旅遊的人,但我也深知自己不是一個立誓要踏遍千山萬水的人。一是時間不允許,另一方面,我也覺得那種在地圖上勾圈劃地、看自己還沒去過哪些地方的旅遊一族,有些耽溺之感。當然我也承認,也許就有這么一種類型,是生命永遠在路上的感覺。每個人秉性本來就不同。還有人將旅遊看成一種生命的挑戰。
林:我們現在所談的旅遊並不是針對特定人群,而是一般人。我甚至認為,旅遊不一定說要到很遠、很陌生的地方,換一種心情與身份回故鄉,也可以是一種旅遊。
你所說的將旅行看成挑戰,那就不叫旅遊,只能叫挑戰。因為已經沒有旅遊的心情了。目的性極濃時,你哪有時間駐足四顧,只能奮力前進。
那種永遠在路上的,也不能叫旅遊。我們總要想想,一個模式背後真正的心情或意義是什么。一直在路上,那我只能說,你這叫流浪而不叫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