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其父必有其子?看清自己是孩子怎樣的參照系
孫:我有一個感覺,對孩子教育亦步亦趨的,都是自己放不下的。之所以逼孩子學這學那,就是看到別的孩子在學,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在線。而您對孩子持放羊式教育,他們不跟你學音樂,您也不介意。但中國有句話叫:“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的作為最終還是會影響孩子。所以我覺得逼孩子學這學那的家長,不妨自己投入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孩子會受到影響的。
林:所有父母教育孩子,自己都是最重要的參照系,但這個參照系就像藝術家創作一樣,有時是反映現實,有時是補足現實,所以往往是兩極化存在。要么是向你看齊,要么是絕不做你這樣子。到底哪一種,父母態度非常重要。許多時候,當你極想給孩子立個榜樣時,就不自然,自己一緊張,孩子也跟著緊張,最後幹脆就逃避: 父母太累,還是不去做他們這樣子的好。”我習禪禮佛,如果也逼著雨菴、見菴天天坐禪誦經,搞不好他們會變成堅定的基督徒都難說。我不逼他們,也許哪一天他們也跟著坐了,拜了,還坐拜得很自然。總之,緣起既如此複雜,我們就只能謙卑對應。極致地講,連“有其父必有其子”的想法都不該產生,和孩子的關系才更自然,像個朋友,我和孩子之間就是這樣。更何況所謂成就感本是自我的一種感受,你認為的成就不見得是他想要的,非逼著他照你想來的,他肯定不快樂。
孫:以父母做孩子的參照系,我還有個觀察,覺得知識分子家庭出來的孩子,反差最大。要么和父母一致,身上是濃濃的知識分子氣息。另一種就是叛逆。他可能一樣文化都不缺,但對文化的態度就是有些痞。
林:因為知識分子主體性強,要求就比一般人多而幽微。孩子走到父母另一面,也特別容易理解,如果父母傑出,他更不願被父母罩著,總想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