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的世界
一、擴展自由是生命最大的價值
孫:您是習禪之人。禪有應對當下、觀照當下的能力。如果問您如何在一個加法的世界活出自我,您有什么建議?
林:根本上,禪就是一種生命的減法。人從出生,就一直在學習,也就是都在過加法的人生。而禪卻為我們提出了一種減法的可能。這種減法究極意義來講,當然是佛教所講的,人人都有佛性,只是後來受了熏染就活在一個概念分割的世界裏。你能把這概念分割的世界去除,就能契入直觀,活在一如。而就相對性來說,一個人從自然到人文的生命過程中,前半段大體是一個加法的過程,所謂增益其所不能,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在上半個階段我們盡管學了許多的知識、生命態度與社會價值,但這些後來也形成了我們生命中大的負擔,因此在下半段的人生裏,還更得力行減法才可。
孫:什么負擔應該被減掉?
林:首先它讓我們活在慣性裏,使我們陷於佛家所講的所知障中。要能不意必固我,就有他的困難。然而,更吊詭的是,我們後天所學到的,原本是在讓我們更能應對於各種自然與人文環境,到後來卻反過來束縛了我們的生命,使我們愈加不自由。就像錢財,本來人藉由它可以買喜歡的東西,營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又有多少人能不被金錢所役?我們看到許多富有的人,錢對他卻只是個賬面的數字,人竟日就在這數字的上下間提心吊膽,惶惶不安,反而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孫:您在這裏特別強調生命的自由,為什么?
林:自由的追尋,其實是生命一個最重要特征及本能。就此,我個人最喜歡引用日本佛學家木村泰賢的話。他把所有生命的本能分成三種,一個是自我延續的本能,也就是生存欲望,而食欲就是它最重要的聚焦;另一個是自我擴展的本能,繁殖族群,性就是它最具體的顯現,所以告子說“食、色,性也”,但木村泰賢認為只這樣來解釋生命的共同特征還不夠,他認為,生命的根本特征或與無生物最大的差別在於,生命會擴展自己的自由。小至微生物,大到鯨魚、大象都如此。動物不用講,植物也在它的枝葉、根部做擴充,我們甚且可以說,所謂食、色,自我延續、自我擴展的欲望也都是為這擴充自由的目的而存在的,自由欲因此可被界定為生命存在最根本的一個坐標,而對人類,自由的重要了更不只在形體,還有心理的自由。所以佛家把最深的地獄稱為無間地獄,這無間就是生命沒有空間,痛苦從沒間斷,是個比上刀山、下油鍋更慘的境地。
孫:文明與科技的進步,資訊社會資訊的多元,一般會給人印象,現代人享有的生命自由會比過去多許多。至少認為這是成正比增長。
林:在某些地方的確是,許多地方又不盡然。比如在洞悉天災人禍上,現代的科技水平提高,確實讓現代人不像古人般,隨時得活在憂患與恐懼中,在這方面,自由是加大了。但許多時候,為得到解決不自由所發展出來的種種,在當代卻又對我們生命形成更大層次的不自由。現在社會創造了無限需要,盡管也提供了許多滿足需要的地方,但結果呢?它只讓現代人活得更累,並不會因此真有幸福感。在這個角度,禪的減法哲學在這個時代更具有當下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