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如實生活如是禪:一個禪者的處世智慧 林穀芳

如實生活如是禪:一個禪者的處世智慧 林穀芳

社會落差中的相處之道:總經理與科長理論

[日期:2011-04-0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林穀芳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三、社會落差中的相處之道——總經理與科長理論

  孫:像您所說,現在是個變動社會,當年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也可能際遇不同,有了社會階層與貧富改變。過去大家指責一闊臉就變,但現在一些朋友困惑於他作為成功者想去幫助失意的一方,對方非但沒有感恩之心,反而覺得你是找到了闊人的感覺。

  林:那我首先會勸他一句:什么叫做夫妻?恩怨情仇;什么叫做朋友?愛恨交加。能這樣看待,就對了。

  孫:好難啊。(大笑)

  林:能夠體會這兩句話,就比較能做長久的夫妻和相知相諒的朋友。朋友哪是和你臭味相投的?夫妻又豈是永結同心?那都是一輩子跟你愛恨情仇最多的人。

  孫:我理解這個朋友的苦惱,是一個成功者如何和一個失意者維系友誼的問題。

  林:這裏要觀照到人性。我們前面提到朋友的前提是單純,君子之交淡如水嘛!溺在一起,問題就來了。你有沒有聽過我的“總經理與科長理論”?

  孫:沒有啊。

  林:好,就講給你聽,我自己說的。當你和你的朋友在同一公司上班,你們同時進去,交情莫逆,無話不說。隔了幾年你當科長,他當科員。他會說,這個孫小寧啊,能力也就那么回事,當年學校考試,他還差我幾名,還被老師叫起來罰站過,現在怎么爬上去了,就是會經營人際關系嘛!他這么說時,你再示好都沒用。

  什么時候怨言會不見?一是你從位置上落下來,他也許會幸災樂禍,但人性的純良有時就又顯露出來,他會對別人說:其實他做得還不錯啦。另一種是你升到總經理,他口氣也會轉變:你別看那孫老總,人家爬那么高,也是有道理的,他就是念舊,沒事情還找我喝兩杯,我對公司的事情隨便提兩句,他也會當真,放在心上,當做事情幹了,所以人家成功是有道理的。你看多反映人性!

  孫:仔細想想,的確是這么回事!

  林:朋友間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最主要原因是太親了,有我們所說的計較心、思慮心在。你當科長,他那么說你,未必是真的沖著你來,而是要對自己的挫折有個交待,必須找理由,使之合理化,當然要找你些碴兒。等到有一天,這種把你說得不堪的做法已經無法使自己的行為合理化時,他就會自然改變語氣說:我沒看錯這個人,他這樣子難怪會成功。

  孫:其實是個距離問題。

  林:對,距離拉大了,對方心理才平衡。朋友間就要能看到這一點。不信你那個朋友可以試試,有朝一日他都中國第一個XX的時候,他可能不經意地對對方說:我想在哪個地方開個分店,你上學時讀書點子多,能幫我一下嗎?他不幫你才怪。

  所以我講朋友愛恨交加就是這樣,他罵你,只因為你們是哥倆兒,你的高升讓他難以自處。

  孫:我記得您也有被朋友罵的經曆。

  林:對啊。就是我們在《十年去來》中講過的,很早前,那時我還沒有出來做公共事務,只教樂器。一個朋友教古箏,房租到期,想和我同租一處。但我那個地方卻是與另外一個朋友合租的,本來就擠,不過一想人家有困難,也就想答應。正拿起電話准備和他說這事時,恰好電話被同屋使用,電話是串機,所以我聽到了,同屋正和那個朋友在講話,他們本來相熟,談論的正是我,話語甚是不堪。打了一小時,我也聽了一小時。第二天我花了一把鈔票請他們吃日本料理,他們吃得好爽,事情也就過去了。一年後他們想起這事來就問我,為什么沒事要請他們吃飯?我說,拿起電話,恰好聽到你們在罵我,我就想用甜的東西堵你們的嘴。

  孫:就是說他們心中也有不平衡?

  林:當然,有時當朋友抱怨你時,不見得你有多討厭,而是你的某些地方讓他們有壓力。我那時就想,既然我不能立馬搬走,就只有對他們更好一些。後來證明,他們也就這么罵罵而已,其它方面對我還不錯。

  孫:說一個人大人大量,也就是這個。但這前提是對人性有這樣的體察,你的退讓才不是倍感委屈。

  林:對,人性的幽微你要照顧到。舉個我們家的例子,我弟弟的音樂班我一年難得去一次。別人問我怎么不幫親弟弟?我說我能幫嗎?我不去他在那裏還自在,因為那是他的空間嘛。你一去,反而亂了。

  孫:體察了之後我們怎么辦?

  林:強者要學會示弱,這才是大的表現。示弱是一種智慧,否則你就會遭怨由。古人說“夫唯不爭,故無尤”,那個“不爭”不只是通常所說的無為,淡然,不爭也是一種示弱。還有“謙受益,滿招損”,你滿了還沒影響到別人,別人可能都會先損你兩下。為什么我們要說人情練達,指的就是深知人性。

  孫:明天我就把這個理論告訴朋友,我說你左右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還沒有做大。

  林:你要是最近閑話越來越多,敵人朋友都在說,你首先應該慶幸,說明你現在還算得意。過了一陣子罵你的人都跑過來說你是大師,那你就知道自己到了總經理之位了。就像以前台灣國樂界邀我出席會議,是迫不得已,心不甘情不願。現在我去了,會議的照片說明還會特意加上,文化界大老林穀芳教授也蒞會指導。你看了也只能一笑。

  還是那個道理。俗話說:“人不遭嫉非賢才”,一般情況下,閑言閑語往往並非表明你做了什么壞事,而是對方要對自己交待過去。而他如果覺得你已經大得不得了,罵你只會自取其辱時,自然會調整態度。你要告訴你那個朋友,就因他還沒過那臨界點。過了那個點,情況就不同了。這不僅是人情練達,而且是強者要接受的智慧考驗。

  孫:這么說對強者是個激勵,也是提醒,沒有被誤解與罵的經曆,你還不知道自己沒有過臨界點。

  林:過去講君子憂讒畏譏,在我身上,那個“讒”、那個“譏”可能都夠編幾本書啦。現在學生說好羨慕我,好像處處享受尊榮,我說你們現在看到的是過了臨界點的我。我也知道,過了那個點以後,尤其要“有所不為”。所謂的大音希聲,就是話要講得少,事也要做得少,有容乃大,既然大,就要更能容。

【書籍目錄】
第1頁:《如實生活如是禪》 內容簡介 第2頁:《如實生活如是禪》 目錄
第3頁:《如實生活如是禪》 如實的生活,如實的禪 第4頁:《如實生活如是禪》 把心放下,隨處安然
第5頁:位子擺對了,人家才看得對 第6頁:朋友之間不溺的相知相諒,最好
第7頁:孤獨是一種美感 第8頁:整個社會都談人際
第9頁:朋友的前提是單純,你看他對你做錯事 第10頁:純粹的異性友誼,是否是我們的妄想?
第11頁:社會落差中的相處之道:總經理與科長理論 第12頁:社會落差中的相處之道
第13頁:金錢一樣有它的價值遞減效應 第14頁:盯死了股市,也就把生命盯死了
第15頁:有過錢的人才能看淡錢嗎? 第16頁:沒有理財智慧,不代表你沒有生命智慧
第17頁:簡單的談發展,人就容易活在統計數字裏 第18頁:感恩與仇富:當代人的一對難題
第19頁:生命可以想象,生涯不能規劃 第20頁: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遊於藝、志於道
第21頁:算命與看星相是一種生命的謙卑嗎? 第22頁:人的命運是上帝安排?
第23頁:擴展自由是生命最大的價值 第24頁:加法世界如何做減法
第25頁:在最適當的時機做最適當的事 第26頁:吃食物還是被食物吃?
第27頁:票友的心靈,專家的技巧 第28頁:當健康變成流行
第29頁:資訊經驗不能替代生命經驗 第30頁:是想象力釋放還是另一種腦空白?
第31頁:因為網絡,我們得面臨另一種失序 第32頁:博客的存在就是退回子宮
第33頁:資訊社會生命最大的困境是不自由 第34頁:沒有誰會永遠年輕,沒有誰感情不受挫
第35頁:真的是年輕時代爽透了 第36頁: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
第37頁:夫妻間的事情,沒有哪一天是明白的 第38頁:假如愛情是盲目的,禪者如何了了分明?
第39頁:出家眾以戒律為重,為何又留下情感公案? 第40頁:帶業而來: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地圖
第41頁:四種老師角色,做父母的,你是哪一個? 第42頁:看清自己是孩子怎樣的參照系
第43頁:孩子需不需要全副盔甲應對社會? 第44頁:照見自己殘缺,才不會為難孩子
第45頁:旅行是為照見自己 第46頁:年老時的流浪叫流落街頭
第47頁:旅行,山河大地都是作品 第48頁:旅遊文字也只是一種職業書寫
第49頁:做藝術教育,先要想清為什么? 第50頁:藝術和人格並不就是同一碼事
第51頁:當藝術的異化偏離了生命 第52頁:謝德慶與印度苦行僧
第53頁:藝術如果可以從各種角度作不同詮釋 第54頁:藝術的懂與不懂之間,我們要持什么態度?
第55頁:永恒之當機:作為個體生命,我們選擇什么? 第56頁:拒絕長大與童心未泯有何區別?
第57頁:不服老與臨老入花叢 第58頁:女人如何在歲月裏安然
第59頁:一日有一日的領會,十年有十年的風光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