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但用此心:身心康寧的禪修之道 見了法師

但用此心:身心康寧的禪修之道 見了法師

第三章 循業發現、隨業受報

[日期:2011-03-2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見了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東坡寫詩江東去

  李白酒月月中魂

  黃鶴樓前踢倒人

  腳痛至今觴舊恨

  有人問我:“如何才能找到關於心靈的正確書籍或是導師?”其實這是個矛盾的問題,因為人有成見,信其所信,內心的執著引導自己相信哪種心靈指導是正確的、適當的。假如我告訴你哪一種心靈的書最適合你,但這些書若不是你表層意識的成見想要的,你可能會拒絕我的建議,縱使你不覺地接受了我的建議,但內在深層的執著會讓你無法接受書中所言的觀念而加以擱置。已存在心裏的觀念知見,會引導自己遇到或接受相應的心靈指導。業的呈現是根據虛妄的自我意識,也就是心中習氣思想結構的組合運作方向而定,每個個體心的狀態將會感應出與其相應的書和指導。例如在尚未接觸禪宗前,你可能對其他心靈學或玄學的書有興趣,這是由於個體的業緣狀態還未與禪連結。因此,個體自我執著的虛妄業識引生出不同的業、不同的心靈指導,個體的虛妄意識無一刻認清其所處的因緣,更沒有選擇的能力。凡夫是以虛妄獨立的個體為我,其自認能揀別知見,其實是一種自我執著的妄想。

  審慎選擇正知見

  在心靈的知見上熏修用功,應當格外小心謹慎,因為學人尚未了解所修學的是否能利己利人,如果心中熏染了錯誤的知見,那就太遲了。若不小心吃了腐壞的食物,腸胃會以疼痛不舒服的情況,來提醒自己必須看醫生,但若閱讀讓人心靈迷惑的書籍,或是跟不當的精神導師學習,就會建立錯誤的知見,並開始做不正確的修行練習。更危險的是,錯誤的知見和練習會成為思想行為的一部分,而直接影響每天的生活,錯誤的觀念就變成了日常作用的想法和原則,因為它們已經植入心中了。想要改變知見觀念和信仰是很困難的,心若被寫入錯誤的程序,放進心裏的任何資訊,將會產生對應的結果,就無法跳出錯誤的邏輯回路而受苦。建立錯誤的思想知見不是一件小事,它將影響自己無量的未來生命。現實生活裏,每個個體的錯誤知見都已變成心的一部分,個體就依此在日常生活裏順理成章、不疑有他地起用錯誤知見,生活的知見重擔與環境互動形成惡性循環,如泥裏洗土塊,越洗越髒。再者,知見在心就如同皮膚在肉,儼然變成身體的一部分,想要把皮膚和肉分開得用刀割,因此想要把錯誤知見從心中分離出來,必定要經過一番鉗錘鍛煉,通身放下的息慮內照,待徹底破了虛妄的自我意識才能成辦。正知見或正確的導師,只有在學人求道心正、心切時才會出現。心是無相,依所了解的知見而步履修行,就是在心的虛空中造橋行路,非同等閑,一步落空錯誤,再回頭已是百年身。故應謹慎小心,心正意誠,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虛心受學而踐履。

  人會帶著自己所學的知見在今生的每一刻、每一個來世呈現,人依過去所學的錯誤知見為因,在生生世世的生命中不自覺地起心動念,造出無量無邊的錯誤業果,這樣的因果非同小可。所以我總是告訴學生,教導人錯誤知見的業,比殺一個人所造的業還嚴重。一旦建立錯誤的思想觀念,就很難改變它們了,古人警示:“知見一入心,猶如油入面,永無出期”,聞此語豈可不警乎?要放下已存在心中的定型思維模式是非常困難的,思想的習氣會緊據於心並成為生活和行為的根據。例如,現在的你正依據著定型的思維模式來了解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你心中的定性思維引導自己與這本書的某些訊息相應。假如我告訴你,你的思維都是不正確的,你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呢?很有可能你會感覺沖突失落,或是直接與我爭論。當虛妄個體的習氣念頭沒有出口或依靠時,個體就會變得手足無措,就像突然間失去動力的宇宙飛船漂流在無垠的太空中,生命頓然失去方向。此時若非另找新的想法出路,藉此轉機改變,就是反而試著合理化自己的理由,讓自己內心的習氣死灰複燃,變得更加堅固,刀槍不入,依循舊路重蹈覆轍。個體繼續依原有的執著去造業是習氣,但有時想要改變自己的想法也是另一種心中自設的詭計陷阱,因為這想要改變的念也是個體的習氣所生,嘗試改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只是從同一個執著心所起的不同方向的僵化習氣。不會或不知道改變自己的人,人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但經常想要改變自己的人,人生也未必會變,原因在於經常起想改變的念,也只是心中想要改變的習氣作祟,不一定真能有所作為。若想改變的念並不是完全脫離習氣的掌控,仍會使改變這條路無功而返,由此可知,沒有正確的方法,很難改變觀念習氣。

  一切念頭都是由無我的清淨心而起,但迷惑的個體因執著心所起的念,而誤認其為獨立且可以起念。迷惑的個體以其自我中心主導著清淨心起念,此個體的迷惑感與其自我中心經常起用的念緊密結合,即是所謂的我執習氣。詳言之,個體的起心動念是被不自覺的習氣模式主導著,這些習氣模式是基於虛妄的個體獨立意識與外在環境條件互動後所累積的經驗組合而成,每個虛妄獨立個體的想法都是獨特而不相容,這獨特的不相容就隱含著沖突矛盾。個體不自覺地深信自己的想法,即使是所謂的客觀看法也是習氣性格中的必然。每個剎那起現於心的念頭,是自己在當下唯一能有的念頭,但是唯一並不代表正確,唯一意謂著無所選擇的不得不。一個人心中所起的唯一看法判斷,造就生命中不得不的對、不得不的錯、不得不的如此、不得不有的矛盾、不得不有的種種必然,這“不得不”即是生命問題的症結所在。

  你相信自己有能力選擇正確的書籍、導師及指導嗎?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能力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是對的,這個理是普世沒有例外,但至於個體所信的是否為正確是需要斟酌。信自己所信,與是否選擇到正確的書籍或親近到好的導師,兩者並不相關。無論如何,大多數人無法接近正確的普世真理教義,因為想要接觸到真正的理,必須要有真正的道心,必須有為法忘軀的求真精神。一般所謂精神修持的教法,無非就是放松心情或在心中種下善根,這般的接眾只是把佛法帶入日常生活的流俗之論,流俗的廣開方便之論所接引的初機必廣,但卻大違佛祖出世的本意。經雲:“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現今的佛教確實以諸多方便接引社會大眾,然而令大眾起信固然很重要,但令眾生能入佛智的解脫涅槃更加重要,沒有了這一層,則佛法與外道相去不遠。修行不能進步必然是由於知見不正,道心不堅,目的不明確,或是所依的教法看似合理但本質卻是違背普世的原則。修行不止是打坐、誦經、念佛、觀想、持咒等等,修行是關於是否有能力讓自己幸福圓滿、自在解脫的大學問,如果自己尚且無法做到,那么如何能說服他人依循著自己的路子可以到達快樂圓滿?

  人愚弄自己,認為自己循業的努力可以產生美好的生活,其實是被自己的業蒙騙了,人認為生活應如何過才會好的信念是自我催眠的大妄想,這樣的人並沒有認清實相,而是迷惑地生活在自造的陷阱中。當知道,人有智慧和福報時,才有能力選擇正確的書及想要的生活,所以如何培養福報與智慧才是人生的重點。運用適當的方法去除習氣,正念才會現前,正念就是智慧,就是心外無法的清淨心知見,以舍心破執並用舍心破貪時才能有福。洞見一切存在的根源不離心即是智慧,當智慧現前時,則個體與整體融合,無二無別,用智慧處理所存在的現象而現出的清淨果報即是福。若缺乏福德智慧,用個體的不覺無明起二元的攀緣造作,基於業及因果法則,造了著相的二元對立因而起心動念,還必須處理無根且輪轉不息的個體業果。

  知因識果改命運

  因果的究竟義到底為何呢?如前所述,個體不斷以特定的方向不自覺地起心動念,依靠著虛妄的自我中心養成的習慣性想法,就像種子經過一定的條件而長成高大的樹,並結出成熟的果子,這些果子又依其個別不同因緣條件,延續原始種子而廣布繁衍。個體的長相業報、生活條件、觀念和習慣性的想法,就像樹上成熟的果子,已經是結果了,但是人總妄想把已經成熟的果子頓時變成其他種類的水果。人無法神奇地在頃刻間將結果改變,要收成不同的果實,必須從源頭開始,種下不同的種子。人想要有不同的果,但卻困於現實而無力耕耘不同的因。既定的事實就是因果法則的具體呈現,對的種子看似渺小,但它的對卻是產生正確結果的唯一保證,一千個錯誤的結果加起來比不上一個對的種子所生的正面利益。人起了無數不覺的念,長期培養出錯誤的習氣結果,若要改變,就必須逆習氣成型之道而行,從起一個正念開始。古人雲,“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防非止惡是改變命運的契機,因此起正念是非常重要的,依此慢慢努力改變,構築好結果所需要的條件,逐漸成就自己正念的花果。

  想要有一個不同的人生,就必須在心裏起新的想法,並產生一組不同的念頭,改換不自覺的起心動念模式。新想法的出現就是舊模式解構的開始,唯有解構執著才會有不同型態的人生。試著將黏縛於心的不自覺動念模式完全解構放下,用開放的心去尋找並學習新的、能改善過失的知見,如此方能改變生命。在真實修行上,於內則應觀照自心,以停止妄念繼續生起;於外則不攀緣境界,不隨境界變化流轉。著境生心必是下流,著境即是虛妄的自我意識出現了,著境的個體必然隨其攀緣業力所造的虛妄想像,而流轉漂浮於變幻無窮的輪回。所以必須要逆執著境界的生死流,止息個體緣境的妄念並溯流而上,解構著相的不自覺起心動念模式,破除虛妄的自我意識,才能直達不生不滅的清淨心地,還生滅路之迷途於不生滅之始覺。

  如果生命正承受著壓力苦痛,就必須認知一件事實,那就是虛妄的自我中心性格正強烈地欲從整體中分割開來,如此的分割引發了困境,並因為個體在困境中找不到出路而心不平靜。現在生活的種種存在面向就像樹上成熟的水果,它們是種子所呈現的果。事實在那裏,結果也在那裏,從果知因,因和果是不可分割的相連,從蘋果樹及其所生之果,就必然知其為蘋果種子長成。要記住!所有的現象呈現都是心的產物,這些產物就是自己種下的種子(因)而成,現在收成結果了。自己是生命的農夫,如果不滿意收成,就必須檢討反觀自己對生命真諦的認知,然後在心中起正確的念頭和想法來種下正確的種子。改變需要時間和努力,種下新的、改良過的種子也需要時間和努力,必須小心謹慎不再繼續不自覺地種下劣敗的種子。現今快餐主義蔓延整個世界,人們經常想走捷徑,不想花時間努力,就想改變結果。任何不願意花時間和努力改變的人,將繼續下錯誤功夫的因,未來必然會嘗到因錯誤所生出的悲慘果實。

  有些人以為自己禪修後,所有的問題就會神奇消失,這是一個妄想。禪修不是魔術,受騙的人以及騙人的教授師會告訴人們各種神奇的故事,故事是很動人,但未必是事實。許多邪師會向學員保證一個美好人生的簡單速成法,更嚴重的是,很多人對這類教學很有興趣,甚至帶著所有的家當積蓄跟隨著邪師,就是想要用一個簡單快速的方法得到美好的人生。任何宗教學說,想要省力、甚至是不費力氣而得到想要的結果,這樣的修行知見只是無法面對自己的懈怠墮落,也顯示了很深的無知。改變事實本來就需要時間,需要努力和毅力,若有人告訴你,以少許的付出便有快速豐碩的成果,這種教法都是要商確的。妄想是愚人的信念,再快的路徑都必須一步一腳印才能走到。願意求新求變是轉機,對未來有希望夢想是好事,但忽略現實就是愚癡。

  要記住,問題絕不會從自身之外來,如果問題在自身之外,自己絕不可能經驗到,外來的問題也不會是人生煩惱的決定性因素。當第一次見到學生時,我常會問: “你有煩惱嗎?”答案通常是肯定的。我會說:“你的問題和煩惱不是從自身之外來。”有問題是因為心不平靜,認取念頭為我的虛妄個體獨立意識永遠無法穩定,會永遠讓心處於不平靜的紛擾,因執取心所生的念頭而虛構出來的獨立自我,被心所現的整體條件因緣圍繞著,造成內在的執著與外在條件交爭無法融合,此時由心所現的整體即所謂外緣,就是幹擾虛妄自我的廣大因素。在破掉因我執升起而緣境執取現象的這個模式之前,這無量的幹擾因素會永遠存在,心所生的念頭及境界不斷地變遷,執著心所生的念為“我的想法”,並攀緣心所生的境界,在本質上就是二元,本質上就是會變化不穩定,這就是為何虛妄個體自我永無寧日,因為這幹擾使得心無法自覺地作主起念。當認知到虛妄自我就是真正的煩惱症結時,也就能確認問題的根源。再者必須了解,修行的種種方法只是“方便法門”,這些方法是要平靜自己的心,幫助個體破除念頭黏縛於心所造成的虛妄獨立感,而與整體融合,能真正認知生命的本質,認知個體與整體是不可分的不二關系。修習不同的方法或參加法會並不是生命轉變的保證,它們只是練心轉念的方法工具而不是目的。唯有學會解構並放下虛妄個體不自覺執取念頭為“我”的起心動念模式,從被念頭纏繞於心而成的虛妄自我裏破繭而出,才能體現活潑自在的清淨心。當了解到問題和煩惱是染汙心作用的結果,開始將禪修的方法原則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則生活中的各個層面都會有所提升轉變。

  酸甜苦辣自家種

  有的人會懷疑,當停止定義分別存在的事物時,那什么是真?世界還剩下什么?當停止妄想分別時,其實剩下的就是真正的世界,真正的自己,也就是清淨心及其所顯的一切整體。事實不會因為你不定義它而消失,相反的,事實會因為你的定義而消失。如禪宗四祖在“方寸論”中對法融禪師的開示:“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徧知。汝但隨心自在,無複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易。”心所顯的身、心、思想、環境等一切存在,是即時互融互徧,沒有心之內、心之外,現象的出現是沒有時間差別的。

  什么是事實存在的因呢?因果的法則究竟是如何作用呢?佛法所說的因果是極深奧的觀念,每個人依心起作用的當下,依心現出相應的一切存在現象,想法、身體、環境等一體同現,心之體與心起用的境是如如不二。清淨且真空的心是所有現象唯一的因,依真空無我的清淨心起作用,此作用包括念頭及一切能量所成的現象世界,念頭是作用所生的果,所生的念頭與相關的現象是一體同現,無有前後。有的人認為念頭本身是因,而其所相應的現象為果,這是不正確的。要知道念頭是被生出來的,念頭即生即滅,念頭本身不能生出另一個念。

  真正的因是真空無我的清淨心,心是無我、無相,依真空無我的心起一切用,現一切相。真空無我的心是生命的第一因,這無我無相的心既不是虛無飄渺的斷滅,也不是具象的實存個體,這第一因是無相、無我、靈知靈覺的真實存在,所以古人稱之為無因之因。無我之心為因,無相之心為因,契悟本性的人才能體會這無因之因。永嘉大師雲:“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心覓之不可得,但用處遍大千,禪宗有句名言,“只手之聲”,一只手如何能出聲音?心起作用的剎那間,以心為印,一印即法界現象生矣。因為心的本質是空有一如,心起用時,心之真空入一切心所生的有中,一切現象的有也融入於心的真空體中,心的體與用互融互徧,互相含攝。六祖檀經雲:“即其用時,體在用中,即其不用時,用在體中”,體為真空無相之體,體是心之體,用是心之用,依無相心體起緣起之心用。於心體緣起成一切法之用中,因一念不覺而起惑執著念為我的想法,即造出虛妄獨立的自我觀念,更執取少份依心體而緣起的四大條件為我的身體,將之妄認為獨立的自我之身,以此虛妄自我所執的念及其所執的四大形體我,在日常生活中酬對,便構成每天的現實生活。心的體用關系亦可如下解釋之:即其用時,立足於個體起出整體的用,當下的個體即是整體的全用,此時全體即用,動則萬善圓彰;即其不用時,個體收斂融入於整體而成一全斂的真空心體,此時全用即體,靜則一念不生。個體為整體之起用,整體為個體之本體,這是體與用的真實關系。現實生活裏不同的人起不同的心之用,不同的心之用就有其相應的念及不同結果,因果法則解釋了為何人的命運或生活條件有如此大的差異。

  在佛法裏另一個重要的觀念是平等心,平等心的意思是,每個人用相同能力的心起作用,每個人在一生中所遭遇的一切順逆,都是依於每個個人心本具的性德所生的公平結果。每個人都有本具的心是平等,每個人的心都能起作用是平等,不同的心之用就有不同的結果也是平等,而產生出結果之後,每個人就必定要承擔自己依心所造的結果,並與之廝守在一起,這也是平等。更進一步說,每個人都本具著相同功能的心,每個人的心都能起作用,不同的作用就會產生不同的念頭,以及與該念頭相應的日常生活中的事實與現象。依心而起用,依心而承擔自己的後果。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其理由,存在是實際,存在本身就是存在之理的顯現,若存在無理,則不成其存在,每個存在都有其理。很多人問,“這事情怎么會這樣”、“怎么會那樣”、 “為什么老天不公平”等等。要知道,果中之因就是其理,果熟必有其熟之理,悖之則昧。平等心指的是每個人心的本性本質是平等,心能起作用的本質能力是平等,任何起用必依因果法則平等,任何現象必依緣起理而成其相是平等,自作自受亦是平等。因此窮夭壽通、士農工商、貧賤富貴,業相看似不同,但每個個體所具、所依的心性普世之理是平等。

  人生的道理就如同農夫耕耘,如果農夫沒有得到預期的收獲,難道他應該感到驚訝嗎?假使農夫不滿意他的收獲,就必須在種植的過程中做適度的改變。要得到不一樣的結果,就應該播下不同的種子,如果期盼有較好的收成或是不同的收獲,卻始終不改變種植栽培的方式,那怎么可能達成預期的收獲?這個例子也可以套用在生活中,習性只屬於自己,沒有人可以為自己起念,沒有人可以為自己養成習慣,只有自己才可以做到。如果想要有不同的結果,合乎邏輯的做法就是從改變因地開始,這才是有效且公平合理的。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件事是絕對公平合理,因此絕不應該對環境人事抱怨,抱怨非但無用,而且任何形態的情緒都是心性的染汙扭曲,此扭曲會讓自己離事實更遠,更耽誤化解問題的最佳時機。每一刻所處的現實就是自己的傑作,無庸置疑,它是自己的事實。

  顛倒因果是讓修行成效不彰的一個嚴重錯誤,倒果為因的修行就像愚蠢的農夫,擁有一頭牛和裝滿穀物的牛車,農夫想要牛拖車,但牛站在原地不肯動,於是農夫拿起鞭子不斷地鞭打牛車。想想看,在這種情況下,你會鞭打牛車還是牛呢?虛妄的自我意識是一切苦的因,現象困境則是虛妄自我必然會遭遇的二元結果,想要改變人生,就必須鞭打個體虛妄的自我意識,而不是鞭打身體,也不是鞭打環境,更不是鞭打周圍的人。顛倒因果的人就像這個愚蠢的農夫,因果異位,欲煮沙成飯。該鞭打的是無法體認到清淨心源的妄念,以前趙州老人問一個僧人:“你一天看多少經?”僧人回答:“或三卷、或五卷。”趙州說:“你不會看經。”僧人覺得疑惑而反問趙州: “您一日看多少經?”趙州回答:“一日只看一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森羅萬象為一心之所印,心是造成一切問題的根源,心也是收斂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源。

  宗教本懷是收斂

  阿難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也是佛的侍者,他常自忖著:“我久為佛陀的侍者,並細心照料佛的生活,我知道有一天,佛陀會給我他的智慧。”然而,當佛陀滅度後,阿難並沒有得到他所期望的智慧,相反地,因為他尚未證得阿羅漢的果位,而被佛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強迫退出集結經典的僧團。從中阿難了解,說食不飽,慧不由他生,應該要以自己的精進努力來證得智慧。他同時也了解,守株待兔,終將徒勞無功,古雲:“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從緣得者始終成壞”,這本具的心能緣起生一切法,但這個心的本質本性是超越緣起,心和其本質不是緣起才有的、是本來具足的。一切法、一切現象必定是依於心本質的真空體而現,一切法、一切現象必定是依循心本質上的功能起作用,而成其緣起相。想要得到智慧改善生命,一定要先改變觀念,身體力行地作轉念的實踐。現在可以做的事要去做,不能做的事慢慢就會有能力去做;現在可以做的事不去做,不能做的事就永遠不會有機會或有能力去做。如同阿難這個故事闡明的,因果業報是起心動念模式的具體顯現,智慧福德無法靠別人的施舍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

  隱藏著凡夫的習氣,想藉由攀附聖人的教理而變成偉大崇高無非是幻覺,這也是很多信仰宗教的人共通的毛病。一個人不會因為選擇信仰某種宗教就會比其他人好或是差,所以認為發心不正的佛教徒會比一般人好,那是一種錯覺;同樣的,發心不正的禪修者也不會因為禪修後就變成比較好的人,如果有這種想法,那也是錯覺。現今許多信仰宗教的人,心中有兩套判斷標准,一套是以凡夫身攀緣真理或偽真理,而用驕慢的偽聖眼光看世界,把一己之方便視為究竟真理,睥睨異見,睥睨一切;另一套標准則是將自己所有的毛病過失歸罪給自己還是凡夫,或是用以偏概全的論點栽汙於曆代祖師所開的方便。人經常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邊,但兩者均是長養無明。這兩套標准在信仰者內心激蕩回互,在國家、宗教、派別、山門、個人之間,是非紛起,人心混淆莫衷一是。更甚者,信教徒眾在不覺中汲取錯誤知見的自我催眠中,讓自己深陷於極度排他的無明窠臼,這完全泯滅了教主創教的慈悲與智慧,也踐踏了宗教救世濟人的本懷。

  宗教創教的原意,乃是藉教理教化信仰者完全以該教之理為人生依歸,教人放下自我,以宗教之理完成人生旅程而進入永生。宗教的企圖並不是教導信仰者保留世間生活的錯誤知見,於閑暇之餘藉宗教教義修身養性。但由於曆史的發展,政治的介入,傳教團體的利益考慮,以及傳教者對本身宗教教理的不明,再加上信教者想藉宗教蒙利等種種因素,使宗教的信仰者逐漸發展出兩套生活的指導標准:一套是基於二元觀念的虛妄自我意識,結構習氣共業而產生出來的社會價值觀及社會的制度系統,以人世間的價值觀來解釋、學習宗教教義,此套系統又可稱為人世間的遊戲規則;另一套則是以個體虛妄的自我意識學習宗教教義,修行的道心雖然堅固但無正確的知見指引,導致破執的效果不彰,不能確切的了解修行的真正原則,無法著眼於突破虛妄的自我意識而與造物者融合為一體,雖然用功但抱舟搖櫓的種種的努力只是增長個體的無明與執著。這兩套標准的出發點雖然不同,但都是自我意識作祟的心外求法。前者是肯定自我意識的輪回遊戲,其所依的人世間價值觀原本就與個體與整體一元的永生觀念大相逕庭;後者雖然是個體試圖與整體融合的收斂過程,但卻在不覺中依著強化自我意識的路子來努力,而更堅固了我執,基於二元的觀念是不可達成一元融合的目的。現今各種不同的傳統宗教或新興宗教,為了吸引更多教徒信眾,在有意無意間引導教徒信眾走向曲解教理的模糊修行,著眼於折衷上述兩套錯誤的知見與破掉虛妄自我而達到永生的正確知見,以方便的道理接引學人而模糊了破執的動力與本意,這般想要成就天堂或淨土的想法和做法,其所倡導的乃是犧牲了追求永生、實踐永生的創教根本精神,更曲解了教法的精髓。肯定自我意識或是基礎於深化自我意識而想要破除二元觀念的修行,都不可能達成個體與整體融合的生命永恒,因為這兩套標准都是心外求法,在本質上、立意上都是與破除自我意識的生命永恒對立矛盾。

  修行是破自我執著的工夫,亦即是如何解構個體虛妄的自我意識的努力,修行更是收斂的工夫,把是非人我、能所對立、二元爭端等,都收斂於心,把個體收斂到整體,把個人收斂到造物主。儒家認為人人可以成聖賢,這是收斂人道於賢道;道家講人人可以成道,則是收斂人道於聖道;佛法說人人可以成佛,是將人無明的一切業收斂至佛業的清淨覺。修行的究竟目的,是要將一切非真理言說收斂於宇宙性的普世真理,收一切著相的妄念輪回業緣於清淨無染的心,將迷心的起心動念眾生收斂於覺悟的自性海。默禱、靜坐、參禪、念佛、持咒、觀照等等,皆是收斂法門;水邊林下、關中茅廬、崖洞深山、修道院、寺廟、道觀、草衣木食、羅漢無見思、明心見性、往生淨土、一心三觀、華嚴界觀、觀想頗瓦遷識、大手印、大圓滿,都不離收一切妄,顯一切真的原則。普世的真理無他,心法而矣。金剛經雲: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大道無老少,大道無宗派,大道無古今,大道無大小,大道無東西,大道無形;小道有老少,小道有宗派,小道有古今,小道有大小,小道有東西,小道有形。任何以凡濫聖的想法只是自我膨脹罷了,因此,修習各種禪修方法是為了淨化自心,心清淨了就不被自我、妄想、煩惱和執著束縛。

  收斂的另一面就是發散,沒有終極目標就是發散,科學的二元追求就是發散,心外求法就是發散,虛妄的自我意識永無止境地漂流在著相所造的虛妄想像世界就是發散,世間各說各話就是發散。發散就是虛妄自我的生命正在延續與擴張,個體害怕收斂會失去自由,失去自我,其實這是嚴重的錯誤。若不收斂造成二元的虛妄個體獨立意識,則會是永遠的苦因。個體自認為獨立於周遭的環境因緣是一種虛妄,也因為個體的虛妄獨立感會尋求依靠,因此攀緣外境,起貪、嗔、癡,造殺、盜、淫等種種苦因。不覺的心念如同失憶的人,於茫茫人海裏永遠地漂流,所以依靠著虛妄的自我意識而想找到真自由是空中樓閣,終成虛妄。只有當每一刻都在變化的個體,因不執著個體的虛妄獨立身分,而能自覺並時時與整體融合不二,此時變化的個體才是自由解脫。當個體融合於整體,融合於清淨心,即可依整體空的性德,起不執著單一獨立個體身分之作用,所起用的不同個體即能得到當下的解脫與無限的自由。當個體的虛妄自我意識解構消融了,才不會被自我執著以及自我認定的虛妄個體身分所拘所限,而得到真正的自由。一般人認為修行就是收斂自我,就不會自由,因為修行會有很多限制與不方便。然而,試問自己,若不修行就會有自由嗎?若不修行就沒有限制嗎?其實這是顯而易見的自我作祟,虛妄自我不斷尋找外在的依靠,而外在條件始終在變,導致虛妄自我不斷失去依靠,同時又被虛妄獨立感所驅使,疲於奔命尋求新的依靠。因此虛妄自我的生命是沒有歸宿,是無止境地發散著,而這發散的過程即是生生世世的輪回。

  所有的問題只有一個共同的根源,就是不穩定的個體虛妄意識。只有自己能夠創造並經驗自己的業,所有的責任都屬於自己,沒有任何問題是由自身之外的人或事物造成的。承受自造的結果是沒有借口的,如果問題從外來,自己絕不會遇到它,所有的問題都有自己一份,那一份就是自己所造及所應承擔的,這是公平合理。起心動念制造出相對應的結果,如果心是專注清淨,自然會有清晰和平靜的呈現。有位學員告訴我:“在練了氣功之後,氣讓我感到心非常平靜寧靜。”於是我問他: “當你不練氣功時,你的心仍然平靜嗎?”他的回答是否定的。我解釋說,在練氣功時感到平靜,是因為心專注於降伏妄念而產生平靜,不是因為氣功而產生平靜,由於專注在練氣功上,心不再彷徨起妄念。因此,專注是因,平靜就是結果,不同的起心動念會成就不同的能量,不同的能量意味著不同的法界,不同的法界就是不同的存在,不同的存在即是心顯現出不同面向的自造業。

  落實用功會使生活得到全面的改善,心也會變得非常清晰細致,要成為一個好的禪修者,就必須像農夫一般辛勤耕耘,問耕耘更要問收獲,收獲不對就必須檢討耕耘的方法,重新再耕,這才是負責的態度,也才是面對事實。不能像一般人所說的“只問耕耘、不問收獲”,若因對了,緣也具足,一定會有好的收獲。用功的禪修者須有以俗命換回真生命的精神,當年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時,自誓若不成道,不離此座。佛誓願以全部生命來追求開悟成道,為了完成心願,佛放棄了世間舒適的生活,最後成功解構一切執惑而洞見普世的真理。佛解構了個體虛妄的自我意識,消融了個體與整體的鴻溝,最後得以悟道成佛,解脫了個體虛幻的輪回,實證整體生命的永恒涅槃,並教導眾生得以悟道。佛所做過的努力就是精進修行的榜樣,佛是一個“熟練農夫”的完美例子,先種下成道意念的種子,再用自己的生命來耕耘照顧,日夜不停地調教磨練自己的心。佛的示現為未來的禪修者鋪出了一條據以修行而得解脫的路,這些正確的知見與努力所得的結果,就是佛達成了目標,收割最豐盛的成果:徹底而全然的悟道,無上的福報和功德,永生的個體起用解脫,永恒的整體清淨涅槃。

  不知道有生死的人忙著造業,知道有生死的人忙著了生死,生命裏只有一件事值得煩惱:是否契悟湛然常寂的清淨心。禪宗說“打得妄想死,許汝法身活”,找到本具的清淨心,並從清淨心起作用,學一切法,淨一切用,往正確的方向前進,到達涅槃寂靜。涅槃寂靜即是個體解脫之門,亦是整體圓滿的顯現,涅槃寂靜是真正的解脫和無窮的永生自由。

  不死不活則不死不活,半活不死則半死不活,活活死死只對了一半,死活死活則天下太平。

【書籍目錄】
第1頁:見了法師簡曆 第2頁:見了法師訪談提綱
第3頁:目錄 第4頁:書評:禪宗與賽斯,殊路同歸(許添盛)
第5頁:自序:融通異見,追尋開悟之路 第6頁:第一章 虛空開口
第7頁:第二章 法印匪從人得 第8頁:第三章 循業發現、隨業受報
第9頁:第四章 海中鹹味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4)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4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2-14 21:23:32
见了法师 妙参和尚 美国加州毗卢禅寺 http://www.vzmla.org/ 欢迎光临
第 3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2-14 19:53:53
禅门巨匠
第 2 楼
Carol Ko 发表于 2013-8-6 3:57:26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見了法師在啟台工程公司一別數十寒暑……?您現在已今非息比……?現在回首想出家殘念……?太晚?家父5月1日往生謝報?雖我吃齋念佛…?但卻依然無法改變世俗的宿命啊?松瑾愚痴……!盼您是否能于國曆7月13日告別式讓家父在西方極樂世界參佛典法喜充滿學佛…?我將永生報答您的大恩大德……………………
松瑾,請提供聯絡資料,師父在找您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2-7-3 6:46:41
見了法師在啟台工程公司一別數十寒暑……?您現在已今非息比……?現在回首想出家殘念……?太晚?家父5月1日往生謝報?雖我吃齋念佛…?但卻依然無法改變世俗的宿命啊?松瑾愚痴……!盼您是否能于國曆7月13日告別式讓家父在西方極樂世界參佛典法喜充滿學佛…?我將永生報答您的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