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圓滿自我,豐滿人生
沒有知識,就會看不清自己前進的道路;沒有知識,就難以在人生的路上跨步向前。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須不斷地提升自己,在具備與之等同的能力之後,才能推開成功的大門。
成大器,一定要謙虛勤奮
伊庵權禪師用功甚銳。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麼空過,未知來日工夫如何?師在眾,不與人交一言。
——明·蓮池大師
“伊庵權禪師在佛學研究方面很是用功,每到晚上,還是會流淚自責,說自己又白白浪費了一天的時間,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什麼收穫?老禪師常常坐在眾人之間,從來不與別人交談。”
我們可以看到,伊庵權禪師是一個多麼謙虛的人,對待佛學是多麼的用心,對自己要求是多麼的嚴格。弘一法師非常欣賞伊庵權禪師這種刻苦勤奮、不自滿、謙虛的學佛精神。弘一法師常常提及伊庵權禪師苦學的事,意在讓人們領悟:成大器,一定要勤奮學習,要多讀書。
“人生有涯,學海無涯。”一個人不管學問有多大,都要有一種謙虛勤奮的精神,都應當“活到老學到老”。宋代的朱熹就是這樣一個謙虛勤奮、終生堅持學習的人。
朱熹是一位對我國封建社會中後期最有影響的理學家。他從小聰明過人,剛剛學會說話,父親朱鬆就指著天空告訴他說:“那是天。”可是,小朱熹並沒有滿足什麼是天,還想知道天以外是什麼。他接著問父親:“天的上面是什麼東西呢?”這一下子把他父親問住了,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8歲時,朱熹開始從師讀書。他那聰明好學,勤思多問的態度表現得更加明顯了。老師教他讀《孝經》,他看完一遍後,在書上寫道:“不這樣做,就不能算作一個人!”
14歲時,父親病逝,從此家境變得艱難起來,朱熹不得不投靠到父親的朋友劉子羽門下生活。後來,為了維持生計,他以教師為職業,但教師的收入極其微薄,家裡仍然是一貧如洗。儘管常常揭不開鍋,但他卻以苦為樂。學生看到老師生活如此窘迫,就把煮熟的米飯,熬好的菜湯端給他吃。
朱熹以教書為職業,但仍刻苦學習。他父親的朋友們大多是有學問的人,家裡藏書很多,朱熹由此得到了充分的讀書機會,凡是書房裡有的書,他見一卷讀一卷。
南宋高宗紹興十八年,朱熹考取進士。任泉州同安縣主簿。可他仍感到自己學問不足,決心拜一位最有學問的人為師。
當時,福建延平有一位遠近馳名的學者李侗,幾年前,朱熹去同安縣任主簿的途中,曾去拜見過他。李侗知識淵博,對學生要求也很嚴格,朱熹非常渴望得到這位老師的指導。於是,朱熹懷著對老師的崇敬心情,決心步行去見李侗。當時李侗在延平,朱熹在崇安,兩地相隔幾百里,山水阻隔,路途艱險,可是一心一意拜師求學的朱熹也顧不得這些了。他覺得這樣做,正是表達自己的誠心誠意。經過半個多月的長途跋涉,朱熹疲憊不堪地到了延平。
當天夜裡,朱熹來到了李侗的家。為了不打擾李先生,朱熹就在李侗家的大門外打起盹來。清晨,李侗出門散步,見在路邊打盹的是曾來拜訪過自己的朱熹。急忙問道:“朱進士,你從哪裡來,怎麼睡在這裡?”朱熹聽見李先生問他,急忙整理一下衣服,恭恭敬敬地給李侗行個禮,說:“先生早晨好,我從祟安來。”“你是進士了,為什麼不坐轎乘馱?”李侗有些吃驚地問。朱熹誠懇地說:“我是特地來拜您為師的,怎能騎馬坐轎呢?請收下我這愚魯的學生吧!”朱熹的話語真情切,誠意感人。 “先別說什麼拜師,快到家裡去。”李侗把朱熹引進家門,讓他洗漱就餐。
朱熹換了衣服,吃了飯,精神倍增,就滔滔不絕地同李先生談論起禪學來。李侗見朱熹誇誇其談,華而不實,就嚴厲地批評說:“你談的都是些空話,現實問題卻懂得很少,這樣求學不行啊!”說罷連連搖頭不語。
朱熹一聽這話,“撲通”一下,跪在李先生面前,說:“李老師,您說得對,從現在起,我就改掉誇誇其談的毛病,請收下我吧!”李侗見朱熹說得很誠懇,又願改掉缺點,就收下了他。
從此,朱熹就在李侗門下潛心學習。李侗見朱熹勤奮好學,有時還有新見解,越來越喜歡,還特意給他起了個字,叫元晦,希望他成為一個外表不露,道德內涵的人。
朱熹如此謙虛、勤奮、好學,終使他成為我國古代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
“謙受益,滿招損。”一個謙虛的人,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會堅持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的知識越來越豐富,讓自己的才能越來越高,越來越強。朱熹為什麼會取得這麼巨大的成就?就是如此。所以,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抱有一顆謙虛的心,終生堅持學習,這樣才會成大器,取得大成就。
不讀書不行,死讀書更不行
勿貪世間文字詩詞而礙正法!勿逐慳、貪、嫉妒、我慢,鄙覆習氣,而自毀傷!
——明·■益大師
“不要一味貪戀世間的文字、詩詞,而妨礙了自己對於正法的學習。不要追逐慳貪、嫉妒、傲慢、鄙陋的習氣,這樣會傷害到自己。”
這句話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讀書難道不是要學習其中的文字、詩詞嗎?難倒不是用來提升自己,陶冶情操嗎?書難道成了害人的罪魁禍首嗎?針對這樣一種現象,弘一法師解釋說,書是我們的精神食糧,開卷有益,這是很多人的共識。為書所害之人,不是書本身出了問題,而是他們的讀書方式出了問題。這些人生搬硬套,不知變通,他們能入得書去,卻出書不得。
胡樸安是弘一法師的一位老朋友,他也曾經犯過此類錯誤。早年間,胡先生和弘一法師皆為“南社”的社友,後又同為《太平洋報》報社的同事,還曾一起創辦過“文美社”,一起編輯過《文美》雜誌。胡樸安是一位學者,他的筆記小品寫得尤為出色。他一生都從事報業,是報業的傑出人士。弘一法師在杭州出家後,他只要到杭州就一定去看望大師。
一次,他拜見弘一法師時,贈予法師一首詩,其中有兩句:“弘一精佛理”,“為我說禪宗”。其本意是為了押韻,卻不想弘一法師對胡樸安說:“我們學佛,既要精佛理,更要看重實際的言行。言行重一致,名要如其實。——我不是禪宗,也沒有為你說過禪宗。你詩中'為我說禪宗',這是誑語。我們不能夠忽視小事,認為它無關緊要。勿委誑語,免遭墮落。所以,我們都應該懺悔。”說罷,垂眉默坐,靜靜禱告。
胡樸安這時才想到自己囿於文人舊習,因為照顧詩文的押韻而犯了佛教誑語之戒,這就是死讀書的結果,嚴格按照書中的要求去和詩文,而忽略與實際的統一,因此心裡很不安,同時也更加敬重弘一法師了。
從弘一法師的這段經歷可以看出,他希望人們不要死讀書。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此話很有道理。書雖然為我們帶來了知識,但我們如果是死讀書,局限於書本,被書本表面的知識所迷惑,不能夠把書本知識與實際運用相結合,走上理論聯繫實際的道路,那麼,即使讀再多的書也無用。
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年少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兵法,每當談論如何領兵打仗,他總是口若懸河,認為沒人可以抵得上他。他曾經與父親趙奢談論過兵法,趙奢也難不倒他,但卻不認為他可以帶兵。趙括的母親問趙奢這是什麼原因,趙奢說:“領兵打仗的大事,而趙括卻把它看得輕鬆平常。趙國不任用趙括做將軍還好,如果一旦讓他做了將軍,那麼導致趙國的軍隊吃敗仗的人就一定是他。”
後來,趙王聽信謠言,拜趙括為大將軍,替換廉頗守衛長平。他的母親給趙王上書,說趙括只是讀了些兵書,從沒帶兵打過仗,而且為人驕傲,不能擔當重任。可是趙王不聽,執意要用趙括。
公元前260年,趙括領兵20萬到了長平。廉頗辦了移交,交了軍權,長吁短嘆地回邯鄲去了。趙括統率著40萬大軍,聲勢十分浩大。他把廉頗規定的不與敵人作戰的命令全部廢除,下命令說:“秦國再來挑戰,必須迎頭打回去。敵人打敗了,就得追下去,非殺得他們片甲不留。”秦軍得知趙括領兵守衛長平,就秘密派白起為上將到長平與趙軍作戰。白起佈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幾陣敗仗,引趙軍追趕。白起把趙軍引到預先埋伏好的地區,派出精兵2.5萬人,切斷趙軍的後路;另派5000騎兵,直衝趙軍大營,把40萬趙軍切成兩段。趙括這才知道秦軍的厲害,只好築起營壘堅守,等待救兵。但是,秦國又發兵把趙國救兵和運糧的道路切斷了。
趙括的軍隊,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守了40多天,兵士都叫苦連天,無心作戰。趙括帶兵想衝出重圍,秦軍萬箭齊發,把趙括射死了。趙軍聽到主將被殺,也紛紛扔了武器投降。結果40萬趙軍被秦軍在一夜之間全部活埋,可憐趙國最精銳的40萬軍隊,就在紙上談兵的主帥趙括手裡全部覆沒了。
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雖然滿腹經綸,書本知識豐富,但沒有實際的本領,不能把書本知識與實際運用相結合。結果,在實際的戰爭中一敗塗地,不但丟了性命,而且使趙國從此走上衰敗的道路。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死讀書、讀死書,不但誤了自己,而且還誤了國家。
不讀書不行,死讀書更不行。現代社會,書如浩瀚海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我們在泛舟書海之時,千萬不要迷失了方向。我們既不要做目不識丁的文盲,更不要做滿腹詩書的“睜眼瞎”,要學會把書本的死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活技能。讀書要讀得進去,更要走得出來。
不斷反省,才會不斷進步
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一味癡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
——明·■益大師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有過失,他就沒有自我修為的能力了;如果一個人看不到別人的過失,那麼這個人就沒有什麼過錯了。我們在修煉的時候要像癡呆之人那樣執著,要深深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評。不要怕自己的智力劣鈍,領悟能力差,只要在心中時常自我反思,自我修煉就行了。”弘一法師只用一句話點破了這句偈語:反思讓人進步。
弘一法師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失,平時壞的習慣、習氣太多,常常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他勸誡我們,要多讀聖賢書,多讀經。通過讀書、讀經來審視自己的行為,找出自己的毛病,改正這些缺點,幫助自己不斷提升。
在每日的修行中,他也是這樣做的。他不斷解剖自己,只要發現自己的思想出現了偏頗,就立馬進行修正。所以大師常說:“常常檢點約束自己,是一個人必修的功課。”
晚清重臣曾國藩對這一點也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說:“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強,而後有振興之家;必使人悅神欽,而後有驕集之祥。”那麼怎樣才能為人生的成功打好基礎呢?曾國藩提出了“悔缺”之道,即通過反省自己的缺點過錯,以完善自身為切入點。
一次,竇蘭泉來與他切磋學業,曾國藩並未理解好友的意思,便“詞氣虛驕,與人談理”,本來是一件增益學業的事,卻適得其反,二人不歡而散。由於曾國藩好多言,自以為是,總是無意中就傷害了朋友間的感情。
對此,好朋友看在眼裡,但知道曾國藩的性格,都不願相勸。只有岱雲敢於揭破。點出曾國藩的三個毛病。其後,曾國藩在日記中寫道:“岱雲言餘第一要戒'慢' 字,謂我無處不著怠慢之氣,真切中膏肓也。又言予於朋友,每個恃過深,不知量而後人,隨處不留分寸,率至小者齟齬,大者兇隙,不可不慎。又言我處事不患不精明,患太刻薄,須步步留心。此三言者皆藥石也。”
針對自己性格中的缺欠,曾國藩有意識地進行調整,主要採取了兩個辦法,一是給弟弟們去信,向朋友們打招呼,請他們時常指出自己的缺點,二是記日記,藉以每天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反省。他堅持寫作《治心經》以懲戒不好的東西。他的《日記》中載,六月初五日,寫《治心經》反省以前之事。六月初八日,寫《治心經》一本。初十日,又寫《治心經》一冊。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一個人不怕犯錯誤,就怕對待錯誤的方式不正確。面對錯誤,如果我們能夠反省自己的行為,找到錯誤的原因,尋求改正錯誤的方法,那麼,我們就是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進步。可是,現實中很多人對自己的明顯錯誤就是視而不見,對於自己的缺點就是不反省,這樣,怎麼會有進步呢?因此,請正視我們的缺點,時刻反省自己,讓自己在一次次改正錯誤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不斷地成長。
謙虛為人,方有大作為
從今以後,願遁世不見知而不悔,作一齋公齋婆,向廚房灶下安隱過日,今生不敢復作度人妄想。
——清·彭際清
彭際清是清朝乾隆年間人,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親曾經做過兵部尚書。雖然出生於官宦之家,但彭際清並沒有走入仕途,而是立志學佛,度人於危難之中。他講經說法,著書立說,從佛理上說,確實度了不少人。當然,這句禪語說要隱居,不敢再作度人妄想。這是他的謙虛之語。這也說明了他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因而獲得更多人的尊敬。
弘一法師非常贊同彭際清的這句禪語,不管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修佛參禪的日子裡,他都是這樣做的。他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他從不驕傲,不以人師自居,對待前來請教的人一直都表現得謙遜、和善。
在檀林福林寺時,許多人因仰慕弘一法師的才學常到寺中拜見他,向他請教宗教、哲學上的問題,人前人後,他都表現得非常謙虛,半點也沒有流露出驕傲自滿的情緒,這讓人們更加敬重他的為人。
東漢大文學家、書法家蔡邕也是這樣一個人。正因為他不好為人師,在他的極力推薦下,才使當時毫無名氣的王粲為人所識,並成為建安文壇上的一朵奇葩。
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文學成就最高的一個人。他早熟早慧,少年時代便博覽群書,才思出眾,筆下功夫不同凡響,因此,小小年紀便很有名聲。當時人說王粲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一次,年輕的王粲與一位朋友同行時,見到路旁一塊石碑,兩人停下來將碑文讀了一遍,又繼續趕路了。走了一段路,這位朋友想驗證一下王粲的記憶力,於是對王粲說:“先生剛剛看過的碑文,還記得嗎?”王粲胸有成竹,馬上背誦起來,竟然能背得滾瓜爛熟,一字不漏,使朋友十分佩服。
13 歲時,王粲來到長安,當時的長安處於一片混亂之中,大軍閥董卓將漢獻帝與文武百官一起劫持到長安,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性情暴烈的董卓動輒殺人,搞得大臣們惶惶不安,人人自危。長安的流亡朝廷中,有一個著名學者叫蔡邕,人稱蔡中郎。蔡邕博學多才,文章獨步天下,而且生性隨和,儒雅大方,慷慨好施,禮賢下士,是一個人心歸向的大名士。儘管時局動盪不安,但蔡邕的府邸依然門庭若市,從早到晚上門求見和拜訪的人絡繹不絕,以致門前的道路,常常被來訪客人的車馬所堵塞。
這天,王粲也去求見蔡邕。當時蔡邕的府上賓客盈門,高朋滿座,蔡邕正與來賓們席地而坐,談笑風生。這時,只見一個家人湊上去對蔡邕輕輕說了幾句話。蔡邕對家人連聲說:“快請,快請!”說著站起身來,慌忙之中也來不及穿好鞋,便倒拖著鞋出門去了。滿座的賓客從未見過蔡粲如此緊張的神情,心裡紛紛猜測起來:來人是誰呢?此公的來頭可不小啊!當蔡邕把王粲帶進來與大家見面時,賓客們無不流露出驚訝的目光,有幾個人還下意識地用手背揉了揉眼睛,唯恐是看花了眼。原來13歲的王粲瘦弱矮小,皮膚黝黑,體格不壯,相貌不揚,非常不起眼;而此時的蔡邕已年近60歲,又是文壇的泰斗,卻如此禮遇一個小孩,簡直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蔡邕明顯地感覺到了大家疑惑的眼神,於是,拉起王粲的手對大家說:“這位嘉賓王粲可是個舉世無雙的神童哩!他雖只有13歲,詩賦文章卻無一不精。他才情出眾,悟性極高,不用說,將來一定會超過我十倍;就是現在,在很多方面我也大不如他呀!”蔡邕環顧在座的賓客,繼續說道:“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將把一生珍視、收藏的圖書典籍,全部贈送給王粲,這些藏書給王粲,比放在我這裡,更能發揮作用!我的話是不會錯的,你們等著看吧!”自古文人相輕,蔡邕如此謙遜,難能可貴,經蔡邕介紹,座中的賓客們無不對王粲刮目相看。
16歲時,王粲被朝廷授職黃門侍郎,但他見政局混亂,朝廷徒有其名,便南下荊州,去依附地方實力派劉表。劉表的門客眾多,其中不乏才智人士,但年紀尚輕的王粲,居然很快便脫穎而出,被荊州文人公推為文壇盟主。這之中也有蔡邕的功勞。
正所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即使在某一方面取得了微薄的成就,也不能夠因此而驕傲。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自己在某一方面比別人突出,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人家。所以,在任何時候都要謙虛,千萬不要產生好為人師的自滿情緒。
認真去做,才有收益
今見好心出家在家四眾,多是好高騖遠,不肯認真專修淨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今生未遇通人。
——清·印光法師
“我發現那些因為發自好心出家修行或是在家修行的人,大多好高騖遠,不肯真正靜下心來專門修為,他們根緣淺薄,到現在還沒有遇到真正通達之人。”這是說,很多學佛之人好高騖遠,缺少認真學佛的精神。因而,他們不能真正領悟佛法。
弘一法師也經常告誡弟子:“學佛要認真。”出家前,弘一法師就是一個凡事認真,一絲不苟的人;出家以後,不僅自己如此,要求弟子也是如此。其實,不光學佛如此,我們在塵世中,做任何事都要如此,萬事,只有認真去做,最終才有收益。
北宋文壇領袖之一的蘇軾可以說是多才多藝,他的散文和詩、詞都很有名,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詞方面,他和辛棄疾齊名,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在書法方面,他自成一派,為世人所重。蘇軾能取得這樣的光輝成就,和他少年時孜孜不倦、認真讀書分不開。
蘇軾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蘇洵到7歲時才發奮讀書,專心攻讀,成為北宋著名的散文家,亦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母親程氏是一位很有文化教養的婦女,是蘇東坡的啟蒙老師。他家藏書相當多,父母常引導蘇氏兄弟讀書學習。在家庭影響和父母的熏陶下,蘇軾自幼聰敏好學,7歲知書,10歲能寫文章,常受到親友們的讚揚。
在讚揚聲中,少年蘇軾逐漸滋長了自滿情緒,變得目空一切。有一天,他在書房門口貼上這樣一副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說來也巧,幾天后,有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上門向蘇軾求教。老人拿出一本古書請蘇軾誦讀。蘇軾翻開一看,別說從未讀過,書上的字許多都不認得。蘇軾頓覺無地自容,羞愧得滿臉通紅。經此一事,蘇軾開始重新認識自己,下決心要從頭學起,於是便在原來的對聯上各加了兩個字,改為: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從此,蘇軾以更加認真的態度求學,發憤努力,博覽群書。 21歲時,蘇軾考中了進士。主考官歐陽修讀完蘇軾的文章後,大為嘆服,他給梅堯臣寫信說:“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可喜,可喜!”宋仁宗讀了蘇軾的文章,高興地說:“我今天為子孫又得到一個宰相了。”
蘇軾雖然天資聰穎,但是如果沒有白髮老人的點撥和提醒,相信他就會因自滿而荒疏了學業,到頭來將是一事無成。幸好,在面對老人拿出的那本古書時,他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決心改正,此後一直以認真的態度求學,最終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佛門有一句俗話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初學佛的人非常恭敬,非常認真,實在是難得。學佛二年呢?佛在西天。這時間久了,故態復萌,也不把佛當作一回事了。學佛三年?佛化雲煙。沒了,變成老油條了。這是佛門一句老話,也是常見的一個現象。古人講“成佛有餘”,奈何初心保持不住,隨著時間就變質了,隨著環境就動搖了。 “不肯認真專修淨業”,這一句話說得是尤其深刻,值得我們時時刻刻警惕。
聽得了意見就能做得對事
當恪守淨宗列祖成規,持齋念佛,改惡修善,知因識果,植福培德,以企現生消除業障,臨終正念往生,庶不虛此一生,及親為如來弟子耳。
——清·印光法師
“我們應該嚴格遵守淨宗家風,老實念佛。持齋是吃素,不與眾生結怨仇,培養自己的慈悲心,改惡修善,要由內心裡去改。培德植福,依此而行,在生能消除業障,臨終神誌清楚,穩生安養。真心照教規去作,方不虛度此生,才是三寶弟子。”
弘一法師很喜歡這段話,因為它對我們的修行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就是說叫我們按照宗師說的去做:持齋念佛,改惡修善,知因識果,植福培德。在現實生活中,知因識果也很重要。只有清楚了事情的因果關係,才能做到神智清楚,聽得進別人的正確意見。
對於如何才能更好地聽取別人的意見,弘一法師還說:“在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這是告誡我們,當事者要站在事外來看看,建議者要置身事中想想。這樣,當事者就能夠聽進去別人的正確意見,建議者就能夠提供正確的意見。
三國時期的劉備雖然尊重賢臣,對別人的意見也善於採納,但是在關羽之死上卻無法聽進去屬下的意見,以至於殞命白帝城。
三國時期的劉備自桃園結義後,與義弟關羽、張飛弟兄三人想藉“匡扶漢室”之名,成就一番事業。奮鬥的前期一直是跌跌撞撞,沒有成什麼大氣候,倒是經常被別的諸侯逼得東躲西藏。後來得到諸葛亮的輔佐才時來運轉,得了荊州,進了四川。經過艱辛的鬥爭,好不容易在蜀地稱帝。當時三國鼎立的態勢雖已形成,但曹魏強大,吳蜀兩國相對弱小的格局並未打破。蜀地周圍少數民族經常襲擾,國家初立更是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劉備要展宏圖,本應憑藉天時、地利、人和的良機,或在自己的領地裡勵精圖治,穩固基業,或者加強吳蜀聯盟,一致北面抗魏。可是由於東吳利用關羽驕傲自滿的情緒,賺取荊州,並殺了關羽,使劉備悔恨交加,決計舉傾國之兵,東出伐吳,企圖消滅吳國,為他的二弟關羽報仇。
趙雲當時勸阻道:“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人神共怒,陛下可早日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捨魏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願陛下察之。”劉備卻回答道:“孫權害死我二弟關羽,我與他有切齒之仇,啖其肉滅其族,方雪我恨!你不要阻攔。”趙雲仍堅持勸阻道:“魏國之曹丕是竊漢朝而王天下的國賊,我們與他的仇是公仇,討伐東吳報殺弟之仇是私仇,但願我主能以天下為重。”劉備憤憤地說道:“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因一時的憤怒,奮鬥的大目標已拋至腦後,對趙雲的正確意見半點也聽不進去。
諸葛亮見這種情形。便率領文武百官當面勸諫。劉備也不聽。後來諸葛亮又專門寫成奏章,講明伐吳的害處,劉備還是置之不理。學士秦宓再諫,劉備甚至要砍他的頭。諸葛亮等人也只好由他去了。於是劉備親自率領75萬大軍,出師伐吳。
起兵之時,蜀軍一路上浩浩蕩盪,氣勢恢弘,斬將奪關,蜂擁而來。此時東吳的大將周瑜、魯肅、呂蒙已先後身故,孫權在危急之時,拜一懦生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東吳六郡八十一州兼荊楚諸路軍馬,並鄭重地囑託道:“京城以內的事,我自己主持,京城以外的所有疆土上的事,由你決策。”
劉備進軍之際,打了幾個小胜仗,已是喜不自勝,如今又聽說東吳任命一介書生為帥,更是不放在眼裡,便催促各路人馬加速前進,大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架勢。陸遜走馬上任後,運用“持重不搶先,待機而製人”的戰略嚴陣以待。
首先,陸遜宣布決策:“各處關防,牢守隘口,不許輕敵。”眾將領開始對他這個白面書生統領大軍就不大服氣,今見他只下令死守不讓出戰,更是不理解,但礙於軍令,勉強服從。當劉備大軍壓來,陸遜與吳將韓當並馬而望,陸遜指著劉備的軍馬說道:“劉備兵剛來,又連勝十餘陣,銳氣正盛……他們正自得志,我們只要堅守不出,對方求戰不得。俟時機成熟,我將用奇計破之。”韓當只是撇撇嘴,沒說什麼,心想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膽怯就是膽怯,還吹什麼牛,心裡很不以為然。可時隔不久,陸遜果真瞅准時機,率軍動如脫兔,終於一把火燒了蜀軍七百里連營。
陸遜趁蜀軍混亂,率大軍掩殺過來,加之火助風威,風助火勢,導致蜀軍全線崩潰。劉備帶一點殘兵搶占馬鞍山依險據守。陸遜又督各部兵馬四面圍攻。情急之下,劉備於夜晚乘黑衝出重圍,靠沿途驛站焚燒將士丟棄的軍車、鎧甲等來阻斷追兵,才逃回白帝城,所有舟船、軍械等軍用物資,喪失殆盡,蜀軍屍骸漂滿江面,順江而下。直到此時,劉備還說:“我竟被陸遜所折辱,豈不是天意!”
劉備在臨死之際仍沒有幡然醒悟,還認為自己運氣不好,是天在滅他,體會不到自己的慘敗是因為自己聽不見眾人的正確意見、一意孤行所致。熟知歷史的人,都為劉備深深嘆息。既嘆息他報兄弟之仇的義氣之舉,更嘆息他由於不聽正確意見而丟失了大好的局面。
由此可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認真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只有那些真正意義上的智者才會做到這一點。在現實中,很多人在面對重要事情時,總是不能夠虛心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一意孤行,最終導致失敗。此現象屢見不鮮,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
時刻保持一顆積極進取的心
隨忙隨閒,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
——清·融明大師
“無論在什麼環境,工作繁忙也好、悠閒也好,佛號不要間斷。無論是稱心如意,還是事事都不如意,時時刻刻不忘往生西方。”弘一法師常引用這句告誡世人:在生活中,要時刻保持一顆積極進取的心。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此語不假。實際上,許多人身處困境之時,為了改變自身處境,能夠籌劃運作,積極進取,從而取得一些成就,改變了自己的環境。但當他處於優越的環境之中時,舒適、優越的生活使他失去了鬥志,喪失了進取之心,滿足於眼前的一切,最終一事無成。
所以,無論在順境,還是在逆境,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積極進取的心,這樣,才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打工女皇”吳士宏年少時腦子聰明,膽子大,愛運動,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不幸的是,一場大病從天而降,剝奪了她原本計劃好的一切。整整4年,三次報病危,她始終躺在病床上忍受著病痛與孤寂的折磨。這場使她身心備受折磨的“病”,讓她恍如隔世。 4年後,她終於從病中得到了解放。她覺得:自己的生命只能重新開始。從那時開始,吳士宏萌發了自己的野心:要做一個成大事的人。
考大學還有機會,但不屬於她,她沒有錢、沒時間。 4年時間用在生病上,就算考上大學,沒有工資還得自負生活費,太離譜了。她決定選擇一條“捷徑”——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來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對吳士宏來說,自學並不是最高效的方式,是因為別無選擇。她有一個目標:把病中耗費的4年掙回來。她選了科目最少的英文專業。書,可以藉一部分,要買的只有許國璋4冊;要省錢,可以聽收音機。從此,她開始搏命,用自己的不顧一切的努力去拼搏。吳士宏的英文都是從頭學的,花一年半拿下了大專,吳士宏感覺最深的兩個字“真苦”!她每天擠出10個小時的時間用在學習上,自考文憑考下來了,她最得意的是“賺”回了點時間。
學業完成後的她獲得了一個意外的機緣——到了IBM。一開始她做的是“行政專員”,與打雜無異,什麼都乾。身處一群無比優越的真正白領階層中,吳士宏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常常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沒有價值。
吳士宏是一個善於“成長”的人。她在不斷地學習、實踐、超越,再學習、再實踐、再超越。剛進IBM時,吳士宏幾乎不會什麼,連打字都是從頭學起,她拼命努力學習一切相關的東西。她開始做銷售的時候,感覺到專業知識是第一大障礙,“培訓畢業只是個模子,要把客戶的具體要求套進去再做出方案來,沒那麼容易!”在這過程中,她給自己定下了要“領先半步”的目標。 “不把自己累到極點就覺得不夠努力,對不住自己”。她在辦公室裡暈倒過,吐過血,犯過心絞痛。還專門在抽屜裡備著鬧鐘,一個星期總有幾次熬到凌晨兩三點。就這樣,在付出了辛苦和心血之後,她終於發展了第一個大客戶中遠:中遠的運輸公司業務是IBM主機,外輪代理全部是IBM小型機系列。
1994年,吳士宏去了IBM華南公司,她在那裡帶起了一支隊伍,一起成長,一起做出了輝煌的業績。吳士宏又一次經歷了蛻變昇華:“我學會了做經理,克服了偏執,懂得了大度,能凝聚起不同文化背景的各類優秀人才,真正懂得了什麼是經理人;完成了從用'命'做事,到學會思考;從不知前路的迷惘,到有理想的昇華。我的下一個目標,不是超越別人,我想超越自我。”
人皆有懶惰之心,不管是誰,只要長時間身處安逸的環境裡,就會逐漸產生懈怠的心理,倘若不能及時醒悟,放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必將喪失鬥志,沉淪在溫柔鄉里不能自拔。人們常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何嘗不是這樣,等你發現比別人已經落後一大截的時候,再想追趕已經來不及了。
因此,在平時,我們就不能鬆懈,要時刻保持一顆積極進取的心。
學習要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娑婆有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所牽;矧多愛乎?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則臨終為此念所轉;矧多念乎?
——明·幽溪大師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嗜好是一切眾生都有的,它就是牽引我們六道輪迴的原因;我們念佛求生淨土,必須要將自己一切的嗜好統統捨棄、放下,往生淨土才不會有障礙。”
我們能從這句話悟出什麼呢?弘一法師告訴我們,幽溪大師的話強調的是人進行修為時馬虎不得,應該一絲不苟,專心致志。人的一生是短暫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限的事業當中的時候,就要專心致志地為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努力,如果三心二意,就很可能一事無成。
春秋戰國時期,下棋成為非常流行的運動。人們紛紛立志要做一名優秀的棋手,於是,很多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了出人頭地,都去拜師訪友學習棋藝。
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有兩個親兄弟。他們和很多人一樣,也有著同樣的志向,而且他們都有學習棋藝的天分,在小村子已經算得上是高手了。
一天,這兩個兄弟來到了集市上,忽然聽到有人提到奕秋。他倆頓時來了興致,趕緊跑過去看個究竟。奕秋是那時全國的頂尖高手,他技藝高超,無人能敵,找他拜師學藝的人更是多如牛毛,但是很多人都因為沒有天分被奕秋拒之門外。
兄弟二人來到人群裡,仔細聽了個明白。原來,這裡今天有個下棋的擂台,凡是勝出的人就可以有機會成為奕秋的弟子,跟著奕秋學習棋藝。兄弟二人聽到這裡,手開始癢癢了,心裡也蠢蠢欲動起來。他們二人商量了一下,決定上台打擂。
幾個回合下來,兄弟二人戰勝了所有前來打擂的人。終於,兄弟二人對決的時候到了。這時,一位老者走了出來,對兄弟二人說:“你們已經是我的學生了,不用再戰了。”從此,兄弟二人天天擺棋譜,聽奕秋講課。
相比之下,老大沉穩老實,喜歡鑽研;老二聰穎活潑,接受能力強。一開始,老大根本不是老二的對手,常常被弟弟殺得一敗塗地。漸漸地,老二開始有些心不在焉,該擺的棋譜被丟在了一邊,就連聽老師講課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甚至有時候上課,老二會溜到窗邊,看到外面天空中飛翔的大雁,就考慮著怎麼樣能把它們射下來。
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很快,新一年的擂台賽開始了。這一次,老二還是得意洋洋,因為他以前一直都是勝利者,每次都能戰勝哥哥,心想這一次也不會例外。但是沒有想到,等到二人上了擂台,擺開棋盤沒有多久,老二就敗下陣來,老大最終以絕對優勢戰勝了老二。
比賽之後,奕秋又開始篩選徒弟了。這一次,他只選擇了兄弟二人中的老大。結果,老大成了奕秋棋藝的傳人,而老二在不久之後就默默無聞了。
那個三心二意學棋的弟弟,是不如哥哥聰明嗎?當然不是。這是因為他沒有頑強的毅力,沒有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之道,貴以專”,一個人不管天分有多高、悟性有多強,不管是否從事自己擅長或感興趣的事情,都應該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否則,三心二意,“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便會一事無成。
虛度光陰就是荒廢生命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過精神;世之最可愛惜者,莫過光陰;一念淨即佛界緣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動一念即十界種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寸時光即一寸命光,可不愛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則不浪用,則念念執持佛名。光陰不虛度,則刻刻熏修淨業。
——清·徹悟禪師
“世上最值得珍惜的是時間,最容易浪費的也是時間。很多人對於時間的珍貴用'一寸光陰一寸金'來形容,因此,對於時間,不能夠浪費。所以,人生在世,切不可虛度光陰。”
弘一法師非常珍惜時間。他的朋友歐陽予倩對此很有體會。有一次,弘一法師和他相約八點鐘見面。可是,兩個人離得較遠,恰逢那天是假日,趕電車困難,時間就耽誤了一些。等到歐陽予倩上氣不接下氣地趕到約會地點時,弘一法師卻對他說:“我和你約的是八點鐘,可是你已經遲到了五分鐘。我現在沒有工夫和你談了,對不起。我們改天再約吧。”
歐陽予倩不禁愣住了,沒有辦法,他知道弘一法師時間觀念很強,只好回頭走了。
有人認為這真是小題大做,何必如此較真呢?其實,弘一法師正是因為對時間如此地珍惜,才會取得以後的成就。那些對時間不重視的人,經常會因為時間不夠,許多重要的事情沒有完成而造成終生的遺憾,這就是沒有珍惜時間帶來的嚴重後果。
弘一法師告誡我們,人要想獲得成功,將來有所成就,就必須緊緊抓住時間的尾巴,不要讓時間溜走,不虛度每一寸的光陰,刻苦勤奮,這樣生命就不會荒廢。
古今成大事者,無一不是惜時如命之人。
司馬光6歲那年,父親就開始教他讀書,並常常給他講一些少年有為的人勤奮好學的故事,勉勵他以此為榜樣,珍惜時間、刻苦讀書。家住壽州安豐時,當地有一個姓丁的青年,十分勤奮好學,學問和文章在全縣聞名。父親司馬池便以這個青年的事蹟教育司馬光,並對他說:“他日得如丁君矣!”學有榜樣,又得到父親的指點,司馬光果然倍加努力。他讀書跟父親一樣,不僅僅只是背熟,還要弄懂意思。所以,往往同伴們背會了書去遊玩,他卻獨自放下帷幔,苦苦思考,直到把文意弄懂並把書背得爛熟為止。
為了不浪費光陰,抓緊時間讀書。司馬光自己設計用木頭做成了一個圓形枕,取名“警枕”,夜裡睡覺便把它枕在頭下。木頭是圓的,床鋪又是硬板,晚上睡覺只要一動彈,“警枕”便會滾落在地,他隨即驚醒,披衣起床,挑燈夜讀,不至於一覺睡到大天亮了。
這樣刻苦學習到15歲,司馬光“於書無所不通,文辭醇深”。而且他學的知識很紮實,以致“終身不忘”。司馬光始終保持著刻苦學習的習慣,不管是在馬上,或是在官轎中,抑或在夜不能寐的時候,他都抓緊點滴時間來讀書思考問題。
正是司馬光少年時代的苦讀奠定了堅實的經史、文學基礎,才使他能手著不朽的巨著《資治通鑑》;也正是他童年便養成了正直、誠實、質樸、仁厚的品格,所以才能入朝為相,成為北宋一代名臣。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韶華易逝,要想將來有一番成就,就要抓緊時間,發憤圖強,不要留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喟嘆。
李叔同也曾寫過這樣一首詞——《悲秋》,用來勸諫人們要珍惜時間:風乍起,黃葉飄,鏡裡朱顏,愁邊白髮,日夕疏林抄。花事匆匆,夢影迢迢,零落憑誰吊。光陰催人老,縱有千金,縱有千金,千金難買年少。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缺乏珍惜時間的意識。君不見,夜晚燈紅酒綠,觥籌交錯,牌桌上你來我往,玩得不亦樂乎。這些人正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想有作為的人必須與他們劃清界限。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珍惜時間吧!
向別人學習,才能讓自己更完善
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沉潛,奚刻當矯之以渾厚。
——清·陳榕門
“輕佻應以穩重矯正,浮躁應以踏實矯正,褊狹應以寬宏矯正,急躁應以和緩矯正,剛強暴戾應以溫柔矯正,淺露應以沉潛矯正,刻薄應以渾厚矯正。”
“每個人身上總會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積極向別人學習,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弘一法師藉此這樣告誡我們。
德高望重、知識淵博的弘一法師,深受人們的敬仰和愛戴。他從來都不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他非常謙虛,總感到自己還有許多不如人的地方,總想著向別人學習。一代宗師尚且如此,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又豈能例外呢?
古今中外,許多成功人士,皆有向別人虛心學習的優點,它們的成功也正說明了這一點。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是這樣一個善於學習別人長處來彌補自己不足的人。
幾乎在每次較大規模的戰爭中,成吉思汗都處於劣勢,可為什麼大多數情況下又是以他的勝利而告終呢?除了成吉思汗本身能征善戰,足智多謀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善於向別人學習,即便對方是自己的敵人。
成吉思汗對於工匠有著極大的興趣,每次戰役之後,工匠一個不殺,都帶到大漠,讓他們從事生產。這是因為蒙古生產技術落後,尤其缺少工匠。也真難為成吉思汗能想出這種辦法來,用最快的方式趕到了時代前沿,不亞於經過了幾次科技革命。他讓工匠們建造了很多的大兵工廠,生產作戰所需的兵器。
有一個俘虜想活命,但他又不是工匠,當元朝軍隊過來檢查時,他用右手食指在左手食指上來回換了兩下,表示他會鋸木頭,居然因此就保全了性命。有一個西夏的降人,工技嫻熟,因而深得成吉思汗的寵愛。當耶律楚材到成吉思汗身邊時,這個工匠譏諷他說:“現在是需要工匠的時候,你這個酸秀才來幹什麼?”足見當時工匠的地位是很高的。
而且,成吉思汗還把被俘的工匠組成了獨特的軍種——工匠隊。有人說,這是古代軍事史上最龐大的獨立兵種。
充分利用工匠,保證了元朝軍隊的武器始終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他們不僅有拋石機、連發弩、“火焰噴射器”,還從漢人那學來了火藥技術,改進了火器,建造了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火砲。在後來的攻城戰中,砲兵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四大發明中的火藥技術傳到歐洲,就是元朝軍隊帶去的。
讓當時幾乎是最落後的民族掌握時代最先進的技術,成吉思汗用一個“借”字,解決了幾百年都不一定能解決的問題,這不僅表現了他的謙虛好學,更表現了一代天驕的雄才大略。
成吉思汗為了改變本民族的落後面貌,努力學習其他民族的先進技術、理念,以彼之長,補己之短,這在當時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面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們不應該感到害怕或是極力去掩飾,這樣只會讓我們的缺點和不足更明顯,對我們的發展也更不利。我們應該做的是,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虛心向他人學習,吸取他人的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要把工夫用在平時
人生能有幾時?電光眨眼便過!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拔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由他命終,我之盤纏預辦,前程穩當了也。若不如此,後悔難追!
——清·天如禪師
“人生是短暫的,眨眼工夫就過去了。趁著現在不老不病的時候,抖擻精神,超脫世事;有一天的時間,就念一天的佛名;有一會兒的工夫,就修一會兒的淨業。不管別人怎樣了結此生,反正我自己的'盤纏'已經預備好了,前程是穩當的。如果不備好'盤纏',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總是到了緊要關頭,才發現自己才疏學淺,白白的浪費了大好機會,遺憾的是,此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弘一法師因此告誡我們,不管幹什麼事,都要把工夫用在平時。只有平時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去學習,才不會造成“臨時抱佛腳”的尷尬局面。由此,我們應該時刻謹記:人隨時要有憂患意識,隨時需要為自己準備好必要的“盤纏”。
曾國藩就是一個隨時為自己準備“盤纏”的人。
從根本上說來,曾國藩一生的學問功業,主要是基於他自己的發憤苦讀,不斷為自己增加“盤纏”。 9歲時,他已經讀完了“五經”;15歲時,受教讀《周禮》、《禮儀》,直至能夠背誦;其後,他還讀了《史記》和《文選》,這些恐怕就是曾國藩一生的學問基礎。
1836年,曾國藩會試落第。這次失敗,讓他知道了自己功力欠深,同時,也使這個生長在深山的“寒門”士子大開眼界。試後,曾國藩收拾行裝,悵然賦歸,搭乘運河的糧船南返。他決定利用這次回家的機會,作一次江南游,實現“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宏願。
不過,這時的曾國藩身邊所剩的盤纏已經沒有多少了。路過唯寧時,他遇到了知縣易作梅。這個人與曾國藩的祖父、父親都非常熟悉,與曾國藩也是老相識了。
他鄉遇故人,易知縣自然要留這位老鄉在他所任的縣上玩上幾天。交談中,易知縣得知這位湘鄉舉人會試未中,但從其家教以及言談舉止中,便知這位老鄉是個非凡之人,前程無量。他見曾國藩留京一年多,一想其所帶銀兩肯定所剩無幾,便有心幫助曾國藩。於是當曾國藩開口向易作梅知縣借錢作路費時,易作梅慷慨應允,借與曾國藩一百兩銀子,臨別還給了他幾兩散銀。
告別易作梅,曾國藩繼續南返。經過金陵時,他見金陵書肆十分發達,流連忘返,十分喜愛這塊地方。在書肆中曾國藩看見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愛不忍釋,他太需要這樣一部史書了。一問價格,大吃一驚,恰好與他身邊所有的錢相當。但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部史書買下來。書商似乎猜透了這位年輕人的心理,一點價都不肯讓,開價一百兩銀子一錢也不能少。於是,曾國藩把一時不穿的衣物,全部送進了當舖,毅然把那部心愛的《二十三史》買了回來。回家以後,父親見他花了上百兩銀子買回的一堆書,非但沒有責備,反而鼓勵他說:“爾借錢買書,吾不惜為汝還債,但能細心讀之,斯不負耳。”父親的話對曾國藩起了很大作用,從此他閉門不出,發憤讀書,並立下誓言:“以後每日點十頁,間斷就是不孝。”這個習慣,他一生從未間斷。在他的發奮攻讀下,一部《二十三史》亦爛熟於胸。
曾國藩讀書極專,他認為治學貴專,不專則廣覽而不精,博閱而不深,只能得其皮毛而失卻其本質,知其形而忽其實,懂其表而不識其內涵。
讀書是曾國藩堅持了一輩子的事情,日日讀書,日日寫作,活到老,學到老。
1871 年,曾國藩的身體每況愈下,可以說一天不如一天。作為理學修養甚深的他,在1月17日寫了幾句箴言,警示和鞭策自己讀書不要放鬆。這幾句話語是,“禽裡還人,靜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極樂生。”他認為“暮年疾病、事變,人人不免”,而讀書則貴在堅持。他把自己的書房命名為“求闕齋”,並詳細制訂了課程:“讀書讀熟十頁,看書應看十頁,習字一百,數息百八,記過隙影(即日記),記茶餘介談一則,右每日課,連三日寫回信,逢八日作詩古文一藝,右月課;熟讀書:《易經》、《詩經》、《史記》、《明史》、《屈子》、《莊子》、《杜詩》、《韓文》。應看書不具載。”
1872年3月2日,曾國藩的老病之軀已如風中殘燭了。 3月5日,前河道總督蘇廷魁過金陵,曾國藩出城迎候,出發之前閱《二程全書》,迎接途中,“輿中背誦《四書》,忽手指戈什哈,欲有所言,口噤不能出聲。”身體差到如此地步,他還是堅持每日閱讀《二程全書》。他在日記中發出感嘆:“近年或作詩文,亦覺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故眩暈、目疾、肝風等症皆心肝血虛之所致也。不能溘先朝露,速歸於盡;又不能振作精神,稍治應盡之職。苟活人間,慚驚何極!”他雖然自知油盡燈枯,將不久於人世,卻依然要抓住生命最後時光做自己最喜愛的事——讀書。
正是曾國藩的這種堅持,把工夫花在平時,隨時充實自己,而且從不間斷,一生如此,讓他成為晚清最有名的重臣。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想自己的生命之樹同樣綻放美麗的花朵,也要把工夫用在平時,隨時學習,隨時提高自己,隨時為自己的錦繡前程準備充足的“盤纏”。
學無止境,終身學習
百尺竿頭坐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真身。
——宋·招賢大師
弘一法師解釋說,“百尺竿頭”,是一種佛語,比喻修道之人的道行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人們常說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是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後爭取更高的成就。倘若取得成就之後自高自滿,那是不會再有更深造詣的。
弘一法師還常引用《壇經》上的“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勝不滅。與一切時中,念念自見”來勸誡世人——至高無上的覺悟,需要每時每刻都去體會、學習才能得到。
世界上,總有那麼一些人令我們不得不讓刮目相看——工作後繼續努力深造,考研的;老來上大學,補知識的;在科學事業上刻苦鑽研,更上一層樓的……這些人對自己的人生、對待學習總是抱有一種不知足的心態,這種“不知足”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和借鑒。
生活中,對於有些事情我們或許應該多一些知足常樂的心態,但是對於學習這件事,我們最好永遠都不知足,因為知識是無窮盡的,學習也是無止境的。
在美國東部的一所大學裡,期終考試的最後一天,一群即將畢業的學生們擠在教學樓的台階上,正在討論著即將進行的考試,這是他們畢業與工作之前的最後一次測驗了。
這些年輕人一點也不緊張,而且都表現得自信滿滿的樣子,因為這場即將到來的測驗將會很快結束——教授曾經說過,他們可以帶任何書籍或筆記作參考。唯一的限制,就是他們不能在測驗的時候交頭接耳。
時間終於到了,他們興高采烈地衝進教室。教授把試卷分發下去。當學生們注意到只有五道評論類型的問題時,更加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
三個小時過去了,教授開始收試卷。然而,這些年輕人看起來不再自信了,他們的臉上反而流露出一種焦慮的表情。沒有一個人說話,教授手裡拿著試卷,面對著整個班級。他俯視著眼前一張張焦急的面孔,然後問道:“完成五道題目的有多少人?”
沒有一隻手舉起來。
“完成四道題的有多少?”
仍然沒有人舉手。
“三道題?兩道題?”
學生們開始有些不安,在座位上扭來扭去。
“那一道題呢?當然有人完成一道題的。”
但是整個教室仍然很沉默。教授放下試卷,“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結果。”他說。
“我只想給你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即使你們已經完成了四年的“修行”,關於學習的事情仍然有很多是你們所不知道的。這些你們不能回答的問題是與每天的普通生活實踐相聯繫的。”然後他微笑著補充道:“你們都會通過這個課程,但是記住——即使你們現在已是大學畢業生了,你們的學習仍然還只是剛剛開始。”
教授並非真的想用五道難題來打擊學生們的自信心,他的目的僅僅是希望這些學生能夠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以一種低姿態學到更多的東西罷了。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不能“更上一層樓”,不是因為過於自高自大,而是因為信心不足——他們總是以時間、年齡、精力等一系列的藉口,將自己束縛在一個不能繼續學習的位置上,他們從內心裡就已經認定自己不能學習了,所以他們才學習不到任何東西。
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每個人若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就必須不停地學習。因為在現代社會中,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不努力學習,就會被淘汰。請立刻行動起來吧!從現在開始,抓緊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只要行動起來,就比原地踏步要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