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門
1、看破‧放下是成道的關鍵
我們講了這五條,還有後五條,這裡要注意的是,後五條是落實在生活上,就是你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從哪裡表現呢?從生活上。生活上的表現一定是看破;所謂看破,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明白清楚了。經上常講:徹底覺悟了,那叫「行」。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在看破裡;看破之後,沒有不放下的。為什麼呢?底下一條講自在,得大自在啊!你看心經,開頭第一句:「觀自在菩薩」,那個「觀」是看破,觀是智慧,是真實的智慧,宇宙人生真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放下是絲毫不染濁,不染濁並不是講不受用,可以受用,一切都可以受用,因為一切都不染濁,所以那個受用叫「正受」,經上講三昧;「三昧」是梵語,是正常的享受。正常享受——跟我們目前的享受有什麼不一樣呢?在事上講完全一樣。我們穿衣,佛菩薩也穿衣;我們吃飯,他也吃飯,有什麼兩樣呢?可是這裡頭確實有不一樣之處,我們穿衣、吃飯執著,他穿衣、吃飯不執著;所以他穿衣、吃飯快樂自在,我們穿衣、吃飯很苦,不能稱心如意,有一少一,麻煩就大了。這是什麼原因呢?放不下啦!為什麼放不下呢?沒看破啊!所以落實在生活上,一定要真正看破,這是很不容易的事。你想要有這個功夫,在這十句裡,必須認識清楚關鍵就在「看破、放下」。因為你要是看不破,放不下,前面的真誠心你就得不到;真誠心得不到,另一邊的享受——正受,你也得不到。所以看破可以幫助放下,放下也可以幫助看破,這二法是相輔相成,互為增上啊!
看破幫助放下增上,放下又幫助看破增上,一直到如來果地,到究竟圓滿。所以你要問:菩薩用的是什麼功夫?「看破放下」都包括了。我們從大階段來說,看破見思煩惱的弊病,你把它放下,你就升一級,就成阿羅漢了;阿羅漢再發現塵沙煩惱的弊病,把塵沙煩惱放下,他又升高一級,他當菩薩去了;菩薩再看到無明煩惱的弊病,無明再放下一品,他又提升一級,他當法身大士去了。所以你看破一品,放下一品,你就不斷往上提升。其實有沒有這些階級呢?沒有啊!階級,佛為什麼而說呢?是從你的煩惱成分上來說的。
修行人功夫越低下,煩惱就越重,越往上去煩惱越輕。為什麼煩惱輕呢?放下而已嘛!菩薩修行有利根、鈍根;鈍根是什麼呢?今天放一點點,明天再放一點點,這是漸修。那個利根的人曉得統統放下,一下子就生天,頓超當然就快了,就是這麼回事。你要問哪個人是鈍根、哪個人是利根?利根、鈍根不是天生的,是你有沒有徹底覺悟而已,徹底覺悟一下子全都放下,那就是利根;上根利智啊!所以要有贍量「捨」!捨就是放下。
2、放下無量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我教各位同學講經的原則,提供你們參考的資料,你們只要取十分之一就好,十分之九要捨得放下,你要是看到句句都好,一樣也不肯放下,那你的麻煩就大啦!所以要有膽量放下。佛法尚且要放下,何況非法呢?這個原理要懂!佛法大海,我們沒有辦法一口把它喝盡,要在佛法裡成就,也只是在大海取一滴水而已,無量法門取一個法門,無量的經論取一部經論;一經通了,一切經都通了,世出世法都通了,你要問為什麼都通了?因為清淨、平等、覺。
你在一部經上不能得到真誠、清淨、平等、正覺,你就沒有通,通的標準就在此地。這才曉得如果你涉獵許多法門,要想得到清淨、平等,就很難。太難了!而且你所學的東西,都會變成世智辨聰。為什麼呢?因為你有分別、有妄想、有執著,而佛法的目的不為別的,就是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打掉。你要懂這個道理,然後你才曉得老師教誡的慈悲,他是真的想成就我們,而不是誤導我們。如果他勸你什麼都學,這個也好,那個也好,要你廣學多聞,那麼這個老師,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魔,怕你成就,故意害你的,這樣搞讓你一生不能成就;另外一種是無知,他本身也不懂,所以誤導你;如果真正是善知識,他不會這麼教;你不能接受,他就不教你,你肯接受,他一定教導你,不會誤導你的,那才是真正善知識。
所以說佛法求的是什麼?求的是清淨、平等、覺。你們想想清淨、平等、覺,是修一個法門、一部經容易得到?還是修許多法門,許多經論容易得到?這種經驗我們都有,你們在此地短短三個月,這三個月的體驗當中,都有這樣的認識。你們過去在佛學院念四年,所學的課程樣樣都有,五花八門,回想四年學習的經驗,跟此地三個月一門深入比較,不就知道了。是三個月學一樣東西,有一點收穫,有一點心得,還是過去四年學那些東西有心得、有受用呢?兩相一比,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清淨心生智慧啊!《金剛經》上說得好:「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就是正覺。心清淨,實相般若就現前哪!
由此可知,放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諸佛菩薩沒有別的本事,就是他能放下;世間人放不下的,他都放下了,本事就在此地。放下見思煩惱,就是放下六道輪迴;放下貪、瞋、癡、慢,就是放下三惡道。跟你講:「放下三惡道。」「好!我要放下。」跟你講:「放下貪、瞋、癡。」就愁眉苦臉,覺得很難了。你不曉得三惡道從哪裡來的嗎?三惡道的業因就是貪、瞋、癡啊!果上我們沒有辦法放下,要從因上放下,因放下,果就沒有了。所以放下見思煩惱,就放下六道,六道就沒有了;放下塵沙無明,十法界就放下了。所以諸佛菩薩修的是什麼?就是修「看破、放下」!
3、看破‧放下得自在
看破是學問,放下要功夫,這個功夫不是少林寺的武功,這是真功夫;果然能夠看破、放下,你的生活就自在了。「觀自在」——觀世音菩薩得大自在。自在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世間人所講的幸福,有名無實,不是真的。世間人講的圓滿,也是有名無實,唯獨契入這個境界才是真的,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滿,得到大自在。
諸位要曉得,《心經》裡面,那個「自在」的境界深廣無限,不可思議啊!經上所舉的例子,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說什麼法,就示現說什麼法,這只是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而已,說明他自在的樣子。實在講,他沒有一樣不自在!在生活裡,不論穿衣、吃飯點點滴滴,樣樣自在,經上所舉只是大端而已,不能細說,細說說不盡。不要說一尊佛說不盡,十方如來盡無量劫,也說不盡。這是事實,絕不是誇張。
4、隨緣而不攀緣
佛法的好處,好在哪裡?沒有人知道,因為沒有人把它說出來。身為佛弟子,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佛法的真相,明白的告訴大眾。我們得到這個利益,應當要與一切眾生分享,希望人人都得到這個利益,這是一切諸佛菩薩的本願。
為什麼有本願?是自然而然的,是性德的流露啊!這裡頭沒有人督促,也沒有人鼓勵,自自然然會這麼做,正如經上所講的「大慈悲的流露」,不得已只好這樣說了——純屬自然。自己生活、處事、待人、接物,隨緣而不攀緣,所以他永遠是大自在。隨緣裡面,一切事隨念成就,如同經上講的:極樂世界的菩薩,他方世界的菩薩,或是供養阿彌陀佛,或是供養十方諸佛,那個供具隨手而現,隨念而生。其實只要契入這個境界,你在這個世間一切生活,種種作為,也是隨念而生,不假絲毫造作,你說他怎麼會不自在呢?
得大自在;什麼時候會得到呢?你什麼時候看破、放下就得到。你能看破一分、放下一分,你就得到一分;你能看破兩分、放下兩分,你就得到兩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貪吝之人永遠得不到,永遠在打妄想。凡是損人利己的,當然是貪吝之人,他沒有貪吝之心,怎麼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有真實智慧的人,一定是看破、放下,捨己為人。為人,就是利益眾生,利益眾生是真正利益自己,自己得大自在啊!所以一定要懂得隨緣而不攀緣;為什麼?永遠保持自己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你要是攀緣,那你的清淨心完全沒有了。你在攀緣裡生煩惱、生知見,把你的真誠心完全覆蓋住了,顯示不出來;所以隨緣才好!
(1)蓮池大師的風範
古德無論是在家出家,都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淨宗的第一大德蓮池大師,明朝末年時候的人,他的《疏鈔》作得非常好,蕅益大師讚歎說:「博大精深!」蓮池大師早年在浙江時,大概在杭州雲棲寺附近,那時候還沒有建寺,他看了一塊地方很歡喜,看到山上風景很好,就在那裡搭了一個小茅篷,一個人住在那裡進修。他修行很如法,所謂「如法」就是依教奉行,佛在經上叫我們做的,我們就做,不叫我們做的,我們就不做。蓮池大師修得很如法,也就是一般人讚歎的德行高。高在哪裡?如法就高,不如法就不高。所以,附近的人對他很尊重,偏遠的學人對他也很尊敬仰慕,就想親近他,漸漸來了幾個人,沒地方住,再搭個小茅篷;以後人越來越多了,這才感動一些施主,看到這麼多出家人,修行這麼好,他們就來建道場。建寺安僧,出家人沒有操一點心啊!大概蓮池大師指點指點而已;你們要蓋就在這個地方蓋好了。一切殿宇都是大家發心蓋成的,所以他的大殿叫「神運殿」,不求自得的。
就這樣子從幾十年到一百年當中,逐漸形成一個叢林,絕不是事先去規劃,事先規劃就是攀緣不是隨緣了;你在心裡面天天動腦筋、操心,想辦法去化緣,想辦法去找錢,你說這個心多累呀!哪來的自在?哪來的安樂?苦從哪裡來?自找苦吃啊!沒人拿苦給你吃,是你自己找的,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什麼時候需要,佛菩薩就什麼時候送來,現在為什麼不送個大廟給你呢?佛菩薩現在送個大廟給你,就害死你了,為什麼?增長你的貪、瞋、癡、慢,增長你的分別、執著。佛菩薩絕不幹這種事,絕不害眾生,只有魔才害眾生。
所以諸位同學修行到有一個樣子,有一點成就的時候,魔就會來干擾。「魔」不是青面獠牙,不是很恐怖的,如果樣子很恐怖,你老早就離開它了。魔現在你面前時,你會喜歡得不得了,因為魔長得好、又有錢財、又有勢力,他會搞得你心不安,把你的清淨、平等、覺全搞光了,增長你的貪、瞋、癡、慢。自己如果不能自覺,魔現前時,你落入魔掌自己都不知道,還以為他對我真好,真照顧我,這就是「魔」啊!
魔跟佛的辨別,《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所以《楞嚴經》實在講就是照妖鏡,你要是真能熟透的了解,那麼你所接觸的一切人物,他到底是佛是魔,你一眼就看清楚了。佛,決定是幫助你增長清淨、平等、覺,這是佛菩薩來護持。如果把清淨、平等、覺蓋覆住了,增長貪、瞋、癡、慢,你就要警覺到,你已經落入魔掌了。特別是在這個時代,佛在楞嚴會上講:『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邪師是什麼?妖魔鬼怪。太多太多了,防不勝防啦!何況你沒有智慧、沒有定力、沒有福報,你怎樣防呢?你沒法子防啊!
今天要想修福,說實在話,過去生中要不是累積深厚的善根福德,你到哪裡去修福!有財有勢的人多得很,都想修福,結果錢財都往土裡頭埋,都往海裡頭丟,都沉入海底,不起作用啊!哪裡能叫修福呢?所以如果要想在這一生當中,真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這十句就太重要了,如果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這十句相違背,無論你念佛念得再好,都不能往生,只是跟佛結個緣而已。如果你念佛能與這十句相應,那就恭喜你,你這一生決定往生,你是真正的彌陀弟子,不是凡夫,經上說「如來第一弟子」,所指的就是你,你可以直下承當。
5、念佛要與十德相應
最後是念佛;佛在哪裡呢?前面九句都是佛。真誠是佛、清淨是佛、平等是佛、正覺是佛、慈悲是佛、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都是佛,而後你才曉得,這十句就是一句。正是《華嚴經》上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差別與平等不二,分開來講十句是差別,合起來講是平等一味,這叫念佛。大家都曉得,古德所說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跟什麼相應?就是跟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一直到自在、隨緣都相應。聲聲佛號裡,都具足這個綱領,這才叫念佛人。口念阿彌陀佛,心裡面搞貪、瞋、癡、慢,那不是念佛人,所謂「喊破喉嚨也枉然」,聲聲佛號都要相應哪!
一句佛號裡,這十種德都圓融含攝,這才叫念佛人,這才叫修淨土。同學們問我是怎麼修的?沒有別的,我這一生所修的就是這十句,我與這十句相應。今天跟大家有緣,我把這個傳授給你們,宗門裡有《傳心法要》,這個跟《傳心法要》沒有兩樣。希望大家真正發菩提心,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這是大願。大願如果真想落實,要能實現,沒有這個心行,願心就是假的,不是真的。有真誠、慈悲之心,有看破、放下、念佛之行,你的願是真實的,你決定可以做到。
最後,最要緊的「一就是十、十就是一」,任何一句裡頭都含攝其他九句,決定分不開的。所以句句都是圓融含攝,契入之後,真自在!真快樂!你自己會感覺到,非常明顯的感覺到,諸佛加持,諸佛護念,龍天保佑;你會很明顯的感覺到,確確實實心想事成。我們今天心裡所想,都是打妄想,不能成功;為什麼不能成功?不相應。你果然相應,就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的時候不能兌現,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眾生沒福,一個就是現在還不需要。真有需要的時候,一動念就現前。
6、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
所以,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這是善導大師給我們的教誨;善導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歷史上記載阿彌陀佛化身再來的有:善導大師、永明延壽大師、豐干和尚,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彌陀化身來的,他老人家所說的,就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我們自己要想在這一生當中真正得到幸福,真正得到家庭美滿,事業成功順利,學這十句才真正能得到,離開這十句,都是有名無實,不是真實的。
這十句二十個字,我們特別在美國作成銅牌,供養諸位同修,你們都已經拿到了。希望常常看,常常想到,懂得這裡頭的意思無限的深廣,不但任何一句含攝其餘九句,任何一句都含攝一切諸佛無量的妙理,含攝世出世間一切法,你能往這上去看,義趣無盡深廣。我們將來講經說法,勸導眾生,每一次談話的目的,無論談話時間長短、內容淺深,這一切都不論,我們教人什麼?這十句其中的一句,那你的方向、目標就正確了。言之有物啊!不會叫人聽了半天,不知道你在講些什麼,而真正能夠誘導一切眾生,趨向佛道。這十句字字句句都是佛道,大家要認真努力去做。國外有這麼多地方,邀請你們去講經,等待你們去弘法,因緣非常稀有,希望大家都能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