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總覺得別人對我不好,連作夢也是如此,怎麼會這樣呢?」另一個問題:「某人並無得罪我之處,但我見他一舉一動皆覺討厭,明知不對,但一直改不過來,應如何對治?」恭請開示。
答:煩惱從那裏來?煩惱從人來。但如果地球上只有你一個人,你能活得下去嗎?必須互助、互濟、互依、互存才行。
人都有些排他性和干擾性。唯有自尊、自 重、自信,才能活得自在。試看玄奘大師、法顯大師,通過絲路到印度取經,來回途中就走了十幾年,沒有心力行嗎?修行需要心力,很多人都習慣於看別人的臉色 去生活。我曾經講過一句話,「我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不是建立在少數主觀偏見者的好惡之上的。」請記住我這句話。如果你的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是建立在別 人主觀淺見的好惡之上,你就不免活得很苦。正確的態度是:人活著只求心安。只要做到「不可告人之事,斷然不為,不可做的事,想都不想」,就可以活得心安無 愧了。至於說常常會看別人不順眼,那是突出「我執」以後的偏見,也是煩惱的根源。
六祖壇經告訴我們要「常自見己過,不見他人非,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不要去挑剔別人的錯誤,而要「照顧腳下」,也就是保任,莫忘修行。
修行要「如救頭燃」,那裏有閒工夫去注意 別人的好壞?若是發現別人錯得離譜,因此而生厭惡心,那就更不應該了。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既然誰都厭惡他,此人活的豈非可憐得很?更何況人若是活在 錯誤和罪惡裏,那就更可憐憫,因為煩惱與錯誤同在;毀滅與罪惡同步!一個走向罪惡的人也就是在走向毀滅,活在錯誤裏的人,必然也是活在煩惱之中,憐憫他都 來不及,何須生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