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學問答類編 李炳南老居士解答

佛學問答類編 李炳南老居士解答

唯識第八

[日期:2010-07-15] 來源:般若文海  作者:李炳南老居士解答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八、唯識

問:一切眾生到死後是否有靈魂?(智印)

答:靈魂在佛家名曰神識,乃真如本性不覺所變。一切眾生,識來則生,識去則死,八識頌云:去後來先作主公。

問:一切眾生到死後其業力是否還帶靈魂在六道輪迴?(智引)

答:神識輪轉六道,即為業力牽引使然。所謂「萬般帶不去,惟有業纏身」,又云「引滿能招業力牽」。

問:我不信世界上有鬼神之存在,是否對?(智引)

答:鬼神乃六道之一,即靈魂所轉,承認靈魂,而不承認鬼神,猶之承認有氫氧,而不承認有水也。

問:有些教徒還信靈魂出殼而跑到另處投胎變豬變狗之說是否對?(智引)

答:靈魂出殼,即神識離開之謂;變豬變狗,即輪迴生死之謂,參前兩答,自明此理。

問:靈魂的開始是從何而來?佛教是說因果律的,而造成靈魂的因在何處?為何人類或一切動物有增無減?(謝碧玉)

答:此問題不是初學能解,孔子弟子賢哲三千,孔子尚不與言,可見其難明也。靈魂乃性迷所轉,茲先言性,性是豎窮三際,無始無終,橫遍八方,無邊無盡,性體本空,遇緣而起,明乎此,當知無來無去,無增無減!君指動物增減而問,只是眼看此處,若就盡虛空遍法界著想,自能瞭解也。

問:眾生之靈魂(神識)是如何產生?是否上帝創造或者是靈性母所生的呢?(長生)

答:無始無終,法爾如是之性,一念不覺,而變無明,至是為由覺轉迷,由智轉識,此識在佛教外者,名曰靈魂。茲以電影而喻,膠片喻性,光明無相,在鏡頭放出,不過寂寂照照而已。片上即有諸象,山河大地,男女飲食,由鏡頭放出,則幻象萬端,攪擾不寧矣。

問:神識與其假體是否同樣的形狀?(長星)

答:神識本無形,由意想而轉變有相,夢中之身,即神識為意想所轉變者。茲再舉一喻以明之,金之本質,無所謂何形也,但作諸瓶盤釵釧,而由人意,非金本形即是瓶盤釵釧也。

問:人體死後,其靈魂要從哪門跑出呢?(長星)

答:一生造業,種子成熟,將往何道,則由身之某部而去,各不一致。聖果由頂,天從額,人從胸,鬼從腹,畜從膝,地獄從腳下也。

問:人死後,他的靈魂未上西方,也未轉生死,它是不是在陰間生活呢?(長星)

答:西方非修淨業之學人,而且信願行者,莫由去也。陰司乃鬼及地獄兩處之稱,按眾生住處,共有六道,投之則曰生,離之則曰死,生死二字,非專指人間也。凡眾生在某道死,尚未入某道生,名曰「中有身」,其壽時間,短則一彈指,長可四十九日,便隨其業力而投六道矣,俗謂人死為鬼,即是陰司,乃未明詳細次第也。

問:阿賴耶識,是不是我們的靈魂?是永生不滅嗎?(李永茂)

答:本性為惑所障,名阿賴耶,外道名為靈魂。誤認為本體,更誤認為永生不滅,去題愈遠矣。破惑究竟,顯豁本性,名轉識成智,惑可破,識可轉,何云不滅?

問:唯識宗謂:「一切法種子皆藏第八賴耶識中」。但不知第八本身種子,藏在何處?(方明)

答:海納百川之水,試思本海之水納於何處?

問:阿賴耶識,為無名雜染之識,與「真如」為一或二?(田倩君)

答:真如因有雜染,始稱為識。如水因風激,而生動蕩,名曰波浪,水與波浪,是一非一,說二非二也。

問:三界唯識,萬法唯心,識與心有何差別?(郭蓮花)

答:照字解皆是靜辭,心指本覺真性,識指染後妄心。照句解皆是動辭,識謂分別,心謂念頭。

問:佛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識如何分別?(張慶祝)

答:經中心識,有時一事二名,如云八識,又云八心王等。有時各事各名,如第八阿賴耶稱心,第七末那稱意,前六統稱識是也。今問之唯心唯識,乃是行文修辭之變化,實則一事二名也。

問:末那識與阿賴耶識,如何分別?(徐公起)

答:阿賴耶以含藏及異熟為作用,末那以執我及不斷思量為作用,此其區別。

問:意字(意識、意念、意志、意想、意境、意地、心意等)請從唯識論之八識中,屬於哪一種的?其發生的情形如何開始的?(謝元甫)

答:六七兩識,皆名曰意。六則續斷分別,七則恒久我執,是其性質不同處。來問括弧內所列七種,除第一第二第七須照上述性質分定屬於何識。若意志、意境、意地類於「決定思」,意想若無造作,類於「審慮思」,若擬造作,類於「動發思」,是四者皆屬於第六識。

問:人死之後,七八兩識,是否繼續存在?抑與前六識隨軀體同時散滅?若是散滅,則一切都盡,何以復有輪迴之說?(徐公起)

答:人死不滅者唯第八識,捨一身入一身,即是此識。頌云:「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問:涅槃真如佛性,是否屬於識類?抑或另有特殊名稱?是第九識否?(謝元甫)

答:真如名詞不一,然皆是不可說中之代表。九識名菴摩羅,亦真如之異名耳。

問:要研修「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諸法緣起,」須讀何經論?(黃槐庭)

答:華嚴經成唯識論,為研此而不可不讀者,然非初學所能受,有金陵龔雲伯居士,所著之法界緣起略述一書,簡而易明,可先讀之。

問:神識之數量無限,並常增減這是何故?(城陽)

答:今舉一喻,試看大海之水,風大時則浪花洶湧,風微時則漚波漂動而已,浪漚雖有多少,海水實無增減也。

問:第二能變的末那識翻譯為「意」,似與第六識表面相混,有無其他譯名,三十頌既云思量為性相,曷譯為「思量」?(蒿石)

答:此條細辨甚繁,茲擇大略說之。八識立名,分依根,依識,指相應,稱功能,四類。前五依色根得名,第六依第七所發之識得名,第七以相應得名,第八以功能得名,第七之文義具足,應云,「訖利瑟吒耶末那」,此翻「染汙意」,染汙指我貪,我瞋,我見,我慢,四惑常俱。意指恒審思量,計第八識為我,各頌論云末那,云為意,皆省文也,與第六之名並不相混。如改譯為思量,而第六何嘗不思量耶?釋義不清,失精粹矣。

問:人死不滅者唯第八識,其餘七個識,是否再由第八識產生出來的?並請指教唯識學書類幾種!(謝元甫)

答:三細六粗,本已成熟,不過入胎後再借勝義根顯示作用耳。研此之書,宜先看百法明門論,八識規矩頌。

問:阿賴耶識又名藏識,一切種子都藏其中,人死後帶同轉生,是以該新生小孩之性情好惡,應同前生,而事實則不然,亦每見新生小孩性情好惡多肖其生身父母,俗稱遺傳性,此前生種子已失其功用乎?抑尚未成熟乎?(仲志英)

答:阿賴耶歷劫輪迴,所藏善惡種子,其數無量。許多善種與惡種,均千差萬別,並不一律。其父母之性分(即賴耶)中,所含習氣(即種子),雖具遺傳作用,然必須胎兒神識所含之某種子,與父母習氣同等者,而有力量,今遇父母之習氣作增上緣,引起現行,生後之兒,其性始與其父母同,故稱曰遺傳。如胎兒神識所含之種子,多不與其父母同者,亦不受其遺傳。賢者若舜禹,不肖者若管蔡,是其例也。

問:諸法無我,惟列不生不滅之阿賴耶識不稱是我嗎?(李永茂)

答:阿賴耶乃無明雜染之識,何得云為不生不滅?至於我之一字,原有分限,不能一概而論,凡夫不明真如,迷執有我,是為顛倒;二乘滯空,迷執無我,亦是顛倒。

問:書中云「阿賴耶識,生先來,死後去,是我們的主人翁」。照樹刊二十期的開示,這個主人翁亦可轉,不是永生的,那麼受三世報應的本體,是誰呢?這個本體是永生不滅的東西嗎?可謂「真我」嗎?(李永茂)

答:真如本性,不生不滅,可云真我。其在無明時,稱之曰識,受三世報者此耳。

問:識神入胎,是女人受孕則入,或是臨產之時才來投入?(張慶祝)

答:此二者均有之,前者最為普通,後者為有大德之人,不受胎獄之苦,先有一識代為入胎,俟胎出時,再來轉換也。

問:阿賴耶識往往在人死後數小時後,身體冷透才離去,其他眾生是否也如是?(樓永譽)

答:須視捨暖之遲早而論,似不一也。

問:唯識學所云二空所顯「勝義無性」。以本文所論,固無不通,但佛理常云一切法雖幻尚有法性,前後所云似有矛盾,應如何解釋?方得圓融乎?(羅德彰)

答:性為體義,我法俱無實體,故曰「勝義無性」,換言之,即是真空法性,亦稱圓成實性。此性有不變隨緣二義,不變則真空邊事,隨緣則為他所依,而起一切有為法之幻相,故曰,「一切法雖幻,尚有法性」。法性指真空法性,與勝義無性,義同而名異也。

問:「怨」為楞嚴經十習因之一(見楞嚴卷八),當屬重要心法。「憂」乃是苦等五心法之一,喜、捨,既見攝於十一善心,「憂」自應攝於煩惱心所。但觀太虛大師講解唯識學百法中,何以竟無憂、怨,兩心所法。若照所論,則唯識心所法,毋乃殘缺不全乎?(羅德彰)

答:怨憂一事,乃屬於心所有法,遍行五位中有「受」心所,受有五,憂即攝入。隨煩惱中有「憤」「恨」「惱」三心所,怨已攝入。夫心剎那不停,何所不有,若一一書之,則不勝其煩,故文義採取歸納,言雖簡義則無不眩矣。

問:壇經前面行由章既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後面付囑章又言「自性能含藏萬法,名含藏識」按藏識為阿賴耶識,是真妄和合,何以兩說所言自性不同?豈前說本自清淨為體,後言能含藏萬法是用耶?(鍾觀靖)

答:真者本覺,妄者不覺而有無明,如金在礦,雖金沙混雜,實則金自金,沙自沙也。此真妄和合與性本清淨,並無矛盾處。至云含藏,是言其用,如尊說也。

問: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照上說,依文解義,則見性即是見自己賴耶,見賴耶即可成佛,則八識規矩頌中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又是如何說法?弟子對此有疑,敬乞慈悲開示。(鍾觀靖)

答:性是體名,賴耶是用名。如臉盆,本是盆,是言其體,稱臉盆即言其用矣。在洗臉時,固可曰臉盆,而在傾水以後不洗臉時,亦可曰臉盆,悟此理則不疑性與賴耶互稱。然古人嘗云「見性成佛」,而云「見賴耶成佛」者,尚恐罕聞。

問:十二因緣之無明緣行的「行」在名色之前,尚無形色,如何造作「行」?請開示。(佛文)

答:法有色心之別,行有色心之起,無明緣行之「行」,乃心法所起,非身口七支之行也。然心又分「能所」,此行復為「心所」之法也。

問:八識各有四分,未知何者是第八識之見分?何者是八識之相分?何者是八識證分?何者是八識證自證分?何者是五六七識見分?乃至何者是五六七識之證自證分?(邱炳輝)

答:此問云繁,何以不及一二三四等識,若云一至四等識之四分皆已明瞭,便可類推以知後四。此問云簡,而又求後四各個四分,觀此似又對四分之義尚未明瞭。惟是已難置答,至此八識我輩初機所知,僅能體會到第六,七八則多渺茫矣,再論其四分,不更難乎。然既從八識下問,只有勉強搪塞。八識之「相分」為一切種子,「見分」是第七識,能知七識為八識之見分者,是「自證分」,由此再起能緣作用,證知自證七識為八識之見分不謬,是八識之「證自證分」,餘仿此。

問:八識使轉四智,應用何種方法?最好指出有跡象可尋者,俾易入手。(賴棟梁)

答:勤修八正道及六波羅密,便可轉識成智。正語正業正命能轉成所作智,正思維正精進能轉妙觀察智,正見正念能轉平等性智,正定能轉大圓鏡智。施戒度與成所作相應,進度與妙觀察相應,忍度與平等性相應,禪智度與大圓鏡相應,再三十七助道品皆助轉識。四正勤五根五力可助轉前五識,七菩提可助轉第六識,四念住可助轉第七識,四神足八正道可助轉第八識。

問:唯識四分自證分為見相二分所依之體(依范古農先生著起信論講義)當是阿賴耶識,然則證自證分又是什麼?(鍾鈞梁)

答:欲明此意,擬合而答之,似較易明。四分皆係一心,不過分為「自體、心王、能緣」,及「起用、心所、所緣」,兩大類耳。見分屬前三類,相分屬後三類,另起一個能緣作用,而以見分為所緣,謂自證分,再起一個能緣作用,而以自證分為所緣,謂證自證分。然此證自證分,仍是自證分所起,不過所謂精確益求精確,實則以自證分為主體。緣前之見分,緣後之證自證分,皆其作用。自證分喻如算術之乘法得數,證自證分喻如棄九法,兩兩可以互證。

問:唯識論所說心王心所四字作何解?初學似懂非懂,請有以教之!並請舉例以事實證明,俾得清楚明瞭!(仲志英)

答:心稱王者,因王為一國之元首,主宰一切,心亦如之。所係「所有」二字之簡稱,乃指心中尚有數十種善惡等思想,因甚複雜不便贅述,故曰「所有」。茲舉例以明:如發號施令之主作用,屬之於王故喻心為王;其發之令,為禍民為福民,自具各別之作用,故喻心之「所有」種種,曰「所有」。

問:唯識三十頌無明註:「癡迷為性,煩惱所依為業」。是說煩惱依癡迷而生,煩惱依迷而住,癡迷是旅舍,煩惱是旅客,毀此旅舍,則旅客不來此居住矣。於此解法,當否?(蒿石)

答:尊解明煩惱所依,「而生」「而住」,後以旅舍喻癡迷,即少欠圓融矣,因旅舍只可說能安住旅客,不可說能產生旅客也。

問:靜坐時粗念不起,但尚有似微細覺知。此種覺知是屬第六分別意識?抑屬尋伺之伺覺?(鍾鈞梁)

答:仍是六識。

問:妙觀察智,和意識之分別如何?(智梁)

答:稱識者其妄時,稱智者稱其轉成真時。

問:老師常說,人死了四十九日以內就去投胎轉生,但是有人死去很久的,有不久的,通通都能來對兒孫或親友托夢,這是什麼解釋?(有時指點善的,有時指點惡的。)(寬湛)

答:投胎統指六道,時久又夢其人,其理有二:一為做夢之人,昔對亡者印有影相在識田中,今起現行,則有現相。如多年前曾遊某山,今忽夢之,並非某山能來托夢,實是自己意識作用。二是投入鬼道者,有機便能與生人接觸耳。

問:靈魂與中陰身有何差別?但是念佛人臨終是靈魂往生抑或中陰身往生?(慧香)

答:中陰亦稱中有,其意即此處已死,彼處未生,中間所有之身耳。稱之曰靈魂,隨順俗情,亦未嘗不可。但往生西方者,不過屈伸臂頃,並無中間。只可說神識而往,不能說中陰往生也。然亦有中陰身往生者,乃百千中偶爾事也。

問:窺基法師前世是一位自迦葉佛滅法時代修滅盡定,到唐朝時代幸遇玄奘法師取經因緣即轉世投胎中國,十六歲中狀元,其間迷住假樂,修行如是之久尚有隔陰之迷,那麼在修學期間中,神識曾去六道中投胎過否?假使無去投胎,入定之中神識到那裏去呢?(耀根)

答:修大乘菩薩,果證七地以上,入胎始無隔陰之迷。修定時間,神識即在定中,定者不動之義,無來無去,可長可短。動尚非定,況入六道。

問:請你解說輪迴的道理?(王錫奇)

答:神識不能轉智(法性),即不免於輪迴,造業分善惡,六道有升沈。眾生善惡混雜,故現境與出沒,均千變萬化。大體如是,知其一可概其餘。

問:古今對枯骨感應之事跡甚多,倘人死後,神識由業力牽引向六道輪迴去,俗云「生不認魂,死不認屍」,枯骨何以能感應乎?(洪環)

答:枯骨感應,只限死者生在鬼道,因鬼有小通,又執著身見,以故偶有相感,並非通常,然亦有怪物假託者。

問:今天有一個人問我三魂七魄,究竟怎麼答呢?(李秀春)

答:魂魄乃佛教以外,各家之言。在儒家謂係精神之義,左傳有化魄生魄,陽曰魂之文,註者謂依附形之靈為魄,依附氣之靈為魂。醫家又說,肝藏魂肺藏魄,亦主張是一種靈氣,惟道家抱樸子內景經等;確有三魂七魄之記載。此外尚多,既非佛家之言,何暇與辯是非!佛家所講者是「性」,迷則變為「識」,此一「識」字,即各家及各外道所說靈魂也。然此識由愈迷愈遠故,一又分而為八,其說甚細,不能片言為居士解也。

問:中陰尚俱根(浮塵)否?若俱則不當再假色身之根以資見聞覺知等,觀於盲聾之失外視聽,是否可說中陰有識無根?(胡正臨)

答:中陰既曰有身,自有諸浮塵根,身即諸根之一也。色身非專指胎生一類而言,四生皆可云色。更要知見聞覺知之作用,非屬於浮塵根,是等根不過作一助緣,其主力實屬淨色諸根。

問:中有身實有否?若有則其相體云何?又其未投生前依何而住?(陳如德)

答:實有二字,按學理說,萬法皆空,因緣而生其相,中有身亦不例外。其相如人而小,行動則有倒豎橫等種種不同,中陰經言之甚詳。未投生前,依識而住。

問:阿賴耶識依真如無所從來去,則托質往蓮台是何?(陳如德)

答:古德有幾句話「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去則決定去,生則實不生」可以明矣。若不領悟,再試想阿賴耶既能托質六道,云何不能托質蓮邦耶?

問:轉八識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幾個識共成一智,幾個識獨成一智?(蕭紹馨)

答:前五識共轉成所作智,六識獨轉妙觀察智,七識獨轉平等性智,八識獨轉大圓鏡智。

問:束四智成三身者幾個智共成一身,幾個智獨成一身?(蕭紹馨)

答:成所作與妙觀察共成化身,平等性獨成報身,大圓鏡獨成法身。

問:種子的來源是始起乎?本有乎?有漏種子是始起否?無漏種子是本有否?(林火壽)

答:種子是功能之喻辭,非實有物體。按唯識家分種子為二類,第八識無始法爾,種本有種子,由後種種習氣,印在八識中者,稱新薰種子,方可曰始起種子,不問有漏無漏,本有及新薰兩類中,皆含有之。

問:阿賴耶識(性)即循環不斷,為何常於昏厥中失去知覺,果爾,豈不是斷滅了一次嗎?(張弓)

答:茲以眼睛作喻。在清淨光明之際,如本性體,一切能照,各得真相,發炎生翳之時,如阿賴耶,所照幻化,不得萬物真相矣。閉目或睡眠時,概不能照,然此時雖不起照,決非眼睛是斷滅了,參此可知。

問:佛所說:對於一切動物皆有佛性,已有佛性,便有靈識。又曰:觀其一碗水,八萬四千蟲,現今科學家用顯微鏡一照,果然不錯,有人問,這一碗水潑落地上,那許多蟲的靈識有沒有呢?假若有靈識,哪能一碗水就能變成那麼多呢?(江阿玉)

答:神識無形,寄託有形之身。既承認杯水有八萬四千之蟲身。何以疑惑八萬四千神識?神識在杯中不顯多,潑在地上反慮其多乎?水潑地上,蟲身自死,而神識再去寄託,理亦甚明。更應知虛空界,一剎那間,有不可說恒沙數之胎卵濕化眾生死,亦有不可說恒沙數之胎卵濕化眾生生,捨此投彼,亦不難解。

問:佛經上云:「人死以後在四十九天之內,就會隨各人的業力去投向那一道。還有一種。投胎的機緣未熟,常在虛空界漂遊無所依歸。」但是,常聽人云:「在墓地之處,有發現怪相」此說。這是不是人在世時,對於色身過於執著,致靈魂依依不離,才有此相出現否?(謝智遠)

答:四十九天內,名「中有身」,過此虛空漂遊,或現怪相,已是鬼道身矣。再去依戀墳墓自是「身見」邪執所致。

問:凡夫以神識投胎,若佛菩薩乘願,既不以神識投胎,未審以何入胎?(吳明昆)

答:性迷曰識,識覺曰智,識為業牽,一切不得自由,故有酬因入胎出胎之生死。菩薩階級甚多,以隨分而未究竟故,七地以下者,尚有識在,乘願入胎,能化身者,則以化身入,否即以識智混合之如來藏而入。若佛或等覺,皆已轉識成大圓鏡智,法身不動,化身無量,以此而入,例阿彌陀經之化鳥演法,可以知矣。

問:四生胎卵濕化的神識是一樣抑或有大小之分別。比如一樣的畜生類虎獅象身形狀那樣大又強,螞蟻,小毛蟲身形狀那樣小又弱,神識原是一樣乎?(洪環)

答:本性一樣,神識不一,以染蓋深淺,各有不同,若論大小,則皆豎窮橫包,其大無外,不受身形大小之限。至於虎獅象等大而強,螞蟻毛蟲小而弱,乃係身形體力關係,神識不因而增減也。

問:為業力所牽的眾生是否結束了報身生活(死後)必須往地獄走一遭?領導著去受報的是業抑是第八識?受報的眾生是主動的去抑被動的呢?若是主動的必定會趨利避害,若是被動的又怎可能在恒河沙數眾生中認識或找到還報主?(莫我虛)

答:不出六道輪迴,即有入地獄之可能,如人居屋中,四隅總是要全經對幾次。第八識是主人翁,業力是八識中含藏之種子,所起之現行,此業力量,譬如繩索,能牽第八識升沈六道,此其主因,冤家酬對,不過外緣而已。

問:近代科學昌明,一切原理原則,依經云乃屬第六識妄起分別並非絕對。但施之於實用則有物質文明,如學高級數理可以測高山、深水、星辰,並無毫爽。如斯效果,亦得謂之妄乎(宋瑞錫)

答:妄指迷惑妄念,及外在之妄境。境既不實,多方計度,正是以妄緣妄。高山深水,本是妄境,算理縱不差錯,不過計度心上之秩序行為耳。

問:眾生死後不滅,各以其所作善惡諸業,輪迴六道,但自無始以來,此眾生之各各識神,為有增減乎?如謂無增減,則修行至佛菩薩地位者,即不落輪迴,是明為減;生物繁殖不已,在數量增加上應為幾何級數,是明為增。如謂為有增減,則增者何自來,減者何處去乎?(張劍芬)

答:此亦可借空氣為喻,空氣因冷熱之故,不斷流動,在此流動空氣中,建屋萬間,每間屋內各有空氣,如減去千間,豈能說減了千間空氣?設再增建十萬間,也不能說是又加了十萬間空氣。眾生之識,猶屋內之空氣而有香臭冷熱之分,甲屋流到乙屋,乙屋流到丙屋,展轉不停,無量無邊大千世界間之空氣,此來彼往,知此虛空廣大,增減問題,即解決矣。佛菩薩之性,喻如屋外一種本能空氣,既無香臭之別,亦不受冷熱衝動。

問:聖人無夢與佛家如如不動有相似否?(智化)

答:聖人程度亦有差等,如如不動,固然無夢,若僅得無夢,不可遽云已證如如不動。

問:人有聖賢智愚庸劣秉賦之異,更有富貴貧賤壽夭受報之不同,至於其他眾生,即單指有情而言,則更有胎卵濕化水陸禽獸種種差別,若緣最初無明,而致流轉生死,則第一真如實相,必有種種不同之體,猶如金之感電,木之焚火,而所謂無明,亦各不同,猶如電如火,始形成世間一切之形形色色。其次眾生不同之相,若俱由自業造成,則最初同為無明,若造善業,應等善業,若造惡業,應等惡業,為何而有分別?其三若照唯識論云:「無明薰種子,種子染現行」,說法則最初無明,若有善惡二分,因薰習故,則染於善者,歷劫必能成佛,染於惡者,必致愈墮愈深,沈入地獄,應只有聖與地獄二道,更何有天人修羅畜生餓鬼之分,亦不致有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互相啖食之事矣。其四假如最初真如實相,猶如一疋白布,而無明猶如各色染料染缸,因所染不同故,而分各色,若照禪家「一切唯心造」說法,則最初造染色與缸者是誰?敬請示明!(蔣南海)

答:此問共有四段,宜分別說之:首段「最初無明」句,佛學只說「無始無明」不言最初。緣初尚不可得,況再說最。請任舉一物,求其最初,一直連續追上去,決難求到始,一般人言始者,其實乃是這一段落之始而已。「真如實相必有種種不同之體」句,真如實相,並無不同之體,因染有深淺,流轉有進退,故形成萬類。次段「應等善等惡為何而有分別」句,善性惡性俱有上中下三品之業,或有始善終惡,始惡終善,且無明起行之時,尤須視環境緣份,而形成緣善緣惡,自然千差萬別,不能一致。三段「應只有聖與地獄二道……」句,善惡二業,粗說有上中下,若細分則等級多類,因既如是複雜,果豈僅二道之簡單,且聖界亦有聲聞四果,菩薩亦有五十二果不同。地獄亦有根本、近邊、孤獨等多種。縱言二道,亦不能一律齊等也。四段既云「一切唯心造」,何又問誰?請自參!

問:唯識宗是怎樣修持,以及臨終後如何歸宿,是否亦生極樂世界?(顧鳳英)

答:唯識修持,只是作觀,說來極其複雜。首先明五法三自性之理,其三自性為「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此三性之如何意義,於此不能細講,不過介紹其名,說其次第而已。行者即以此三性作觀,由淺入深,共有五重,一曰遣虛存實,此乃虛實相對之觀法;二曰捨濫留純,此乃心境相對之觀法;三曰攝末歸本,此乃體用相對之觀法;四曰隱劣顯勝,此乃心所相對之觀法;五曰遣相歸性,此乃事理相對之觀法,至此已極,前四重為捨遣「遍計所執」,使歸於「依他起」觀,後一重為捨遣「依他起」,而證得「圓成實觀」,圓成即真如異名,亦即大圓鏡智也。願生極樂而回向者,則生之,否則不生。

問:耳朵聾聽不到是耳朵有毛病,但是我們睡覺時耳朵是好好的沒有毛病,為何亦聽不到聲音?(池慧霖)

答:耳為根,聽為識,根與識皆有種子藏阿賴耶中,種子功能有靜止與現行之別,聲為相分,聽為見分,見緣相分,必識依根而攀緣。不論聽看等,皆須借緣而引識種根種相依,始起現行,能聽能見,若無緣靜止,則不聽不見。睡眠緣絕,識不依根,故不能聽。

問:老師常說我們做好事要三輪體空,不落影子,若有人專做壞事,不知慚愧,譬如洋教徒說:牲畜是主專造給人們吃的,他們殺吃了,心中毫無所謂,這樣入識內似乎未落影子,有罪過嗎?(白張文適)

答:三輪體空,乃是不使著相之一法,我輩聞此修此,不過初步之功,此際勉強而行,仍落影子。行久功深,如鏡取物,對照現相,過去則無,至此境界,始真體空。外道不解性體,未聞空無相法,一舉一動,皆落種子。其殺生吃肉,心中毫無所謂,乃是迷惑不知罪福,非性體不染真空也。其物件有種種牲畜,有種種血肉,有種種刀砧湯火,有種種滋味,有種種貪饞,昧乎種種因果,物件與心念,時時相應而染,何得云彼八識田中,不落影子耶?

問:無意或間接犯的罪過,自己既不知道,影子怎麼會落入八識內的?(白張文適)

答:無意造作,罪福或未分別,而三業造作之事豈能不知,知即有念,念即落影子。而一切造作,自具善性惡性,善惡寓事中,事寓念中,念落識田中,試思善惡落在何處?不過有意無意,其罪亦分有力無力,起現行時,有輕重之別耳。

問:六塵緣影,怎樣解釋?(朱幼)

答:眼耳鼻舌身五識,向外攀緣,色聲香味觸五塵,其影子印於識田,名內法塵。而意識向內緣影,計度分別,三際相續,惑業熾然。應知識本幻妄,因根塵而起,根塵若離,識亦不得。凡夫不了自心,誤認意識,為自心相,名為六塵緣影。

問:獨頭意識,什麼意義?(朱幻)

答:八識之中,意識力大,能同前五識緣外,名為五俱意識,又能獨力緣內法塵,又名獨頭意識。

問:識、因緣之來由?(陳泰樹)

答:性迷為識,迷即識之因緣。

問:據「八識規矩頌釋論」說,色根為增上緣,色塵為疏所緣緣,根塵正對時生識的見、相分,換言之,所見的境,是識變的,不是色塵的境,那麼,色塵的境,就非識所變了,此豈不是違反了萬法唯識的道理嗎?(吳茂松)

答:識與萬法,是一非二,如水與波,相異而已。識既曰八,如樹有根幹枝,第八根也,第七幹也,六與前五,則為枝也,名雖有八,而實由一以變七也。第八含藏一切種子,變現根身器界,言萬法唯識者,是釋根識之相狀也。第六意主分別,而由前五根緣塵而起,所起者分,相分,見相二分,識之用也,前五識根塵不緣,而不起用,用雖不起,非無前之五識,言根塵正對而識生者,是釋枝識之相狀也。

問:請略示心造境的道理。(吳茂松)

答:心造境界之理,難以片言解決,性相兩宗之典,無不說此,如卻略說,非區區能扼其要。無已,細味前答,可悟其概。

問: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與識的道理有何差別。(賴寬珠)

答:三界唯心,是言其能,萬法唯識,是言其所,言能謂體起念,言所謂境分別,實則此二句,乃各言其各,心識之義,似指其一。如拋開此句,而言法相,心是第八阿賴耶,識是前六觸塵之六識,則心與識,各不同矣。

問:請問全身麻醉後識在何處?第八識中是否會落境象?為何落?(慈芳)

答:識待緣而起,緣若是不起,麻醉之時,諸根暫失作用,識伏不起而已。八識功能,即是含藏。識依於根,待緣而起,麻醉之時,乃諸根所受,暫時根失功能,識因無緣伏而不起。再第八識之功用,本為含藏,七識一切攀緣,皆屬思想,思想有其習氣,即落其中。現代言語,名曰印象,印象深淺,又關記憶短久,知此推彼,其理一也。

問: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做夢的時候,神識就到那裏是不是?(張寬心)

答:神識即心量,其大無外,種種事物,俱含藏在內,眠後作夢,即種子起行所現,因係識所現象,故識並非來去,所謂六塵緣影,夢是一端也。

問:可是有一夜到天明不做夢,那個時候神識不知住在何處?(張寬心)

答:所謂神識,應知有體有用,體本迷後妄心,用即心起分別。醒時妄念攀緣,睡時夢想顛倒,凡此諸端,皆屬識之作用,然用又分伏起,伏者無緣潛伏,雖伏非無用能也,起者依緣而起,雖起仍屬體空也。茲為舉一喻,可以得解,杵鐘相依,而後發聲聽固琅琅,而實無體,杵鐘不依,即不發聲,尋之冥冥,非無聲能。若明乎此,則知有夢是識用之起,無夢是識用之伏。

問:六、七兩識,若一念起(即一想),何者先,何者後?同起?抑以六識觀之,一想則六識先?若以七識相依觀之,則七識先?總之一開始想孰先後?抑無所謂先後?(蔡榮華)

答:七識既曰恒思量,則是繼續不斷,此識乃根本無明相分而變,由是再受六識,而六識之用,主於分別,時起時滅。二者一恒念,一時斷時續,便無法較其先後。如必分之,則先變七,而後變六,先變者起念在先,後變者起念在後也。

問:「色法之生起,但須因緣增上二緣」何故?「心法必備四緣」何故?(蔡榮華)

答:心法者八識也,諸識生起!必依種子,故須因緣。心與心所,相續而無間斷,斷則不生,生則不斷,故有無間緣。識之緣慮,乃托識之自境而起,還緣慮其自境,故名所緣緣。依其他法而為幫助,或與排除障礙,使識安然生起,故須有此好機,故曰增上。此四有連貫性,缺一則斷而不生。色雖為心與心所變相人,既有相矣、可以階段論,即自成一因,再以識去依緣,即現之矣。

問:精神分裂症患者。所造諸業,若有意若無意,若善若惡,將來遇緣,是否亦起現行?(苑茂盛)

答:起現行,是言人識田中種子耳,此種子有前生與今生卸落之別,遇緣即起。精神病之動作,亦有乍清醒乍迷亂之分,此與醉酒之人相似,非全知覺,非全不知覺。其醒時之動作是有意,自然識田有印象,迷時之顛狂是無意,識田或無印象,印象即種子,遇緣自起現行,無種子何有現行。此僅言病中狀況,若未柄乃俱生來者,種子現行,自有定率。

問:人每於夢中所見之事物,於醒後樣樣似真,其實此境我們知為幻有,但在我們的第七識與八識中,不知有轉向種子發芽的作用否?又對因果關係如何?(邱清泉)

答:雖屬幻夢,有時落種,視此夢境強弱,而定種子有無。種有力者,遇緣亦可發芽。發芽者,喻夢境重現。聞諸人云,幻夢無力,屬於無記,不能結果。蓋夢係境界相,若不經過「相續」「執取」「計名字」「起業」等,則不生「繫苦」之果也。

問:是否自無始以來佛性即染上無明?亦或先有寂然不動之佛性,然後突然染上無明?佛法是超時空的,若答案為後者,則殊不可解?(簡宗修)

答:佛性及無明,皆曰無始而有。無始者,不能言其始也。即云寂然不動之佛性,突染無明,染從何時,言莫能窮,仍曰無始。

問:由第八識推至第一識全皆無明,然而宇宙之客觀存在是否真?是否假?又宇宙之客觀存在,無非是說宇宙為生我感覺之實物,然宇宙如何能生我感覺?且是實物呢?(吳商生)

答:宇為空間,宙為時間,此二皆非實物,不過二間包萬物耳。此為境,我心起念,多為境引故曰:「生我感覺。」

問:一切唯心造,這句話,是不是說在心未動時,宇宙無萬物?假如無萬物,那麼為什麼本性會被外面之物染上無明?(某生)

答:無明分無始無明,後來增上無明等。無始無明者,是無始一念不覺,自起之無明,不覺即名無明,非從外來。如人困倦瞌睡,此瞌睡乃困倦所生,非外來者。後來增上無明者,乃三細六粗以來,幻出萬有,始對境再增之無明,如現對六塵而起之憎愛是也。

問:本性迷了變成識。分為四組,名為八識。眾生一切動作,皆是八識的作用。又云八識也是沒有的,因念念生滅故。如此說來,在前念滅,後念尚未生之剎那間,是否就恢復本性了呢?(鮮純賢)

答:妄念乃無明所生,生滅二字,只是總相,實則「生」「滅」各有四相,相續不斷,既知「生住異滅」而連續,便悟「住異滅生」之連續,所謂「急水打球子,念念不停留」也。縱有剎那「尚未生」之外相,實無剎那「尚未生」之七識,縱有剎那「尚未生」之七識,其「生」之能所為無明,此無明未斷,何云恢復本性!

問:自證分與證自證分如何互證?(簡進土)

答:此可設喻明之,如上一C形,下一C形,試言此二形之缺口,各在何處?應須細察。已察明上缺口在下方,下之缺口在上方,此為眼所證明。從眼方來講,眼喻「自證分」。眼是否察錯,更應從C形C形上細察,果無訛矣,是眼未錯誤,從二形之方來講,二形喻「證自證分。」取能所互證,不必再求其他。

問:既先有識後有萬法,是否亦就是「萬法唯識」?(陳淑英)

答:佛法云者,是了覺萬法真相者也。萬法有相互關係,有各之異,若用有言語解釋,必就因緣而定,故每異其辭,「萬法唯識」「萬法皆空」「萬法一如」「萬法無常」等等,不勝枚舉,若執其一,則有問難,倘作圓觀,問題便少矣。茲答來問,識亦法也,以文字講,識先法先,無之不可,若以「萬法一如」來講,又無所謂先後矣。

問: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條件便是其有感覺器官,即看、聽、嗅、嘗、受等六識,此六識之作用無所謂善惡,而且是天生而來,故終不是「無明」而引起。因此萬法唯識可以成立,卻不必由「迷」來解釋。(張銀富)

答:思想甚高,條理欠次,只可分析言之。(一)「六識作用無所謂善惡」按世間法論:「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此認六識非禮為惡也。「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等。」此謂六識之思為善也,不能謂無善惡。按出世法論;本性覺明曰智,平等一如善也,無明變識,虛妄分別惡也。貪瞋癡為識起用,故曰惡:戒定慧為智起用,故曰善。是以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以求轉識成智;然則識無善也,性無惡也。(二)說六識之用,「是天生而來,絕不是無明而引起。」殊不知識即無明,無明即迷,迷則妄動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勾當自家事

省菴法師 

有一位老人,在死生之際,非常泰然,有一天備了茶酒,會集諸親友。在聚會尾聲時,老人奄奄一息,似將大去。眾人請老人留下遺言。

老人說:「最好是第一五更起!」

眾人面面相覷,會不過意。

老人接著說:「只有五更早起,可以勾當自家事,自家事就是,死的時候要往那兒去,這件事。如果我平日都僅管添財置產,衣食勞碌,到今天我要去了,又有什麼可以帶得走的呢?」

眾人頓然有所領悟。

【書籍目錄】
第1頁:通問第一之一 第2頁:通問第一之二
第3頁:析疑第二 第4頁:質難第三
第5頁:因果第四 第6頁:持戒第五
第7頁:名相第六 第8頁:修持第七
第9頁:唯識第八 第10頁:禪觀第九
第11頁:心性第十 第12頁:密宗第十一
第13頁:淨土第十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