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教十五題 季羨林

佛教十五題 季羨林

佛典中的“黑”與“白”

[日期:2011-04-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季羨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羨林按

  明年是著名學者湯錫予(用彤)先生誕生百周年紀念。我雖然不是錫予先生的正式學生,但是我讀過先生的很多著作,從中受到了極大的教益。這對我的研究工作有深遠的影響。1946年我來北大任教,實出於陳寅恪先生和錫予先生以及胡適之先生的提挈。我當時曾聽錫予先生講授“魏晉玄學”,一堂課沒有缺過,並且認真做了筆記。因此,我自認為是先生的弟子。在紀念先生百年冥壽之際,一介學弟擬出版紀念論文集。此乃學壇盛事,實慰下懷。一介讓我寫篇文章,我欣然應命。但竊以為紀念論文集文章以短為宜,於是就根據多年搜集的資料,寫此短文,濫竽論文集中,謹表對錫予先生仰止之敬意。

  1948 年,我曾寫過一篇短文:《佛教對於宋代理學影響之一例》(現收入拙作《中印文化關系史論文集》,三聯書店1982年,頁309~311)。我在裏面講到朱子教人用白豆黑豆來“系念”,起一善念,則投白豆一粒於器中;起一惡念,則投黑豆。我認為,這個辦法來自印度佛教。我舉了《賢愚經》卷十三的一個例子。我的結論是:“從這個小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來,宋代理學不但在大的思想方面受了佛教的影響,連許多人們平常不注意的末節也居然受到佛教的影響了。”

  後來翻閱漢譯佛典,又陸續發現了一些類似的例子,更足以證成我的前說。我現在再舉出幾個例子,稍加詮釋。並引申談一談佛典中的“黑”與“白”。

  《摩訶僧祗律》卷十三:

  羯磨已,此比丘應作二種色籌:一者黑;二者白。不應唱言:非法者捉黑籌,如法者捉白籌。應如是唱:如是語者取黑籌,如是語者取白籌( 22,334b)。

  如果覺得這不夠清楚,我再從對應本中舉出一個例子。《十誦律》卷三十五:

  若比丘已作行籌人,隨僧多少應作二種籌:一分長,一分短;一分白,一分黑。說如法者,為作長籌;說非法者,為作短籌。說如法者,為作白籌;說非法者,為作黑籌( 23,254b)。

  所謂“籌”,是小竹片。這裏講的是用投籌的辦法來裁決和尚中的爭端。我不講裁決的過程,因為那同我要講的無關。我想著重指出的是,在這裏,黑籌和白籌盡管用途不一樣——黑豆和白豆以及黑白石子象征的是惡念和善念,黑籌與白籌和善惡念頭無關——可是黑仍然表示反面的近乎惡的東西,而白則表示正面的近乎善的東西。東西不同,含義則一。關鍵不在東西,而在顏色。

  白黑象征善惡,還表現在其他場合。我舉幾個例子。《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九:

  苾芻當知,若純黑業得純黑異熟。若純白業得純白異熟。若黑白雜業得雜異熟。是故苾芻應離純黑及黑白雜業,當勤修學純白之業( 23,674b)。

  對幾個名詞需要解釋一下。“業”,梵文karma,巴利文kamma,指的是人們的所作所為。“異熟”,也譯為“報”或者“果報”,梵文和巴利文都是vip ka,我們平常所謂“報應”。“白業”,指的是善行,“黑業”,指的惡行。善行得善報,惡行得惡報。《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反複說明這個善惡報應的道理,參看 23,814b;827b;837b等等。到了《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二,更言簡意賅地說明:“汝等苾芻當知,黑業還得黑報;若行白業,還得白報。”( 23,1029b)

  “黑”,梵文kr•s•n•a,巴利文kan•ha;“白”,梵文s,ukla,巴利文sukka。“黑業”,梵文kr•s•n•a kar ma,巴利文kan•ha kamma;“白業”,梵文s,ukla karma,巴利文sukka kamma。“黑異熟(黑報)”,梵文kr•s•n•a vip ka,巴利文kan•ha vip ka;“白異熟”,梵文s,ukla vip ka,巴利文sukka vip ka。同在其他語言裏一樣,白的顏色總是同“光明”聯系在一起,引申為“善”。黑的顏色總是同“黑暗”聯系在一起。引申為“惡”。

  黑白不但同業報相聯系,而且還同人的思惟直接聯系。《那先比丘經》說:“因知善惡,知當所行,別知黑白思惟。”( 32,697c)有時甚至同“出家”“在家”聯在一起。

  在中國,黑白有時也有類似的含義;但決不像佛典中這樣具體,這樣複雜;用途決沒有這樣廣泛。

  1992年7月14日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原始佛教的曆史起源問題
第3頁:佛教興起時印度社會經濟和政治情況 第4頁:當時思想界的情況
第5頁:佛教的起源 第6頁:論釋迦牟尼
第7頁:釋迦牟尼的家族 第8頁:釋迦牟尼出生的時間
第9頁:釋迦牟尼的生平 第10頁:原始佛教的教義
第11頁:釋迦牟尼的說法方式 第12頁:釋迦牟尼對社會改革的看法
第13頁: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第14頁:提婆達多問題
第15頁:問題的提出 第16頁:佛典中對於提婆達多的論述
第17頁:論述中的矛盾 第18頁:我的看法:幾點結論
第19頁:浮屠與佛 第20頁:再談“浮屠”與“佛”
第21頁:“佛”字對音的來源 第22頁:從“浮屠”與“佛”的關系
第23頁:晉宋時期佛教發展情況 第24頁:法顯的生平和活動
第25頁:結語 第26頁:中國佛教史上的《六祖壇經》
第27頁:佛經的翻譯與翻譯組織 第28頁:佛教教義的發展與宗派的形成
第29頁:佛教與儒家和道教的關系 第30頁:關於玄奘
第31頁:玄奘的家世 第32頁:西行求法前在國內的學習准備階段
第33頁:西行求法的動機 第34頁:在印度的活動
第35頁:回國後的情況 第36頁:在佛教哲學方面理論與實踐的矛盾
第37頁:翻譯印度因明可能產生的影響 第38頁:關於《大唐西域記》
第39頁:佛教對中國儒道兩家的影響 第40頁:佛教對於宋代理學影響之一例
第41頁:佛典中的“黑”與“白” 第42頁:《列子》與佛典
第43頁:佛教的倒流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h556438250會員 发表于 2011-5-30 12:39:24
哪位大德谈谈他对这篇文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