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教十五題 季羨林

佛教十五題 季羨林

在印度的活動

[日期:2011-04-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季羨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玄奘經過了千辛萬苦,九死一生,終於到了印度。同在國內一樣,他也是到處訪謁名師,對佛典和婆羅門經典,都一一探索。在佛教內部,他是一個堅定的大乘信徒,這在《大唐西域記》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制造了許多抬高大乘的神話,秣底補羅國的那一個反對大乘的論師的下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此外,《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裏面還多次提到大小乘之爭。他總是袒護大乘。但是他並不反對學習小乘,他還積極地去學習印度其他的一些科學知識,比如邏輯學(因明)、語法(聲明)等等。

  我們在下面以《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為根據,按時間順序,把他在印度學習的情況條列如下:

  迦濕彌羅國

  彼公(指僧稱——引者)是時年向七十,氣力已衰,慶逢神器,乃勵力敷揚。自午以前,講《俱舍論》。自午以後,講《順正理論》。初夜後講《因明》、《聲明論》。由是境內學人,無不悉集。法師隨其所說,領悟無遺。研幽擊節,盡其神秘。 50,231b。

  磔(礫)迦國

  仍就停一月,學《經百論》、《廣百論》。 50,232a。

  至那仆底國

  因住十四月,學《對法論》、《顯宗論》、《理門論》等。 50,232a。

  闍爛達那國

  因就停四月,學《眾事分毗婆沙》。 50,232b。

  祿勒那國

  遂住一冬半春,就聽《經部毗婆沙》訖。 50,232c。

  秣底補羅國

  法師又半春一夏,就學薩婆多部《怛埵三弟鑠論》(唐言《辯真論》),二萬五千頌,德光所造也)、《隨發智論》等。 50,233a。

  羯若鞠閣國

  法師入其國,到跋達邏毗訶雖寺住三月,依毗離耶犀那三藏讀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訖。 50,233b。

  摩揭陀國那爛陀寺

  這座古寺是幾百年前笈多王朝創立的,是當時印度文化的中心,也是玄奘的目的地。他於公元630年來到這裏,在這裏住的時間最久,主要是從戒賢大師受學。在他來到以前,慈氏菩薩托夢給戒賢:“故來勸汝:當依我語顯揚《正法》、《瑜伽論》等,遍及未聞。” 50,237a。法師在寺聽《瑜伽》三遍,《順正理》一遍,《顯揚》、《對法》各一遍,《因明》、《聲明》、《集量》等論各二遍,《中》《百》二論各三遍。其《俱舍》、《婆沙》、《六足》、《阿毗曇》等以曾於迦濕彌羅諸國聽訖,至此尋讀決疑而已。兼學婆羅門書。印度梵書,名為《記論》。 50,238c~239a。

  伊爛拿國

  又停一年,就讀《毗婆沙》、《順正理》等。 50,240a。

  南僑薩羅國

  其國有婆羅門,善解因明,法師就停月餘,日讀《集量論》。 50,241b。

  馱那羯磔加國

  法師在其國逢二僧,一名蘇部底,二名蘇利耶,善解大眾部三藏。法師因就停數月學大眾部《根本阿毗達磨》等論。彼亦依法師學大乘諸論。 50,241b~c。

  玄奘行腳僧圖唐代大英博物館藏缽伐多國

  法師因停二年,就學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及《攝正法論》、《教實論》等。 50,244a。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原始佛教的曆史起源問題
第3頁:佛教興起時印度社會經濟和政治情況 第4頁:當時思想界的情況
第5頁:佛教的起源 第6頁:論釋迦牟尼
第7頁:釋迦牟尼的家族 第8頁:釋迦牟尼出生的時間
第9頁:釋迦牟尼的生平 第10頁:原始佛教的教義
第11頁:釋迦牟尼的說法方式 第12頁:釋迦牟尼對社會改革的看法
第13頁: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第14頁:提婆達多問題
第15頁:問題的提出 第16頁:佛典中對於提婆達多的論述
第17頁:論述中的矛盾 第18頁:我的看法:幾點結論
第19頁:浮屠與佛 第20頁:再談“浮屠”與“佛”
第21頁:“佛”字對音的來源 第22頁:從“浮屠”與“佛”的關系
第23頁:晉宋時期佛教發展情況 第24頁:法顯的生平和活動
第25頁:結語 第26頁:中國佛教史上的《六祖壇經》
第27頁:佛經的翻譯與翻譯組織 第28頁:佛教教義的發展與宗派的形成
第29頁:佛教與儒家和道教的關系 第30頁:關於玄奘
第31頁:玄奘的家世 第32頁:西行求法前在國內的學習准備階段
第33頁:西行求法的動機 第34頁:在印度的活動
第35頁:回國後的情況 第36頁:在佛教哲學方面理論與實踐的矛盾
第37頁:翻譯印度因明可能產生的影響 第38頁:關於《大唐西域記》
第39頁:佛教對中國儒道兩家的影響 第40頁:佛教對於宋代理學影響之一例
第41頁:佛典中的“黑”與“白” 第42頁:《列子》與佛典
第43頁:佛教的倒流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h556438250會員 发表于 2011-5-30 12:39:24
哪位大德谈谈他对这篇文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