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晚於釋迦牟尼的佛經的記載,他說法很有一些特點,他善於用比喻,而且比喻很多出於農牧。這些記載不一定完全可靠,可能有一部分是出於和尚代代相傳的回憶,至少可以反映早期佛教徒的情況,這種例證比比皆是。我現在從漢譯佛經中選出幾個例子來:
猶如耕田薄地之中,下種雖多,收實甚小。 第3卷,第114頁上。
譬如農夫,宿有二業:一田業高燥肥沃,二田業下濕瘠薄。 第4卷,第162頁中。
若好田苗,其守田者心不放逸,欄牛不食,設複入田,盡驅令出。 第2卷,第312頁中。
過去世時,摩揭提國有牧牛人,不愚不癡者,有方便慧。 第2卷,第342頁上。
若複牧牛人成就十一法者,能擁護其牛,終不失時,有所饒益。 第2卷,第794頁中。
如田家子,善治其地,除去穢惡,以好穀子著良田中,於中獲子,無有限量。亦如彼田家子,不修治地,亦不除去穢惡而下穀子,所收蓋不足言。 第2卷,第827頁下。
這些比喻的例子都說明釋迦牟尼本人和他早期的信徒是同勞動大眾有密切的聯系的。他們了解人民的生活,用人民的一些喜聞樂見的、從他們生活中選取來的比喻來闡述比較難懂的佛教教義。佛教發展之所以能這樣迅速,影響之所以這樣大,與這種說法方式可能有些關系。此外釋迦牟尼不承認梵文的神聖性,主張和尚使用自己的方言來宣傳教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