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雪廬老人淨土選集 -- 佛七開示 李炳南老居士講述

雪廬老人淨土選集 -- 佛七開示 李炳南老居士講述

戊午年靈山寺佛七開示之一

[日期:2010-08-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李炳南老居士著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戊午年靈山寺佛七開示之一

弟子吳聰敏敬記 

今天是結七第一天,首先須知結七之義,是在「剋期求證」。修淨土念佛法門,必得一心不亂始有成就。結七念佛七天,若功夫好,念一天即得一心,此須念佛多年,且明教理者,方能成辦。其次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再其次,念至七日,而證一心。此就淨七而言,晝夜念佛不停,七日即能斷見思惑;惟有斷見思惑,始真正得一心也。然斷見思惑太難,故有特別法,先求其伏惑耳;即起惑時,以佛號伏之,功夫熟練,惑起即伏,如此得相似之一心,亦能帶業往生也。

諸宗修行不離「正助雙修」。正工夫即是去妄念,直透心性;助工夫即是助顯心性,除用功之魔障。今依次略說淨土正助修法:

先說正功:七日之中,必須時時心存恭敬,一入寺門,即同見佛。當知:如來法身遍一切處,非但大殿上佛像始視為佛,其實一色一香,莫非佛之妙色妙心;如是於所處環境,一一皆作佛觀,則言行自然恭敬,不復懈怠。恭敬乃趣菩提之秘訣;此第一層工夫。既坐定已,則宜放下萬緣,將平日之雜事妄念掃除,然後收心一處,繫於一句洪名;譬如湍流船舫,拴於樁上,自免流失之難;此第二層工夫。復次,正持名時,必須將此六字洪名,從心想起,由口念出,依耳聽入;譬如三輪,來回輾轉,務必心想得清清楚楚,口念得清清楚楚,耳聽得清清楚楚;如此自念自聽,字字靠緊,其中勿使打失一句;此第三層工夫。又,吾人念佛時,不論口誦意持,當令全無雜音,單存佛號之音;而以彌陀法身遍一切處,佛光亦遍一切處;故念佛時,由我出心聲,心聲入佛光,佛光入心聲;如是心聲佛光交融,則我即彌陀,彌陀即我;此第四層工夫。依上所說,精進修去,層層拶入;令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待到第四層次,即是一心功成之日也。

次言助功:夫正功之法,固然直捷了當,但眾生無始劫來,煩惱習深,妄念紛騰;今欲以一句佛名,一下逼令不造業,無妄想,絕非短期所能辦到,故必輔以助行之功也。苟能日日省察己惡,誠心懺悔,俾消業障;而見他為善,則隨喜讚歎,以增福德。如是,懺悔隨喜,並皆回向往生西方;此則助行之一也。次者,欣厭之法:於日常生活中,不論食、衣、住、行,凡娑婆種種,一概觀為污穢而厭離之;於淨土三經中,所說極樂種種,統通觀為清淨而欣羨之。厭離則無貪戀之心,欣羨自增求生之願,待其欣厭之極,則身雖寓娑婆,已非娑婆久客;雖未登極樂,早列蓮邦佳賓;此淨宗之妙訣,固不可與他宗不欣不厭同日而語;是為助行之二也。再者,方便伏惑之法;須知念佛不得一心者,妄念亂之也。而妄念者,即是惑,亦即是魔。涅槃經云:「須陀洹斷見惑,如截四十里流。」故知欲求即斷,甚不容易。今乃暫求伏惑之法;古德云「不怕念起,但恐覺遲。」若能念起即覺,一覺即以佛號壓之,如此魔來佛壓,譬如以石壓草,壓之既久,惑自不起,亦得方便一心,待生西後,再去斷惑,此為淨土之特別法,不可以他宗來問難;是為助行之三也。

希望大家,今後七日,無論在道場或回家路上,皆如此修。以下為拈一偈,以作結論曰:

淨土難信卻易行

全由二力正助功

必得一心方有效

方便伏惑即感通

最後,請大家放下萬緣,一句彌陀,一直念下去!

【書籍目錄】
第1頁:壬子年靈山寺佛七開示 第2頁:甲寅年靈山寺佛七開示
第3頁:戊午年新春結七念佛開示 第4頁:戊午年靈山寺佛七開示之一
第5頁:戊午年靈山寺佛七開示(上) 第6頁:戊午年靈山寺佛七開示(下)
第7頁:幸酉歲佛七開示 第8頁:壬戌佛七雪僧貢言
第9頁:快刀斬亂絲 第10頁:乙丑年靈山寺佛七開示
第11頁:庚申年靈山寺佛七開示 第12頁:乙卯年靈山寺佛七開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