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日期:2010-12-2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淨空法師講述

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爾時世尊說此經法。天人世間有萬二千那由他億眾生。遠離塵垢。得法眼淨。

此品是舉益流通,列舉修學真實利益,普為勸勉。先介紹得小乘利益的部分,天上人間共有「一萬二千那由他億」。這個數字是講娑婆世界的六道眾生,不是講地球上的人,地球上的人沒這麼多。娑婆世界六道眾生聽到這法門,證小乘果的,『得法眼淨』,有這麼多的眾生。什麼是「法眼淨」?能辨別是非,辨別真妄。修行證果利益愈大的,人數就愈來愈少。

二十億眾生。得阿那含果。六千八百比丘。諸漏已盡。心得解脫。

這是得「解脫」的利益。什麼是解脫?業障消除,煩惱輕了。當然煩惱須斷至一定的程度,並沒有完全斷滅,大概煩惱已經斷了一大半。「阿那含果」是小乘的三果。證得阿那含果,不會再到欲界來。雖然沒有出三界,他住在四禪的五不還天,在那裡修行;將來證得四果,就超越三界,所以他不會墮落。「漏盡」指見思煩惱斷盡,即是四果阿羅漢,永脫三界,故說『心得解脫』。

四十億菩薩。於無上菩提住不退轉。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

這是講大乘人所得的利益。大乘根性聞經則得大乘利益,小乘根性的得小乘利益,所以聽經得什麼利益,與自己根性有關係。比較明顯的,如我在外講淨土經,遇到有些法師對我非常讚歎,對淨土法門也很讚歎,但是他不修淨土法門,因為根器不同。這樣的法師值得尊敬,因為他不誹謗。如果讚歎自己,誹謗其他法門,即是屬於邪見,就不只是根性不同。若只是根性不同,雖修其他法門,他也是正知正見。

大乘菩薩『於無上菩提住不退轉』,這是什麼菩薩?以通途法門來講,圓教初住菩薩,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是不退轉菩薩。可是修學念佛法門,只要對於這一部經典,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堅定信心,絕不動搖,現在雖然還是凡夫,講到功行就等於圓教初住菩薩。圓教初住菩薩不退心,不為外面環境動搖,我也不退心,也不為外面環境所動搖,由這一事而論,與圓初住菩薩沒有兩樣。所以,修此法門成就不退轉的菩薩有四十億之多。

二十五億眾生。得不退忍。

此句所說境界比前更高。「不退忍」是無生法忍。我們把標準降低一點,佛在《仁王經》所講的,五忍位菩薩始為「信忍」。信忍是初地、二地、三地。由此可知,這一句所講的是地上菩薩,前面所講的四十億是三賢位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這段是講「地上菩薩」一直到「寂滅忍」。從初地到等覺位次的有二十五億人,這是大乘人往生。而我們尚在下一段經文之中:

四萬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

此文既不是聲聞,也不是菩薩。我們不是菩薩也不是小乘,得益的人數相當可觀,「四萬億那由他」,比小乘得法眼淨的人還多。小乘得法眼淨的只有一萬二千那由他億。我們是不是這一類?在沒有聽到這法門之前,『於無上菩提』,就是指求生淨土不退成佛,確實未曾動這念頭。我當年學佛也沒有動念要求生淨土,這就是「未曾發意」。『今始初發』。聽到淨土法門之后才歡喜發心,或者沒聽經之前也念佛,也發心。但所發心不懇切,不是真的,發心不純,還會動搖,還會退轉,還會懈怠,可見心不真、不切。聽了此經之后,才真正發心,勇猛精進,依教奉行,生活、工作、處世、境界與往昔不一樣了。今天願我同學真正發心!

種諸善根願生極樂。見阿彌陀佛。

覺悟的人應將此事當作自己這一生,生命中第一樁大事。這一生到此世間來幹什麼?就是求生淨土,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要見阿彌陀佛。除這一樁事之外,沒有第二樁事,這才是真正發心。『種諸善根』就是依照經典教訓去做。佛教我們做的,我們就做;教我們不要做的,我們就不做。老老實實聽話就對了,就是種諸善根。下文是佛為我們授記,此乃無比真實利益,不可思議!

皆當往生彼如來土。

一切眾生,只要依此經道理、方法,遵從佛的教誨修行,將來決定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決定見阿彌陀佛,如《楞嚴經》上說的「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來。

「異方」就是指不同的方所。將來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不必在西方世界。西方世界有阿彌陀佛,一個世界只有一尊佛。我們到那裡去作佛?到他方世界。他方世界與我有緣的眾生機緣成熟,希望佛來度他們,而我跟他們有緣,就像《普門品》裡所說,「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我們就到那兒去示現「八相成道」,作佛為他們講經說法。『各於異方』,即是我們過去無量劫來,在無量無邊的世界,已曾結了善緣。

人生在世間,和一切眾生要結善緣、結法緣,才會受到一切眾生歡迎。你講經,他喜歡聽;別人講經,他不相信。同樣一句話,你說,他相信;別人說,他不相信。這是什麼原因?是緣不同。他跟你有緣,他相信你;若跟你沒有緣,他不相信你。由是可知,應當與眾生廣結善緣,廣結法緣很要緊。萬萬不可結惡緣,惡緣則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非常可怕!報償則一世比一世痛苦。

『同名妙音如來』。你在他方世界作佛,佛的名號,世尊在此也告訴你了,將來作佛一定是同名「妙音」如來。我們現在使用的皈依證,法名皆用「妙音」,就是依此經文所命的。將來你成佛稱「妙音如來」;你現在皈依,法名是「妙音居士」,因果相應。展開這一部經典,念到此段經文,見到自己的法名亦在經中,這是何等的親切!此經就是佛為我們說的。我現在是妙音居士,將來就是妙音如來。法名是從《無量壽經》得來的。

第一次以「妙音」作三皈法名是在新加坡。當時我正在新加坡講此經,曾舉辦兩次皈依,一次是在講經的前一天,為大眾傳授皈依,沒有用這法名。第二次是在正宗分講圓滿時,舉行三皈傳授,參加的同修有二百七十多人,我來不及起法名。忽然想到,去年我在北京時,黃老居士提示我一句話,他說「皈依可以用同一個法名」,於是就想到經文后面有『同名妙音如來』,我接受黃老居士的建議,爾后三皈傳授就用同一法名。所以,皈依二百七十多位同修的法名就有了。從此以后皆用此法名,這一部經典對我們來講更是特別親切。

這一段經文是說我們這些大眾,皆已在釋迦牟尼佛當年法會之中。我們今天這一會,與釋迦牟尼佛當時一會,彼此自然相應。我們確實沒有離開本師一會,不僅如此,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無量壽會,與我們這一會是同一性體,是故感應不可思議。末后一段經文是說普遍授記的利益。

復有十方佛剎。

前面所說的,都是娑婆世界眾生聞經所得的利益。世尊教我們再看看他方世界。

若現在生。及未來生。

此言三世,前講十方,「十方三世」盡在其中。「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於此可見。

見阿彌陀佛者。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

十方世界無量無邊。「各」是指每一個世界。當然這數字不是固定的,是概略的意思。「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得佛的授記。「授記」就像前面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授記,見佛聞法各得上中下不等利益者,總約八萬俱胝那由他之數。

彼諸有情。皆是阿彌陀佛宿願因緣。俱得往生極樂世界。

世尊在此處總結,說明我們跟西方世界的關係,不是偶然的,其來已久。『彼諸有情』是此界他方九法界的有情眾生,與阿彌陀佛過去皆結深緣。如果與阿彌陀佛沒有緣,即使阿彌陀佛現在面前,你也不相信,也不會求生極樂世界。一定要有緣,這些有緣的人『俱得往生極樂世界』。世尊此語非常肯定,我們讀誦,無有絲毫疑惑。世尊講經至此圓滿。向下一段經文是阿難尊者記錄當時法會圓滿的盛況。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這是第一種瑞相,三千大千世界「震動」。此乃聽聞者人心震動,聽到這一部經,歡喜無比!無量劫以來,在生死輪迴裡煎熬,今天得知有機會出離,心生大歡喜。

并現種種希有神變。

這是第二種瑞相,不可思議的感應,極顯法門的不可思議。

放大光明。普照十方。

這是第三種瑞相,光明遍照,接引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同生淨土,同圓種智,同成佛道。

復有諸天。於虛空中。作妙音樂。出隨喜聲。乃至色界諸天。悉皆得聞。歎未曾有。無量妙花紛紛而降。

此一段經文裡,令我們見到空中的天樂,這是第四種祥瑞。又看到空中的雨花,是第五種祥瑞。四、五兩種皆是天人供養,供佛、供法,供養與會的大眾。總顯現五種不可思議的祥瑞。

尊者阿難。彌勒菩薩。

此是本經的兩位當機者。此經前半部是阿難尊者當機,后半部是彌勒菩薩當機。在法會中,由此兩位代表我們大眾。

及諸菩薩聲聞。

參加法會的菩薩,有此界、有他方的。聲聞眾中亦有此界、他方的。

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末后阿難尊者總結的這一段,我們也不能疏忽,不能輕易看過。不是說這一部經已經講完,當知散會之后,回去怎樣做。『信受奉行』,要真正的「信」,要如實的接「受」,老實照做。若能照做,就是如來第一弟子,將來決定往生。我們既然已經在西方極樂世界報了名,註了冊,掛了號,自應決定去!今現在此世界亦是逢場作戲,不要再認真。一定要知道,這個世界一切萬法都是假的,應當都要放下,都要捨棄。在此世界無論對什麼人、什麼事、什麼物,決定沒有絲毫貪戀之心。因為我們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決定往生,絲毫懷疑都沒有。

經文講至此處,是在此道場第二次講述圓滿。

(總共講一百零七會)

【書籍目錄】
第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 第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前言
第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教起因緣 第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本經體性
第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一經宗趣 第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方便力用
第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所被根機 第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藏教所攝
第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部類差別 第10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譯會校釋
第1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總釋名題 第1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法會聖眾第一
第1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德遵普賢第二 第1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大教緣起第三
第1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法藏因地第四 第1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至心精進第五
第1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發大誓願第六 第1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必成正覺第七
第1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積功累德第八 第20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圓滿成就第九
第2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皆願作佛第十 第2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國界嚴淨第十一
第2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光明遍照第十二 第2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壽眾無量第十三
第2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寶樹遍國第十四 第2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菩提道場第十五
第2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堂舍樓觀第十六 第2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泉池功德第十七
第2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超世希有第十八 第30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受用具足第十九
第3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德風華雨第二十 第3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第3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第3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第3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第3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第3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第3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歌嘆佛德第二十七
第3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第40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第4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菩薩修持第三十 第4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第4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第4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第4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第4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第4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第4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第4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第50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第5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邊地疑城第四十 第5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第5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第5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第5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第5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第5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第5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第5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