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日期:2010-12-2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淨空法師講述

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這一品經文介紹西方極樂世界菩薩們的願力。此地所講的菩薩,是從凡聖同居土下下品,一直到實報莊嚴土上上品。由此可知,西方世界的菩薩們,雖然品位有差別,而願力則無差別。這一點值得我們注意,也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我們的心願能與彌陀,與諸菩薩相同,這是往生西方世界的必要條件,也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憑證。非常重要!

菩薩願力深廣,決定一生成佛。但是其中有不少菩薩,雖然在極樂世界,並沒有忘記他方苦難的眾生。不但沒有忘記,我們在前面經文看到,菩薩的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十方世界的眾生,那一個人動了一個真正的念頭,想求生西方世界,佛菩薩必定來幫助你,來成就你。這是大慈大悲,不捨一人。我們在這一品經裡讀到這個事實真相。

復次阿難。彼佛剎中。所有現在。未來。一切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

這一段經文就是世尊為菩薩授成佛之記。但是經文裡要特別注意的是『所有現在』,就是從凡聖同居土的下下品,直到實報莊嚴土的上上品,現在在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一個都不漏。『未來』是指誰?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未來」,未來是還沒去,現在真正發心求生淨土的眾生。我們現在真正發心、發願,一心執持名號,決定在這一生往生,可是現在還沒有往生,就是屬於「未來」的一類。可見我們雖然還沒有到達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已經報名,註冊了。一切諸佛菩薩都承認我們是極樂世界的一分子,問題就在我們的心願是不是真的。口裡念佛,心不相應,就不在這一句包括之內,因為這一生不能往生,去不了。去得了、去不了,不要問別人,問自己就知道。

我常常告訴諸位同修,真正往生的條件,是要把佛的教訓做到。如果不能依教奉行,就是不能把經典裡的教訓做到,不認真去做,只靠每天念幾部經,念多少句佛號,還是去不了。到底要做到幾成才能往生?如果真正有把握,最好能做到一半,決定能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如果一半都做不到,往生就沒有把握。

過去我跟諸位同修講九品,是依照經訓來說的。如果我們將這一部《無量壽經》百分之百做到,生到西方世界,一定是上上品往生。不能百分之百做到,做到百分之九十,就是上品中生。如果折扣再大一點,打個八折,只能做到百分之八十,就上品下生。這樣一直往下降,下下品往生也要做到百分之二十。也許我們說百分之二十勉強還可以。如果僅僅做到百分之二十並不保險,要努力多做一些。中國古人常講,「取法乎上,僅得乎中」。我們能取法乎中,做到百分之五十,中、下三品往生應該不成問題。如果標準只訂在下下品,就很冒險,不太可靠。因此,我們必要認真,必要努力去做。

經文「未來」二字包括的範圍非常廣大,十方世界念佛求生淨土的眾生,都在這一句之中。末后就是世尊為這些人授記,包括我們在內,也是未來一切菩薩中的一尊。

『皆當究竟一生補處』。「一生補處」加上「究竟」,就特別標明是圓教的一生補處,不是別教,不是通教。如果是別教、通教,上面不可以加究竟;加究竟決定是圓教。這即是授記作佛。

再往下看是菩薩的大願。弘法利生的大願與修行證果妨不妨礙?決定不妨礙。不但不妨礙,實在是相輔相成。度眾生也是修行,自度度他是一不是二。自度就是度他,度他就是自度;要是把它分為二,恐怕往生就有障礙。因為本宗修學的宗旨是「一心不亂」,有自、有他就是「二心」。二就不能得一心。「自他不二」就是一心。所以,要曉得「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此處如果有絲毫誤會,都成為障礙,都是麻煩。因此,自行化他可以放心大膽的做,這不是夾雜。二心才是夾雜,一心不是夾雜。

唯除大願。入生死界。為度群生。作師子吼。擐大甲冑。以宏誓功德而自莊嚴。雖生五濁惡世。示現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惡趣。生生之處。常識宿命。

這是說西方世界菩薩的修行,包括前面所講的現在、未來一切菩薩,並沒有把未來菩薩除外,他們也包括在其中。大願就是效法彌陀弘願,廣度一切眾生。我們對於淨宗法門,自己得到殊勝利益,一定要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否則就不能報佛恩。我們天天念迴向偈,「上報四重恩」。四重恩第一就是佛恩。以什麼報佛恩?佛什麼都不要,佛對我們的期望,是希望我們自己這一生能往生淨土,能把念佛法門普遍、廣泛的推薦給一切大眾,代佛弘法。只有這樣才能報佛恩。雖不能報得圓滿,也能盡少分,所以一定要盡心盡力去做。極樂世界的菩薩,每天都到他方無量無邊世界供養諸佛。前面我們讀過,上供諸佛,下化眾生。並不是只供佛,供佛之外還教化眾生,就是把這個法門普遍的宣揚,為眾生宣說,為眾生示範。

『入生死界』。「生死界」指六道輪迴。往六道去,就是為眾生示範表演說法,這是『作師子吼』。「師子吼」比喻說法。『擐大甲冑』比喻嚴持戒律,為眾生作榜樣,作模範。教化眾生,不但要言教,還要身教。其實極樂世界的菩薩,和華嚴會上的菩薩沒有兩樣,都已經證得無障礙的法界。《普賢行願品》的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入這個境界,沒有障礙。可是到六道來,還要學著好像處處有障礙;其實並沒有障礙,菩薩遊戲世間是做給眾生看的,這就是身教。

『以宏誓功德而自莊嚴』,這一句不僅形容菩薩的示現,像《普門品》所說的「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應以餓鬼身得度者,即現餓鬼身而為說法;應以畜生身得度者,即現畜生身而為說法」。菩薩隨類化身,沒有一定的身相,這就是「以宏誓功德而自莊嚴」。他還沒成佛,沒成佛還得真正修行。這種修行就像《華嚴經》上所顯示的「歷事鍊心」,是真實的莊嚴。

極樂世界的菩薩,是以「宏誓功德」莊嚴自己。我們用什麼莊嚴?用一些金銀珠寶掛滿身上以為莊嚴,穿起時髦的衣服來莊嚴。菩薩不如是,我們學佛要在這裡學。

佛法貴在契機、契理。我們接觸廣大群眾,要想真正把佛法介紹給他們,使其得利益,首先要會觀機,要有智慧。遇到很固執的人,你對他說法,就要穿著比較樸素一點,舉止端莊,人家一看,像個學佛的樣子,便對你很尊敬,那是保守派。可是遇到自由派、開放的,看到學佛的人,這也不能、那也不能,他覺得佛法不能學。因此,能度保守派,則自由派的人都跑了。所以,對思想開放自由的,就要學活活潑潑的大乘。他穿著時髦,你比他更時髦,他看了歡喜;學佛原來是自在快樂的,學佛不難,他也樂意來學。這一類人也度了。

佛法在世間的運用是活活潑潑,經云「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我們看菩薩「隨類化身」,就是活潑,運用得多自在。所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人、鬼都度。要曉得,這才能真正廣利眾生。自己則是逢場作戲,無住生心,表演給別人看的,用意在利益眾生,純是利他的。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剎那剎那都在變化,這是「以宏誓功德而自莊嚴」。佛法是智慧,是高度的智慧,真實的利益。前面經文讀過「惠以眾生真實之利」,不但自己得真實之利,也令一切大眾都得真實之利。

『雖生五濁惡世,示現同彼』。「五濁惡世」指六道。「濁」是染濁,現在講染污。最嚴重的染污,無過於心理的染污。現在這個世界染污嚴重到了極處,我們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沒有一樣不是染污。最嚴重的染污就是電視,染污你的眼根,眼不清淨。廣播、音樂染污你的耳根,耳不清淨。今天所謂的知識爆炸,一切知識染污你的意根,意不清淨。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佛法,特別是這一部經,教我們修行首要的是清淨。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覺心,清淨、平等、覺,遠離一切染著。

「惡」是惡業。惡業的根源是貪、瞋、癡三毒,從三毒展開,造無量無邊的罪業。身心染著,廣造惡業,前途自然可悲,必定墮三惡道。現在雖然還沒去,惡道裡已經報名註冊,不久就要去,這都是事實。

不學佛的人不用說,學佛的人如果不求生淨土,惡道決定有分。也許有人會問,「你怎麼敢這樣斷定」?我這樣斷定也不無道理。只要我們自己冷靜想一想,今天從早到晚,自己起心動念是善念多,還是惡念多?如果惡念多於善念,則決定墮三惡道。善念多過惡念的,恐怕千萬人當中難得找到一個,這是真的。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怎麼得了。

讀經的時候,依照經典的教訓檢點自己身心,就會發現自己的過失太多。能發現過失,就是佛家講的覺悟、開悟。「覺悟」不能轉變業報,一定要修行。「修行」就是把自己的錯誤改正過來,這是功夫。行為改正過來,將來的果報就改變。覺悟不能改變果報,要真正修行。修行就是改過自新,就能改變我們將來的果報。

極樂世界的菩薩念念覺正淨,這就說明,極樂世界非去不可,不能不去。因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回來就不迷、不染污,也不再造惡業,有這種能力。這種能力是不是自己修的?不見得,而是彌陀本願功德的加持。你無論到那一道,『示現同彼』,一直到將來成佛,都不再迷惑,不會起惡念,不會被染污。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如李老師講的,「要不是愚癡,要不是狂妄,不可能不動心」。動什麼心?求生淨土的心。

如果不生極樂世界,雖然願力很大,要生生世世在六道裡弘法利生,話是說得很好聽,在六道裡一轉眼就迷惑顛倒。所謂「泥菩薩過河,自身不保」,還能弘法利生嗎?肯定不可能。唯獨往生極樂世界打個轉回來,那才是句句真實。

一直到成佛,『不受惡趣』。「不受惡趣」是指果報。「惡趣」決不只三惡道,六道都是惡趣。菩薩退轉到六道,就是惡趣。不但六道是惡趣,聲聞、緣覺都是惡趣,權教菩薩也是惡趣。何以說是惡趣?他退轉了,退轉就是惡。此地講「不受惡趣」,不要說六道他不受,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不受。

我想同修們從開講一直聽下來,應該能體會到,西方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也圓證三不退。他來六道示現度化眾生,還是圓證三不退,所以講「示現同彼」。他示現人身來教化眾生,是應以人身得度者,即現人身而為說法,他們是示現的。他本身是不退菩薩,怎麼會墮到人道來。應以聲聞身得度者,他就現阿羅漢身而為說法,決不是墮到阿羅漢。他永遠不退轉,一直到成佛都不退轉,這才與四十八願講的相應。

不僅如此,『生生之處,常識宿命』。雖然隨類化身,他在西方極樂世界天眼、天耳、宿命的能力也不喪失,他都知道。為什麼看他好像不知道?他是裝作不知道,不是真的不知道。

印光大師到晚年,才有人知道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你看他裝作我們世間人,裝得很像。我們現在了解他是假裝的,他不是真的不知道,其實他樣樣都知道。從跡相上看印光大師的一生,他是個平凡的普通人,他年輕的時候,念孔子的書,對孔老夫子非常崇敬,排斥佛法、毀謗佛法,造作罪業,眼睛幾乎失明。他示現「造作惡因必得惡報」,都是唱戲、表演,那裡是真的?他裝得很像。裝得沒有神通,其實他的神通太大了!你要是從西方極樂世界來,你也很會假裝,也不在印光大師之下。這是平凡之中的極不平凡。

由此可知,他們的能力決定不喪失。他所裝的那個樣子,對於教化眾生有決定的好處,必然能讓正法久住世間。這一段是說明極樂世界的菩薩,在十方世界應化的狀況。

我們雖然是真的凡夫,不是裝的,西方極樂世界沒去過,可是要學習,要學菩薩的榜樣,這給我們很好的啟示。為什麼要學習?下面經文說出,我們真正能體會佛度生的抱負、佛度生的願望,要全心全力幫助佛,使佛的願望能圓圓滿滿實現。這就是為什麼要效法,道理在此。

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薩者。令悉作佛。

這是彌陀無盡大願的結歸,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的目的就在此。所以佛弟子,尤其是阿彌陀佛的學生,必須建立相應的弘願,參贊彌陀化育眾生的大業。這是彌陀了不起的事業,我們非常榮幸能參與。『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他的心願、他的抱負,就是要度脫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無論眾生是善、是惡,是染、是淨,是菩薩、還是在惡道,他都要度。不但度,而且平等度脫。我在講經題時說過,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

念佛法門不可思議,所以感得十方一切諸佛讚歎,一切諸佛協助。每一尊佛都勸眾生念佛,每一尊佛都為大家講《無量壽經》。不僅為我們說,勸導我們,每一尊佛還作榜樣給我們看。諸佛皆念阿彌陀佛,何況我們。這話是真的嗎?怎麼知道的?發起序裡不是講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念阿彌陀佛的時候,身相光明悅豫;阿難尊者是佛的侍者,他從來沒有見過。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已經非常莊嚴;佛再念佛,得到阿彌陀佛加持,十方諸佛的加持,相貌變得格外的好。

大家要相貌好,愛漂亮,靠化妝美容是沒有用的。用什麼方法?「念佛」。念佛則相貌就變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隨心轉」,心變成佛心,相自然就變成佛相。美容、化妝都有副作用。化妝品有毒,副作用很嚴重,不可不知道。為什麼不從心理改變,從體質改變?學佛就是改變體質,要從這個地方下手,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知道彌陀的本願,我們參加、贊助,參贊彌陀的事業。這樣的人那有不往生的?跟阿彌陀佛是一家人,志同道合,決定往生。

現前社會奇怪的事很多,什麼怪事?著魔,被鬼纏身。我見到很多,在國外見到,回國之后也常常見到。這些是不是真的?真的,一點不假。現在妖魔鬼怪纏人的事比從前多得太多。心地稍不清淨,魔鬼就附身,因為跟他相應。妖魔鬼怪的心不清淨,人心不清淨,他就很容易招惹附在身上。如果你是真正的念佛人,這些妖魔鬼怪不但不敢來惹,反而對你很尊敬。即使他不來保護你,也躲得遠遠地,不敢惹你,因為你是念佛人。念佛人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護念,一切護法善神保佑,這是一定的道理。

這樣才真正理解,參贊彌陀度生的好處太多了。你要是破壞彌陀度生的大業,必墮地獄。佛菩薩會原諒你,而護法神不會原諒你。這一句經文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彌陀希望一切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許我們聽了這句話會懷疑,西方世界人口豈不是要爆炸了嗎?西方世界究竟有多大,怎麼容納得下?這都是凡夫讀經文打妄想;打妄想就不老實,自作障礙。

我在講席上也常常向諸位同修報告這個事實,西方世界是「法性土」,跟地球不一樣。我們此地,土有大小,西方世界沒有大小,所以它的境界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跟我們的境界完全不同。如果想了解,不但我沒有能力說得讓人了解,一切諸佛也做不到,因為這是「境界」的問題,必須自己親證才能了解。自己不入這個境界,人家怎麼講,你也無法體會。要怎樣親證?只要「老實念佛」,愈念愈相應。念到「功夫成片」是初步的相應,念到「一心不亂」就見到。不要說理一心,念到「事一心不亂」就見到。可見這是真實的境界,絕對不是虛妄的。

彌陀希望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還有一類人有一種奇怪的想法:大家都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地球不是沒人了嗎?(他操心操得可真多!)再想到大家都念佛,這世界沒人種田,豈不是沒飯吃?這些人想得太多,妄念太多。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一是根本不可能。你去勸勸看,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肯聽勸念佛?這不是打妄想!再一種可能,假設這個世界人都念佛,一時就跟西方極樂世界一樣,心想事成,衣食資具隨念現前,不必經營造作。

唐朝終南山道宣律師,持戒精嚴,感得天人供養。自己不要燒飯,到時候天人送供養來。道宣律師不會打妄語。同時代,作《華嚴經合論》的李長者傳記記載,他寫《華嚴經合論》時,那一段很長的時日也是天人供養。他的感應不可思議。他想找個清淨環境為《華嚴》寫註解。他走到深山,路上遇到一隻老虎,他就跟老虎說,「我要寫《華嚴經》註解,你替我找個清淨的地方。」老虎很聽話,走在前面,他就跟在后面。老虎帶他走到一個石洞,確實非常理想。石洞很寬敞,像個房子一樣,住著一窩老虎。他去了之后,老虎就搬家,把石洞讓給他。石洞外面有個小池塘,他住在那裡之后,有兩個年輕的女孩子,從池塘裡出來,每天為他灑掃,供養他文具,他所需要的東西都為他準備,飲食也為他準備好,晚上就不見了。李長者專心寫大經註解,雖然每天看到兩位女孩子照顧他,但從來也沒跟她們說過一句話。一直到註解經完成,兩個女孩子再也不來了。這時他才想起來,要問她們從那裡來的,天天照顧我,也得說謝謝,於是到鄰近村莊打聽,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見過,才知道是天人供養。感應不可思議!我們著什麼急?不要著急、不要操心,「老實念」就好。

彌陀希望大家往生極樂世界作佛,『悉令得泥洹道』。「泥洹」就是大涅槃,是如來果地所證得的。

『作菩薩者』,不是指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菩薩,這是指他方世界的菩薩(就是四十八願最后五願,佛為十方世界菩薩所發的)。前面所講的『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道』,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作菩薩者,令悉作佛』,就是四十八願的最后五願。十方世界的菩薩如果有機緣聽到念佛法門,生仰慕之心,也能發願、稱念、供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以神力加持,使他們在十方世界的六道中教化眾生,也能永不退轉,直到成佛。

既作佛已。轉相教授。

這些人成佛之后,『轉相教授』。十方世界有不少諸佛如來,都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的。成佛之后,立即就以這個法門教化眾生。

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

佛門常講「轉法輪」,是怎麼一回事,是什麼樣子?這三句經文描繪得非常具體,這就是轉法輪。法輪要隨時轉、時時轉、處處轉、念念轉,即是現代所講的「機會教育」。

昨天簡居士告訴我一樁事,他現在有一點智慧,很難得!他說,過年期間一些朋友請他吃飯(他沒有吃長素),朋友喜歡吃海鮮,海鮮都是吃現殺的。朋友們曉得他學佛,他看到這道菜送上來,就說:「我們過年很歡喜,你們看這些眾生犧牲多少生命,活生生的把牠殺掉,我們怎麼忍心吃牠們,我們先念往生咒,超度超度牠們。」他就念七遍往生咒超度牠們,結果那一桌的人都不敢吃。機會教育目的達到了,以后他們再不敢吃活的。機會教育就是時時刻刻因人、因事,有一個利益眾生的心,有一個幫助人覺悟的心。這很難得!須知儘量利用機會教育,讓大眾認識佛法,讓大眾理解佛法。

有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佛法。我常說,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說法,中文翻譯的《大藏經》分量那麼多,是他一生所講的。這一部《大藏經》的內容究竟講些什麼,如果明白了,才曉得佛法之可貴,佛法不能不學。一部《大藏經》說的是什麼?用佛教名詞來講,就是「諸法實相」,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人生是我們本人。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的是什麼?是說明我們自己跟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這樁事要緊不要緊?太重要了!不明白真相就是迷惑顛倒。因為迷惑顛倒,才胡作妄為,才造罪業,才感苦報。如果都清楚明瞭,所作所為決定正直,怎麼會有惡報,怎麼會有不如意的事情。這才知道佛法之可貴。

有人說佛法是哲學,其實佛法不是哲學。歐陽竟無先生講得很好,「哲學是世界動亂的根源,不是好東西」。這一句話,我們仔細想想,很有道理。哲學屬於妄想。這一些人打的妄想,跟那一些人不一樣,兩邊衝突就發生了,皆是妄想。歐陽先生說,「佛法就是佛法」,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也不是哲學。一定要把佛法認識清楚,這樣自己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也能使別人得到好處。這些地方我們要學,要牢牢記住。

十方世界。聲聞菩薩。諸眾生類。

這是把十方世界中的九法界眾生都說盡了,上自菩薩,下至六道眾生。

生彼佛國。得泥洹道。

『彼佛國』即是西方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泥洹道』。

當作佛者。不可勝數。

這一句經文的意思說明,阿彌陀佛所度的那些眾生,在西方極樂世界證大涅槃,成佛的數量,無法計算。

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所以者何。猶如大海。為水中王。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甯為增減。

大概自古以來許多眾生就有這個疑問,一直到現在,我也常遇到。就有些人懷疑,十方世界這麼多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人口會不會爆炸?會不會有人滿之患?此段經文告訴我們,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所以『彼佛國中,常如一法』。十方世界的眾生都往生極樂世界,也不會看到人口增加。西方世界的菩薩,常常到他方世界度化眾生,也沒有看到人口減少。法性土的世界是不增不減。佛比喻說,如大海一樣,所有河流的水,都流入大海,海水有沒有增加?沒有看到海水增加。當然,現在這些物理現象,我們明瞭。佛用這個比喻,對當時的人是容易體會。現代人頭腦複雜,知道的事情多,曉得海水是被蒸發了。西方世界的人口不增加,到那裡去了?這個問題剛才已經說過了,就不再重複。

八方上下。

「八方」是四方、四維,加「上下」就是十方。

佛國無數。

諸佛國土無量無邊,就是指太空中無量的星系。佛在當時沒有說地球是圓的,沒有說地球懸在空中,但是佛講經,這些話的意義都包含盡了。所以,佛講我們這個世界,也講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這就說明地球是在虛空之中。

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

這是極樂世界跟其他諸佛國土不一樣的地方。諸佛國土都有成住壞空,諸佛國土裡的人都有生老病死。西方世界的人沒有生老病死,也沒有成住壞空,「常如一法」,所以這個世界非常特殊。「明」是光明。極樂世界是他方一切諸佛世界不能相比的,所以是『最為獨勝』。「勝」是殊勝;「獨」是沒有相類的。這樣的世界,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的。我們相不相信?怎樣是真信?真正發願,決定求生,這個人是真相信;還不想去,是沒有信心,沒有接受佛的勸導。真正相信,那有不願意去的道理!

阿彌陀佛的世界為什麼這樣好?為什麼一切諸佛國土比不上?理上講是一個道理,「一切法從心想生」。諸佛沒想到這一層,他想到了,因此他現這個境界就如同他所想的。

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

這三句就是總說德遵普賢、大教緣起、法藏因地、至心精進、發大誓願、必成正覺中所講的因行果德。我們在前面看到,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怎樣發願,怎樣修行,怎樣求學的。他是我們的模範,是我們的典型,這才是真正「孝順父母,奉事師長」。他真做到了,不辜負父母師長的教導期望。他真正成就,是積功累德,斷惡修善,參訪諸佛剎土,取人之長,捨人之短,成就這樣的道場,以這個道場供養十方一切有緣眾生來求學。

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

這是無比的大恩德。提供我們修行的場所,讓我們在這裡什麼都不操心。到這個場所來,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這場所是阿彌陀佛提供我們的,所以末后這一句顯示佛對我們的恩德。

『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彌陀的恩德,即使諸佛如來異口同聲讚歎,也說不盡。幾個人知道?不是真正了解事實真相的人,是不知道的。跟他說,他也不相信。阿彌陀佛對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真正是大恩大德!

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

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佛都無法說盡,無法讚歎,何況我們。希望我們在這部經典裡,細細體會、細細認識。然后真正發心,信受奉行,參贊彌陀大業,這就與阿彌陀佛結成一家人。決定沒有絲毫的私心,幫助一切眾生認識西方淨土,明瞭西方淨土,接受西方淨土,修學西方淨土,求生西方淨土,我們對於這一品經就算沒有白念。這心若發不出來,也無可奈何,也不能勉強,只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而已,得一個遠益,近的利益就得不到。所以,都在自己真實發心。

【書籍目錄】
第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 第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前言
第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教起因緣 第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本經體性
第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一經宗趣 第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方便力用
第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所被根機 第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藏教所攝
第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部類差別 第10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譯會校釋
第1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總釋名題 第1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法會聖眾第一
第1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德遵普賢第二 第1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大教緣起第三
第1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法藏因地第四 第1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至心精進第五
第1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發大誓願第六 第1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必成正覺第七
第1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積功累德第八 第20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圓滿成就第九
第2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皆願作佛第十 第2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國界嚴淨第十一
第2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光明遍照第十二 第2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壽眾無量第十三
第2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寶樹遍國第十四 第2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菩提道場第十五
第2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堂舍樓觀第十六 第2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泉池功德第十七
第2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超世希有第十八 第30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受用具足第十九
第3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德風華雨第二十 第3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第3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第3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第3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第3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第3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第3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歌嘆佛德第二十七
第3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第40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第4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菩薩修持第三十 第4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第4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第4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第4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第4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第4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第4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第4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第50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第5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邊地疑城第四十 第5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第5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第5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第5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第5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第5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第5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第5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