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來正宗分已講完,以下為第三流通分。當時佛陀宣說本經時,大眾聞佛所說,悉皆歡喜信受奉行,既能使人信受奉行,自然能令念佛法門流傳不絕。
┌丙初—勸信流通分四─┬丁初—本師稱讚功德
乙三流通分分四┼丙二—勸願流通 ├丁二—諸佛讚勸標題
├丙三—勸行流通 ├丁三—徵釋經名意義
└丙四—法眾禮退 └丁四—正勸大眾信受
今初本師稱讚功德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消文】世尊又呼舍利弗說:「舍利弗!你當知我現在,所稱揚讚歎阿彌陀佛是因為他有種種無量無邊功德利益的緣故。」
【釋義】讚是稱讚,歎是感歎。不可思議:是說不可以尋常之思,普通之議論來表示。前曾說過「我見是利」,現更稱為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則知現在所說的利,非是尋常之利可知矣!
約彌陀如來的不思議功德,略分為五義:
1依報莊嚴(華池、網樹、樓閣);2正報莊嚴(光壽無量);3方便攝受;4使眷屬悉證三不退;5使生到者直入如來地,此等豈是能思議之所及,悉是彌陀如來從久遠劫來,積聚願行功德所成就也。
按:利字是約眾生言。信願俱足,能持名念佛者就得往生,一生到極樂,就能證著不退還果,此豈非是利中之利,則乃出世無漏的大勝利。故謂之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復次:此段文,乃結下佛讚彌陀依正二報功德,並陳眾生所得之利,以啟下文六方佛共讚以證信。
┌戊初—東方佛讚
├戊二—南方佛讚
丁二諸佛讚勸標題分六┼戊三—西方佛讚
├戊四—北方佛讚
├戊五—下方佛讚
└戊六—上方佛讚
今初東方佛讚
東方亦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消文】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不獨世尊稱揚讚歎,就是東方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等,數也數不清的許多佛,都是各在自己的佛國裡,現出又闊又長的舌相來,把三千大千世界遮起,宣說誠誠實實的話說:「你們一切的眾生,聽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都要相信稱讚奉行!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對於眾生有莫大的功德,所以一切諸佛同為保護、留念!」
【釋義】此淨土法門,實是難信之法,故世尊無問自說,既是世尊自為發起,當然必須佛自流通,故引千佛萬佛,無量諸佛異口同音的讚歎來為證明,使一切眾生確信無疑。
以下的經文若據唐譯具有十方,現在只引六方乃文之省略。是什法師深知東土人士好略,故順此方之機而略文,理則包含具足十方也。
東方:東是日出之始屬震,震則動,乃群動之首。於四時屬春,春天萬物生長,表示智慧出生的意思,因為智慧能作學佛的導引,故以東方為首。
當知一切尊佛德號,悉以「悲智、斷證、因果、理行」立名。我祖智者大師,解釋經典,少釋佛名,以存圓具。現在只是依字略釋,使學者圓悟至尊的眾德,如取一滴,味具全海般的,願學者注意之!
阿鞞佛:譯為不動。是謂行證佛智,不被一切境界所能動。
又一說:一切眾生,在生生死死的苦海中,流浪不息為之動,此尊佛已證無漏聖果,所證法身常住不變,不為二邊去來所動,故以立名。
須彌相佛:須彌是山名,譯為妙高。須彌山是在四大洲大海之中,眾寶所成謂之妙;出水八萬四千由旬,高出群山之上,所以稱為高。以下三尊佛,皆以須彌—妙高立名,是說其智德超越,如須彌之妙、如須彌之高,故名。須彌相者,謂這一位佛的相好百福所成,無不俱足,如須彌眾寶成就之妙;人天、二乘菩薩等之所不及,如須彌之高,故稱妙高。
大須彌佛:是說這尊佛的德性,超過須彌的高廣。維摩經云:「名稱高遠,踰於須彌。」
須彌光佛:須彌是四寶所成,有大光明。這尊佛的光明廣照,猶如須彌光蔽眾山,故以立名。
妙音佛:這尊佛的音聲微妙,說法能適合眾生歡悅,故以立名。又佛音不可思議,同以一音聲說法,能使大根得大益,小根得小益,隨順眾生的根器,聞之自在成就各得妙益。維摩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由是故稱妙音。
如是等:東方有無量世界,即有無量諸佛。如是二字是指前所陳五佛,等是等餘一切。
恒河沙數:是表示極多的意思。釋迦世尊每在說法,若以無法來形容多時,就以恒河沙來作比喻。
恒河是印度四大河之一。由大雪山頂,阿耨達池,從南方流出,闊四十里,沙細如粉,粒粒分明。釋迦世尊的說法處,與恒河靠近,故世尊每說多時,方便以取喻。
諸佛:東方的佛,就有像恒河沙之多,故稱諸佛。
廣長舌相:是諸佛三十二種相好之一。諸佛悉是多生多劫來,口離四過,清淨口業,所以成佛後,獲得此相。左右為廣,前後為長,柔軟紅薄,故稱廣長舌。
凡人之舌,隨其報相,各有差殊,若是三世不妄語,舌廣而長能至鼻頭,為之貴相。若只廣而不長,或是長而不廣,或短小伸縮不自由,則是前生好演是非,故感此報。
惟佛從無量劫來,久積功德,絕無妄語,故得廣長舌相。華嚴經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舌:1分別解說一切眾生無盡行舌;2開示演說無盡法門舌;3讚歎諸佛無盡功德舌;4說法無盡辯才舌;5演說無盡大乘法門舌;6普覆十方虛空界舌;7普照一切佛世界舌;8平等讚歎一切眾生舌;9隨順諸佛令歡喜舌;10降伏一切魔及外道,除滅生死至涅槃舌。」菩薩成就此法,則得如來遍覆國土無上舌—廣長舌相。
蓋廣長舌,一切眾生本具,只是修持不足,口業不淨故不能證得受用罷了!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遍是周遍,覆是遮蓋。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對日月,一個須彌山,並四大部洲,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梵天為一小世界。集此小世界至千為小千世界,集小千世界至千為中千世界,集中千世界至千為大千世界,因為有小千中千大千的三字千故稱三千大千世界,非是三個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的化土—教區。
誠實言:是決定不虛妄之詞,懇切真實之語。
當信是:是字乃指法詞,即指下文經名。
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上八字約佛德(是諸佛所稱讚之功德);下八字是約法(是諸佛所護念之經)。唐玄奘法師所譯名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義同於原名。羅什法師譯名「佛說阿彌陀經」,題的意雖異,旨則正合持名之法,誠得佛陀的本意,故後世流通,多弘秦本(什法師譯)。不可思議功德:解見前。
諸佛所護念經:謂本經宗旨是專持洪名而得不退,方便往生,橫截生死,誠是迷津的寶筏;苦海的慈航,故諸佛悉皆咸共護念。而念佛眾生,咸得佛力之護持,而得安穩,沒有退墮,這不僅是彌陀的本願護念,即得十方諸佛的護念;非僅是釋迦世尊的稱讚,東方等十方的各尊佛亦出廣長舌,異口同音的稱揚讚歎。故願祈行者,不要疑惑,切實的修持念佛法門才是!
復次:這一段的意義,慈恩大師云:「他方世界的教主,本已宣播念佛法門,使其國內的眾生,修持奉行,而釋迦世尊,轉引十方諸佛稱讚西方的勸持念佛法門的道理說出來,令在會的大眾信敬仰慕求生。」而靈芝大師不同其所說,謂:「釋迦世尊在給孤獨園宣說讚歎西方,並勸持念佛法門時,十方諸佛,同時勸讚。」這二種的說法,是有深淺的含義,請學者細心研究之!
【顯理】阿鞞表本具智性不動自然。須彌相表佛相微妙。大須彌表佛德第一。須彌光表佛智普遍。妙音表四辯八音具足。廣長舌表法音圓滿普遍。
戊二南方佛讚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燄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消文】佛又對舍利弗說:「南方也有無量的世界,其國的教主,都是同時懇切的勸其國內的眾生,相信、修持、奉行這部經。」
【釋義】日月燈佛:日是太陽。月光能使黑夜光明。燈光能補日月照不到的地方。日月燈光俱足,是謂能破除黑暗的意思。是說這位佛陀的大智光明,橫遍十方,豎通三際,能照破一切眾生的慳貪、瞋恚、愚癡等黑暗惑,故以日月燈取喻立名。
名聞光佛:聞字讀去聲作普遍聞知解。是說這尊佛的萬德洪名,普聞法界,慈光遍照,加被一切眾生,使聞者或是被其慈光照者,都是獲大利益,故以立名。
大燄肩佛:焰是光明,能照破一切的黑暗,肩有二肩,能荷負的作用。是說這尊佛的大光明徹照一切眾生,更以二肩擔當救度的事業,故以取喻立名。
須彌燈佛:須彌是山之最高(解見前)。燈有導化之用。是說:這尊佛,以最高的智慧來導化一切眾生,使其棄暗投明,故以立名。
無量精進佛:無量是數之多。精是不雜,進是不退。是說:這尊佛,以無量數的時間,宣說純正的道理,未嘗休息,去利益一切眾生,故以立名。
如是等下,解見前。
【顯理】日月燈表佛三智,能破三惑。名聞光表三德智照十方。大燄肩表權實二智之光,能照真俗二理。須彌燈表自證四德之體以起用。無量精進表佛悲智方便不盡。
戊三西方佛讚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消文】消文方法同前,不必再講。
【釋義】無量壽佛:同名極樂導師—阿彌陀佛。靈芝大師云:「諸佛同名者甚多。」這尊佛,非法藏所修成的無量壽佛,因為阿彌陀佛不應自讚,若如是讚,豈不是欲令極樂的眾生,又有別求另有極樂世界之談!文義解釋見前。
無量相佛:佛的相好,無窮無盡,如盧舍那佛有華藏海微塵相好。若只說應身就有三十二相,或九十七種大人相等。是說:這尊佛,修成佛果證無量相,更以相好誘導眾生入道,故以立名。
無量幢佛:幢是掛旛或旗的竿,甚高,表高顯的意思。幢有二義:1超勝義,因高出建物故;2顯正義,因豎立直正故。是說這位佛,能以佛智,建立法幢,引導無量的眾生,摧伏無量的邪魔,故以立名。
大光佛:大光是光明廣大,沒處不照,是說這尊佛,智慧光明極大,普照一切眾生,故以立名。
大明佛:沒有黑暗是謂大明。是說這尊佛,破除三惑的黑暗,已證具足三智,光明遍照十方法界,無所障礙,故以立名。
寶相佛:寶是尊貴義,相好特殊,皆如珍寶,可尊可貴,是謂寶相。是說這尊佛,能以相好的超絕,顯示一切眾生,使眾生仰慕佛相寶貴而發菩提心,修道證果斷生死,故以立名。
淨光佛:離諸垢染謂之淨,惑盡則智慧光明由之生。是說這尊佛,圓滿深證極果,更以無漏的智光普照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獲益,心地光明,故以立名。
如是等……下文解見前。
【顯理】無量壽表勝報彌互三際。無量相表佛性隨機示現無盡。無量幢表佛性超勝圓滿。大光、大明表佛性體用無盡。寶相表功德智圓滿。淨光表佛性光智並彰。
戊四北方佛讚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燄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消文】同前。
【釋義】燄肩佛:解見前。最勝音佛:佛的音聲極其圓潤,任何音聲,都不能比擬的。佛的音聲具有八種:1極好音,2柔軟音,3和適音,4尊慧音,5不女音,6不誤音,7深遠音,8不竭音,則三業中的口業清淨,勝報所得。是說這尊佛,所證不可思議力的音聲,以一音演說,使十類眾生同解,故以立名。
難沮佛:沮字是破壞的意思。是說這尊佛,自利方面,已證究竟堅固之理體,身如金剛,使任何的力量,都不能破壞;救度方面,則能使所度的眾生,識透宇宙的真理,不被五欲等破壞,因此故以立名。
日生佛:太陽初生,照破長夜的黑暗,是謂日生。是說這尊佛的光明出現,普照眾生,毫無偏私,使一切眾生障除智顯,如太陽的光明普照大地,故以取喻立名。
網明佛:網是許多的麻線織成,明是發光的意思。網能發光則非世間的網,乃是以寶線寶珠組織結成的寶網。是說這尊佛的說法,言無虛發,字字珠璣,句句寶語,縱橫貫穿,盡使眾生得解脫為止,正如寶網撈物,不遺餘物一樣,故以立名。如是等……下文,解見前。
【顯理】最勝音表自性八音深妙。難沮表法身堅固。日生表覺性朗然。網明表佛智光明映徹無量。
戊五下方佛讚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消文】同前。
【釋義】下方世界是現在我們住的世界之底下。此界底下有水輪,水輪之下有金輪,金輪之下有火輪,火輪之下有風輪,風輪之下有空輪,空輪之下則是無色界、色界、欲界、人間,再底下又是水輪、金輪等,如是重重無盡的世界。
師子佛:獅子為百獸之王,威猛無窮,力能制伏群獸,聲震能裂破百獸之腦。
佛為法王,說法自在,能破除眾生的貪瞋癡,更能使外道邪魔佩服、震驚。於是特取喻師子來表示佛德的威尊最勝,是欲眾生容易理解故。這尊佛的立名,意亦在此。
名聞佛:名稱普聞無量世界。是說這尊佛,以無量功德,救度眾生,不遺餘力,使聞者、仰名者而獲大利,故以立名。
名光佛:名譽如日光遍照一切。是說這尊佛的施惠於眾生,如普天之下,無不受日光普照般的,故以立名。
達摩佛:達摩譯為法。是說這尊佛,自己以佛法修成佛果,又能將如是法,救度一切眾生,使一一眾生都能成佛,故以立名。
法幢佛:幢有高顯義。是說這尊佛,能以高超的佛法為標幟,顯明究竟,折伏邪魔外道,使人天共仰,故以立名。
持法佛:持是執持的意思。是說這尊佛,善持權實、頓漸諸法,隨機來化導眾生,悉令聞法得益,故以立名。如是等……下文解見前。
戊六上方佛讚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消文】同前。
【釋義】上方世界是現在我們住的世界之上。須彌山頂為忉利天,再上是夜摩天、兜率天乃至色界天、無色界天,再上則是空輪,空輪之上有風輪,風輪之上有火輪,火輪之上有金輪,金輪之上有水輪,水輪之上又是人間世界,如是重重無量的世界。
梵音佛:梵是清淨的意思。音聲清淨,唯佛才能證得。是說這尊佛,將久遠劫來,修持所證,清淨妙音(八音),宣說無礙,使聞者心悅意朗,故以立名。
宿王佛:宿是天上的星宿。月稱星宿之王,因為無數的星光,都不能比擬,孤月獨明,故稱王。是說這尊佛,已證極果為法王,一切眾生所不能及,如眾星不及月一樣。又有一說:佛是覺王,為一切眾生之所皈依,等於眾星尊月為王一樣,故以立名。
香上佛:香的種類很多,現在寺院裡所燒的香,都是平凡的,不能稱為香上。唯有栴檀木香為香中之王,此香六銖,價值三千大千世界。楞嚴經云:「栴檀香一焚,四十里內外,同時聞氣。」是說這尊佛,經多劫的修持,成就五種法身功德妙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妙解知見香),來普熏法界眾生,使一切眾生聞香獲益,是以特取最上乘的栴檀香來比喻立號稱為香上佛。
香光佛:香有辟惡、滅穢的勝能,光是智德的顯現,能除一切的黑暗。是說這尊佛,已得五分法身香,將見思、塵沙、無明的三穢惑斷盡,並以智德光明照破愚癡等黑暗,故以立名。
大燄肩佛:解見前(北方佛稱讚科)。
雜色寶華嚴身佛:雜色是青紅黃藍紫白等色。寶華是最珍貴的珠寶所結成的華。嚴身是莊飾端整的身軀。是說這尊佛,從久遠劫來,精修六度萬行的因,成佛後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瑞相,貴如種種珍寶,復以果德勝相,導引一切的眾生,使睹者見佛聖相莊嚴,而不忘志願精進向道,故以立名。
娑羅樹王佛:娑羅譯為堅固。娑羅樹,四季盛茂,本質堅定,華色香美,刀斧不能傷,樹身高大,非是常樹所能比擬,故稱樹王。是說這尊佛,已證究竟堅固法身之理體,不被任何的境界搖動或破壞,成為聖中聖,更以大悲普被一切眾生。如娑羅樹在暑中能以遮蔭大地,使近者得之清涼一樣,故以立號。
寶華德佛:世間之華悉有凋謝之相。是說這尊佛,具足萬德,莊嚴貴重如寶華,堅固絕妙,沒有壞相,故以立號。
見一切義佛:世、出世間諸法無量,義亦無盡,謂一切義。但是在千差萬別的一切義中,唯佛能得見。是說這尊佛,已證一切種智,具正知正見,能了諸法實相,權實偏圓之理,故稱見一切義。
如須彌山佛:須彌為眾山之王。是說這尊佛,德性具四德,超過於一切人為十界之尊,如須彌之高出眾山之上,故以立名。如是等……下文解見前。
【顯理】梵音表音性無染清淨。宿王表清淨法能蔭諸煩熱。香上表萬德超諸因位。香光表法身香普照法界。雜色寶華嚴身表果德以萬行因華而莊嚴。娑羅樹王表法身堅因無變易。寶華德表佛四德芬芳淨妙。見一切義表洞達諸法。
諸佛勸讚標題竟
丁三徵釋經名意義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消文】世尊又呼舍利弗說:「你的意思怎樣想?為什麼這部經,為各方的許多佛,都保護紀念的經呢?」
【釋義】此二句是世尊將六方諸佛讚歎本經的經過說完後,恐有人懷疑本經有多大的價值,能值得六方諸佛異口同音的稱讚?於是世尊以自問自答的方式來解釋。
本經原題俱足十六字,前八字「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已在正宗分中依報正報科,說明詳盡,只存下八字「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還未說出來,故須再加徵釋,使一切眾生明白其義,能就聞慧中得到信心堅固速獲利益,故有下段的說明。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說:「不管是善男子、或是善女人,聽到本經以後能受持,或是諸佛尊號,這許多善男子善女人,悉得一切諸佛的保護,更能奠定永久不滅,最上佛果的基礎。」
【釋義】此段文是解釋得蒙諸佛護念的勝益。若有:是一種假定詞。善男子善女人:是俱有深切的信仰,勝過於一般男子女人,故稱善。
聞是經受持者:聞是聽聞,受是信而樂受,持是執持不忘的意思。須知聞、受、持,就是聞思修三慧。能聞而深信,念佛法門為最穩當(聞慧);再能聞而領受在懷,厭穢欣淨,願求往生(思慧);更以發願後,專心執持名號,淨念相繼,得到一心不亂(修慧),此三亦即是淨土信願行的三資糧也。
及聞諸佛名者:諸佛是指以上所說六方的諸佛。當知諸佛名號具足萬德故能受持本經,更能聞佛名而起恭敬心,此皆是宿世所植的大善根,大本云:「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欽奉諸如來,故有因緣聞此義。」華嚴偈云:「寧受地獄苦,願得聞佛名,不願生天中,而不聞佛名。」
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本經的功德不可思議,聞者受持者,皆是有大因緣,宿具善根。所以能得著諸佛之所護念也。
問:「受持念佛法門,能得諸佛護念,是必須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得護念,或是凡有心稱念,就得護念?」答:「彌陀聖號俱一切功德,凡有心稱念者,無論何等的眾生,悉得諸佛的護念,但因受持的功力差殊,所受的護念,也就自然而然的異而分別深淺:若只聞佛名,信而不稱念,為『理即護念』;若聞後稱念不專,是為善種未來解脫的勝因,為『名字即護念』;若聞而能解,更能持誦,為『觀行即護念』;若得事一心不亂,見思斷盡,證真諦理,為『相似即護念』;若得理一心不亂,分破一品無明,得分證真如實性,為『分證即護念』;若念至四十二品無明惑盡,證清淨法性,為『究竟即護念』。」由斯觀之,欲蒙諸佛護念,必須行者的自誠可知矣!
復次:能聞是經受持得到一心不亂,則行俱足(般若德);所持名號,萬德全彰(法身德);念念滅除生死重罪(解脫德);有如是功德,故受持人能得如來護念,其所護念亦在於斯。
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說聞是經及佛聖號者,悉能得到不退轉於佛果菩提。
阿譯為無,耨多羅譯為上,三譯為正,藐譯為等,菩提譯為正覺,合攏來為「無上,正等,正覺。」茲為便利上,從下正覺二字解釋上去。
「正覺」(正者不邪,覺者不迷),謂正確的覺悟—離顛倒戲論的一種正智:此為揀別凡夫之不覺,和外道之邪覺。因為眾生自無始來,妄想執著將本覺真心埋沒於五蘊之中,迷而不覺,謂之不覺眾生;外道是向心外求法,所覺之道非妄即邪,所以他們均沒有稱為正覺的資格。
「正等」(正者不偏,等是平等),自覺之後,毫不自私地,能真「正」平「等」,力行利他工作;此為揀別二乘之獨覺。二乘雖有正覺,但求自利,不能利他,乃偏而不正,沒有平等普遍心,不能稱為正等。
「無上」,三覺圓滿,萬德具備,沒有能過其上者—其自證方面,則智慧圓滿無上,其利他方面則功德(福)圓滿無上;此為揀別菩薩之分證。菩薩雖真俗等觀,能夠自覺、覺他,唯其自證的智慧未圓,尚有微細無明未破,利他的功德未滿,還有上位佛果可求。因此,僅可稱為正等正覺,不夠稱為無上。唯佛一人福慧兩足,究竟圓滿,才夠得上「無上正等正覺」之稱(正覺即自覺,正等即覺他,無上即覺滿)。此阿耨等九字,何故不直譯為無上正等正覺而仍存梵音呢?因為它是佛陀三覺圓滿之德號,為了表示尊重,所以不翻。此為四例翻經的翻字不翻音,及五不翻中的尊重不翻。
【顯理】得不退轉於阿……提表自性俱足無上菩提聖德。
丁四正勸大眾信受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消文】世尊又叫舍利弗說:「以上所說的緣故,你們大眾都應該相信、領受我所說,以及六方諸佛的話,虔誠受持,切勿生起懷疑,失去菩提大道成佛的大利。」
【釋義】此段文是世尊再三勉勵垂囑之詞。
是故二字是承上語,即指諸佛護念,得不退轉佛果之謂。汝等:則不獨指舍利弗一人,是說在座的大眾,以及未來的一切眾生。
皆當信受:信是諦信不疑,受則堅持不忘之謂。是說凡是在座的大眾以及未來的一切眾生,應當悉皆信受我的話。
我語…我是釋迦世尊自稱之詞,語即指上文正宗分中所陳,依正莊嚴,特勸求生,執持名號的三科文之語。
及諸佛所說:及是併也。是說一切眾生,應當信受我釋迦世尊的話,併當信十方無量諸佛所說讚歎念佛法門,生起信心而發願,願生彼國為最上之目的。
丙二勸願流通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說:「若是有人已經發了願,或是現在聞法而發願,或是將來發願,欲求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去的,這許多人,都可以得到無上菩提的聖果。在於極樂世界的國土中,已發願者,是已經生在彼國;現在發願者,現在就能生到彼國;在未來發願者,當於未來能生彼國土是萬無一失的。」
【釋義】上科勸信,此科是勸願。凡是有發願欲生極樂世界的,有志事竟成,有願必生,這是自然的定律。
當知!求生極樂的淨土念佛法門,非是釋迦世尊宣說彌陀經而後才有的,是自阿彌陀佛在十劫前成佛以來,這法門早已流佈十方世界。故釋迦世尊說:「若有人已發願是已經生在彼國中(指過去十劫中的發願者);今發願是說現在座下的聽眾,能聞後而發願者,即現在就能生到彼國中;既然有彌陀經的流佈,在於未來的未來,聞是經者,必有繼續有人發願,是人必於未來世中,生到極樂世界的。」
總之,只要聞法後而堅信,由信而發願,由願而實行,如是絕對不慮不會不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消文】世尊又叫舍利弗說:「不管是善男子,或是善女人,對於我所說的話,發生信仰者,必須發願,願意生到極樂世界去才對。」
【釋義】此段是世尊第三番的勸願文。在正宗分中,初勸云:「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再勸云:「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世尊的慈悲懇切,一次二次三次的指示勸導發願。初次發願是在正宗分中,宣說依正莊嚴,環境殊勝,往者皆得不退轉時。
第二次(文在正宗分最末)是在宣說念佛法門,行持簡便,又能速得往生,得大自在,聽眾在心開意朗時,特為重勸發願求生。
第三次則本段文是,所謂欲生便生,生者皆證不退佛果,有如是殊勝的大利,故釋迦世尊,不惜苦口婆心,一次二次再一次的勸願。
在這短短數百言的彌陀經裡,就有三次的勸願,由斯足見釋迦世尊的度世悲心之始末了。所以祈願學者當依教奉行,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才不負世尊無盡愍切的悲心了!
丙二勸願流通竟
┌丁初—諸佛轉讚勸
丙三勸行流通┤
└丁二—本師結歎勸
今初諸佛轉讚勸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
【消文】世尊又呼舍利弗說:「我現在稱讚著這尊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功德。」
【釋義】如我今者:我是釋迦世尊自稱。稱讚諸佛:諸字是指法詞。即就是指阿彌陀佛。若據唐玄奘法師翻譯的文就直譯謂: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
不可思議功德:功德是說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裡,依正二報悉具莊嚴。於上面加上不可思議,是說:非是可能用語言來討論,或用心意識來想像,這正正顯示著功德之偉大處。
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消文】我在稱讚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時,彼阿彌陀佛及十方諸佛,也各各在其本國,稱讚我,如是說:「釋迦牟尼佛,有不可思議功德,能夠做出很難而希有的事。能夠在俱備五種壞處的惡世上,成就無上的菩提。」
【釋義】本段文,是說釋尊既讚諸佛能說淨土不思議功德,而六方諸佛及阿彌陀佛亦稱讚釋迦世尊。須知!諸佛之所稱讚,非是稱讚釋尊的三十二相莊嚴,乃正是稱讚釋迦世尊,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偉大精神,故稱為希有不可思議,真是值得讚揚。
釋迦牟尼佛:解見乙二正解經題文。
能為甚難希有之事:此句是指下二難:1當知在淨土成菩提,已是難事,而釋尊能在濁世成佛,是為難中之難—甚難。2對於濁世說漸法,已是希有,而釋尊能為說但持名號,橫截生死之法,是為希有中之希有—甚希有。
蕅益大師要解云:「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為濁世眾生說餘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猶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故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世尊偏為勇猛也。」由此可知,釋迦世尊為後世眾生說不可思議第一方便妙法,是為使一切眾生早證無為,得到極樂的享受自在,其恩德超過我們慈母的幾千萬倍,真是值得我們的感激和尊敬。
娑婆國土:娑婆譯為堪忍。是本師釋迦世尊所統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堪忍是說,在此世界裡的眾生,堪能忍受五濁之苦,不生厭惡,故稱為堪忍世界的眾生。
五濁惡世:濁是污穢不潔淨之謂。楞嚴經云:「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如若有人,投以沙石,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形汨然,名之為濁。」總之,有五種壞處的惡世界謂之五濁惡世。
劫濁:劫,俱云劫波。譯為時分。時分有成、住、壞、空的四大時分,每一時分,有二十翻增減之久。由人壽十歲,過百年增壽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謂之增;從八萬四千歲,過百年減壽一歲,減至十歲止,謂之減。以一增一減為一小時分—小劫(即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二十個小劫為一中時分—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大時分—大劫。
劫濁本無自體,是以四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交湊為相。既然只有相而無體,那末何時才是劫濁的時候呢?這是在每一個減劫,人壽減至二萬歲時,始進入劫濁。因是,由眾生的同業所感,三毒(貪、瞋、癡)日增月盛的增劇起來,刀兵等的小三災亦隨後而進,至人壽十歲時更盛,那時,遍地草木皆兵,眾生之受報苦不得言。極樂世界是沒有種種的濁惡,故祈大家速捨濁就清,趕快念佛,求生彼國,超越劫濁的苦報。極樂有如此的殊勝,故我千言萬語說不盡的提倡,必須念佛之理亦在於茲。
見濁:見是見解,亦就是思想。在佛學術語上,有五種的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這五種見是以五利使為體,諸見熾盛為相。是說這五種見,能驅使一切眾生,造出種種的惡業來,墮落趨入生死,所以叫做使。其作用迅速敏捷,故稱為利。
1身見:這是以執身為我,妄生貪著,不能悟徹四大假合,一切是夢幻無常,妄計有身,強立主宰,心起顛倒的思想來,造出種種的惡業,是為身見。
2邊見:這是外道不正的見解,固執堅強,偏重執著己見,如一元論、二元論、有神論、無神論、一神論、多神論等,這都是邊見。
3戒取見:這也是外道的錯見。昔時,印度就有九十六種之多的外道,自主種種不正當的戒法(牛戒、狗戒、火戒、水戒、倒懸戒……等),修諸無益的苦,以為是生天之本,這是無異於煮沙成飯,是塵劫難成的。
4見取見;這也是外道執定的錯見。以自己執定所修之行,以為聖果,未證謂證,非真執真,心生取著,妄計所修為勝,以誤終身,是名見取見。
5邪見:是以邪心取理,顛倒是非,不信因果,斷諸種種的善根,是謂邪見。
總之,身見是執著我見;邊見是執斷常二見;戒取是執非因計因;見取是執非果計果;邪見是執撥無因果。當知只因思想見解不正常的緣故,致使束縛終老在生死苦海中莫能跳出三界去,這豈不是誤盡後世人。故祈願大家老老實實的念佛,速超見濁為妥!
煩惱濁:煩惱二字是人心理上昏煩、惱亂不安的意思。這煩惱濁亦有五種的成份構成其體,即貪、瞋、癡、慢、疑是。其性愚鈍,故亦稱五鈍使。此五種妄心能驅使眾生,造諸惡業,趨入惡趣故。
1貪:以引取無厭,私欲無盡謂之貪。這是說:眾生對於世間財、色、名、食、睡等,無時不貪,不能看破,只是滿足其欲已。
2瞋:於違境情份上,不能含忍而起恨,惱亂自他謂之瞋。
3癡:在中庸境上,非順非違,起諸迷惑,不能覺察,對於一切法不能明瞭,謂之癡。
4慢:心起驕傲,靠自己勢,輕賤他人,謂之慢。
5疑:對於一切善法,自心起疑,不能抉擇,迷昧法相,謂之疑。
總之,勞煩我心,使之不得安寧;熱勞我心,使之不得清涼,叫做煩惱。由於貪而感受饑饉;由於瞋而感受刀兵;由於癡而感受病痛。甚至水火風的大三災,無非是由眾生的貪瞋癡三毒的感召而來,渾濁自性,故名煩惱濁。極樂國中的眾生是諸上善人,已離諸煩惱的聖眾,故祈大家,速求生彼國,與諸聖眾同聚,是幸。
眾生濁:眾是非一之稱,生是天上人間,三惡道中,處處都能受生故云眾生。又借地水火風等許多的要素才會有生,所以稱為眾生。
眾生昧於緣生,執著我相,一切悉以我為主宰,因此,起了利己私心,故做出種種的惡業,以所造惡業,固然墮落惡趣,卑陋不堪,故稱眾生濁。極樂國中是清淨莊嚴,其眾生是微妙相好,故祈大家速修念佛法門,求生淨土,超越眾生濁,是最好沒有的。
命濁:命是生命。心理與血肉,連持在一起,有知覺,能活動,所謂: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阍;在舌曰嘗;在身曰覺;在意曰知,以息、煖、識,互相不散,是謂命。
在人生中,所受寒暑遷流,從少到老,變化剎那不住,更有以人力不可抵抗的天災等苦惱迫逼,斷滅命根,故稱命濁。極樂國中的眾生,壽命無量,故祈大家,專心念佛求生淨土,超越命濁,這豈不是很好的方法。
總之,念佛法門只有執持一聲莊嚴的阿彌陀佛,而俱信願,則能往生,一往生則能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有如是特殊,故本師大聖釋迦世尊,大慈大悲,大願大力,不畏剛強難化的眾生而來負責教化,這是值得六方諸佛稱讚他說:「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消文】本師釋迦世尊,為了許多的眾生說明在這世間上,所難得相信的最方便最殊勝的修法。
【釋義】為字要讀去聲。諸眾生三字,非指凡夫,包括二乘等亦在內。一切世間是普天下之謂。此段文是說:在五濁惡世的眾生,悉為物欲所蔽,知見昏濁,不易接受念佛圓頓法門,而釋迦世尊以獨到超人類的思想,宣說最方便、最捷徑、最殊勝的行法,不憚其煩,更不待請問而宣說出來,這我想除了釋迦世尊而外是找不到第二位的。
念佛法門,被稱為難信之法,據古來的法師大德們,對於難信二字講解很多,今單舉明蓮池所說的八種難信引出來談談。
1居於五濁世界的眾生,習慣已久,反而覺得心安,尚且見聞有限,而忽聞有個西方清淨莊嚴、殊勝無比的安樂世界,都以為莫須有,而疑無此事。
2雖知世界無盡,在無盡的世界中,都可以往生,何必一定要生極樂?
3娑婆距離極樂,有十萬億佛剎之遠,雖欲求生,如之何能得往生?
4極樂世界是莊嚴華美,環境殊勝,豈是五濁眾生,無智的凡夫,得能住居之處?
5莊嚴的淨土,必須修持多種的功行、奇特的法門才能得往生,而只念幾聲阿彌陀佛,或一日至七日之間,就得往生,享受極樂的殊勝,怎能使人相信?
6受胎必須要經過父母,而生極樂不須要父母,悉是蓮華化生出來,這種說法豈能使人無疑?
7初心學佛的人,大多數是容易退墮的。而極樂世界即使是可生,也要大福德者、大智慧者、修大行者。以初機學佛的眾生,一生彼國,就能得到三不退,這又是使人難以相信。
8或說有淨土,或說無淨土,使淺智的初學佛者,總是狐疑不決的。
根據上面所說,真是使六道中的眾生難以相信,甚至二乘的聖人也不免懷疑,所以在濁世演說淨土法門,猶如對盲人指白指黑然的。
謹勸大家相信,我們的教主釋迦世尊所宣說出來的都是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故當以至誠心來接受奉行才對。
丁二本師結歎勸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消文】世尊又呼舍利弗說:「你們當要知道,我在此五種惡濁的世界上,修持信願念佛的法門,而得成就了佛道,更能為一切眾生,說最難相信的行法,實在是不容易的。」
【釋義】此段是釋迦世尊自說的話。上二段是六方諸佛,稱讚釋迦世尊功德的話。甚難:這二字是結句,結上「行此難事」,「說難信之法」。因為一切世間的眾生,都是不容易相信只念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就能成佛,而釋迦世尊,卻在五濁惡世中,修持信、願、念佛,得往生極樂世界而成就佛道。以此已知,釋迦世尊以身作則,修難行之行,在難成道之處而成道,更能為一切眾生宣說,難為相信的念佛法門,二事兼行,故為甚難。
講到這裡,已費了很多的時間,也將念佛的法門講完了,希望大家,當信釋迦世尊的金言,速修念佛法門,求生極樂,才不負釋迦世尊的叮嚀,亦才不負彌陀如來的垂手已經十劫了。
丙四法眾禮退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消文】釋迦世尊說完這部經時,舍利弗以及許多的比丘僧,還有天、人、阿修羅等八部的眾生,大家歡喜,相信領受,禮拜了世尊後,各各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釋義】此段是本經最後的一段,顯明聽眾得益信受奉行的文。
在過去很多的大德們,講解本經,都以本段判為流通分。諦觀文意,自六方佛起悉含有弘揚流通之義,所以我將「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起判為流通分,請學者研討之!
一切世間:一切二字是包括器世間、有情世間。世是時間,間是空間。總之,在宇宙萬有中,所有的生靈,包括六道的凡夫等,生存在這時間與空間的環境裡,謂之世間。
天人阿修羅等:等字是指其他尚未說出來的。若全部俱足有八部眾,第一是天上的天人。第二龍眾。第三是夜叉眾(譯為輕捷,是神道類的一種,在虛空中飛來飛去的鬼)。第四是乾闥婆(譯為尋香,在忉利天管音樂的神)。第五是阿修羅(譯為非天、無德,因這一道的眾生,福報神通,超勝人道,與天道是差不多的,只因為他們在因地修布施行時,帶有瞋恨我慢心,所以感到有天道之福而無天道之德,這是另有一種受報的眾生,故稱為非天、無德)。第六是迦樓羅(譯為金翅鳥,是鳥類之最大者,兩個翅膀展開起來有三百三十六萬里之大)。第七是緊那羅(譯為疑神,形是與人一樣,只是頭上加有角而已,專司歌唱的神)。第八是摩侯羅迦(譯為大蟒,其形像是人身蛇首,故稱大蟒,亦是樂神之類)。
歡喜:歡喜二字是表示安住慶幸的意思。要知道一切眾生自無量劫來,沉淪在生死苦海中,有時天上人間,有時馬腹牛胎,展轉受苦沒有出期。今天承受世尊大慈大悲,無問自說,最方便、最簡捷、最直徑的念佛法門,能得求生西方極樂,享受一切的安樂,正如久病忽遇良醫,心裡煥然一新,得著安住,這豈不令人歡喜呢!
信受:信受二字是表示信入內心,如法受持的意思。
作禮:是表最虔誠,頭面接足最大的行禮。
而去:去字是聽法已畢,各自退去自修的意思。總之!聽完了最圓頓的念佛法門後,當要將無始劫來的塵勞煩惱,所有的無明心、貢高心、我慢心、貪心、瞋心、癡心,要放去、休去、除去、滅去;生死要趕快斷去;對於念佛法門,要堅信發願去;認真地念去、修去、證去,一直向著西方的大道進去;至速享受安樂去,才是真正的符合經旨。
最後要知道本段文,「從佛說此經已至最終信受作禮而去止」之句,非世尊所說,乃是阿難結集時,將彌陀法會的實情記錄下來附在最末,希望後來的一切眾生,如是傳流奉行的願望。
以上,本經已講完,祈願大家不要聽完作罷,該須心讀眼警,實行念佛,也才不辜負釋迦世尊救世的本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