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宣化上人開示錄(六) 宣化上人主講

宣化上人開示錄(六) 宣化上人主講

無明是生死的根本

[日期:2010-07-2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宣化上人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九八四年七月五日開示
  
  無明就是貪瞋癡慢疑,這五種惡業,能令人顛倒發狂。(1)貪心,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2)瞋心,對逆的境界生瞋恨,發脾氣,不是罵人,就是打人,甚至殺人。這都是瞋恨心在作怪,令人失去理智,意氣用事。有這種心理的人,能令社會不得安寧。(3)癡心,沒有智慧,是非不明,善惡不分,糊塗、顛倒,結果造了很多罪業。(4)慢心,就是揚己抑人,認為自己了不起,事事比人強。這種貢高我慢的行為,最要不得。(5)疑心,對於正當的知見,生懷疑心,不相信任何人的話。這種心理不正常,是自卑的偏差。這五種心理都不正常,皆因無明所引起。修道人,一定要消滅無明,不讓它興風作浪,否則禍患無窮。
  
  無明令凡夫在情欲上用功夫,認為世間情情愛愛是真實的,所以離不開,丟不掉,放不下。所以糾纏不清,放不下六親眷屬,搞得善惡夾雜,染淨不分,生生世世在輪迴中打轉,永無了期,所以說無明是生死的根本。
  
  修道人,沒有這種累贅在心裏重壓著,容易得到清淨、解脫--了生脫死。若不和無明一刀兩斷,那永遠就被無明所支配,往地獄裏跑,跑到刀山上,跑進油鍋裏。到那時,才後悔當初為何不精進修道,可惜已經來不及了。
  
  勸告各位,要及時修道,不要存著來日方長的想法,古德說:「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盡是少年人。」學一天道,就和淨土近一點,一點一點便到淨土。不勤修就想要到淨土,那是辦不到的。世界上的事,有的浪費時間,而得不到好處;唯獨修行法門,不會浪費時間,修一分鐘,便有一分鐘的好處。所謂「集沙成塔」,一步一步不停前進,自然到達彼岸。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