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有所敬畏
人生無所畏,實在很危險,只有兩種人可以無畏,一種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種是最笨的人,可以不要畏。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季氏第十六》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譯文】孔子說: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天命,敬畏大人物,敬畏聖人的言語。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不怕天命,輕視大人物,輕侮聖人的言論。
大師釋疑
【注釋】
畏天命:南大師認為,等於有宗教信仰。但“天命”也有自然規律之意。
畏大人:敬畏處於高位的人。南大師認為:“這個大人並不是一定指官做得大。對父母、長輩、有道德學問的人有所怕,才有成就。”
聖人:指學問道德極崇高的人。
狎:親近而態度不莊重。
學儒一得:增長智慧的捷徑
孔子所說的“畏”,不光是是害怕、恐懼的意思,主要是敬畏的意思。
南大師認為,只有最聰明的人和最笨的人才可以無畏,這是很有道理的。最聰明的人無畏,是因為他知道危險會來自哪裏,能小心地避開;最笨的人根本不知道有危險,自然不害怕。好比剛出生的小孩子,他惟一害怕沒奶吃,其他的什么都不怕,屎尿拉到褲襠裏都無所謂。稍有知識,怕的東西就多起來。
盡管孔子提倡應該有所畏懼,絕大多數人卻以“無所畏懼”為能事,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人們普遍認為自己已經足夠聰明。事實上,只有孔子這種“知天命”的人才稱得上足夠聰明,一般人根本沒到這境界,還是有所畏懼的好。
為什么要“畏天命”呢?因為“禍福生於隱約之中”,都由“天命”掌管,經常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出現在我們面前,令人不得不畏。
“天命”是什么?我們將它理解為自然規律,或理解為玉皇大帝、神仙佛祖,都無不可,反正是某種我們無法控制的東西,但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它幫助自己趨利避害。幹脆把玉皇大帝理解為自然規律,或把自然規律理解為玉皇大帝,在我看來,更省事一些。
當然,有的人會認為,相信玉皇大帝是迷信,相信自然規律是科學。這當然有道理。而且我也相信所有迷信的東西最終都可以被科學所驗證。關鍵在於我們不見得能活到真相大白那一天。幾千年前就有人說見到過鬼,至今還不能對這一現象作出科學結論。牛頓是一個大科學家,最後卻信奉上帝。因為他發現在無窮無盡的世界面前,我們有限的科學知識是那么軟弱無力。總之科學還是要搞,對那些科學暫時還搞不清的事物,比如自然規律,也不妨假定為“天命”。就當玉皇大帝正在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一舉一動,盡量做好人,做好事,這總是不會有錯吧?
孔子“敬鬼神而遠之”,可見他談“畏天命”,也不是提倡迷信,他只是承認有某個自己無法了解的事物存在,而且在發揮人力所無法阻擋的作用,不得不有所敬畏。
“天命”的威力,不是靠人的有限智慧能測知的。有時我們看起來必然成功的事,卻因為某個意外的變故而失敗了;有時我們看起來很絕望的事,卻因為某個意外的機遇而成功了。這並不是自己事先設計的套路,但其中肯定存在某種邏輯關系。我們有很多更重要的事需要做,根本沒有必要窮畢生之功去搞清這種邏輯關系,就假設它是“天命”在其中起作用,又有何不可呢?
《三國演義》的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運籌帷幄,戰無不勝,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好像是一個半神半人的人物。可是他也拿“天命”沒有辦法。當諸葛孔明用計火燒司馬懿父子,眼看司馬大軍就要覆滅,一場大雨忽然下來,救活了司馬父子,所以他不得不仰天長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既然諸葛亮都對“天命”束手無策,我們智不過諸葛,怎么能不有所敬畏呢?
南懷瑾大師這段話,耐人尋味:“一位大學校長說:‘一句非常簡單的話,越說越使人不懂,就是哲學。’這雖是笑話,也蠻有道理,由此可見哲學之難懂。中國的鄉下人往往是大哲學家,很懂得哲學,因為他相信命。至於命又是什么?他不知道,反正事好事壞,都認為是命,這就是哲學,他的思想有一個中心。”
用哲學來探討自然規律,探討三五百年也不一定搞得清,搞清了還是得遵循它,不如像鄉下人一樣,將它簡單歸於“天命”,現在就遵循它,豈不是簡便之途?假如你在遵循它的同時又試著去了解它,那又同時擁有了哲學或科學精神了。
什么人可以不畏“天命”呢?不是聰明人,而是生性達觀的人,他們抱著“盡人事而聽天命”的心態,把一切都看得淡薄,自然會胸境開闊,失意泰然、得意淡然,無憂無慮,無煩無惱,無怨無責,心身愉快,無處不適,無處不安。
為什么要“畏大人”呢?“大人”包括地位高、輩份高和學問高的人。
在專制時代,地位高的人說的話就是法律,就是政策,所以也可以由“畏大人”引申為畏法律。蘇格拉底說:“守法即是正義。”這是從道德層面來強調法律值得敬畏。從客觀上來說,藐視法律,就等於跟自己的身家性命過不去,又有什么好處呢?
當然,大人物本身也值得敬畏,不尊重大人物,對自己沒好處。三國時的彌衡,他不“畏大人”,脫掉褲子罵曹操,指著鼻子罵袁紹,拍著桌子罵黃祖,最後把小命搞丟了。現在罵領導,大概沒有性命之憂,想晉升卻很難。如果脫掉褲子開罵,還可能被控侵犯名譽權或性騷擾,遭民事、刑事處分,那也是得不償失的。
在專制時代,輩份高的人享有優先尊重權,請客要讓輩份最高的人坐上,走路要先向老人行禮。到了今天,敬老仍然是基本禮儀,不尊重老人,雖然不至於吃官司,起碼會被人暗罵沒大沒小,影響你的個人形象。
在專制時代,學問高的人往往有較多當官的機會,對他客氣一點沒壞處。蘇秦未發跡時,窮困潦倒,他的嫂子就輕視他,對他說了很多難聽的話。等到蘇秦發跡了,嫂子跪在他面前,嚇得瑟瑟發抖,那豈不是很尷尬?到了今天,學問高的人成功機會也較多,“狎大人”事實上是在把機會擋在門外。
而且,學問高的人競爭力往往比較強,跟他作對手不如跟他作朋友。孫臏學問高,龐涓跟他是同學,聯手打天下不是很好嗎?龐涓卻因為嫉妒心理作怪,偏要“狎大人”,把孫臏逼到敵對陣容去,結果遭致身敗名裂的下場,這不是很愚蠢嗎?
為什么要“畏聖人之言”呢?所謂聖人,往往有很強的洞察力,對世道人情的理解比一般人深。追隨聖人之言去探索,往往能讓自己達到更高的境界。把聖人的話不當話,輕視它們,“惡搞”它們,得到的不過是無知和妄執,對自己的身心智能都是沒有好處的。
“五四”時“砸爛孔家店”,“文革”時“批林批孔”,把孔子這個聖人的話當成垃圾和毒草,盡情“侮”之,得到的又是什么呢?社會思想的混亂。我們沒有把外來的先進文化學到手,首先就搞丟了自己的傳統,這是一個曆史性的嚴重損失。
“畏聖人之言”,實際上是畏自己的無知。大千世界無窮,人的智力有限,窮畢生智能,也難以理解萬一,所以在做人做事時,難免經常有不知對錯、無所適從之感。如何解決這個苦惱呢?向智慧高於自己的“聖人”學習。我們用不著把聖人之言當金科玉律,但是把它們當成學習的基礎,無疑是提高自身智慧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