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四念住講記 玅境老和尚

四念住講記 玅境老和尚

二、念住品-問答一

[日期:2011-02-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問 答

問:修不淨觀跟無我觀,怎麼相連接呢?

答:第一、它們所對治的煩惱不一樣。修不淨觀是斷愛煩惱,修無我觀是斷見煩惱。修不淨觀,愛欲的障礙沒有了,止容易成就,可以得色界定、無色界定;但是「我」的煩惱在,還是凡夫。這時,再修無我觀就得聖道了。

第二、意義是連貫的。觀察這色受想行識的身體是臭穢不淨的,容易覺悟到無我,所以一修無我觀,立刻就得聖道——初果。修不淨觀、白骨觀,能得聖道,原因就在這裡!或修不淨觀得到初禪以上,沒有欲了,再修無我觀,一下子就能得三果。

所以,不淨觀和無我觀應該是有合作的作用,不是分離的。

問:南傳四念住和北傳四念住的不同,是在發心?內容深廣度?還是結果?

答:發心不同,深廣、結果也不同!

北傳佛教重視發無上菩提心,南傳佛教是發出離心。發出離心,就是希望得涅槃,也就是成就阿羅漢;到此為止。發無上菩提心,是要到「成佛」才圓滿的。

修行的內容有不同,但修不淨觀是一樣的,若是無我觀,北傳佛教要比南傳更圓滿,因為修人無我、法無我,比南傳佛教廣深一點。另外,像我們讀的《大般若經》,觀一切法空的境界,那也是四念住,是南傳佛教所沒有的。

問:如果說把息呼出是第一階段,出息停下來是第二階段,入息是第三階段,入息停止是第四階段。說入息、出息是指這四個一直循環?

答:是。

問:說「知息長、知息短」,是知道出、入的息?是停止的部分?或是呼吸的過程?

答:都包括在內。是長、是短都要知道。但,就是聽其自然的出息、入息,聽其自然的長、短,不要去控制、也不要推動,它要出就出,要入就入,要長就長,要短就短。你只是負責一件事,就是知,而不去控制它,要這樣才可以。你若叫它出、叫它入,這就不對了!

問:中間息比較短,也是要知道?

答:是的。全部都要知道,就是心不要亂,要完全地知道。

問:剛剛提到止修五分鐘,觀大概兩、三分鐘。止了五分鐘,兩分鐘要觀什麼?接下來又止又觀,又觀又止,請師父再舉例詳說。

答:我剛才說的止,有兩種不同的情形。

第 一種:假設只能五分鐘明靜而住,過五分鐘就止不住了,這樣的話,你五分鐘後就修觀,譬如修白骨觀;觀察從足至頂是一節一節的骨頭連結起來的,由一層皮包 住,會走路,就這樣想。當然,想的時候要詳細一點,譬如足的骨頭,有脛骨、膝蓋骨、大腿骨,乃至脊骨、肋骨,到頭骨、髑髏骨……一節一節地想。要作如是 觀,預先也要有準備。骨有兩種,一種是人畫的,或者是舖頭裡賣的。最好稍大一些,懸在自己的臥室,用一點心,觀這個白骨圖。睜開眼睛看一會兒,閉上眼睛, 然後再睜開眼睛看,一次看十五分鐘,或者一天看多少次;至少用七天的時間觀看它。一節一節的骨頭相貌熟悉了,靜坐的時候,先靜五分鐘,然後在心裡面現出骨 人。這裡的次第,是從足至頂,觀想一遍可能兩分鐘就結束了;再修止五分鐘,叫心不動。

第二個說法:若過五分鐘就打妄想了,趕快地覺悟,回來再寂靜住。這樣子,你總共修三十分鐘,假設有二十分鐘寂靜住、十分鐘的妄想,都不錯;然後再修白骨觀,兩分鐘、或者三分鐘,修完了就再修止。

這 樣有什麼好處呢?這是修行人的境界,是清淨、值得稱讚的。你有時到城邑、聚落,看見了人,這個白骨立刻地就現出來了;白骨出來,你心就是清淨的。如果你預 先看看畫的白骨,好像很清楚,等到想用的時候用不來;用不來,沒有正憶念就是邪憶念,煩惱來了,那就是一般的境界。所以一定要預先準備好——在奢摩他的基 礎上修白骨觀,或者修種種不淨。不這樣修,正念提不起來,除非念佛名號。

我們出了家,要做這件事。沒有天然的聖人!你看《阿含經》也會感覺到它是很注重無我觀和無常觀的;但是有的地方,也明說要修不淨觀。四念住裡,不淨觀和無我觀是主要的!無常觀就是無我觀,而無常觀也有苦的意思;無常就是苦,這下文再說,我們在這裡不多說!

問:師父剛才講《大智度論》,佛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我聽不出後來是怎麼樣?

答: 龍樹菩薩解釋,佛為什麼要修那麼多的功德、得那麼好的果報,就是為度化眾生;當他說:「一切法無我!」說:「諸行是無常的!」你容易相信!若是平平常常的 人說這樣的道理,你聽不進去。同樣的話,以佛的大威德、大智慧,說出來有作用;我們說的就不行!這就是要有無量的功德莊嚴,才能有這樣的威力。

問:師父剛才說,注意呼吸,但是不要控制它,那是誰在呼、誰在吸呢?

答:就是這個身體在呼吸。

問:身體也要有個主宰,既然那不是你,你也不去干擾它……。

答:我們姑且用「主宰」這個字,意思就是「識」;只是受想行識和合的運作,止此而已。在佛法中,不承認有一個真實體性的「我」來支配這件事,只是眾緣和合。

問:那也不須要去了解它為什麼快、為什麼慢?

答:可以了解「它為什麼會快、為什麼會慢,為什麼是健康、為什麼有病痛、衰弱了」,都是可以了解的。佛法是重視智慧的!是知,而不是無知。

問:剛剛那位居士提到「是誰在主宰」,師父講——外道計我論者,認為體內有一個不變化、有主宰性的東西,這就稱為「我」;後來師父解釋說,並沒有一個有實體的我。那無實體的我,有沒有呢?

答:無實體的我,也就是假名我;是有的!

問:那所謂的意識也是主宰的、也是不變化的,「我」和「識」能不能畫等號呢?

答:不可以畫等號。

問:就是一個假名而已啊?

答:識是眾緣所生,也就是無常、變化的,所以不是常恆住的「我」;常恆住、不變易的「我」,不是因緣有的。

若因緣有,一定是無常的;若是常,一定是非因緣,所以,識不是我。說「假名我」是可以;依名字假立的我,是沒有實體的。

問:師父剛才講到,三論宗的嘉祥大師、宗喀巴大師、印順大師他們都提到「唯識觀不能了生死」。為什麼說不能了生死呢?

答:就是批評它是有所得、還有執著,所以不能了生死。

問:是有第八識阿賴耶識?

答:三論宗、龍樹論的學者,認為唯識宗於「圓成實性」還有所得、有執著,所以就批評不能了生死。但,唯識宗學者是不承認的;就玄奘大師翻譯的這一部分佛法,倒不是執著阿賴耶識有實體--這在《攝大乘論》有解釋。

問: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主要就是闡揚唯識觀,說不能了生死,這個……。

答:這可以分兩部分說。

第一個解釋:一、《瑜伽師地論》,漢文佛教裡說是彌勒菩薩造的;在西藏說是無著菩薩造的,這是一件。二、有人解釋彌勒菩薩是人間的學者,不是天上的彌勒;就是在人間有一位大德,無著菩薩去親近他、學習佛法。這樣說,就不是天上那位當來下生彌勒佛。那這問題就降低了一點。

第 二個解釋:印順老法師根據《解深密經》裡的一段文解釋——唯識這個方便法門,是接引鈍根、業障重的眾生。而般若是第一、真實的法門,唯識法門為般若法門的 前方便。說它不能了生死,就因為它是前方便;真實了生死,還是要般若,所以也沒有矛盾。不要緊,你還是可以學習!方便成就了,就可以入於般若波羅蜜,就了 生死了。這在《解深密經》有一段文有這樣的意思,所以說它不能了生死,也不要緊。可以這樣解釋。

問:修唯識觀是先看到所緣境的遍計執,但是分析這個所緣的內因、外緣,又會掉入概念的分析,這樣的觀是不是有問題?

答:這話是這樣兒!說概念的分析,雖然還是在戲論中,沒有到無戲論第一義的境界,但是,它動搖了我們的執著!

我 們對一切法都執著是真實的,看見老虎、看見毒蛇、看到一朵花,都以為是真的,或聽到人家說一句話,心就動了。你若想:「這都是我心的分別,不是真實的!」 這樣對於境界的執著--遍計執,就輕微了,先做這第一步的工作。等到再進一步,覓心了不可得,超越概念的分別,契入到第一義諦,就能得無生法忍。所以,還 是有作用!

雖然有人說不能了生死,若是分析唯識觀,我感覺還是可以學習的。當和人有糾紛,誰冤枉我了,使令我心裡痛;你若用唯識觀:「這是心的分別,沒有真實性!」立刻地心就輕鬆一點,它能解決實際的問題!

如果不修這個,修般若法門也可以,觀察它是畢竟空,觀察者也不可得,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一下子契入第一義諦!天台智者大師,也讚歎龍樹菩薩這個法門。智者大師也讀世親菩薩、無著菩薩的論,也常引用,但修觀時不引。

我在想,有些人,你讓他直接觀「空」,可能不合適,但是,觀「一切法唯心所現」,能感覺到相應,那也不錯,還是可以學習的!

問:修四念住的次第,是先修身念住,接著受、心、法呢?還是可以綜合運用?比方:走路、打坐、吃東西、心裡起煩惱時;從早到晚,看情況用?還是說要集中時間,個別的修?

答: 若是身受心法修熟了,也就不必有一定的次第,可以一齊修。假設靜坐兩個鐘頭,四念住都可修。也可以初開始先修身念住,專修不淨觀,斷愛煩惱;修一個時期, 熟了,再修受心法。靜坐修不淨觀,比較順一點,但經行也可以修不淨觀。大體上說:先修不淨觀,但是隨時也可以修受心法念住。

初開始是個別地一樣一樣修,叫做別念住;修熟了,每一個念住中,都具足其他三個念住,那就是通修四念住,也叫做總念住。譬如,修不淨觀,有時會有各式各樣的分別——不是指妄想;這時,叫這一念心不要動、無分別住,那也就等於修心念住了。

【書籍目錄】
第1頁:一、前言 第2頁:二、念住品.一
第3頁:二、念住品.二 第4頁:二、念住品.三
第5頁:二、念住品.四 第6頁:二、念住品.五
第7頁:二、念住品.六 第8頁:二、念住品.七
第9頁:二、念住品-問答一 第10頁:二、念住品-問答二
第11頁:三、骨鎖觀.一 第12頁:三、骨鎖觀.二
第13頁:三、骨鎖觀-問答 第14頁:四、不淨所緣.一
第15頁:四、不淨所緣.二 第16頁:四、不淨所緣.三
第17頁:四、不淨所緣.四 第18頁:四、不淨所緣.五
第19頁:四、不淨所緣-問答 第20頁:五、四念住.一
第21頁:五、四念住.二 第22頁:五、四念住.三
第23頁:五、四念住.四 第24頁:五、四念住.五
第25頁:五、四念住.六 第26頁:五、四念住.七
第27頁:五、四念住.八 第28頁:五、四念住.九
第29頁:五、四念住-問答一 第30頁:五、四念住-問答二
第31頁:六、結語 第32頁:六、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