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 語
我初開始是引《般若經》第六分〈念住品〉的四念住,說出一個大意;然後引《俱舍論》,主要是說白骨觀,就是骨鎖觀。
以後又引《瑜伽師地論》的文,這是全面地解釋四念住。不只是白骨觀,其他的不淨觀也包括在內;而後又說到受心法三念住。最後的一段,等於是說明「念住」的要義。
四念住,對我們在佛學院裡面讀過的人,是老生常談了。而現在,我們學習四念住,是要用這樣的資料,常常地讀、每天靜坐思惟。用意是在這裡!另外,在玄奘大師翻譯的《法蘊足論》也提到四念住,文沒有這裡多,義是一樣的,你們若喜歡的話,也可以用那個作為課本,每天讀它幾遍。
每天讀它幾遍,常常讀,文句熟了,裡邊的義也應該能明白。靜坐的時候多思惟,今天也這樣用功,明天也這樣用功,久了,你就感覺到在身心上起了變化--以前若誰說我不對,心裡很痛;現在,我不在乎!
忍 力強了,有多少相應,心情就快樂一點,自己也能好好用功。什麼事情都是起頭難,初開始心不調順,想修四念住,有時也不合適;但是,久了,慢慢它就相應,所 以有人說「久坐有禪」,就是非要加上時間不可。等到你用功修行相應一點的時候,心情快樂,很多的功德,就逐漸、逐漸地出現了。
前面講的,我們若是細心地去讀,應該是不難理解。但是,初開始修四念住,先不必修那麼多,歡喜修白骨觀,就先觀白骨;願意修九想觀也好。先簡單的修行!但是,文一定要熟,要常常讀,於文於義,要明記不忘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