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三、念
念:謂依身增上,受持正法,思惟法義,修習作證;於文、於義修作證中,心無忘失。
這是回答第三個問題「云何為念」,四(身)念住的「念」是什麼意義呢?
「謂 依身增上,受持正法」:學習不淨觀的這個人,他能夠依據身增上的教法受持;即受持依身增上的正法。看這文的意思,先是閱讀、天天地溫習,而後才能夠受持, 所以含有背誦的意思,這表示聞慧。「思惟法義」:這是思慧。思惟法所表達的義,就是佛說的正法裡面的義,要思惟。「修習作證」:這是修慧。不斷地、長時期 地修習,就真實地覺悟這個不淨的情況了。
「於文、於義修作證中,心無忘失」:念是什麼?就是指 聞思修三慧。在用功的時候,對於佛說正法的文及義,能夠由聞乃至作證,一直地都是「心無忘失」。在不忘失這一面說,就叫做「念」。聞所成慧有念,思所成慧 有念,修習作證的修慧也有念,而且都有明記不忘的意思。這也可見隨著聞、思、修三慧的深淺,念也有深淺。因為明記不忘,才能夠修習、觀察!
戊四、念住二 己一、約三慧自審釋二 庚一、辨相
若審思惟:我於正法,為正受持,為不爾耶?於彼彼義,慧善了達,為不爾耶?善能觸證彼彼解脫,為不爾耶?
這以下是答第四個問題「云何念住」,究竟怎麼叫做念住?念住是什麼意思?此段是第一義,先辨別念住的相貌。
「若審思惟」:審,是審實、真實的;自己很認真地去反省。思惟什麼呢?「我於正法,為正受持,為不爾耶」:我對於佛所說的四念住的正法,是不是認真地受持了?或沒有受持呢?這樣反省自己。這是聞慧。
「於彼彼義,慧善了達,為不爾耶」:這是思慧。我由聞而思的這個智慧,是不是能夠明了於彼彼文所詮顯的彼彼義呢?這樣反省自己。
「善 能觸證彼彼解脫,為不爾耶」:這是修慧。我不怕辛苦、不怕腿疼,長時期地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是不是徒勞了呢?我能夠在一切時、一切處、遇見一切境界,都 沒有生貪欲心,而能證悟真理,解脫一切煩惱的繫縛了嗎?還是為貪心所繫縛,不明白是不淨,沒得解脫呢?這樣子反省自己。
庚二、結名
如是審諦,安住其念,名為念住。
「如是審諦,安住其念,名為念住」:這句是結名。這樣子不斷地用功修行,很認真、不斷地檢查自己:是不是成就聞思修三種智慧了?安住在這一念明記不忘的清淨心,由念住心,由慧觀察,因此而能觸證彼彼解脫,就叫做念住。
己二、約三相住念釋三 庚一、標
又為守護念,為於境無染,為安住所緣,名為念住。
這是第二義,約三相來解釋,先是標。
「又」:第二次重新解釋,怎麼叫做念住呢?「為守護念」:就是能守護你的正念。「為於境無染」:於境界沒有染污。「為安住所緣」:安住在清淨的所緣境上,不昏沈也不散亂,這叫做念住。用這三句話來說明念住。
庚二、釋三 辛一、為守護念
為守護念者:謂如說言,先守護念,若常委念。
這以下一一解釋。
「為守護念者」:先解釋第一句,怎麼叫做守護念呢?
「謂如說言」:像《瑜伽師地論》卷廿三中,列出修聖道、修禪定的資糧,其中「密護根門」那一段文說到的「防守正念,常委正念」。
那一段文是什麼意思呢?「防守正念」就是這一位佛教徒他肯努力,對於佛法能夠從聞思修的次第成就正念;得到正念以後,要守護。怎麼守護呢?還是繼續地聞思修,保護正念,使令它不失掉。
「常委正念」就是在身口意上不能夠有漏洞,很深刻、很普遍地加以守護。而這件事,也還是由已經成就聞思修的正念,再繼續地修止、修觀,增長力量,使令正念更堅定地任持,不失掉;這樣叫做「常委正念」。
即此處「先守護念,若常委念」二義,也就是「為守護念」。
「念」就是明記不忘,於文、於義都要記得清清楚楚的。用功的時候,文和義很分明地顯現在心裡面,然後才能觀察;如果忘了,還觀察什麼呢?所以,「念」在用功修行上說,是非常重要的!
要怎麼樣修,才能使令念成就呢?「先守護念」:先要這樣用功修行來保護這個念,叫它出現了不要失掉。當我們見聞覺知,和一切境界接觸的時候,一定不要忘掉正法,要達到這個程度才可以。
怎麼樣守護這個念呢?「若常委念」:常,就是不間斷;委,是詳細地、深細地。叫這個念時時地、詳細地、深細地現前,那「念」就保護住了。若這樣訓練自己,這也叫做念住。這是初開始第一段的用功。
舉 個例子,初開始聽聞佛宣說的法和義,不能只是粗略地顯現,要微細、詳細地顯現在心裡面。譬如,你把《華嚴經》或者是《法華經》背下來了;背誦的時候,要一 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地背,一句、一句很分明地在心裡面想一遍。若很快背過去,你那明了性的心和一個個文字,粗略地就過去了。這樣,「委」的義就不具足 了。
現在學習四念住,也是!若文、若義,都要清清楚楚的,很分明地顯現出來。常常這樣訓練自己,念就能守護住,這念的力量就加強了。
辛二、為於境無染
為於境無染者:謂如說言,念守護心,行平等位,不取其相、不取隨好,廣說乃至守護意根,修意根律儀。
「為於境無染者」:這是第二句。什麼叫做念住?於境無染叫做念住。
「謂如說言」:也還是《瑜伽師地論》卷廿三那一段文所說的。「念守護心,行平等位,不取其相、不取隨好,廣說乃至守護意根,修意根律儀」,這叫做念住。
「念守護心」:心是心王、念是心所。念心所能守護心,能令心清淨;心又能守護這個念,就是互相合作的意思。現在說,念能守護這一念靈明的心,叫它不要犯過失。
「行平等位」:念守護心,行平等位的時候,於境無染;這不是指沒有接觸貪、瞋境界的那種無記性,因為這是一般不修行的人也有的。這裡是說就在能令你生貪心、生瞋心的境界中,因為守護正念,使令心能行平等位——不貪也不瞋,沒有一切煩惱,這叫做行平等位。
平等位有善捨、無記捨兩種。「無記捨」:就是起了貪心、瞋心時,我能轉移所緣境,心立刻處於無貪、無瞋的境界。「善捨」:是經過智慧的觀察,能改變自己的染汙心,使令它處於清淨的境界,那叫善捨。
苦惱的境界出現,心裡面憤怒,心不清淨;歡喜的境界出現,貪心就來了,也是不清淨。當不苦不樂的境界現前,雖然沒有貪心、瞋心的煩惱,也叫平等位,但是還不清淨,因為還有愚癡心。這種平等位,是初開始的境界,是第一種平等位。
再 進一步,用功修四念住有成就的人,心裡面沒有貪瞋癡、沒有一切煩惱——雖然還沒入聖位,但也不是一般凡夫的境界。他心裡面有多少道力,正念一提起來,煩惱 被控制住,不能動,內心無貪、無瞋、無癡,這時候的境界,也叫做平等位;這是一個清淨、與道相應的正念,能棄捨一切雜染法、保持住清淨的境界。這和我們一 般沒有修行的人,偶然的心裡面不苦、不樂、不貪、不瞋的境界是不一樣的。
「不取其相、不取隨好」:相,是大的部位;隨好,是微細的部位。這是心裡面有這個好、那個好,這些微細的分別境界。現在修四念住、修身念住這個人,因為有正念,行平等位的時候,不取可愛的形相,心不執著那個境界——不著於相、也不著於隨好。
「廣說乃至守護意根,修意根律儀」:沒有靜坐、沒入定的時候,前五識活動,第六意識也同時活動。取相、取隨好是先由眼識接觸到相及隨好,一剎那間,第六意識就活動了;第六意識和眼識同時地取相、取隨好,若生貪心、生瞋心的時候,就是不平等位的境界。
現在念守護心時,與眼識同時活動的第六意識,不取相、也不取隨好——行平等位。眼識是這樣;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也都是不取其相、不取隨好。所以「廣說乃至」,就是把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略去了。
消除了一切染污的過失,就叫做律儀。前面說因為念守護心,行平等位,所以前五根都是合於律儀、不犯過失,是清淨的。若是盤腿坐、入定,可是四念住修得不對勁,染污心出現了,意根取相、取隨好,而生貪心、瞋心,就會有不律儀的過失。
現在念守護心,行平等位,第六意根發第六意識的時候,於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境界上,不取其相、不取隨好,心還是清淨的「修意根律儀」,這叫做「為於境無染」。
若是初開始用功,道力不夠,已經生起不律儀了,才覺悟「哎呀,我不對了!」就把心收回、調整過來。道力增長,達到一個程度,會是什麼樣呢?就是心裡將要生起不律儀時,正念一提起來,就不生貪心、不生瞋心、也不生一切煩惱;就是在將要生起時,就能制止它不起了!
所以,念守護心,行平等位,不取其相、不取隨好,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律儀,都是清淨的;心能夠不染污,叫做念住——由念住心,由慧觀察,這就是「於境無染」。
辛三、為安住所緣
為安住所緣者:謂如說言,於四所緣,安住其念。
謂於遍滿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
前面第一句「為守護念」,說到保護念的方法,但說得簡略;第二句「為於境無染」。現在是第三句,說的最具體,要這樣用功修行,才能於境無染、才能守護念的。
「為安住所緣者:謂如說言,於四所緣,安住其念」:安住所緣就是在四種所緣境界,安住其念。第一、遍滿所緣,第二、淨行所緣,第三、善巧所緣,第四、淨惑所緣;念安住這四種所緣境界修行,才能夠於境無染的。
第 一「遍滿所緣」:就是普遍的圓滿這個所緣境事。以此為所緣境加以修行,一切功德都圓滿了。在《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解釋,遍滿毘缽舍那、遍滿奢摩他、遍 滿一切事、一切理的修行。這境界是很廣大的,就是在一切緣起法,在一切真如法性上,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或者成就世間的四禪八定,或者是出世間的無漏三 昧、真如三昧;這都叫做遍滿所緣。在《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所說即: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事邊際所緣境事、所作成辦所緣境事。
第 二「淨行所緣」:我們凡夫雖然什麼煩惱都有,但又不完全一樣。貪煩惱重的人,叫做貪行者。貪心不重,瞋心特別重,叫瞋行者。不相信有因果、生死輪迴,不相 信世出世間的道理,叫癡行者;乃至我慢的行者。或者尋行者,就是散亂心很強的人。各式各樣的煩惱,各有所偏。「行」就是指這些煩惱的活動特別重的人。
各 別煩惱特別重的人,要怎麼樣去用功修行呢?貪行者要修不淨觀、瞋行者要修慈愍觀、愚癡行者要修緣起觀、高慢心特別強的人修界分別觀、尋行者要修持息念。這 五種名「淨行所緣」,就是用來清淨煩惱心的;通常叫做「五停心」。這五種是初開始修行時的方法。才開始用功修行的人,先要對治自己特別強的煩惱,這叫做淨 行所緣。
第三「善巧所緣」:有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等五種。也有地方說是七種善巧的。善巧就是通達,實在就是智慧的意思。就是由聞思修所成的智慧學習佛法,觀察五蘊、十八界、十二處、緣起的這一切法時,能與聖境的無我義相應,那就叫做善巧所緣。
(1)蘊善巧:通達了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的道理,明白只是五蘊而已,並沒有常恆住、不變易的我,也就不會有我執、我見;叫做蘊善巧。
(2) 界善巧:就是通達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的道理。十八界善巧,在《瑜伽師地論》和《顯揚聖教論》都提到,有人認為諸法是由梵天創造的,或者無因緣而有 的,這就是對十八界不善巧。佛說十八界這一切法,各有各的因緣,沒有不平等因、或者無因——這些錯誤的思想。所以,若通達界善巧,就可以對治這樣的過失。
(3)處善巧:對於六根、六境這十二處不善巧的人,執著有一個「我」依止身體而攀緣一切境界。佛說十二處中沒有我,只是一念心,依止六根去攀緣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境界而已,這叫做處善巧。
(4)緣起善巧:緣起,就是一切事物現起的原因,事物雖然很多,主要是眾生的生命。眾生的生命是怎麼現起的?就是十二因緣,即生命現起的十二個次第。在這緣起法上,通達它是無常義,這叫做緣起善巧。
(5) 處非處善巧:合道理名之為處,不合道理名為非處;若有這樣的智慧,就能了知平等、不平等的因果道理。計我論者認為「我」能造一切業,或者造染污業而流轉生 死、或者造清淨業而得涅槃。佛說處非處善巧,則是要通達無我的道理,沒有我!誰得解脫?解脫者不可得!誰流轉生死?流轉者不可得!那就叫做處非處善巧。
第四「淨惑所緣」:有兩種。第一、修色界四禪,它能清淨欲界的煩惱,所以名為淨惑所緣。第二、學習苦集滅道四諦,能除遣一切愛煩惱、見煩惱,得成聖道。
以上所述「於四所緣,安住其念」,是包括了一切的修行法門,若能這樣子安住修行,就能有所成就。
庚三、結
由此三相善住其念,故名念住。
「由此三相」:由上述為守護念、為於境無染、為安住所緣的三相,「善住其念」:能安住我們的正念。「故名念住」:所以就叫做念住。
這樣說,這四念住是非常廣大的,所以是通於淺、也通於深的。這也就是佛教徒得成聖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