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四念住講記 玅境老和尚

四念住講記 玅境老和尚

一、前言

[日期:2011-02-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前 言

境長老一九九六年宣講于美國法雲寺佛學院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我們準備很久的佛學院,今天終於正式開課了。

現在學習的課程,舊譯為「四念處」,新譯叫做「四念住」。四念住是學習靜坐用的,也就是靜坐的時候要學習四念住;它含有念、慧兩個意義,「慧」是觀察,「念」是明記不忘。

「念」實在就是止,攝心不亂;破除內心的散亂名之為念。散亂心破除了,內心明靜而住,再用智「慧」觀察,就可以破除內心的顛倒妄想、斷惑證真了!四念住,包含這兩個意思,但學習的時候,應該先學習「念」。

學靜坐,不是一開始就盤腿坐,而是先經行,或者說行香。行香時,可以正念、也可以用智慧觀察。但是,次第是先令心安住一處、不亂;這也就是所謂學習止。這件事,多少年來,我也是常常講的,現在我不應該簡略,還應該多少說明一點。

《阿含經》、《阿毘達磨論》乃至《瑜伽師地論》,這些大乘經典都提到這修行方法——用功的時候,心常常要念這一念靈明的心在做什麼?這句話很簡單,但是若實行起來,就不可思議。這樣子學習奢摩他的止,也就是「念」。這是一個方法。

其 次,在經論上,也有其他的方法,作用一樣,但有一點不同,就是選擇的所緣境;在選擇所緣境之後,就把這一念靈明的心,安住不動。所緣境很多種,但是我現在 就介紹一種。當盤上腿後,身體各部分也感到正常,在心裡面念兩句話。那兩句話呢?「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

「息」, 在《瑜伽師地論》,說得非常詳細。我們這口氣呼出去、又吸進來。呼,是逐漸地呼,到不呼時,可也沒再吸進來,這中間有一個息是停止的,這也不出、也不入的 時候,叫「中間出息」。這中間出息的時間很短,當它過去了,就又開始把氣吸進來,這是「入息」;吸而又吸,到不吸時,可也還沒呼出去,中間又有一個息,那 叫做「中間入息」,這入息時間也是很短。然後,又開始呼,這是「出息」;接著又吸進來。就是這樣呼出去、吸進來。

不靜坐的人,不容易感覺到「息」;若經過長時期地靜坐,這出息、入息的現象就明顯一點,而且逐漸地出息也長一點、入息也長一點。按自然的生理現象說,小孩子的入息長,老年人出息長,壯年人是相等的;若是常靜坐用功的修行人,則會有變化。

所以,在一開始靜坐的時候,自己先念「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這二句話之後,一直注意息的出、入,注意息是長、是短。這樣子注意,能使令心不散亂,不攀緣其他的雜事,能明靜而住。這就可以說是念。

這 裡邊還有個問題:我們一般人的心理活動,多數是在頭部,而心注意力逐漸加強,時間久了,頭就可能會痛。若是這樣用功修行,時間短,還不要緊——注意半小 時,就起來跑一跑,做別的事情,也可能沒事。如果專心這樣用功,一天十個鐘頭,或八個鐘頭,可能就會頭疼,因為心在頭部發生作用。所以,在古德開示修習止 觀的書說:心不要上緣在頭部;應該下緣,或者是在臍輪。

天台智者大師說,可以注意在丹田。有人 說,年輕的女人注意丹田不好;但是我感覺,出家修梵行的女人,假設她常常地發道心,注意內心的清淨,這樣應該是不同於在家的女人。不過,個人身體四大調和 的程度不一樣,若不合適,就改變一下,或者注意臍輪。注意肚臍子和注意丹田還不一樣的。

怎麼注 意法呢?在知息出、知息入的時候,我們的腹部也就隨著出、入而有變化。入息的時候,氣吸進來,肚子就膨脹起來;呼出去,肚子就落下來。注意腹部的起落,就 是「知息出、知息入」,就是「知息長、知息短」。這樣用功也就是念;正念心不亂,繫念抑諸馳散,令它不去攀緣外面的境界,這樣子修「念」。

修念,又有一種情形,就是在我們階段性的用功修行,內心變化的次第來說。譬如,修正念得到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或者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就是「念」修成功了。然後,再修觀,以智慧觀察身、受、心、法。念修成功再修觀,就能夠斷煩惱、得聖道!

若 「念」還沒修成功,靜坐的時候,五分鐘明靜而住都有困難;叫心五分鐘一念不生、萬緣放下、明靜而住,做不到。這樣的情形,應該怎麼辦呢?這時候,可以先修 「觀」,五分鐘、一刻鐘、或者二十分鐘都可以。當然,這時修觀,是不能斷惑證真的,因為念的力量不夠,觀的智慧力量也就不夠。觀察的智慧能發生斷惑證真的 作用,一定要有定的基礎,不然不能斷煩惱。

有人說:「你這個人出家這麼久、讀這麼多的經,你還有煩惱?」是有煩惱的!因為沒有修正念、沒有修觀慧,當然就是這樣子。可是,雖然修念沒成功、修觀慧不能斷煩惱,還是要修;不要因為不能夠斷煩惱就不修。

如果修正念時,頂多明靜而住五分鐘,過五分鐘就定不住而打妄想,那還不如修觀慧,好過打妄想!雖然這時修觀慧,不能斷惑證真,還是要修,才能對抗妄想的活動;此時,不妨稍微長一點,修十五分鐘,然後就停下來,再修念。

佛是大智慧的人,他這樣開示我們用功修行。我剛才說,修觀慧,若想要發生決定性的作用,一定要有念的支持。反過來說,觀慧也能支持正念——毘缽舍那能幫助奢摩他的。所以修觀慧十五分鐘以後,再修止,好過不修觀慧,單修止。常常這樣做,就會感覺到不同。

我 們用功修四念住的時候,一天裡,經行又靜坐、靜坐又經行,這樣用功當然是對的,但也應該讀經。譬如歡喜《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安排時間讀,可以幫助你修 四念住。或願意讀讀《華嚴經》、《法華經》、《維摩詰所說經》這些大乘經論都好,它能幫助止、也能幫助觀。若你能常常修止觀,再讀經,法味會濃厚得多!所 以,修止幫助觀;修觀幫助止,慢慢、慢慢就進步了。

大體上說,止修成功有兩種情形:得到未到地 定的止,修觀能得無生法忍;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止,然後修觀,也能得無生法忍。當然,最好是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因為這時候止的力量大, 所以觀慧的力量也大,得聖道就容易。未到地定定力淺一點,定淺而想修觀得聖道,要加強努力才可以。若在欲界定的止,想要修觀得聖道,那就更難一點。所以, 在止的階級深淺次第說,有欲界定、有未到地定、有四禪,三種不同。

修觀,有兩種不同:一個是不能夠得聖道,但是也應該修;一個是能得聖道的時候修觀,這是最好的。但是,我們初開始學習的人,就是在欲界定攝心不亂;儘管只能定住五分鐘,這也是欲界定,但欲界定也有深淺,不是完全一樣的。

這樣說,我們應該明白一件事。初開始用功,從經行時就攝心不亂;盤腿坐以後,也是攝心不亂修止,修止一會兒,然後就修觀。若是止的功夫進步了,把心調和到一念不生、明靜而住,一個鐘頭沒有妄想,那就可以在這個鐘頭內,單修止,過一個鐘頭以後再修觀。

不過,初開始修觀,時間不要長,大約五分鐘就夠了。等到能力強了,才修長一點時間。修一個鐘頭的止,寂然不動;然後修五分鐘的觀,或是一刻鐘、半小時都可以。原則上,修觀的時間不要超過止;止的時間長一點,觀的時間短一點。

在我們初開始用功的人來說,有一點要特別的注意,什麼事情呢?忍耐心不夠,有一點不合適,心就會退:「我何必在這裡,腿子又痛、腰又疼,吃苦頭。我不坐了!」止也不修、觀也不修,道心不堅固。因為我們有這個問題,所以修止、修觀的時間,也要調一調。

怎 麼調呢?假設你坐一個鐘頭,說:「我只能定得住五分鐘,然後就打妄想了!」不要緊,定五分鐘以後,就修兩、三分鐘的觀,再修止。修觀時,就算打妄想了,也 不要緊,當你覺悟了,馬上把心收回,繼續修止。你可以計算一下,假設這個鐘頭,有十五分打妄想,三刻鐘是寂靜的,你就會感到身體舒服,這種感覺是做其他的 事情所沒有的。雖然不是連續寂靜三刻鐘,但是總起來有三刻鐘、或者三十分鐘,不打妄想,身體也會感覺到舒服。

感 覺到舒服,生了歡喜心,這一次坐完就想坐第二次,第二次坐完就想坐第三次,這樣能夠維持你繼續靜坐的意願,而且會勇猛、精進。所以,我們初開始靜坐的人, 止也要修、觀也要修,但是,止的時間要多過觀。這樣用功,慢慢的你會很快樂,自然會精進勇猛、勇猛精進,這是初開始的方便。

其 次,我再說一件事。在用功的時候——經行也好、坐著也好、吃飯也好,這一念心常常地知道現在在做什麼。在《大般若經》也提到:走路的時候,知道舉足、下 足。足提起來,你要知道,足落下去,你也要知道。吃飯,拿筷子,手一動,心就要知道;也就是身體各式各樣的動作,心念念地要知。這個方法,在《瑜伽師地 論》的四念住裡,說得很詳細的,這等到後面再說,現在就簡單介紹到這裡。

【書籍目錄】
第1頁:一、前言 第2頁:二、念住品.一
第3頁:二、念住品.二 第4頁:二、念住品.三
第5頁:二、念住品.四 第6頁:二、念住品.五
第7頁:二、念住品.六 第8頁:二、念住品.七
第9頁:二、念住品-問答一 第10頁:二、念住品-問答二
第11頁:三、骨鎖觀.一 第12頁:三、骨鎖觀.二
第13頁:三、骨鎖觀-問答 第14頁:四、不淨所緣.一
第15頁:四、不淨所緣.二 第16頁:四、不淨所緣.三
第17頁:四、不淨所緣.四 第18頁:四、不淨所緣.五
第19頁:四、不淨所緣-問答 第20頁:五、四念住.一
第21頁:五、四念住.二 第22頁:五、四念住.三
第23頁:五、四念住.四 第24頁:五、四念住.五
第25頁:五、四念住.六 第26頁:五、四念住.七
第27頁:五、四念住.八 第28頁:五、四念住.九
第29頁:五、四念住-問答一 第30頁:五、四念住-問答二
第31頁:六、結語 第32頁:六、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