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阿彌陀經要解》略註 智隨法師著

《阿彌陀經要解》略註 智隨法師著

序一

[日期:2012-08-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智隨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淨土法門是一代時教之特別法門,乃至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到彼無殊,齊同不退。極簡極易,至頓至圓。其力用超越一代時教,是以「諸經所讚,多在彌陀。」然專說淨土,彰彌陀本願不可思議功德者,唯淨土三經。

        《大經》廣說彌陀發願、成佛之因果,彰「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本弘誓願,倡「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之宗旨。

        《觀經》初則廣開淨土之要門,顯說十三觀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以收萬機;最後於〈下品下生〉章中,藉「五逆十惡,但稱佛名,下至十聲,往生淨土」之 事,顯彌陀超世悲願,暢如來度生本懷。此即以極惡最下之機,顯彌陀名號為極善最勝之法,故於流通文中,廢定散諸行而特別付囑持名一行。

        《彌陀經》則顯彰《觀經》「廢、立」之深義,獨說念佛一行。少善難生,則是所廢;執持名號,則是所立。凡執持名號者,彌陀攝受,諸佛護念;臨命終時,即蒙 佛與聖眾,現前攝受,心住正念,而自在往生。此稱名一行是五濁惡世一切善惡凡夫唯一出離之道,因其易行易往,反成極難信之法,為破種種疑情,故六方諸佛悉 皆舒舌證誠,勸信求往。

        三經雖文有詳略,義無增減;似三實一,唯顯「稱佛名號,必得往生」之本願。故善導大師言三經「唯明專念名號得生」。若知此一貫宗旨,淨土宗旨,一目了知。自然心無旁依,寶此一行。

        三經以《大經》為根本,詳說彌陀本願,彰念佛往生根源。然流通最廣者,則在《彌陀經》,以其簡明易持故。習淨土者,多以此為定課。然誦此者多,知其義者寡,甚而曲解者亦不少。世人誤解此經義者,論其根本,約要有三:

        一、經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多以為發菩提心、廣行眾善為多善根多福德,不知「唯稱佛名,是多善根多福德」。

        二、經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多以聖道法門之觀點,曲解淨土特別法門「一心不亂」之真義,以為必斷惑至一心,方可得生。不知「執持名號」即是「心信 彌陀救度,口稱彌陀名號」;而「一心」即是「不二心」,不二即是「專」;「不亂」即是「不雜亂」,不雜亦是「專」;是故善導和尚解釋「執持名號」、「一心 不亂」謂之「念彌陀專復專」。故但能盡其形壽(若一日若二日之意),專念彌陀名號者,則乘佛願力,莫不皆往,此外別無玄義也。

        三、經言:「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多以為臨終必須有正念,方能感得彌陀接引。不明「因佛現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現前」,所謂「慈悲加佑,令心不亂」 也。蓋「平生專持佛名故,臨終佛必現前;因佛現前故,自然心住正念而不顛倒」,此兩重因果,經文分明,祖釋顯然,宜細著眼。

        以上三點,若未明瞭,雖於《彌陀經》常誦不絕,因不知「稱佛名號,諸佛護念,住不退轉,必得往生」之大事,心中必存種種疑慮,甚至於惶恐不安,憂往生一事。此實非善持經者,以不明經義故。

        又,《彌陀經》雖為一部完整的經典,但與《大經》、《觀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若能相互會通,則更易明瞭此經大義。然涉及三經要義者,行人亦多有難明之處。其難明處,大致亦可歸結為如下幾點:

        一、《彌陀經》所言「執持名號」,與《大經》所言「乃至十念」,是一是二?

        二、《大經》「乃至十念」,與《觀經》「臨終十念」,是一是二?

        三、《大經》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觀經》言:「五逆十惡,十聲得生。」兩經有違,如何會通?

        四、彌陀四十八願,一一誓願皆為救度眾生,何以古德獨尊第十八願為本願王?其意義究竟何在?

        五、《觀經》既廣說三福九品、定善散善等,何以《彌陀經》貶少善不生,而唯標稱名一行?又,三經所說內容甚廣,何以三經唯明專念名號得生?

        六、《彌陀經》言往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大經》言:「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 德。」此皆顯往生無品位之別。然經中又言:往生有三輩九品之差別等。如何領會此義?古大德所判各有不同,有主報佛報土者,有主「報、化」二土者,有主四土 者,有主是同居土而又圓具四土者。眾說不一,當依何說?

        以上種種疑問,是學淨土者最難決了之事。若不正依經論祖釋,辨明此義,心中必懷種種偏邪之見。或妄執私心我見,或別依他宗異見異解。如此修學淨土,知見不 正,心行不純,縱使急走急作,眾名虛假之行,雜毒之善,與彌陀願力不相應,多是不如實修行。因宗旨不明,致使「易行易往」的本願大道,隱而未彰,故常聞有 「淨業難成」之感嘆。

        古之註疏中,於如是眾疑剖析最精要、最詳細者,無如善導大師《觀經疏》及蕅益大師《彌陀要解》,而尤以善導《觀經疏》為最直捷明瞭、最應今時之機。

        善導大師上承龍樹、天親、曇鸞、道綽之法脈,集淨土大成,於《觀經疏》中,攝三經大義於一體,圓彰「凡夫乘願,直入報土;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之淨土宗 旨。淨宗心髓,一覽無餘。此是淨宗正脈寶典,處處楷定宗義,彰彌陀至極大悲。可謂字字放光,耀人心目。古德讚其為「彌陀直說」,尊之如經,足見其尊高。惜 乎中土失傳千餘年,至清朝末年方從日本請回,而重放異彩。唐宋後弘揚淨土諸大祖師,雖慕其高德,卻罕有詳睹其文義者,唯印光大師得睹全貌而盛讚大師巍巍高 德。其讚言:

        世傳師是彌陀現,提倡念佛義周贍;
        念佛出光勵會眾,所說當作佛說看。

        宋朝以後,淨土正依論釋,如曇鸞大師《往生論註》、道綽禪師《安樂集》、善導大師《觀經疏》等一系之寶典,皆失照於中土。後之弘淨土者,失此依怙,多傍附 他宗而著疏。或以禪釋淨,或以台釋淨,或以賢釋淨,故宋朝後之淨土思想多具融混性。蕅益大師《彌陀要解》則是諸宗融混中,最精最妙之淨宗要典,直將《彌陀 經》義,和盤托出。杜盡一切偏邪知見,破除一切自力心執,唯顯「五濁惡人,但持名號,徑登不退」之無上心要;彰淨土一法仗他力故,不憑修證,唯稱佛名而 已。《要解》雖融攝諸宗義理,卻別彰淨土不共宗旨。於中土《彌陀經》之註疏中,可謂最簡潔、最明瞭、最透徹。印光大師讚其為古今第一註,理事各臻其極,自 有由來也。受持《彌陀經》者,若能深明其旨,自然心開意解,而甘死盡偷心,寶此一行。然此寶典,雖為世人熟知,因其權借通途教相巧說淨土宗旨,若不善具擇 法眼,則難知其旨歸。

        愚初習淨土時,於《要解》亦曾略有涉入。因障深慧淺,又無明眼善知識引導,故不明其開權顯實之用心。或迷於玄妙之理,或執於事理一心。於大師直指心要之 言:「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無籍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同居眾生,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等,卻茫然無知。故雖 聞大師力讚淨土一法最方便、最了義、最圓頓,可「方便、了義、圓頓」究竟何在,仍不得而知。雖大師剖心瀝血,勸歸淨土,寶此一行,然因法義未徹,偷心難 死,故總有未甘。幸有緣得遇曇鸞、道綽、善導一系之淨土思想,了知「稱佛名號,順佛本願,直入報土」之要義,始於淨宗「至簡至易、至頓至圓」有所驚悟。方 知持名一法乃「不斷煩惱得涅槃」之無上妙法,是如我之生死凡夫即身解脫之唯一要道。自此,方死盡偷心,安心淨土。不再彷徨,不再狐疑,不再癡迷於有名無實 之玄理,而甘心作一愚夫,任憑於彌陀救度,一向念佛。後再回觀《要解》,始窺知其言之所指,意之所歸,方歎其言近意遠之不可思議。可謂「曲徑通幽處,悠然 示坦途」也。

        綜觀兩位祖師的淨土思想,可謂各有千秋,如春蘭秋菊,各擅其美,競放異彩。一者如一清流,純而不染,專倡淨宗心要,明往生正定業,唯在念佛。眾生稱念,必 得往生。一者則圓攝諸宗義理,顯名號功德獨勝。但持名號,徑登不退;一聲稱念,圓轉五濁;不涉施為,唯信乃入。雖風格不一,大義無二。能相互對參,自可深 明淨宗肝要。種種疑難問題,皆可迎刃而解。

        淨業行人,若未得遇此二寶典,多如盲人無導。雖念念在茲,期生淨土,亦未免心有怯怯,恐不得生。今不揣庸愚,別參善導大師之法要,及餘經論等,權為《要解》略加註釋,拋磚引玉。期研習《要解》者,能深入其中,明淨宗心要。

        良由淨土法門為一「特別法門」,故於略註中,多於其特別之處,細加參究,釋人所疑。使念佛行者,能的信「稱名必生」之本願而安心念佛。其他通途教理,無助於認識淨土,無助於往生大事者,則或簡或略。欲詳知者,可自閱有關書藉。

        《要解》言簡義深,宗教具攝。自知乃一垢障凡夫,煩惱障眼,難盡其幽微。但於應時契機處,略述其本懷。所未徹處,或不當之處,只有乞大師於寂光中,放光加被,消我罪愆。亦願同仁,深入原文,以窺其要,則可免吾之失也。

釋智隨    謹序
佛曆二五四七年(二○○三)二月
【書籍目錄】
第1頁:序一 第2頁:序二
第3頁:八不道人的歸宿 - 蕅益大師簡介 第4頁:【壹】五重玄義
第5頁:【貳】正釋經文 第6頁:後跋(蕅益大師跋)
第7頁:附錄:念佛往生實例 第8頁:後記
第9頁:再版說明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