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人體氣象學保您全家健康 作者:王彤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人體氣象學保您全家健康 作者:王彤

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2)

[日期:2016-05-20] 來源:網路轉載  作者:王彤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導致空調病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寒邪入侵,所以治療時需從此處著手。中醫在治療空調病時經常采用“疏散外寒,清化內濕”的 方法。說到疏散外寒,許多人會想到生姜。平時我們感冒了,喝些生姜紅糖水發發汗馬上就能好起來,就是因為生姜有驅寒的功效。那麼生姜治療空調病有沒有效果 呢?答案是肯定的。
  
  中醫認為,生姜具有三大功效,即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我國古人對生姜的祛病功效早就認識到了。南宋朱熹 在《論語集注》中說:“姜能通神明,去穢惡,幫不撤。”而且生姜的服用方法也沒那麼嚴格。李時珍就認為“姜,辛而不勞,可蔬,可和,可果,可藥”,民間甚 至有“朝含三片姜,不用開藥方”的說法。在空調房裡待得太久,體內的寒氣就會偏重,這時就可以吃些生姜。我們在吃完姜後總會感覺渾身火辣辣的,其實這就是 生姜發汗解表效果的一種體現。發出的汗不但可以把體內的病毒趕出,也會連寒氣一起帶走,所以由寒邪導致的一系列不適症狀也就消失了。不過由於空調病導致的 症狀不同,在服用生姜時也應用不同的方法。
  
  比如說有些人晚上開著空調睡,早上起床後經常會感到胃部不適,腹部隱隱作痛。這時可以 喝一碗姜棗茶。具體做法是:取生姜一塊,切成細絲,然後與5枚紅棗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為什麼要加入大棗呢?因為大棗性溫,可以補益脾胃,再加 上生姜可以驅寒,兩者搭配,效果更加顯著。
  
  還有的患者吹空調久了會感覺四肢酸痛。這時可以煮一鍋熱熱的姜湯,然後用毛巾浸水,趁熱敷於患處。或者用姜湯洗手或泡腳,也可以起到活血、驅寒的效果。如果吹空調吹得感冒了,這時來一碗生姜紅糖水,發發汗就好了。
  
   除了生姜外,平時還可以多備些藿香正氣水,對預防空調病也有較好的效果。藿香正氣出自宋代醫書《和劑局方》,是古代的經典秘方之一。藿香正氣水主要由藿 香、蒼術、陳皮、厚樸、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蘇等組成。藿香、紫蘇、白芷等有解表的功能,可以直接攻擊“風魔”;茯苓、半夏等有祛濕的效 果;大腹皮、陳皮、厚樸等則可以理氣。所以,此藥對外風、氣郁引起的疾病都有效,治療空調病效果很好。
  
  不過藿香正氣水的口感差也 是出了名的了,喝下去喉嚨裡會有一種火辣辣的感覺,“良藥苦口”真是一點不假。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服用時可以兌入適量的熱水,這樣口感就沒有那麼差了。之 後不可再吹空調,要避風,等到身上微微出汗時就可以了。另外也可選用藿香正氣家庭中的其他成員,如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散、藿香正氣軟膠囊等。“丸”在古 代有“緩”的意思,所以相對於藿香正氣水來說,藿香正氣丸的藥效比較緩和。“散”就是藥面,特點就是揮發快,不宜保藏。而膠囊制劑無論是從口感還是保存來 看,效果都會更好,平時可以經常備些在身邊。
  
  雖然說藿香正氣水治療空調病的效果很好,但“是藥三分毒”,並不適合長期服用。所以最關鍵的還在於少吹空調。有道是“心靜自然涼”,只要學會給急躁的心情降降溫,夏天也就沒那麼難捱了。總之,不要為了圖一時涼快而損壞了健康,那樣真是得不償失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肝郁兩肋痛,推搓兩肋可養護肝
第3頁:肝郁兩肋痛,推搓兩肋可養護肝(1) 第4頁:引言:順四時、適寒暑養生就是養四季
第5頁:引言:順四時、適寒暑養生就是養四季(1) 第6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
第7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1) 第8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2)
第9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 第10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1)
第11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2) 第12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
第13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1) 第14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2)
第15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 第16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1)
第17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2) 第18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
第19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1) 第20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2)
第21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3) 第22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
第23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1) 第24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2)
第25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 第26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1)
第27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2) 第28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
第29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1) 第30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2)
第31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 第32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1)
第33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2) 第34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
第35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1) 第36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2)
第37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 第38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1)
第39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2) 第40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
第41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1) 第42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2)
第43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3) 第44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
第45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1) 第46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2)
第47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3) 第48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
第49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1) 第50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2)
第51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 第52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1)
第53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2) 第54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
第55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1) 第56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2)
第57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 第58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1)
第59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2) 第60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
第61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1) 第62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2)
第63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 第64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1)
第65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2) 第66頁:第四部份:小雪溫腎陽
第67頁:第四部份:小雪溫腎陽(1) 第68頁:第四部份:大雪要溫補避寒
第69頁:第四部份:大雪要溫補避寒(1) 第70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
第71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1) 第72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2)
第73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 第74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1)
第75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2) 第76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
第77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1) 第78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