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得戒和尚開示錄 妙蓮老和尚開示

得戒和尚開示錄 妙蓮老和尚開示

貳、生活即是道

[日期:2010-08-1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妙蓮老和尚開示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貳、生活即是道
  
  擔水的啟示
  
  大家住在靈巖山寺,都是來向老和尚學。那你們就要知道,老和尚今天有這種種的事,都是五、六十年前打下的基礎;沒有古人的風骨嚴格,不會有今天這樣的 成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環境帶你們、不會有創道場這一切的一切,乃至到利益未來。這是活生生的事實擺在你們眼前,看你們怎麼樣來真誠地學習,以利後代萬 世。
  
  說到這兒,我自自然然想到幾十年前住在鄉下的往事,那時的用水,那裡有水龍頭一開水就來呢?總要跑個一、二里或三、五里的路來擔水。所以我初到臺灣看人在擔水,好像很沒用的樣子,因為擔水用的水桶只是外省用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而已;可說都是小孩擔水的小桶耳。
  
  我初擔水時不過才十一、二歲,大人一次能擔兩大桶的水,我也擔滿了兩桶;那時一擔就是兩個桶子。人家看到我整桶的水,就說:「噯!你怎麼擔一桶呢?半 桶就好了!」但我如果只擔兩個半桶就覺得很醜,所以就不擔半桶,一定要擔滿兩桶水。哇!頂起來時東倒西歪的,一走就倒了,力量還不夠大嘛!可是心就是那麼 堅強啊!覺得擔半桶水好醜啊!就這麼鍊鍛、鍊鍛,十三、四歲時,我擔水就同大人一樣了。
  
  就是要這樣努力嘛!有這一種毅力、精神,那你就有力量。希望大家也要如此奮鬥、發奮!常住上的這些事情,一切都要把它做好,你做好就多拿一分功德錢喔!
  
  佛法講平等,但平等之中也要有個公道。怎麼公道?就是平等之中,不同的義務有不同的價值存在。拿苦力來說吧!苦力甲一次能擔一百斤,苦力乙只能擔三、 四十斤;如果憑擔的分量、效率來分價錢,甲做一天工,乙也是做一天工,甲一天能拿一千塊錢,乙做一天工只能拿三、四百塊錢。乙說:「這很不平等啊!他來做 一天工,我來也做一天工,他做得輕輕鬆鬆的,我還做得這麼辛苦、努力,怎麼我所得的價錢這樣少呢?」其實這才是因果分明、賞罰分明!是真正的公道、公平 喔!
  
  我們修行也是這樣。為什麼生西方還分三輩九品?三輩九品的上上品並沒有禁止你去,也不是你只有生在下下品的分;你生在下下品,是因為功行不如人家、戒定慧三學不如人家。那怎麼爭?這沒辦法爭、爭不到平等的。
  
  世間往往有一種苦惱人:「哦!怎麼待遇不平等?」待遇不平等?但你在義務上、工作上、效率上、做事努力上、修持用功上,等不等呢?你要平等,就要在自己身心力上來爭取:「他能擔一百斤,我怎麼不能擔一百斤?」就是拼命也要擔一百斤,努力嘛!
  
  恭喜大家能精進!「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喔!我們道業不精進,煩惱便降伏不了。你想自在、快樂嗎?那就要精進,千萬不要懈怠!你看彌陀經上的常精進菩 薩、不休息菩薩!常精進菩薩度一切眾生精進不退、自修利他永不疲倦。祝福諸位努力、道業成就,這樣我們往生就生上品。祝福諸位生西方,同生上品!
  
  飲食有學問
  
  大家都吃過飯了,吃飯有沒有學問呢?當然有學問,處處都有學問!凡是一法做得好,你人生就快樂;做得不好,你就苦惱。
  
  世間上吃飯的學問是什麼呢?所謂「未飽先止,待飢方食」,肚子還沒消化、不餓的時候,不需要吃嘛!你卻還要吃,那胃的工作負荷太多了。我們人工作要休息,胃也要休息休息;胃的工作還沒有完的時候,你不要又加個工作給它做,「待飢方食」,等餓了再吃。
  
  那吃的時候要怎樣呢?「未飽先止」,你不要吃得太飽。俗語說:「若要身體好,吃飯不可飽」,夠了就好,多餘的你吃下去,胃的力量不夠消化;不消化就吸收不到營養,多餘的還是從大便排掉,那就蹧蹋天物了。
  
  我們出家人用的碗叫缽,缽又名應量器;現在雖然用碗,也不要忘了它是應量器。「應量」的意思就是你飯量多大就吃多少,不要吃太多或太少。太少了,於身體有損;貪多了,還沒餓就吃,這不合乎健康之道。
  
  吃東西不能貪,有四句話要記住:「好食不貪多,次味不少吃;但取夠營養,自致壽命長。」我們為什麼要吃?為了滋養身體。好吃的要吃,不好吃的也要吃; 除非是有病,有些東西忌諱吃。否則不要合口味的就拼命吃,不合口味的就死不吃。營養太多了也沒用,少吃了,某一方面的營養又差了。挑食的人,身體都不會健 康的。這裡順便講個故事給大家聽聽!
  
  從前古老的人有養媳婦,所謂「養媳婦」,是女孩子在三、兩歲,三、五個月,或者十歲、八歲時,就被他父母送給另外一家人。另外一家人為什麼要收她、養她呢?預備將來長大了,同他的兒子結婚,不是到結婚才娶來,這叫做養媳婦。在從前這個媳婦好苦喔!
  
  怎麼苦呢?有苦工給她做,沒好的給她吃!沒得吃不就餓死了?當然也是有得吃,否則沒得吃怎麼叫她工作?不過她吃的都是次等食。她的養公公、養婆婆吃剩 了,她才有得吃;不剩下來,她幾乎就挨餓。比方粥,她的公公、婆婆吃濃厚的米粥,剩的水-粥水才給她吃;菜,菜葉公婆吃,留那些湯湯水水的給她吃。就這樣 刻薄她!
  
  這養媳婦不是沒有父母,而是家裡貧窮才送給人家養。雖然女兒送出去,父母畢竟還是掛心。去看看他的女兒吃什麼?就是湯湯水水,一點米、一點菜都吃不到,就怪養父母怎麼這樣刻薄她的女兒。
  
  說是受刻薄,可是這個小養女卻是白白胖胖的喔!身體既好,面孔又紅。生母說這個公婆待養媳婦刻薄,但身體沒有受刻薄的樣子嘛!受刻薄應該瘦弱啦、有病啦……什麼的,怎麼這個小養女長得這樣好呢?道理在那裡?大家聽到這個地方應該會開悟吧?
  
  為什麼小養女就是吃湯湯水水,還長得白白胖胖、臉色紅潤?公公、婆婆盡吃好的,反而身體不好?
  
  (有人答:因為粥米和飯菜在煮的時候,營養都流在湯水中,所以喝湯水比較有營養。)
  
  那以後你們在齋堂吃飯,不要只吃那些飯菜,湯水就不吃;把湯水喝了,免得行堂多辛苦。老和尚介紹你們多喝湯粥,沒有錯的吧?
  
  世間還說:「爽口食多易生病」,東西好吃就多吃,吃多就生病了。古醫書上,乃至我們佛法都是講到:「病從口入」。佛陀時代,一位比丘生病,找不到醫生 診治,佛陀叫目連尊者上天去找耆婆為弟子治病。耆婆是個神醫,升天後為天上五欲之樂所迷。目連尊者找到他時,他正忙著乘車遊樂,尊者迎頭就撞上他。他是皈 依尊者的,所以就叫了一聲:「哦!師父!」可是車子又開走了。尊者用神通把他的車子止住了:「世尊要你下去為比丘看病。」「用不著看!比丘以減食為湯藥就 好了!」說完又匆匆走了,活像趕娛樂場,心急就如野馬奔跑似的。
  
  提到有病以減食為湯藥,想想四、五十年前在家鄉,四、五十華里以內都沒有一個醫生。難道人都沒有病嗎?有病餓個三、五天就好了,那還要看病呢?不但我 們家鄉是這樣,我想臺灣四、五十年前大概也是差不多吧!現在人動不動就趕快看病,實在太嬌了。嬌生慣養的不行喔!所以飲食還是要調理得好,少病少惱,這樣 於道業精進是一個很好的助緣。
  
  過去一般人都認為男人吃飯應該較快,有句話說:「男人吃飯如虎」;但是吃得特別快,那倒也不必。應該把飯多嚼幾下,細嚼能幫助胃的消化,這樣胃的吸收 才好。如果平時吃兩碗飯速度又快的人,你能細嚼,那吃一碗半就夠營養了。與其把整口飯吞下去,胃消化不良,又吸收不到營養,那不如細嚼慢嚥來得好。
  
  我們修行時飲食更要調和,佛法根本教典上說,最好是日中一食。我們早上還要食,因為中國的出家人不像泰國、緬甸的出家人,工作不同,這也是一種方便啦!
  
  至於晚上這頓本來是不可以吃的!不過現在山上好多工作都是自己做,初發心來山不久的人,一時叫他持午還接受不了。平時晚餐吃習慣了嘛!不像童年出家,習慣持午了,就算去出坡,晚上不吃也不覺得餓。
  
  凡夫習氣,晚上到了時候自然就想吃,是不是餓了而想吃?養分不夠需要添補呢?不是!就是習慣,時候到了就想吃。這也是貪口欲!晚餐一吃,對修觀、修 定、念佛都有妨礙。不要怕餓了苦,脹著那才苦呢!也不要吃雜食,一天兩頓飯就夠了;否則正餐就吃不下,下個吃飯時間沒到又餓了,這樣生活不正常嘛!
  
  什麼事都是習慣、鍊鍛就好了。自己生活要正常,心無欲,身才會健康;心一天到晚亂想,身體怎麼會好?好像點了一盞燈,你不添油,燈心就耗盡了。修行在 修什麼?就是要把生活起居、行住坐臥這些威儀學好。凡事都講緣生-某種緣生某種法,但是某種緣也不能太多;比如沒水種子會乾死,水太多了又會爛。營養不夠 固然不好,營養多了也會生病。
  
  食可說是一種大欲,人要有飲食才能繼續生命嘛!不吃怎麼可以?吃是應該吃,但大家要懂得節制、克服。這就是吃飯的簡單學問。
  
  行壽康之道
  
  古人說過:「若要小孩長得讚,要帶幾分飢與寒」。從前鄉下農夫耕作時,就把一、兩歲的小孩帶出去,放在田埂上,讓他受風吹、日曬,將來才能長得強壯。 你看貧窮人家的子弟,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但身體很強壯;富貴人家的兒女,就嬌生慣養的,吃得飽飽的、穿得暖暖的,享受是享受,身體卻很差,禁不得風、耐 不得熱、受不得冷。其實八、九點的太陽應該要曬的,人絕對需要陽光;英國人對陽光最寶貴,時候一到就出去曬太陽。
  
  年紀輕的人應該把骨頭磨鍊磨鍊,以後才禁得起考驗。最好晚課到吃藥石前,每人下去扛二綑柴上來,遍身都流了汗再吃晚飯、洗澡。否則身體禁不得勞累,將來受苦難時怎麼辦?中日戰爭時,城市的小姐、少爺到了鄉下就沒辦法生活;鄉下長大的人則生活得安樂,跑東跑西的。
  
  到了靈巖山,早課下來就是要「跑山」。跑步是鍊鍛體能與健康最基本的運動,如練國術的、當軍人的,其第一課也是跑步,凡是動的競爭都是以跑步為強健身體的基礎。這點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
  
  又像打籃球、踢足球,從始至終都是在場內跑圈子,比賽到了最後,往往都是在校量健康與耐力。那一隊身體強、耐力強,最後就能勝利;精神、體能差的,一拖了時間,就準備等著輸吧!這都是普通的知識。
  
  一般都說生命第一,我是強調健康第一;沒有健康的身體,即使你活一百歲也是在活受苦。以我來說,我寧可早日生西方,也不要在這苦世間長命不健康。一般人都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辦事,何況我們修行人,辦生死大事,更需要有健康的身體、充足的體能與精神才能精進辦道。
  
  身體要鍊得像銅牆鐵壁一樣,健康是一切事業、學問、道德的基礎;有業障不健康的身體,禁不得勞動就糟糕了!自己好好地訓練、磨鍊自己!
  
  要想健康,生活起居、性情都要注意。這話怎麼說?記得幾年前我到臨濟寺去探問,因為我們曾到人家寺裡打擾過。我和那時的住持-明田老法師、當家師談 談,談得很歡喜。我問老法師貴庚,他說:「我今年八十四歲了!」他比我大十三歲,面孔看起來像小孩子一樣紅潤、好看。問他怎樣保養的?他說:「容易得很! 不要發脾氣、時時要歡喜。」肝屬於木,一發火就把肝燒壞了,愛發脾氣的人最容易得肝病。好發怪脾氣的人要當心肝病!
  
  有肝病的人要注意!你看彌勒菩薩為什麼胖胖的?因為他什麼事都歡喜容受。他說:「有人罵老拙,老拙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他也省力氣,我也 沒煩惱。」有暴跳如雷的性情,一件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就暴跳起來,會把肝都燒壞的。做事保持性情平和,壽命才長、身體才健康;虛雲老和尚的壽命就是從禪定中 得來的。
  
  佛法講:「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做事情誰沒有煩惱呢?但是煩惱能克服就是菩提;克服不了,煩惱就是罪障、障礙道業。大家對這些要能奉行!生活奉行得好,佛法才能行得好,行好了那會不成佛?
  
  除食欲習氣
  
  我們常住上的事情一天天地要求好、求進步、求簡潔,世俗的習氣還是要改掉才好,恢復到真正叢林的樣子。
  
  南傳國家的比丘都是托缽乞食,大家托缽回來,不管托到什麼食物都通通倒入一個大盤裡,有也倒、沒有也要倒一下子,這就是叫你缽裡不要藏著東西。然後把 這大盤內的東西和成羅漢菜,大眾一起分享,這樣子減少好多行堂人事。我們也要求進步,就把所有的菜和在一起成羅漢菜,大家一起吃;其餘的小菜最多發個二次 就好了。
  
  其實過去好多古祖,他們過簡單的生活還嫌不夠,還住山呢!就吃一點生菜、野果、一點嫩草。現在印度那裡都還有喔!一百多歲的人,就吃一點山上的果子、葉子,渾身都發出香味;過的就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注重在道業上精進。
  
  當然我們初上來是要修苦行,可是這苦行不是講那些苦行外道的苦行-把自己倒吊在樹上、不穿衣服等等,那種無益的苦行當遠離!但是修道應該吃的苦還是要吃。要離欲清淨,欲少一點、修道障礙就少一點。五欲-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嘛!這地方要注意!千萬不可貪求。
  
  你們試試看!真正用起功來,吃飯是非常打岔的事;你不用功,完全是凡情在那邊攪,飯雖這麼樣好,卻嫌菜不夠味、太鹹、太淡‧‧‧,乃至行堂的添飯都不 合你意,還動瞋恨心;一邊吃飯,眼睛還看看別人的菜有沒有好一點?你這樣動一個念頭就犯一個突吉羅,犯一個突吉羅,將來就墮等活地獄五百年(人間九百萬 年)喔!
  
  吃了飯沒有好好地用功,道業不增長,沒有得到禪悅之樂,當然有煩惱。要得清淨禪悅之樂一定要衝破難關,把這妄想顛倒、無明習氣除掉。習氣除一分,道業才能長一分;有一分習氣,道業就障一分。必然是如此!
  
  寒冬好拜佛
  
  過去大陸各叢林的用功課程,通常都會隨著氣候而有不同的調和方法,叫做「冬參夏學」。參就是參禪,學就是學經教、梵唄。冬參夏學,難道夏天就不能參、 冬天就不能學嗎?這是因為氣候的關係。夏天太熱了沒辦法參禪,否則在華氏一百四十度下盤著腿子,真是令人熱得受不了!大陸氣候那種熱真會熱死人,冷也會冷 死人!
  
  如果感覺很冷有什麼辦法對治?辦法是有喔!冷的時候最利於拜佛了。你若是多拜佛的人就明白了。
  
  我那時在零下幾度的寒冬拜佛,只要穿著熱天的夏衫就夠了,身上都還拜得流汗呢!但不能停下來,一停下來可就凍人了!那真是拜佛最好的時候。
  
  我還記得以前拜法華經的時候,拜完經下來吃飯,我就是穿一件單衫而已,那時別人都還穿著棉衣服,見我就問:「哦!你怎麼穿這麼單薄的衣服?身體這麼好!」其實我的身體並不怎麼好,而是在「工作」啦!什麼工作?拜佛就是工作嘛!這是成佛度眾生的「功作」啊!
  
  拜佛能使全身血脈活動、流通,身體決定好;身體好是最起碼的小事情,重要的,拜佛還可以消罪障、增福慧。所以在大陸有人修行專拜法華經,也有人拜華嚴 經;華嚴經要拜三年,三年只能拜一部喔!我拜過彌陀經、普門品。彌陀經、普門品各有二千多字吧!我一次就拜好了。那種拜經對我而言就是家常便飯,吃得自 在、睡得安樂。
  
  虛雲老和尚以前在育王寺拜舍利時,每天是三千拜,而且還隨眾上殿、過堂;除此,其餘的時間就是他自己的課程-每天三千拜。虛雲老和尚個子又那麼高,一 般小個子的拜佛就討便宜一點;高個子的人拜下去了,還要站起來再拜下去,這樣很辛苦喔!高個子打籃球是好,但是拜佛就要累一點了。當然多下一點功夫,也多 消一些罪障。
  
  你們好好地精進吧!同虛雲老和尚來比賽。世間人誰都想第一,怕人家比他高,惟有做父母的總想兒女要比他好。不過到了佛陀位是無上的、沒有再高了;沒有再高還是要再加一把勁,還要繼續求高-繼續為眾生求高呀!
  
  好!大家都是佛弟子,在社會上當然也有競爭,那都是爭得你死我活;我們佛家的精神是-你好,也要大家好。我們學佛道也是要精進,你發心度眾生、我也要 發心度眾生;你多,我比你還要多。善良的競爭、君子之爭,是不可少的。佛子心不同俗人:我雖然要好、要第一,但同時誠望一切人皆比我更好、更第一!否則是 為小人之爭。
  
  背經的方法
  
  說到背經: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大家都要背誦。為什麼?我們不可能時時都在父母師長以及大慈佛陀身邊;這些經能背熟,我們就等於時時在佛陀座下、時時在善知識面前,用不著千里萬里來尋找善知識。善知識就在我們的心裡;心裡沒有經教,你就沒有依靠!
  
  以前我很喜歡地藏經,於是發心將地藏經背起來。說到背這部經,確乎害了一場大病。怎麼害的?因為那時在家鄉,自己學,白天有事要出坡,加上早晚上殿, 每天差不多到十點後才養息;為了背經,只好利用人睡後的時間來背。就這樣不眠不休地從十點、十一點、十二點到一點、二點一直背,也捨不得睡。到三點養息一 下,聽打板又起身上早課,日日是如此。
  
  那時有位老參看到我這樣,很不忍心,警告我:「你再這樣繼續下去,會害病的啊!」我不聽勸還是繼續背,終於把整部地藏經背了起來,但也果真害了一場大病。雖然如此,我總是認為誦經時還要看本子,那多沒用!所以能將地藏經背起來,即使害病也是值得啊!
  
  諸位!只顧散心雜話,應該背的經不背,要你背又說沒閒。怎麼沒閒?其實也不是叫你不要睡覺,難道你在出坡做事時就不能背經嗎?能打妄想,怎麼不能背經?背經才是對治妄想最好的方法。
  
  我不是時常教你們?你就把經文抄個幾行,朝袋子裡一放,背到記不得了再拿出來看看,看好再放回袋子裡嘛!過去大陸叢林的出家人也是要背經、要工作啊!他們工作時怎麼背經呢?都是用這個方法!
  
  漢武帝時有個朱買臣,靠砍柴來謀生;一面砍柴,一面讀書,最後還官拜太守呢!三字經裡也有說到:「如負薪,如掛角。」就是指那砍柴的人家裡貧窮,上山 砍柴時都把書帶著,一面工作一面看書,這叫「如負薪」。放牛的牧童,牧牛時把牛放到山上吃草,自己就在草地上讀書,回家時就把書朝牛角上一掛,這就是「如 掛角」。
  
  佛家也有一位道安大師,他是淨宗初祖廬山慧遠大師的師父。道安大師初出家時,師父要他去耕田,他向師父請了一本經書利用耕田時看。早上請了經本,晚上 就送回來了,師父問他原因,他說:「我已經讀熟了!」第二天師父再拿一部經給他,比前一天還要厚,他也照樣一天就讀熟了。這是歷史上很有名的一個故事。當 然這種人是很少,不過,一面工作一面背經的精神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鍊鍛做高僧
  
  人哪!還是要一番提醒一番新。今天早上聽你們念觀世音菩薩,一句一句地念得好勇猛,那決定有感應!念佛時,你就好好貫注聽著,這樣愈念愈有精神、愈念 愈舒服、愈念愈快樂喔!你總是要用力!浮浮泛泛地不行啊!你看我們不論做什麼重工作,都要大家齊喊一聲「ㄏˋㄞ」、「ㄏˋㄡ」,不這樣喊,東西就拿不起 來。你看那地基怎麼把它打得實實的?古老時造房子打地基都是一、二、三、ㄏˋㄞ,一、二、三、ㄏˋㄞ,這樣打的。
  
  我們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念,不就等於軍人操練一二一、一二一?我們就是-到西方、到西方!就這樣嘛!法法都有它的意義在裡頭;佛、菩薩、古祖之教都是這樣,一定要用力,不用力難勝任重工作。
  
  回想五十年前,我朝九華山,身上還揹著五、六十斤的包袱-要帶隨身用物,還有其他必備之物;走在路上,一步一步就是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愈走愈起 勁、愈走愈有精神。我們在大陸的時候,跑路總是一天一百華里,往往看到有些人身上擔七、八十斤的擔子都還走個一百多華里,擔著擔子走路比空手還快。
  
  那時候的人真有用!兩隻手、兩條腿這麼禁得起磨鍊,太陽曬、風吹雨淋都不怕。現在什麼都機械化了,但人就是要訓練喔!頭腦要訓練才會靈活,一切處都要 訓練;一停止,就像水一不流動就爛了、臭了,流水不腐嘛!所以要好好用功!用起來你才知道快樂。你想求快樂嗎?要在勞動中求快樂、行菩薩道中求快樂。
  
  講到這地方,又回想到民國三十八年,我們到廣東曲江,特別去南華寺拜見虛雲老和尚;老和尚在乳源那裡也有一個祖師的道場叫雲門寺。聽說老和尚從南華寺 到雲門寺,來回都是用走的,其間近乎一百華里喔!那時候老和尚都有一百一十歲了吧!他是一百二十歲往生的。要知道,他的大弟子們什麼車都有,他就是不坐; 他說:「凡是一天能到的地方都是步行。」你看!一百多歲的老人能這樣子!像我們現在的身體真是沒有用!太慚愧了!
  
  大家要時時想著這些大德、善知識,嚮往他們、羨慕他們。他們是如何用功才達到這樣呢?不是天生的喔!虛雲老和尚十九歲出家,那時一百多歲,那就是已經 過八、九十年的磨鍊了。你看他如何自修、創道場?他所到之處的古祖道場,都是從一片瓦礫之地把它興建起來。老和尚後來在江西真如寺往生,真如寺是大的古道 場,也是老和尚重興起來的。老和尚一生都是在興建已經毀滅的道場。
  
  各位!我們不是想要成佛嗎?想要成佛先做高僧喔!高僧你都做不到,還想要成佛?所以首先要立志做個高僧,當然我們的取向是成佛,但要一步步地;寶塔是一層一層的上,不可能一步就跨上去的。
  
  大家要精進!在這裡好好準備!各處都在等待我們;現在不但臺灣,整個五大洲都在等我們去!各位要好好努力!這裡正是使你們長養、準備的地方,一切要鍛鍊、留心,操練自己成有用之才,將來推動法輪,替佛法爭光、廣度眾生。聽到了嗎?要奉行啊!(眾答:阿彌陀佛!)
  
  嚴格除習氣
  
  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要想成就自己為有用之才,自利利他;現在就要先從自己生活上做起。古人、高僧對自己的生活也是非常嚴格地要求。
  
  就像明末清初有四大師-紫柏、憨山、蓮池、蕅益大師。他們是一代善知識,對自己的行動都非常地嚴格-對學人嚴,尤其嚴格他自己。其中紫柏大師,有一次 吃飯的時候忘了先合掌供佛,吃著吃著想起來了,馬上碗筷一丟下、跪在佛前,叫陪他吃飯的人拿香板打他四十大板,而且要重重地打。他是一代的善知識、一寺之 主,自己錯誤了,是這樣不護短的嚴格!我們也該要下決心改習氣啊!
  
  再講到現在的人,美國就有一位仁俊長老,他對自己的起居生活也非常嚴謹。他的徒弟日常法師跟他十幾年了,有一次日常法師在樓上,遠遠地看到師父在佛堂 外穿鞋子;鞋子穿了又脫、脫了又穿,穿脫不下一百次。於是問老法師在做什麼?原來他進佛殿忘了脫鞋子,然後自己就這樣嚴格地要求自己要做好-進佛堂一定要 脫鞋子。你看!穿了又脫、脫了又穿,就為了改變他小小錯誤的習氣!
  
  說到習氣,就像阿羅漢,雖斷正使還有習氣在,所以你們初來的人,要如何地守規則!要把自己好好地鍊鍛純熟;否則你行、住、坐、臥都有毛病,說是在修行,連外樣都沒做好,可見內心也沒有功夫。
  
  要時時檢點喔!要學好了!「誠於中,形於外」,我們印光祖師說:學佛修行的祕訣就是「誠、敬」這兩個字。你能照此恆長無間斷地行去,那你不只成高僧,連成佛都有分啦!
  
  初心學人啊!你該要痛下決心、改頭換面。嚴除習氣、糾正行為、完成人格以趨正行!不能自我寬恕!
  
  共事的原則
  
  所謂「當家三年,貓狗都嫌」,這是事實喔!在一個家庭裡面做當家的人,不但兒子嫌,連孫子都嫌,在一個團體中大大小小的執事都是一樣,這不是單指大執 事而已。當領導人確實是很不容易的,我們要能體諒領導者的難處及立場;不過領導的人也要注意,該安慰的時候也要隨時安慰,憐念屬下苦,萬不能隨便發脾氣!
  
  最重要的,當執事的人要依因果,古祖說:「老僧寧可墮地獄,不拿佛法做人情」,是就是,非就非;你歡喜是如此,不歡喜也是如此,因果就是這樣。你依著因果做事怎麼會墮地獄呢?順小人情而失法,那才真會墮地獄!
  
  一個人說話不可違反因果,不能為了使對方一時歡喜,反而害了他一輩子,甚至害了幾輩子。你現在依因果執法,做事要給人家罵才好,那將來才不會受惡報。如果你事情明明做錯了、因果顛倒了,人家還對你好,等將來受了苦報,你就會回過頭來責怪領導的人領導錯誤。
  
  自己要好好運用智慧,不要輕易令人產生苦惱;如果智慧差一點,運用起來就有錯誤。上面的人如果領導有方,下面的人就要接受、服從;下面的人如果能夠接受,上面的人領導不好,這也是不行。所以上上下下都要注意。
  
  在這世間與人相處,不但種種人事難,就是利他、行菩薩道也是難。曾有位信眾向我訴苦,他說:「團體的事情大家應該都要和合。看到某人所做的事情不行, 或者精神上、智慧上、經驗上不行,事情老是做不好,我當然順手就把事情代做好了嘛!這樣做對方應該感謝喔!可是事實不是這樣。你幫他做,他還不高興呢!因 為幫他做,他的面子就沒有了,他不能得到第一了。」
  
  發心的人得到這個經驗,就說:「好、好、好!你自己做吧!我不要幫你。」於是閒在那裡不管他。可是不幫他做,結果他事情做不好時煩惱又來了:「我自己 做不好、做不來,而且我身體不好;你們這些人,應該做的都不做!」啊!就是這樣!幫他做又不好,不幫他做又不高興,到底要怎麼樣才好?在世間做人真是難 啊!發菩提心跟大眾在一起共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那要怎麼辦?他要我幫忙,我就幫忙;他不要我幫忙,我就不要做,隨人意嘛!發菩薩心要隨人意,只要他歡喜。愚昧凡夫就是顛倒,我們要安慰他,不可生氣。
  
  就像小孩子一樣,什麼事都順著他,他高興、不哭就好了嘛!只要他不跑到有火、有水的危險地方就行了。可是小孩子偏偏愛到那危險的地方去玩,那怎麼辦?就弄個欄杆圍起來,叫他不要亂跑。可是他又會爬欄杆!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防不勝防;於此要忍耐,見怪不怪。
  
  所以學佛道、發菩薩心都是要多生多世種種的栽培,要消罪障、增福慧,慢慢培養嘛!不是一時能夠成就的。成佛都要三大阿僧祇劫呢!你要小孩子一日就成人 是不可能的!由他去!順著因緣嘛!但是也不要放棄,放棄了你的大悲心不圓滿;也不可太強求,太積極、不順乎因緣又不行。那我們就順因果、聽因緣,急不來的 啊!
  
  做事情一定要有菩薩心。凡夫心一切都以「我」為出發點,只要滿我的意就好了,不看事實怎麼樣。凡夫就是小孩子嘛!那什麼又是菩薩心呢?沒有自己,把自己融化在一切眾生身上;沒有單獨的一個我,我就是大家,大家就是我。修行有這個觀念,就進了大乘之門了。
  
  再要深入堂奧,那我相不可有,連眾生相都不可有。有眾生相,看一些人、事還是不順眼,凡情心沒斷喔!純粹的菩薩心,那有不順眼的?一定要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來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們怎樣才能把事情做得令大家歡喜?一做事情時就生煩惱、鬧情緒,那還是把俗情的習氣帶來了,這樣做事既辛苦又不討好。佛家做事的原則:無我、無人。 能抱定這樣,修一切善法皆是解脫法,就有功德;否則雖把事情做好,也不過是人天福報而已。人天福報是三世怨,千萬要不得!
  
  想求功德,要有正因才感正果,要無我、無人-不要有人我相之對待;要對事,不要對人。對人,要稱讚人家的好處,不要看對方的不是。誰沒有貪心呢?正因 為人都有貪心、都為自己好,我們才有得布施嘛!他要是不貪,不接受你送的東西,那你布施的因緣怎樣成就?朝這方面想想,做起事來是何等快樂!只有法喜,愈 做愈有精神。
  
  你只要隨順眾生意,讚歎他:「你那樣做很好!」他就做得很歡喜、有精神。你要是說:「你那樣做不好,我認為這樣……」大家都有個「我」,事情還沒做就 辛苦死了。再要眾生性情的業障來了,說:「我不幹了!」那不是把事情弄砸了?好像軍人上了戰場卻說:「我不打了!」上級不把你一槍打倒才怪?這在平時就要 正思惟,要懂得修福報。但為何人都想有福,卻又自毀福報呢?
  
  有些人做起事來就執著己見,與人針鋒相對,勉強叫他做就心生憤恨,甚至故意把事情做壞。眾生的憎、愛二種煩惱業識不可思議。平時沒事還好,一有事執著個人的看法就不得了。這時沒有忍辱,連布施、持戒都做不好;忍辱是最要緊的。
  
  凡事要依事理來做,沒理還依從著,那當然不可以。一個人做事不依事理,當然要開除,「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一到做事情就不合作,那怎麼可以?我們身為出家人,所做的事應該都要比一般人好才對。
  
  你要是有心把事情做得更好,譬如掃地,這個地本來已經掃得乾淨了,就提桶水再把它擦得發亮、發光啊!那不管是遊客、還是打佛七的蓮友來,一看!就會覺得靈巖山寺真是清潔,清潔得發光!人家看了就歡喜。
  
  我在香港見過一位大雄法師,他看別人地掃不乾淨,「我來掃給你們看看!」他一掃整個地都發光了。這個人當然是千萬人中難得的,也是特殊的一個人喔!他 是軍官來出家的,身上燃了一千多個香燈,是專修苦行的,平常就是多做事。比如擦佛堂,就把地抹得同佛桌一樣,佛桌有多麼乾淨,那個地就抹得一樣乾淨!就有 這樣的人。
  
  大家共住在一起就是要向好的學。彼此工作、共修都要開智慧,互相交談各人的心得,這樣智慧才能長進。有了智慧、福報,辦什麼事情都可迎刃而解;沒有智慧、福報,難的事情固然做不成,容易的事也會做壞。
  
  心是最重要的,大家要是能捨己見,不在人事上執著。把事情做好才能求到福報,事情做不好就是損福報。我們為什麼要修行?為求福慧兩足尊;不求福慧兩足尊,為何發心到靈巖山寺來?既來清淨山中,何以不正思惟?
  
  如果無我、無人做不到,那你就有我、有人好了,但有我、有人也有絕對的條件,那就是「好事予他人,惡事自向己」。不可有你就無人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嘛!
  
  以上這些話,話是平平常常的,重要是在意義上體解。你解了,在靈巖山寺一切都是佛法,與大眾結緣;你不能解,住在這邊就覺得苦。他人有快樂,何以你苦呢?
  
  法情道情親
  
  在山上大家都要親如兄弟,大家同念阿彌陀佛、同一朵蓮花所長養,只顧自己好不行,一定也要他人好。我們知道,眾生都是同一個法身,彼此互相有關,要互相尊敬,有一種法情、道情,不要那樣冷冰冰地不如凡俗!
  
  世間人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那些做壞事的人,他們兄弟之間的團結精神也很好,「盜亦有道」啊!我們一定要有良心使他人好,不要只看他人壞,你可能比他還要壞呢!如果別人也不理你,那不是要墮落了?
  
  這些道理大家都懂,只是不用,這怎麼有福慧呢?反招愚蠢之報。所謂「大眾熏修希勝進,十地頓超無難事」,大家各自要向好的學習,壞的要戒除;否則你不理我,我不理你,大眾在一起有什麼功行呢?自私要不得啊!
  
  世間有一種直心人嫉惡如仇,見別人不好,一看到就像仇人一樣。直心的人就有此性格,他也沒有領執事,性情就是那樣-看不得人家壞,他是很有心要人好的。
  
  如果一個人只在執事者、長者面前表現好,同大眾在一起時,壞樣子就出來了,這怎麼是個修行人呢?身為頂天立地的人,內外要一如-不管在光明處或暗室都要一樣。如果你壞習氣改不了,在暗室裡就原形畢露,萬一有人衝進去或開錯了門,唉!這麼慘不忍睹,還堪稱個人嗎?
  
  如果處在黑暗的世界,沒有法治、惡魔當道,那只好各掃門前雪,把自己顧好就好了,因為好心沒有用呀!正義沒有伸張的機會,多話只有找麻煩,所謂「英雄識時勢」、「識時務者是俊傑」啊!
  
  可是有人執法的時候就不能不說!好的應該要表揚,如模範父母親、慈善家,但敵人就應該要通報。賞罰要分明,善惡要分清,否則政府那知道某人好壞呢?一定要鄰居推舉出來,政府才會知道。
  
  道場有好壞人,也要有此推薦報告的精神;為了大家都要好、為了佛法,不是用嫉妒心,和那個不好就專找他的麻煩-無端找人麻煩是罪過的!這事各人要拿出智慧良心來!佛法講因果、緣生法,希望大家要在事相上做好。
  
  還要注意!這個人做得不對、做錯了,你記好了,等你將來做事情或現在做事情,這些錯誤要改正,照他那樣做不得喔!勉強做下來大家都不高興。在叢林裡參學、做事,什麼都要學習。
  
  行行出狀元喔!法法都能夠悟道。你看古祖在開山的時候,石頭一丟,打到竹子「喀嚓」一聲就開悟了;以前來果老和尚在高旻寺打七,開靜時木魚一槌,他就開悟了。無情之聲響就能令人開悟,何況我們這麼多人共聚,怎麼不啟發我們的智慧?
  
  不一定順的才能啟發,反的方面也能啟發智慧,那才是真正的菩薩道喔!如是正思惟、正行、正精進、不休息,福慧就圓滿啦!
  
  那我們福慧何日才圓滿呢?須要畢竟先斷惡,斷惡修善才能達到圓滿;圓滿福慧才能證一切種智,而成就無上菩提。祝福諸位必要斷惡修善同時奉行,缺一件都是跛腳不良於行;所以必要做好萬行,方可圓成萬德莊嚴。
  
  善待初發心
  
  初來的菩薩參加出坡,尤其出重坡,要身體強健才可以;否則初來就跟著出重坡,怎麼跟得上?他本來是要發心修行的,因為跟不上,自己不好意思就下山了。 先進者要好好地安慰他、看著他;他不能做,你還要求他同你一樣嗎?不可能嘛!只要他能夠跟著,望望看看就好了!慢慢學習、慢慢訓練!要同情人、教導人,這 就是培自己的福德。難道看到人家已住不下了,你還不同情?可以嗎?
  
  人家發一個好心上山來,不善待他,那就等於趕一個人走。這個人的善根被你淹沒了,試問!你在山上怎會住得好?這地方要注意喔!要培養良心!
  
  他若是個壞人,當然擊鼓而攻之;如果是很好的人,因為你對人家不善,把人家氣走了,那你自己怎麼安住?
  
  如果認為:「你這個人我看不順眼,你走了,我才安樂。」那是世間人!只知手段不知因果。要知道,處處所作所為都是落入因果的。智慧多麼重要!各人要拿 出智慧,不要用凡夫心而失去你能做的大恩大德。一不小心就妨礙修道,什麼是道?你行為不好就沒有道,你行為好就有道。道者首重良心!良心不正,你想道亦道 不成!
  
  磨刀喻修行
  
  以前大陸的大寺院,寺中幾百人、上千人,半年內所需要用的柴草,秋天時全都要先準備好;砍柴、割草,砍柴有砍柴的刀、割草有割草的刀。砍了柴、割了 草,刀就要磨,不磨就鈍了、斬不動。磨刀要在「磨刀石」上磨,真正的磨刀石是一塊石頭;一個秋季下來,那塊磨刀石就沒有了。我們只要能修,這一世的煩惱石 亦就沒有了。
  
  但這不是今天磨刀,磨刀石今天就沒有了;你今天看著那石頭是不動的,明天磨,看著那石頭還是不動的。其實在磨刀的時候,磨的水有漿,漿從那裡來?就是那塊石頭的液。這就是刀磨利了,同時那塊石頭也損了;雖不見其損,到了時候,整塊石頭都沒有了。
  
  同樣的道理,大家用功修行,用功喔!因果-有因必有果,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穫。我們用功當然是求福慧,實在也是消罪障。罪障消我們有福慧才能夠享。你 不要說:「我現在這麼努力用功,自己的罪障沒有顯然地消啊!」它是在裡頭消,如果不是時時消,到時候也不會達到圓滿佛果。果要圓滿,那當然需要一段時間。 也必要到圓滿的時候,才能得到滿分的受用。
  
  現在雖得不到滿分的受用,有一分熱決定能夠抗一分的寒;有一分的清涼就能夠解除一分的熱惱。我們用功,在某個時候,你要一分一分、一層一層地看;到某個時候再看整體。其實我們用功的時候,就是在消業障,這點一定要記得!記得我為何出家、為何精進?就是為消業。
  
  這塊磨刀石,磨、磨,如果沒個刀在上面磨,只拿熱水洗,水是清清爽爽的,沒有漿出來;只要刀在上面用力磨一下漿就出來了。這就表示我們用功-至誠、慚 愧、念佛這些刀磨下來,業障消、福慧增都在裡頭。但是不用力不行喔!如果你只把刀反覆地輕輕磨,刀也磨不利,磨刀石也不會損。這就表示:你不修就消不了煩 惱石!
  
  磨刀也有磨刀的法度,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學問。刀有兩面口,一面是平口,一面是陡口。磨平口的刀要把刀放平,手壓在上面,還要拿平。如果某個地方用力 某個地方沒力,有力的地方磨得到,沒有磨到的地方就不平了。磨陡口的刀要順著刀口的位子,放的位子穩,手壓的力要均勻,按的角度要合,再執操一磨就好了。 不會磨的就反了口,沒有磨利還磨鈍了。
  
  做什麼事情都是這樣,你合法、順乎那個法,就可以做得很好。一件事情做不好、做得辛苦,那是自己的智慧不夠;或者智慧有,遇到一件難做的事情。
  
  當然嘛!走路時你走到高低不平的路怎麼辦?不走嗎?不走前程怎麼達到?軍人打仗,逢山打洞、逢水搭橋,為了成就國家還不是那樣衝?他們犧牲性命都在所 不惜!我們大家學道、增福慧,總要下個本錢,用更大的力下去。你一切都要順利,那有那麼好的事情?希望大家都精進,精進再精進,進到最後五分鐘不退才能打 勝仗喔!
  
  精進就好像打仗突圍一樣,千萬懈怠不得。逃的時候固然槍炮火藥要充足,最大的還是精神要勇猛、戰鼓要驚天動地的,那才衝得過去。別人在衝,你還打瞌睡嗎?那別人衝走了,你留下來給敵人做菜吧!當飯吃了!不只是當飯,還把你的骨頭砍下來配酒。事實是如此!
  
  我們無始來的昏沉、散亂-最大的二敵,你不戰勝他,他就要吃你!我們已經夠可憐了,被吃定到這個樣子,還不跟著大家後頭衝,還等著人來抱你走啊!
  
  萬事通一理,大家懈怠千萬不可以,但也不要一用功,就又想馬上要得到一個好處。唉!什麼事都要循著因果,不要違背因果。大家各自好好努力,決定消業障、增福慧。祝福諸位:精進再精進,早日福慧圓滿!
  
  功深萬事成
  
  這是六十多年前的一件事。人間的老者那時都會說這個小故事:高山裡有個修行的老苦行僧。其實這老苦行僧是不是真正在用功呢?他是真正地用功,可是心裡 有點急:「怎麼老這樣用功,道業都不成就?唉!在山上這麼辛苦,道業都還不成就。」心動了,就想下山走動走動、休息一下。當然這是一般凡情難免啦!長時精 進自然就想休息一下;心一動,在山上住不住就下山了。
  
  走到山腳下遇到一個老婆婆,這老婆婆手裡正拿著一隻鐵杵在石頭上磨。老修行看這老婆婆的樣子、態度很受人尊敬,自自然然地就走到她身旁同她聊了起來。
  
  他問:「老婆婆!妳拿這鐵杵在磨什麼呢?」老婆婆回答:「老師父啊!你不知道,我的小女兒要繡花,買不到繡花針,所以我現在幫她磨根繡花針。」「哎呀!老婆婆!這個鐵杵磨成繡花針,要磨到什麼時候啊?」「平常啦!只要功夫做得深,鐵杵也能磨成針。」
  
  這二句話一講,把這位老修行講得夢醒了;雖沒開悟卻開了智慧、通達了。他想:「是啊!」聽過這句話他不下山了,就回去繼續用功。一精進用功,道業終於 成就。道業一成就才知道:老婆婆原來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提醒他:「只要功夫做得深,鐵杵也能磨成針。」
  
  諸位!我們現在念觀世音菩薩,究竟什麼時候才能與觀世音菩薩相應,像觀世音的耳根圓通、六根互用?你只要好好地念佛、拜佛,按佛陀的言教、古祖的芳規,保持靜定心、坦坦然然地,這樣日積月累,功夫到了自然成-所謂「水到渠成」。
  
  不要急!一急心就亂,亂則煩,煩了又煩,「欲免煩惱徒增妄」,業障又加重,最後你就說:「噢!我在這裡都用不上功!」怎麼用不上功?功夫到了你就成就 了,沒到怎麼成呢?諸位菩薩!希望你們靜靜然然、寂靜,靜極光通達,智慧就有了。千萬急不得!心一急,用功容易著魔,這看看印光祖師嘉言錄、菁華錄就知 道。
  
  也不要亂想!般若法就是教你不要念一切法,所謂一切法不念;念般若,一切法皆能成。觀一切法心無所住,心無所住,心就開闊了!心原來是遍一切處的嘛!
  
  修行用功是「功不唐捐,德不虛棄」,決定有成就;但何時成就,就看你往昔的福德因緣如何。這點記好了!只要精進,「但事耕耘,不問收穫」,畢竟有成就的。
  
  就像佛陀都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的,雖說三大阿僧祇劫成佛,還要看你的福慧精進與否。若說無量無邊劫成佛,那是懈怠鬼啦!精進也可快速成佛。像學校讀書是論分數是否達到,不是你讀個二、三年就一定能畢業。天資好讓你跳級,天資不好要留級,不是幾年定可畢業。
  
  大家要知道「皇天不負苦心人」喔!也要知道功夫是經一段時間培養的。一天天地看著你們長進、上軌道。我心裡也不要急,好像世俗的父母不要對兒女希求太高了!太高,兒女有壓力,自己也辛苦。大家平平靜靜地,不要懈怠,到了時候恭喜大家:道業同體圓成!
  
  修正精進行
  
  大家既然住在山上,就要精進用功,但有時有些人用得太精進了。我常時說:懈怠不可以的,但太精進也是不可以的。所謂「暴雨無終日」,修行要能持久,持之以恆為貴。「小水長流能穿石」,功夫要平靜,急暴不得!
  
  人的身體到底是父母所生身,禁不起太辛苦的,但太護著它亦不必,不護它也是不可以;所以要忖量自己的身體來用功。會善用它的,就如善用擔子,它只能擔八十斤,你就擔八十斤;若要超量擔一百斤,它就會斷掉,一斷就永不能用了!不超過負擔可用百年哩!
  
  這就表示你若太精進,應該睡卻不睡,應該吃飯又不吃,這並非正精進。正精進那裡是叫你不要吃飯、睡覺呢?只是叫你不多貪吃、不多貪睡就是了。睡眠要適可而止,吃飯不能太飽也不能太少;一切依中道而行,不要修行修出了煩惱,那是沒有智慧,愚蠢所招來的!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壹、靈巖話家風
第3頁:貳、生活即是道 第4頁:參、念佛守戒規
第5頁:肆、開示正慧門 第6頁:伍、利生菩薩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