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

第二部份

[日期:2010-08-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圓因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修諸善業而不願求世間果報,因世間果報容易使人墮落,大修行人一念錯誤轉世為大富貴人,因而又造業,必招致三世怨,故古德有大成就者對世間福報均無貪戀之心,行菩薩道不遠離五欲六塵如何能入道。

△學佛之人對於聖教應當了解而且還要記得,境界現前必須依佛教教義的方法以對治之,記不得焉能對治。

△經云:「住於深定,不沉不舉。」沉是昏沉、打瞌睡,舉是掉舉,愈想靜,妄念愈多,心不寧靜,所以必須定慧等持,定多於慧易昏沉,慧多於定易掉舉,均非所宜,欲求等持,惟有不放逸才能作到。

△世人拜佛其目的不過求名利求福慧,但行之數年毫無效果,反而境遇愈蹇,以為佛菩薩不靈,因之灰心放棄學佛之願,此乃最可憐憫之人。要知佛事門中有求必應,了生死是世間最大的事,尚可求而得之,何況其他,果能發大心與佛菩薩之心願相合,自然蒙佛加被,有願必成。

△修行不易成就均由於過份愛惜自己的身命,對於精進就要打很大的折扣,法門無量無邊,修任何法門都要受相當的苦才行,如不肯吃苦,道業難以成就。不惜身命並非故意糟蹋身體,人生就像演戲一般,必須認真去演,應做的事要做的好做得像,放棄責任也不成。

△行菩薩道的人應常常發願無有間斷,地藏菩薩生生世世常發大願,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常發大願即不會懈怠,願為行之先導,所以大願必須常常發。

△法印、法指萬法,印是印證、證明,官府中均有印信,佛亦有法印,大乘一法印即實相,小乘三法印即無常、無我,涅槃。凡符合這三個意思的是小乘經典,佛又說五法印即無常、無我、苦、空、寂滅。無論修行發願均不能違背法印,凡是與法印相合的即是佛法,不合的是魔說。

△承事善友恒不捨離。善友包括老師同學道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即承事善友,無善友不能成就,求學太重要了,活到老學到老,行菩薩道生生世世都要求學,成了佛才算畢業。

△參禪完全靠自力,不開悟沒有成就,一生不開悟者甚多,悟是理上悟,悟了之後還要修,理可頓悟,事須漸修,修是修無始以來的煩惱與習氣。念佛則不同,念佛可以帶業往生,乃方便中之方便。佛說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念佛成就,現值末法以念佛法門最為契機,若違反佛之訓示,恐勞而無功。

△凡夫對於身體太重視,唯恐委屈了他,恐怕累著他,不能精進之原因在此,古大德說念到筋疲力盡還要念下去,身體毀滅都可以,佛號決不間斷,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若稍為顧惜自己的身體,還要多活幾年,佛號就念不下去了,稍存此種思想,就去不了極樂世界。

△大小乘經論中講聞思修三慧學者所在多有,佛法在行,而行先要求解,聞慧尤為重要,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有人說聽經聽過就忘,記不著,故不願聽,須知聞慧重熏習,博學多聞才能一門深入,以世間法說古文佳作若熟讀之,百讀不厭,趣味無窮,古文尚且如此,何況佛經,古大德講一部經有一生講一二百遍者,愈講愈能發揮其精義,此古德留下之典型值得學習。

△有謂佛法如此好,有何方便法門速得成就,祖師開示說看得破放得下六字而已,必須先從布施下手,要捨,不捨娑婆世界之苦,如何能生極樂世界,研究教理開智慧很有限,必須由行持上開智慧,小乘由戒定開智慧,戒是捨惡業,定是捨散亂,佛法無一而非捨,布施捨貪,忍辱捨瞋,般若捨愚痴,六度布施列為第一,十度(六度加方便、願、力、智)布施復為第一,四攝法布施亦為第一,真正有道之人都很清貧,居住山洞,心中自在,古人云道不遠人,人自遠之,求功名富貴,用多少心機,人家給不給還有問題,修道是自己的事,操之在我,不必外求,比求功名富貴更容易,何樂而不為。

△經云柔和忍辱無有窮盡,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能忍一分,便有一分成就,遇到一切苦難侮辱正是消滅自己業障的好機緣,天下沒有不能忍的事情,中國人講氣節,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古人譯經用辱字有深意,辱都可以忍,何況其他。古德教學,常用種種方法測驗學人有無忍耐之心,六祖到五祖門庭求教,乃令隨眾作務,在碓坊舂米,經過八個多月,設六祖無忍耐心,豈不老早離去。

△有念即不正,無念方為正念,無念不易做到,以一念止萬念,修淨土法門以心安住在佛號上,久而久之即得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即是定,事一心與理一心各有千差萬別,定力之差別很多。六度中將禪定放在第五亦有深意,不到此時心放不下,精進在前,精進是把各種法門都學過了,然後才可放下心。

△念佛就是修止觀,念佛放下萬緣即是止,放下萬緣再提起一聲佛號,清清楚楚即是觀。

△小乘國家之三藏是四阿含、比丘戒、只供釋迦牟尼佛,但修小乘佛法亦並不容易,要斷見思惑才能修到須陀洹初果,念佛能帶業往生比修小乘容易太多了,諸同修應深自慶幸,生於大乘佛教國家,幸聞佛法,復遇講大乘經論道場,應各自努力,莫失機緣。

△菩薩道非常遙遠,如有一念厭倦之心即不能滿菩提願,菩薩永遠沒有休息,身體如同機器一樣,用壞了再換一部。

△大莊嚴指清淨莊嚴,非物質上的莊嚴,大莊嚴是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例如佛堂不在建築得富麗堂皇,在乎同修們的心地清淨,如佛堂內每個同修均入念佛三昧,則佛堂建築雖簡陋,亦是一個大莊嚴的道場。

△佛經不是一律都講成佛之遺,佛是應機說法,有一類眾生不想成佛,不願行菩薩道,因為太長遠太艱苦,只求自己了生脫死,所以佛對他說小乘法,又有一類眾生只求人天享受,佛即說人天道,故佛經中有了義經與不了義經,其原因在此。

△菩薩修六度萬行,利益一切有情,沒有自己,事事要做但不著相,看似很難,其實比世間法之求名求利還容易,世間名利用盡心思未必能求到,行菩薩道心中一塵不染,五欲絲毫不貪沾,連功德都不著,是行之在我,說到做到,自己能以控制。

△離五欲六塵不能行菩薩道,此身是利眾生的工具,隨緣而不攀緣,取而不捨是凡夫,捨而不取是小乘,修行要善巧方便,有一絲毫貪著,道就入不進去,菩薩道易行,十方諸佛菩薩都來護持,難的是私心放不下,若真心在道,福德自然,故俗云:只怕沒有道,不怕沒有廟。

△持名念佛,不必觀想,如要觀想亦未嘗不可,須知色相已包括在一句名號之中,名必有相,先有相而後有名,名相皆不離一心,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相與心有密切之關係,一句名號功德無量無邊。

△即心是佛何必持名念佛,此學佛人之邪知邪見,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理,不可執理廢事。眾生迷惑顛倒。不攀緣佛即攀緣六道,念頭是剎那不停的,與其攀緣俗念,不如攀緣淨念,煩惱未斷,生死未了,很想成佛,念佛即成佛的增上緣,豈可輕視持名念佛法門。

△修行人首先須具備生活上必具的條件,約有五事:(1)衣食具足,(2)持戒清淨,(3)清淨處所,(4)息一切外緣,(5)親近善知識。

△上求下化成就眾生是佛菩薩的宏願,我們若發與佛菩薩同樣的願,佛菩薩必加被,若行為再與佛菩薩一樣,我們就是現在住在世間的佛菩薩,經中所講的廣大行願是教我們照作的,並不是佛菩薩自抬身價希望大家恭維的。

△煩惱皆由貪瞋痴而來,不離貪瞋痴,聖道上無分。貪分為五類:(1)內貪、對於自己身體起種種欲望,希望身體健康長壽,精神飽滿,對身體過分愛惜。不知身是一部機器,如捨不得用,養尊處優,過若干年仍然壞掉,必須使其發揮最高的效能作為我修道的工具,方有成就。(2)淫欲、經中列為根本戒之一,想了生死成無上道必須斷淫欲,如不斷、修的再好只能生六欲天之他化自在天,仍在輪迴,(3)境界欲、追求精神物質上的享受。(4)對五欲六塵的貪愛,六根貪六塵,吃講究色香味等等。(5)身見、我執。以上五種那一種都不容易斷,不斷即不能離開欲界,若能少欲知足,身心即能自在,人到無求品自高。

△於一念中入諸三昧,心若不定,身語均談不上莊嚴,行住坐臥均在定中,禪家之定有出有入,出定心即亂,念佛看似淺近,與最高一著的楞嚴大定相應,只要心裏有佛號,即在楞嚴大定中。

△佛在世時只有眾會,即講經說法之所在,聽經之後各自修行,中國自佛法東來以後並無叢林制度,唐以後古德鑑於修行人疏懶成性,必須共修,於是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以防止個人修行之放逸。

△往生極樂世界是活著的時候去的,不是死了之後去的,死後就作不了主,現前不能開智慧,爾後即不能往生,學佛是白學了,未免冤枉。過去人能往生,主要是世俗之事要放得下,一切不要操心,事情來了就辦,辦完就了,過去不想,未來亦不想,修淨土用此種心情去修,一句有一句的用處,以此方法勸化他人,送他成佛,將來他要度多少眾生。

△一個人能接受佛的教訓是多生多劫的福德善根所致,印光祖師說能夠死心踏地的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第一等聰明人,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所以今世修行人應以修淨土為正行。

△一心不亂言執持之極也,是阿彌陀經全經之旨,一心不亂是功夫話,念佛人所求者在此,雖不易而必須有此目標,只要誠心誠意求,仍可求到。

△學佛之目的即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人要有信心,品位高下在乎功夫之深淺,家鄉原來是在極樂國土,此娑婆世界實無可留連。

△修行要常想六字洪名,口念不關重要,心中要常念,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相續不斷,通常初學要用念珠,每晨念三串珠,念三聲佛號撥一珠,一直念下去,決不中斷,以後再五句撥一珠,或十句撥一珠,在念佛時任何閑事都不要管,行也念,坐也念,句句分明,不清淨場所及睡時不必出聲,心中仍念,久而久之,即得念佛三昧。

△六道皆惡道,諸難指三途八難,最主要的聞不對佛法,佛法是眾生得度的機緣,可以了生死出三界,不出三界就免不了仍墮落在三途八難之中,欲離此難先求生淨土,能生淨土即可遠離惡道。

△佛法太難了,學小乘也要先做到無我,談何容易,若想成佛就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設佛不說淨土法門,吾人對於佛法只有徒生仰慕之心,不過種種善根而已,很難達到究竟的目的。佛大慈悲開示淨土法門,可以帶業往生,當生就能成就,但不可誤解以為造業之人念佛均可往生,祖師說「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是指學佛之後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可再造新業。在日常生活當中,平常只以阿彌陀佛一句名號念在心中,無論遇到什麼境界現前,即以一句聖號對付之,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不要思量,老老實實守著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此一句聖號與一切法均不相應,自與六道均不相應,故可脫離六道,超出輪迴。

△學佛要正助雙修,助修中包括範圍非常廣泛,學者往往將助修看輕,凡夫迷惑造業,無始以來所造惡業無量無邊,雖有正修,而多生劫來所造的惡業要來障道的,助修是先要把這些障礙去掉,助修以六度為主,六度以布施為主,只要修布施波羅密即有無量的利益。

△大乘菩薩亦修四諦法,佛說世間人是苦,有三苦八苦無量苦,離苦之後才能得到安穩,欲想得受用,必須捨棄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是非人我,不攀緣,放下一切,老實依教奉行,自然得到安穩。

△修行人為圖清淨好用功,常有閉關之舉,其實古來大德閉關是已有修證,宗門教下均有成就,不需再有明師指導,為自己加行,才有資格閉關。

△講經弘法之人,不作營生事業,須由大眾信徒供養,儘量安定其生活,使其不必顧慮到生活問題,專心說法。故集大眾的力量建立道場,供養法師功德甚大,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為喻。

△每一眾生從無始以來,住於生死,受盡苦惱,輪迴世間是可恥的事,修行固然是苦事,而苦盡甜來,並不是做不到的,若做不到,佛就不說了。有信有解必可往生,上根利智之人一天就能往生,最鈍者七天亦能往生,千萬不可看輕自己,無量劫來在生死輪迴受苦,比菩薩修六度萬行之苦大的多,修行之苦有限度,六道輪迴無限度,學佛吃苦,吃了有好處,生死輪迴之苦是自受的。

△能忍是一切事業成功之根本,能忍才能精進,念佛精進,參禪精進,世間事業同樣要精進,不過結果不同。有人對打麻將精進,將來只有往三途方面去,殊為可惜。未聞佛法之人不應責怪,古來大德沒有不是拿一天當十天用的,放逸懈怠是煩惱,人生光陰有限,若不精進,習氣很難斷。

△講經說法不但佛法要通,世間法也要通,佛法略分十宗,每宗均有其淵博的內容,世間法包羅萬象,最大的圖書館亦不過收藏一部份書籍,何年何月才能將內外典籍搞通,所以古來大德欲求通達世出世法,惟有以至誠感通為要訣,求佛菩薩神力加被,如此修法才能成就,若靠自己研究絕無成功之望。

△正念即是禪定,亦稱三昧,亦稱正定,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靜是寂,慮是照,心無散亂即得正定,心不隨境界轉即是禪定,此非易事,學佛欲有成就,捨此無他法。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方便之方便,但離開禪定還是不成,一心不亂為淨土法門之要件,不得一心即不能成就。

△光陰太可貴了,不要以為我現在年歲還不算太大,將來有機會環境許可再好好念佛,須知世間事與我了生死毫不相干,自己要認真去作,一天當十天用,一年當十年用,時間不多,世間名聞利養只有害處、沒有好處,修淨業念佛誦經拜佛都是必需的,讀經求解,拜佛求懺悔消業障,念佛求一心,只要正念成就,智慧就開了。

△心外求法謂之外道,摧伏外道先由本身作起,二六時中隨時覺察,四魔中之前三魔均屬自己份上,只有天魔是外邊的。

△六道有情眾生對自己看法不同,對環境看法亦不同,隨心的境界而轉,所以人必須要求學,求開智慧,佛的境界是一真法界,佛是大智大覺,我們接受佛的教育之後對於宇宙人生比較清楚深入,使我們的觀念與佛的觀念漸漸相近才能得益。

△如想證入佛的境界,心不散亂是為第一,證入必須有定功,往生極樂世界就要心不動,八萬四千法門那一門都離不開禪定,離定即不得其門而入,所以經云:「修菩薩行心不散動,於大乘門皆得圓滿。」

△佛法說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世間人認為以一個人的聰明智慧可以得到一點小便宜,此純係愚痴錯誤的觀念,假如前生沒有種這一點善根,今生無論如何求都求不到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用盡了心思所得來的還是命中註定的,聰明智慧高強而潦倒一生者所在多有,不從因地上修行而想得果報,無有是處,大富貴大福德是由布施而來,依正莊嚴是由修六度而來。

△持戒之人必須少欲知足,貪欲少修般若才不會出毛病,若貪欲多,曲解作壞事若不著相亦不落因果,生大邪見,自己受害無窮,故修福之人必深信因果,方不致偏於斷滅相,學般若應行布施,布施即捨,持戒能捨世間之欲,修福能捨自己財產與精神,正合般若道理。

△學佛者無論行住坐臥均須求三寶加被,修任何法門均應如此,講經時須將平日知見拋開,求三寶加被,如念佛心中一無所有,拋卻平日知見,專心一句佛號,求阿彌陀佛加被,經中常說承佛威神力故如何如何,此並非有所依賴,倘不如此,有一我見存在,將自己靈性障住,無有是處。

△凡夫對於境界未能了達深悉,以致放不下,迷在裏面,被境界牽著走,一落在分別上即造業,隨業流轉,不能出苦。了達境界,對事事物物樣樣清楚,看的真切,如在夢中自己知是夢境,苦樂不覺,心中清淨不染,自然不受境界的感受,人生數十年光陰所遭遇的事事物物那一樣是真的,何嘗不能當作夢想。

△交善友有七事應作:(1)友遭逆境不棄(2)貧賤不輕視(3)密事相告(4)友有過不宣有善表揚(5)難作能作(6)難與能與(7)難忍能忍。

△佛於一切法均通達是解自在,於一切法不染是行自在,行解均自在。佛為何示現菩薩相,其用意是大慈大悲,菩薩有示範作用,在世間同學道友中間就有佛菩薩應化,倘發菩提心,佛菩薩均會為他示現,其示現的方法非常巧妙,佛菩薩入定出定不可思議,無論依報正報一切無礙,存心求佛感應處處均可遇到,凡是令你覺悟的,或者遇到一句話,一種暗示,一種靈感,因而恍然大悟的都是佛菩薩的神力示現。不但有情,無情亦可示現,翠竹黃花無非般若,故曰:「佛力不思議,一切皆能現。」美國恒由法師由舊金山金山寺至西雅圖一千里的長途,學虛雲和尚用三步一拜的虔誠方式自一九七三年十月十六日開始,行至中途,發現他親手縫補的長褲就一點一點的裂開,無法收拾,並未帶一條備用褲,他對同行禮拜的恒具法師說:「我該怎麼辦,如果再頂禮幾次,就要露體站在這裏了。」繼續拜不是被警察拘捕,就是被路人嘲笑,二者均屬難堪,他決定不折返金山寺,繼續緩緩前進,默求佛陀慈悲加被,他向恒具說完這些話後,剛走了幾步,忽然注意到前面大路當中有樣東西在微風吹動下輕拍著,當進前拾起來看,竟是一條長褲,除了舊一點外,大小正合適。經此感應恒具恒由兩位法師誓願一生從事堅苦卓絕的佛學修持。

△六趣眾生無量無邊,佛以神力常隨不捨,佛的智慧神通不可思議,但佛不度無緣之人,無緣之人不接受佛的教誨,在其本身方面有障礙,有人不欲生天,以為高不可攀,來生仍欲作人,佛即教其持五戒,其實五戒亦是無上菩提的基礎,佛度化眾生均用善法,善法均是為了成就眾生,若用嚴厲手段對待眾生而使其改過遷善者亦屬善法,父母教誡子女,態度雖惡劣而仍屬善法,誠如經中所說,悉以善法方便攝取令其修習清淨之業。

△世間的善人是一個地方的福田,他可以感化一個地區的民眾使其棄惡向善,故善人是國家之寶,羅漢辟支佛均是人間的福田,而佛則是最上的福田,種因必得果報,布施是種福田,財法無畏無論那種布施,只要清淨均可得無量福。布施是破慳貪的,佛教我們修布施之用意是在破煩惱,因為慳貪是主要的煩惱,古德說佛法無他只有一布施,通常說修六度,修一個布施即可圓攝六度。

△佛的相好光明莊嚴,凝光如滿月,曩劫因修忍,滿月言其絲毫無欠缺,佛在過去世中修忍辱波羅密,相好是修忍辱的果報,正報莊嚴以忍為主,依報莊嚴以布施為主,如在忍辱上用功,入道不難,忍辱能感動人、教化人,無緣無故的受冤枉之事甚多,能忍實對自己有利益。

△念佛功夫雖未至念而無念,但能行願真切,仗彌陀悲願力,亦蒙佛接引,往生極樂,到了極樂世界即不退轉,不退是初住地位,念佛一生即可辦到,若修他法須經久遠劫數,此方便之方便,今幸聞此法,豈可交臂失之。

△經云:「智身無所著,遠離於身相。」智身指佛而言,佛絕無執著,一切不染著,我們對過去的事不要回憶,對未來的事亦不要想像,現在的事事物物也不要染著,則三世均斷了,三世斷則無輪迴,讀經一二句,若能體會實行,一生受用不盡。

△極樂世界是淨業修成的,生到極樂世界即相好光明,一到極樂世界即開端,有進無退,當生成就,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帶業往生,唯佛與佛方能了知其真相,所以阿彌陀經中說: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普通俗人讀了阿彌陀經即能相信真實有一個極樂世界,乃是他多生的福德善根因緣所致,也是有來歷的人。

△學佛之人決不能離開佛菩薩,離開就要退轉,現在佛已不在世間,經中開示,如能每日讀誦大乘經典即能常常啟發清淨信心,故學佛之人每日誦經實有必要,世間上的事,生活過得去就算了,不必費太多的精神消耗在五欲六塵上。

△修供養是明心見性的方法,證菩提的適當法門,但一有所求即與供養布施之義相違,即變為人天有漏的福報。

△佛的大涅槃謂之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行於生死中是大悲心,佛菩薩住在六道之中,與凡夫一樣,大乘學人接受佛的開示要作菩薩,其願力心力超過業力,即可轉變境界,由現在起就是乘願再來的菩薩,來去清清楚楚的人是大菩薩,大菩薩照顧小菩薩,小菩薩有隔陰之迷,經大菩薩一點破,恍然大悟,其願力再超過業力,又是一個再來的人,轉凡入聖就在此時,不要等來生。

△不著有為即不執著,不著無為是什麼都要做,如此才能入菩薩道,有為法包括甚廣,百法明門論中前九十六條均屬有為法,世間五欲六塵之樂決定是虛妄的,凡夫迷在其中,不覺知,有大智慧才能照破,一切有為法均無自性,有用無體,徹底虛妄。

△恭敬者、虔誠也。即一心皈命之意,蓋三業以意業為主,攝心歸一,不向外馳謂之恭敬。若但理髮洗澡,華服盛裝,而妄想紛飛,不能謂之恭敬。合掌頂禮表身業虔誠,稱念聖號,讚揚功德,表口業清淨。心中一塵不染表意業恭敬。

△百千萬劫難遇到佛,聞到佛名字都很難,佛在世時在舍衛國弘法,還有三分之一的民眾不聞佛名,佛的法運有一萬二千年,現值末法時期,等法運完了要再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彌勒佛降生才有佛法,在這個期間眾生如何能得度。我們能有機緣遇到大乘佛法,務自珍惜,多多勸人念佛,親近佛法,口頭勸,文字勸,以此因緣,自己也得莫大的利益。

△佛出興於世,對於眾生的恩德太大了,經典中至高無上的真理以及修行的方法,得度的因緣,佛不說、我們再聰明想一輩子也想不出來。人身本來是為受報而來,是為酬業而來,被業力牽著走,太苦了,我們必須發菩提心,使我們的願力超過業力,我活著是為了度一切眾生,不為我自己,心量展開,即得自在。

△娑婆世界,眾苦充滿,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如僅以欣厭心求往生,恐難達到願望,必須發菩提心,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中說下品下生也要發菩提心。到極樂世界是留學,等學成之後再回來度眾生,再來是願力不是業力,所以求生西方不是逃避,不是圖享受,而是為度生。經云:寧代諸眾生,永受輪迴苦,終不捨如來,而求於少樂。寧惡道多劫,受苦聞佛名,不願生善道,暫時不聞佛。寧地獄多劫,受苦常見佛,不願離三塗,生無佛法處。

△回向太妙了,小小一點善事如用回向可以發展到盡虛空遍法界,凡夫心量太小了,常常修而心量仍是拓不開,粗心大意,聽經時融會貫通,出了講堂全忘了,實在說經本下課時才用得上,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管作何事均要回向,雖以一文布施,其功德亦無量,相隨心轉,六塵均是相,如燒一炷香,回向法界,則遍法界均香,莫小看呀!

△十大願王中的稱讚如來,一切佛之名號以及一切善法無一不是稱讚如來,華嚴經境界實在廣大,心中有佛即是在道場。心、願、行、與佛相應即真是菩薩應世,與佛相應即是與法相應,名聞利養真害死人,稍一沾染即與法性背道而馳。

△學佛必須有清淨信心才算入門,清淨信是對於三寶全誠懇信,絕不為境界所動搖,信而不能深解,無法得益,不解其義則不能行,對於大乘經典要深入體會。在歷史上頓悟的人只有六祖一人,修大乘法應在五欲六塵中修,在根塵相接時用寂照的功夫,寂是心如如不動,照是境界歷歷分明,心若不能寂照,住在深山中也是枉然。走小乘路對不起佛菩薩,研究經教隨文入觀,能入進去即是佛的境界,入要修行,般若經中所教的修學方法是不執著。

△有出家人不肯講經,他以為自己沒有修證、沒有福德接引信徒,無資格講經,其實我們只要根據古人註疏解釋,知多少講多少,既可弘法利生,復可使自己速得成就。

△華嚴經是經中之王,其餘經均是眷屬經,十大願王又是華嚴經的樞紐,其第一條即是禮敬諸佛,可見其重要性。世間人不依十大願王立身行事,而日日營求名聞利養,被其奴役指使而不自覺,誠屬迷惑顛倒,須知能捨盡一切即能得到一切。凡夫不敢如此作,因其疑關打不破,菩提心是清淨心,一點妄念都沒有,如想這一生成就,就得把自己身心生死得失利害一齊拋開,有如此清淨心,自己本有的福與智才無有邊際。善人被人欺是一時的,惡人作惡得便宜亦是一時的,自己無始劫以來的業障因為被人輕賤毀謗,亦可重報輕受。世間事那一件值得重視,那一件事能夠了生死,如此一想就容易放下了。

△學佛之人看到無量無邊法門不知從何處學起,殊不知法門雖多,如想一時通達也無困難,學東西不要在枝葉上尋求。經云:譬如良沃田,所種必滋長,如是淨心地,出生諸佛法。」一切佛法全是由淨心地生出來的,心地不清淨如何能有成就,佛法與世間法不同,世間法一切通達很難,尤其現在的人被煩惱所蓋,只能學一門,學佛若有成就,真能通達如來真實義。

△隨便修一法,就賅一切法,此是一多無礙的境界,如布施攝六度,六度攝萬法,用一布施即可總持,布施攝一切法門,唯有捨、智慧才能現前,肯捨就成了,經中處處開示,祖師也時常勸勉,有幾人肯做,捨不是捨財一種,六種根本煩惱要捨,二十種隨煩惱要捨,最要緊的是捨脾氣,不要有個性,莫同俗見。

△世間萬事皆是相對而有,虛幻不實,修行人不在世間一切對待事理名相上認真,心中存有漸漸擺脫之意,勿令間斷,復於此際提起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一心專念,亦不分別誰是念、誰是佛,但會念即是佛、佛外無念,上與十方如來心心相印,下與法界眾生息息相通,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此種念法與實相相應,與一真法界相應,與心淨土淨之義相應。果能如此何愁不往生。

△住的地方認作是自己的家,就被圈住了,應當作旅館,住一天算一天,就自在了。在家人如此,出家人更要作此想,如以為那個廟是我的就糟了。自己如果有一個住處就不能遍法界現身,現有住所只能作自行化他的處所,一切相重在受用,不在所有權,有主權就受主權的約束。買一輛小包車要有存車的地方,保養修理還要洗車擦車上油,繳各種捐稅,辦理保險,種種手續麻煩極了,若要雇司機開車還要替他安排宿舍,問題更多,等於替車服務,被他拖累,不如坐計程車,招手即來,付錢即去,不必煩心,我用他,不讓他用我,豈不自在?(在臺灣是如此,但在美國又不同,美國計程車少且貴,如無自備車寸步難行。)住公家配的房子住一天算一天,既不要付房租及修理費也不要納房捐,我活著的時候用牠,死後誰住都行,豈不自在,何必買房子為兒女置產業,須知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如果有福報,他還能看得上這所公寓嗎?

△一般人混混沌沌,不知不覺,迷惑顛倒,醉生夢死,父母未生前在何處,將來到那裏去,沒有想過,也不去想,想到的是如何賺錢,升官發財,爭名奪利,成家立業,為此短短數十年的生命,勞碌奔波,造諸眾惡,此種種作為皆是趨向於煩惱的道路,唯有一條安樂的道路即是菩提之路,此是正路,正路是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不著相,此康莊大道,無盡的智慧無盡的福德均在其中。可惜世人愚昧無知,不聞佛法,無得救之機緣,實在是冤枉極了。

△二乘人雖亦修六度萬行,但未忘記自己,還有一個我在,我要度眾生,有能有所,權教菩薩以前皆是以意識心修的,大乘菩薩是用真心修的,用真如本性修的,不要為自己設想,生為一切眾生而生,死為一切眾生而死,有大智慧才能捨己為人,一動念頭障礙就來了。

△戒是修行基礎,以其作用能捨舊染之污。持戒即是心能於戒忍可安住,忍可安住即心定不動,就是定。必其一心忍可於所觀之法而後慧生,故曰定生慧。然亦必具有遣執破我之慧乃能得安住不動之定。

△發菩提心應離一切相,菩提者覺、平等、慈悲義。若著相則其心非覺、非平等、非無緣慈、非同體悲,雖曰發心,其所發者不能稱為菩提心,故離一切相才能發菩提心。

△學佛先要守五戒,把人道修好,起碼要能維持人身,人道修不好,小乘佛法無資格,幸莫輕視外道,有的外道對於經論甚為通達,佛門中亦有對於教理研究甚深,十分通達,而中間差了一點,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修行從根本上求要走成佛的道路。華嚴經是佛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要想入佛境界,第一步先從因緣果報上說起,不然教理再通達,恐流於狂慧,反而不如老太婆深信因果,一心念佛來得踏實。

△四禪八定,定功有時間性,時間到、定功即失去了,失去以後必墮落,四空天均墮三塗,不修真實定用了苦功夫最後還是墮落,又何必當初。真實定是行住坐臥均在定中,如不理解即近於盲修瞎練,信解行證決不可缺少。念佛法門之淨念相繼即是修楞嚴大定,六根不攀緣六塵即是都攝六根,依天臺家言,都攝六根即止,淨念相繼即觀,人我是非未離,妄想不斷修不成功。

△無礙法光明、指放任的辯才,如現在所說的稱性發揮,對教理圓融才有此能力,講經時發揮透徹,聽的人自然心開意解。但初學講經的人即求儘量發揮必致失敗,應按步就班學規矩,先求依文解義,不要說錯,至少講過二十部三十部經以後再自己發揮經義。

△五種佈畏:(1)三惡道的佈畏,不讀佛經不知三惡道之苦,(2)惡名、如受他人之毀謗、污辱、諷刺令生煩惱,(3)大眾威德、如初上講臺之人見聽眾不敢講話,(4)死的怖畏,(5)不活,如遇大災難或生大病。

△起念即妄,真如本性中並無念故,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用念佛之念,治其住塵之念。蓋念佛之念,無非真如之本體,卻是趨向真如之妙用,真如是清淨心,佛念是清淨念,同是清淨,得以相應,所以念佛之念,綿綿密密,能至念而無念,故曰勝方便。

△在娑婆世界修行比在極樂世界修行效果大,有這樣優良的環境,我們還是每天悠悠蕩蕩,不知精進修持,殊覺慚愧。無量壽經云:「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思益經云:「若人於淨國,持戒滿一劫,此土須臾間,行慈為最勝。淨土多億劫,受持法解說,於此娑婆界,從旦至食勝。我見喜樂國,及見安樂土,此中無苦惱,亦無苦惱名,於彼作功德,未足以為奇,於此煩惱處,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為最勝。」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云:「北方常莊嚴世界娑羅起王佛言,東北方有世界名妙莊嚴忍,彼現有佛號大自在王,其土眾生,皆悉具足,一向安樂,乃至若有眾生,於彼國土,億百千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於一日一夜住清淨心。」佛無妄語,我們果然能夠在此五欲六塵眾苦充滿的娑婆世界,放下一切,以清淨心念佛求生淨土,因而超出三界,不再六道輪迴,豈不是太幸運了嗎。

△古德云:執性廢修、如貧士拾豪家之券,著事迷理、類童蒙讀古聖之書,蓋童蒙讀書,雖不明理,果能熟讀,天長日久,自能融會貫通,仍有悟解之望。如愚夫愚婦只知念佛,不研經教,但能至誠懇切,老實念佛,念至一心不亂,必能往生。聰明人談玄說理,自以為深通經教,高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以致佛亦不念,三寶亦不拜,不誠不敬而欲求解脫,實無可能。所以著事迷理遠勝於執性廢修,蓋愚人但重事相,發乎至誠,能有成就,比之聰明人只尚空談者大有天淵之別。

△念佛法門本為至圓至頓之無上妙法,若僅為自了以欣厭心情希求,則最上乘大法竟變為小乘,只能下品往生,多劫不能花開見佛,因與佛之悲願相違,若不稱性起修,甚至往生下品亦不夠資格只能生到疑城,經長時間方能生安養,豈不可惜。所以學佛先要開智慧,多讀大經大論,體會經論中之真實義理,並非研究佛經文學及其詞藻,必須屏除外緣,收攝身心,令心攝在一處而不馳散,乃能起觀。

△菩薩對眾生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報,完全是施捨,絕不要權利,眾生有惡悉能容受,終不以此而捨誓願,修忍厚度是學菩薩的容量,地獄眾生亦要以平等心慈悲心看待他們。

△學佛是自己學佛,不必看人家學佛的精進程度如何,人家學與不學與自己毫不相干,以修十善言,天天根據經典批評人家,只有自己造口業,對於自己毫無好處,如果機緣成熟,一說某人即能改過遷善,也不妨予以規勸,否則還是不要管人家的閑事比較好。

△我們如果有慧眼,在在處處皆是佛菩薩,現在佛已經不在世間,但是佛的經典仍留在世間,如能親近供養,心無疲厭,如見佛一樣,看經典如遠遊學子獲讀父母家書,字字均是金玉良言,依之而行,此之謂親近供養。

△現在學佛的人多數不願意離開這個娑婆世界,總要想先買一所公寓,有個安定的住處,生活求其舒適,飲食要求營養,收入總嫌不夠,生活過得敷餘快樂,有空閒的時候,研究佛法,念佛念經拜佛,聽聽經,跑跑道場,吃吃素齋,此不過表面上冒充佛子,論其心只希望在娑婆世界多活幾年,享享清福,並不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有此種懈怠的心情即不可能往生,永在六道輪迴。要知學佛要下決心,一心求生,不必顧慮自己的生活,只要心在道上,自有護法龍天護持,不虞生活無著,如果心不在道上,每天為自己生活打算,則護法神也就樂得的休息一番便了。還有同修總想找一個清淨地方去修行,須知掩關潛修固然有功效而是修行人的險著,古人說不悟道不住山,不破參不閉關,若是修行程度不夠,而妄想入山清修,恐怕修不好還會招魔出大毛病。

△每一部佛經均分為三分,一為序分,二為正宗分,三為流通分,序分中多舉出幾位上首菩薩,其名字每部經不同,但用意至深,上首多半是佛的大弟子。金剛經以須菩提為上首,因須菩提解空第一,金剛經講般若智慧,以須菩提為當機者。彌陀經以舍利弗為上首,舍利弗智慧第一,彌陀經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種種莊嚴,乃釋迦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說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非有大智慧不能領悟。楞嚴經序分中舉出六位上首,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神通表大用,又表大悲,拘絺羅辯才無礙,答問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優波尼沙陀均為解空第一,優波尼對於分析空頗有深解,明白此六位上首之修學造詣,即可知楞嚴經全部之內容,華嚴經所說的是佛的境界,楞嚴經所說的是入佛境界的方法。古人說開慧的楞嚴,信不誣也。

△三輪體空平常多舉布施為例,無能施所施之境界,能施即能施之心與能施的我,所施即所施之物與所施對方接受的人,其實作任何佛事救護一切眾生均應三輪體空,否則與本性不相應。離相非常難,離相即見性,世間好人甚多,所作好事亦甚多,但均屬有漏的福德,不能了生死出三界,懂得離相,不著相,即有般若智慧在內。

△成佛之事不難,難在自己不發心去作,斷煩惱了生死證菩提與外面人不相干,外面人只有增上緣,幫助我們成佛的因緣,因緣有順逆二種,如不肯發心縱遇順增上緣也是枉然。果真依教奉行,二三年即能見效,學佛是但求諸己,佛學是內學,能真正帶業往生還算不錯,但是我們的目標不能訂的太低,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學佛的障礙就是多生劫來的業障,能夠時時懺悔業障,掃除成佛道路上的妨礙,自然速得成就,我們的業障還不算重,重的遇不到佛法,更遇不到華嚴經講座,有此機緣,我們即應如經中所說:長養一切善根,捨離一切生死流轉。

△佛法千言萬語總歸一句是看破放下,此四字作起來不容易,但有一方便法即是布施,布施即捨離生死流轉,每人均願了生死而每人均抓的牢牢的,此是執著不肯放下,與佛法背道而馳,不但身外之物要布施光光的,連身體也要布施給眾生。大乘佛法是即世間而離世間,正放下的時候也是正提起的時候,把身體留在世間為一切眾生服務的,以五欲六塵作佛事,「我見」沒有了,那裏還有疲厭,那一個受苦,身都放下了,何況身外之物。佛法說法喜充滿,即是自在之意,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今生即能作到。

△一發心即是初發心的菩薩,不能謙虛,直下承當,如說不敢當,佛即大失望,但菩薩不住菩薩相,若著相即不清淨,不清淨即不能見性,菩薩行無量無邊,華嚴將六度開為十度,十度是同時修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華嚴具行布圓融二門,皆能通入法界,一行布門,行者行列,布者分布,經中廣說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之四十一個法門,由淺至深,行列次第分布,故曰行布門。二圓融門,經中又說法界之理,圓融無礙,於前之四十一位隨舉一位,而賅攝諸位,謂之圓融門,如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可以修的我們都可以修。

△學佛應將佛所說義趣徹底明瞭,使心中了了,然後修行遇一切境界時乃能歷事練心,在行住坐臥穿衣吃飯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將所領悟之義趣存養心中,使經義與我心融成一片,如此便是觀照便是薰習,不一定要打坐參禪。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不壞世間相,如世間講倫常,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佛法所說的更徹底更圓滿,佛法是即世間而離世間,若壞世間相,性也沒有了,所謂善超諸有是在生死中即超越生死。

△世間有很多人發心以財法身布施,可惜未聞正法,更未聞到大乘了義經,乃與本性不相應,實在可惜。有的人煩惱障重所知障輕,尚有聞法的機緣,有的人煩惱障輕而所知障重,既無聞法的機緣,縱有機緣而聽經也坐不住,他雖有善心作大慈善家而所得的是有漏的福報。

△純而不雜謂之精,精進是沒有條件的,有條件即不能與本性相應,有條件容易退轉,例如學佛為求財富求平安求兒女上進,希望達不到就要退心了。必須發菩提心,發菩薩願,沒有任何要求及附帶條件,只是為了饒益眾生,為了度眾生求諸功德法。

△禮敬諸佛是度我慢的方法,我慢是俱生的煩惱,若不除之,修行即有障礙,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心淨則土淨,心中有慢即不清淨。致察自己平常的傲慢心有無減少並不太困難,以前總覺得自己比旁人高一等,學佛之後覺得自己樣樣不如人即是有進步。

△供養十方三世諸佛指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未來佛包括一切眾生,因為眾生將來皆得成佛,有人在廟中供養法師非常虔誠恭敬,而回家後對於父母視若路人,佛門中焉有不忠不孝之人,父母有生育之恩,師長有教誨之恩,父母師長之恩不肯報答,而對於佛菩薩法師恭敬供養也是虛偽的,恐另有目的,是要不得的。學佛以家庭為起點,以家庭和睦孝順供養父母為基礎,然後推而廣之,供養社會大眾以及戒殺放生,放生是供養畜生,畜生迷的最深、墮的最重,我們對於畜生要有憐憫心。

△法供養、法有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世間法包羅萬象,不可吝法,吝法得愚痴報,願一切眾生個個都比我好,文化水準提高,人人都有智慧,把娑婆世界變成淨士,否則眾生迷惑顛倒,社會不安,天下大亂,我自己也要連帶受苦。談到出世法,供養是使眾生離苦得樂,遇到人即勸其念佛,給他種一個念佛種子,將來他總會遇緣而起現行的。

△業障是與生俱來的,人人皆有,如無業障是佛菩薩再來,業障重可以懺悔,懺分事懺與理懺,事懺要發露懺悔,業造作之後一定有果報,發露的意思是使惡業作增上緣,不要藏在裏面,發洩出來,使人知道,能早日了結,事懺力量薄不能消滅惡業的種子。理懺要修定、是見性,見了性才能轉業,轉阿賴耶成根本智,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即是理懺的境界。

△佛經的用途是為了印證自己的知見與佛的知見是否相符?五祖以前以楞伽經作印證,五祖以後以金剛經作印證,在行的階段學人可以用之,初學之人只能以佛經當作一面鏡子用,修正自己的毛病。三寶以法寶為中心,僧雖為人天師,但佛說依法不依人,依經與論修正自己的知見,依戒律修正自己的行持。佛事門中有求必應,若求不到是有業障,必須懺悔業障,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必須信真願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才成。功失成片定能帶業往生,至少要願力超過業力,若能超過即是乘願再來,生死自在,有一絲毫罣礙就作不到。

△學般若是為生實相,生實相就是明心見性,如何可生,信心清淨即生實相,可見信心清淨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說讀書變化氣質,學佛舉了幾年還是老樣子,學佛有何用?所謂生實相是圓初住的地位,我們雖然不能達到此種境界,但是不能離開此要緊重心之所在。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知道此種理論的並不多,不到此程度說了此種深奧的道理,眾生無法接受,說也白說,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得上即能轉凡入聖,即能了生死出三界,了生死在佛法中不是講空話,而是確能做到的。有老同修念金剛經三十年,但知念經有功德,而貢高我慢之心不減當年,如此居心念經能說心清淨嗎?

△佛法中最要緊的一條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其餘斷煩惱學無量法門以及求無上道均是為了度眾生,作一切事必須與佛菩薩本願相應,度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與經中所說救護眾生不著眾生相的道理同。小乘人真能離三界六道但是執空,仍有磨折,清淨心不能現前,空有兩邊都不著才清淨。大乘法是發大心,大而化之,為一切眾生服務,活著就是為了眾生,不要想到自己,我執自然而破,一有自己的念頭即是凡夫,初發心的菩薩即是圓初住的菩薩,地位雖然高,果真是大乘種性的凡夫,有救護一切眾生之悲願,犧牲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一開始就可以修學這個法門。

△寂是如如不動,照是了了分明,如此處世即不會錯誤,六塵只是作佛事自度度他的增上緣,絕不可以任何一根認為是我所有的,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學會用,用久成習慣,即能見到諸相非相,「即」與「離」是同時的,生與死也是同時的,佛菩薩無有生滅,凡夫亦無生滅,生滅是我們的一念錯覺,此理不深入經典不明其究竟,所以經不可不讀,費三年五載的功夫研究大經亦值得,可得大自在,深入佛法之後不取相是應該的,為了生清淨心要不取相,著相取相是清淨心的障礙。

△世間人均想求福慧而求不到,因為不懂得如何求法,佛家說求福慧在佛門中求,其實並不是到廟裏燒香拜佛,而破迷開悟就是入佛門,讀誦大乘經典,明達其意義,接受佛的教訓,即等於親近佛菩薩,常常聽經親近師友善知識是外緣,善根福德是內緣,內緣若不肯修,縱遇外緣亦是枉然,修內緣者須發四弘誓願,修六度萬行。

△凡夫遇有災難,講求逃避,菩薩則不然,愈有災難愈是要救濟眾生,如虛雲老和尚,勝利後本來已到香港,可以安居清修,為了救度大陸同胞又返回大陸,致遭厄難,即其一例。求福求慧均是為了度眾,自己福薄,想度眾生都找不到道場,培福必須布施,三種布施即是福慧雙修。

△眾生肯接受即去弘法,菩薩所到之處一定令眾生生歡喜心,如果眾生討厭菩薩不接受菩薩的教化,菩薩就要馬上離開,但是眾生遭遇了厄難,肯回心轉意改過遷善,歡迎三寶,菩薩再來,菩薩對於度生事並不著急,著急即生煩惱,生煩惱、心即不清淨。

△求生淨土要信心清淨,對於娑婆世界還牽罣不斷即去不了,世間衣食住行名聞利養以及一切享受都不可攀緣,未學佛時不知道放下,以致流轉生死苦海經無量劫,受了無數的折磨,現在學佛多年,知道了生死出三界可以脫離苦海,而今對世間事仍然放不下,這就很難埋怨旁人了。

△學佛千經萬論就是令人求清淨心,即無分別智,是真正的智慧,即是照見五蘊皆空之照,一動分別心即照不了。心地染污即照不見,心放不下即是染污。念佛一心不亂即是信心清淨,一天念十萬聲而仍有煩惱,是培福報,不可能往生。

△佛法難聞,既聞大乘了義經典,乃過去世已種莫大的善根,有此好的基礎,必須求展布一番,當生即能成就,善財童子以博地凡夫參學精進,在文殊菩薩會下發菩提心開根本智,努力不懈,得有成就,是我們的最好榜樣,他能做我們也能做。

△空如來藏很難講,最難講的是空,佛法中之空不等於無,空不是斷滅,不是沒有,空是有的,萬法因緣生均是空的,無始以來以虛為實,果然一聞佛說即能改變過來,即證了圓初住的果位。我們聽說此番道理明白而境界現前轉不過來,聽經要消歸自性,談何容易,轉境界即是修行,行與解相應,善財童子聽法,聽了之後立時轉變,果位即進一級,心中真是一絲毫成見都沒有,才能轉境界。

△一切諸佛的教法要遵守護持,護持最要緊的是護持自己的法,自己的法護不住即不能護持佛法,護持自己的法是護持戒定慧,護戒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護定是清淨心。

△何為自利,蓋大廟,香火盛,四事供養無缺,此是自害而非自利。斷煩惱,證菩提,不求名聞利養是自利。古來出家人自稱為貧僧,現在有大福報的出家人已經離開了正道。利他亦如是,應在道業上利他,幫助他成無上道,修行人幸勿錯會自利利他的真實義。

△有人說佛經中有一部份含有甚深的哲學思想可以作為學術研究,還有一部份帶有迷信色彩,例如所說的華藏世界以及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巍峨玄妙,如烏托邦,都不是實有的。因為佛是絕頂聰明的人,這是他想出來的理想國,令人嚮往,引人入勝,亦是教化眾生的一種方法。存有此種邪見之人實在不懂佛法,以凡夫的知見揣測佛的知見,無有是處。佛所說的都是佛的現量境界,佛眼可以觀到無量無邊微塵世界,其所說的境界是親眼看到的,凡夫肉眼的能見度實在太小太近了。

△只要心在道上,諸佛菩薩之光明時時加被,常親近善知識,與諸佛菩薩同共止住,諸佛菩薩住在大悲性空,念一切智心無暫捨,佛法以智慧為主,終極的目標是慧,欲求慧必須修定,念念與一切智相應,即無分別智,由本性中透出來的智慧光明,離一切相,修一切善,大慈大悲修六度萬行但不著相,即與智相應。

△經云於無量無數不可說不可說劫,淨心尊重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恒不退轉無有休息,一切如來滅度之後,所有舍利悉已如是恭敬供養,為令一切眾生生淨信故。自己生死未了沒有關係,先要度眾生成佛,恭敬供養就是廣度眾生,使人看到我們對佛如此恭敬供養,想必是佛確實有使人恭敬供養之價值,引人入道,此為接引眾生入門之善巧方便,要給眾生廣大的法緣,眾生最大的痛苦是生死輪迴,如何脫苦,不學佛決定不能脫苦,如恭敬供養諸佛即是間接的使眾生脫離苦海。

△經云:無有執者,離諸心想,無有依止,永無所依。凡夫大病是處處執者,以致一切善根福德變為有漏的福德,如此則來生福報必然有的,但是否能保持人身就不敢保險。常言道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保持人身要五戒清淨,仁義禮智信作得圓滿,如未能作到則三途有份,而三途的因緣太容易了,貪心重的必入鬼道,鬼亦有若干種,有多財鬼少財鬼無財鬼,總之均非善道,世間事是非不明,理路不清,必入畜生道,瞋恨心重的必入地獄道。如安世高之同學前生為三藏法師,明經好施,只緣瞋恚心重,墮為蟒身,在洞庭湖廟中為神,掌握往來船舶行旅安危生殺之權,極有靈驗,香火鼎盛,遠近咸來供養,故其福報很大。幸遇安世高度之,了脫畜身,足見明經好施,心不清淨,仍須墮落。如以有漏功德來世作大富貴人,富貴學道難,復有隔陰之迷,盡情享受,反而造了一身罪業,轉世必墮三途。所以學佛在事相上不能執著,心想也不能執著,誰都不依靠,依靠自己用功,遠離於我及我所,將我執破盡,妄想心不要執著,身更不能執著,唯識學中之八識均是有為法,都是假的,如夢幻泡影,學佛人須三復斯言。

△學佛人對高僧傳與居士傳不可不讀,古來學人進德修業有了基礎再出去參學,否則不辨是非邪正即易於招魔,參學在佛法中是必經的過程,但是不能專向一位老師學一輩子,如此也是著了魔,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假東西,我們認不出來,楞嚴經中五十種陰魔其所表現的道行,幾可亂真,佛法有個密訣,即一切境界現前如如不動,捨己為人,犧牲自己亦在所不惜,但是不能捨棄菩提心,沒有菩提心修一切善事均是魔業。

△別教的初住未能證得法身,別教初地等於圓教初住,圓頓根性的人不多,金剛經所講的信心清淨即是圓頓根性,圓頓根性的人是老誠敦厚的人,佛怎樣說他就怎樣做,以清淨心看經看古人註解,沒有支支節節的閑岔,所以他悟的很快,世間人的聰明才智是分別心生出來的,是迷惑顛倒,所以不分別是智慧,無分別不是糊裏糊塗的,樣樣清楚,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恒河沙,佛早知道,所以指示幾個大綱,如說小乘三法印,大乘一法印及四依法,我們只要掌握到幾個綱領即不會走錯路。

△佛經卷帙浩繁,義理豐富,號稱難學,但有一個綱領即修一切善,離一切相,自行化他是同時的,但有輕重之分,在未花開見佛時重在自行,見性以後重在化他。昔日叢林中之住持職事均係菩薩再來,我們如欲作住持,自己先問問是否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否則一生時光短促,恐怕誤了自己前途。

△正在作的時候,心地一塵不染,若不用心又與法性不相應,實在難了。佛悟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到處奔波,托缽乞食,忙的不亦樂乎,而佛的行住坐臥均在定中,稱之為楞嚴大定。事實上「離」「即」同時,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亦是同時的,其中一是覺、一是迷。佛以色身作為度化眾生之工具,在凡夫分上色身是五陰魔,被折磨的受苦。覺悟了轉識成智,在佛謂之四智,在凡夫謂之八識,動是向外攀緣、不動是不攀緣,心中乾乾淨淨,曉得萬法皆空,凡夫幹了一件事念念不忘,在八識田中留有痕跡,作為生死根苗。離相就是智,不離相就是識,用功由此下手,方能體會入微。

△身是四大五蘊,無我,若執有我,死了也作守屍鬼,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佛制定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不使住第二晚,恐怕行者貪戀這塊地方風景好,牽罣不斷。現代人講享受,自己住的起居間均是套房,裝修的豪華舒適,貪愛不捨,在生前以為很得意,死後可能變一個老鼠蟑螂貓狗之屬,守在這個房間,留戀不肯離去。學佛的人愛護佛經也不要貪著,假若持有一本古代手抄本佛經,價值連城,甚為希有難得,把持翻閱,不忍釋手,死了之後可能變為一個蠹魚藏在書中。我們要利用此五蘊色身為一切眾生服務,對任何事物不要貪戀,把一切環境當作旅館,活一天,作一天,假戲要真做,一切不執著,故經云住於無量善巧回向,永出一切諸有回向,修行諸行不住於相善巧回向。菩薩即如此修,五欲六塵能鍛鍊你的心,他就是菩薩,如被他牽著走,他就是魔。

△經云:「在於諸有,心無動亂。」對境不顛倒,三業即清淨,有了三界的業因,必受三界的果報,證到初果的人還要天上人間七番生死,因為見惑斷了思惑未斷,有此思惑之因必受果報,凡夫對三界諸有處處貪著,故不能出三界。

△經云:「了一切法悉隨心現。」一切萬法全是自己心裏變現出來的,若真明了,修行必上道,心地清淨即現淨土,知此道理,不怨天不尤人,好境界壞境界全是心裏變現出來的,境界與種子互相熏習,愈迷愈深,前途愈走愈黑暗,如今聽到佛法乃不幸中之大幸,比一般社會人士為境界所轉而不自知者聊勝一籌,覺悟了即有轉境界的機緣,用功要緊,光陰切莫空過。

△經云:「菩薩諸行一切如影。」菩薩修行不著相,五十一個位子皆是影像,佛說五十一個位子是隨順眾生說的,如金剛經上說:「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如果有一位等覺菩薩,他說他已證了等覺菩薩,他仍是凡夫而不是等覺菩薩。如念佛人心裏總想我何時才能得到一心不亂,這是打閑岔,所以說必須老實念佛,心裏有閑岔就不老實。

△中國古時教學方法甚為善巧,令學生在幼年時代培植根基,幼年記憶力強,十歲左右使其先讀四書五經,不必求解,讀得滾瓜爛熟,記在心裏,一旦開解即能貫通,此之謂求根本智。學佛亦如是,讀經先不求解,一字一字的讀下去,日久功深就可以開悟,先求根本智然後才有後得智。

△一切大乘經典都離不開實相,無實相即非大乘,見到如來是見性,而不是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如來相,性是空的,一執著就麻煩了。學佛必須記住大原則,佛法即是破執著,無有定法可說,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古德論無相無不相,一切法門均如此,紹無例外,世出世間一切法均如此看即能見性,見性即成佛,說無相是講的體,性體是空寂的,但是可以隨緣現相,無不相即是有相,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即是無不相、即是幻有。凡夫把假相當作真實謂之執著,而真如本性本來無相,凡夫迷著故有生死輪迴,體是空寂的,相是緣生的。佛說法與世人日常生活經驗完全相反,所以一般人不能接受,但其所說的確是萬古不變的真理,佛不說我們那裏曉得,凡夫聞到佛法要掬誠信受,一面求解,一面遵行,千萬不要等完全研究明白之後再來實行,恐時不我予,一生空過。

△消業要心境都看空了,好壞均不執著,保持平靜心才能消舊業,環境好天天享受也是造業,環境壞怨天尤人也是造業,不讀大經大論焉能懂得。

△四緣:(1)親因緣又譯為因緣,謂六根為因,六塵為緣,如眼根對色塵時,識即隨生,餘根亦然,是名因緣,亦即阿賴耶識中之種子,每一眾生均有十法界之種子,各各具足,取什麼緣即得什麼果,若取成佛的緣,今生必定成佛,主宰命運的在我們自己手中。(2)等無間緣、又名次第緣,謂心心所法,次第無間,相繼而起,相續不斷。(3)所緣緣、又名為緣緣,是心裏攀緣之對象,不能間斷是自己本身的力量。(4)增上緣、謂六根能照境發識,有增上力用,諸法生時,不生障礙,名增上緣。以念佛而言,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親因緣,二六時中綿綿不斷是等無間緣,很想往生,念玆在玆是所緣緣,一切道場及善知識是增上緣。

△般若是根本智,方便以後的四項是後得智,看經是求根本智的方法之一,整個精神全放在經上,字字分明,不要求解,忽然懂得了即是悟,此種悟不能生歡喜心,生歡喜心即有障礙,看經須用極靜的心去看,看經是修定的,後得智是用,方便成就一切事業。

△佛法講智不是死板板的,是活活潑潑的,什麼環境均能配合,例如河流是彎彎曲曲的,隨順其彎曲可以達到目的地,心地要直,行事要委曲婉轉。禮就是彎彎曲曲的,所以稱之為曲禮,佛應化到人世間,亦是委曲,大慈大悲教化我們,而我們還不接受,眾生剛強難化亦得有忍耐心,所以說「智慧周旋常遍轉」,什麼環境都自在。

△經中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念念都是想成就一切眾生,但看看佛菩薩度眾生似乎並不積極,看不到有什麼勇猛精進之相。須知機緣未成熟佛來也無用,佛法講契機,不契機有害而無益。佛度眾生決不失去時節因緣,一個人將要成熟的時候佛即現身,淨土聖賢錄往生傳等書籍不可不看。

△有謂念佛是老太婆的修行方法,最好是學禪,智慧高的應學向上一著,此話害人不淺,現在學佛的人有幾人有圓頓根性的,縱然有而在臺灣遇不到破三關的大禪師,無師承,只有盲修瞎練,恐入歧途。有一居士學禪多年,對於一千七百則公案研究推敲,大部份均能領悟,而只有三四條不大明白,一日請示印光大師,大師答言,此一千七百則公案中有一條不懂,其餘全不懂,若有一條能懂則一千七百則全懂,此居士聽後只好放棄學禪而老實念佛。

△凡是往聽大乘經典的人前生都是學佛的,若能歡喜信受,更是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學佛必須親近善知識,歷代出家在家大德均有師承,如坐在家中靠閉門研究而學通的,尚無其例,連釋迦牟尼佛都要到外面參學,九十六種外道都學過了,而後悟證真如本性。

△佛法是為度眾生的,要圓融不是呆板的,若是一成不變,自度還可以,不能度他,此菩薩法與二乘法有許多不相同之處。唐朝道宣律師戒律精嚴,住在山上,很有道行,每天是由天人來供飯,有一天窺基大師來看他,兩人談了很久,窺基是不拘小節的,道宣對窺基並不太重視,談後窺基即辭別下山,但這一日天人未來送供,次日道宣問天人昨天何以不來,天人說昨天我來了,有大乘菩薩在山上,天龍八部太多了,我沒有機會上來,故沒有送,請原諒。可見大乘菩薩外表要隨順眾生,表面形跡並不太重要。心中一念不生即可以禮敬十方一切諸佛,心中無妄念即是恭敬,學佛無他,二六時中保持清淨心而已。心要平要靜,自然會生觀照作用,此是學佛的總綱,不如此就會走冤枉路,親近善知識要找心地清淨的及清涼自在的人,向他學習,如果這位善知識一天到晚忙的不可開交,是社會上的大忙人,熱惱逼人,你千萬不要親近他。

△本來面目即是本性,眾生無始以來迷了,流轉六道,認為是自然的當然的,久已忘卻了本性,以為祖師都是再來人,我們凡夫焉能比得了,此種自暴自棄的想法,實已違佛之本懷,成就大事業均是老實人,有小聰明小智慧所謂世智辯聰的人,不會有成就的,因其心不老實,老實人妄念少,老師教做什麼,就做什麼,決不懷疑分辯,出餿主意,看起來呆頭呆腦好像傻瓜似的,這種人是真正的法器,古來大德選弟子傳授衣缽就選這種人。

△有人說老實念佛就夠了,不必讀誦經典,研究教義,或參加講經法會,須知老實二字談何容易,念佛的義趣一毫不明,焉能老實,十六觀經上說:求生淨土應讀誦大乘,明第一義,印光法師是淨土宗祖師主張念佛,他所列念佛人應讀的經典包括淨土三經、金剛、法華、楞嚴在內有五六十種之多,並非只念佛號而不看經。還有一部份學者,專門研究佛經,手不釋卷,博學多聞,但從來不曾燒一炷香,頂一次禮,對三寶不加恭敬,其實這種人所了解的是似是而非,自誤誤人,因為他不信,所以談不上解與行,如果他真正了解的話,他自然會感戴佛恩,五體投地,不惜犧牲性命,為法忘軀,如須菩提聞金剛經後,深解義趣,涕淚悲泣歎為第一希有功德,是真正了解經的真實義才會如此。

△末法時期法弱魔強,邪師說法如恒河沙,魔已混近佛門,凡是心外求法的均是魔,五欲六塵是魔,障礙我們明心見性的是魔,修有漏果報的是魔,修四禪八定的也是魔。人人都愛魔,電影院排長龍,場場客滿,一家人圍攏來看電視,耽誤正業,而參加法會聽華嚴經的人,以台北市說每十萬人中最多只有三、四人,現在學佛的人變為魔眷屬或變為外道者甚多,自己不覺得而已。

△一切眾生流轉六道,其原因即是第八識中之根本無明,有了無明原有的光明失掉了,無始以來一念小覺而有無明,無明怎樣起來的、何時起來的,什麼原因起來的,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交代清楚的。無明本身沒有體,是假的,是虛妄的,而其作用則了不起,無明的根本即是真如本性,無明有生滅而真如是不生滅的。

△前五識依根立名,接受境界的作用,屬於了別,不是分別,第六識是分別,六根接觸六塵,現行熏習種子,阿賴耶識中之種子無形相而確實存在。凡夫無法認識,佛菩薩看得清楚,是有跡象的,攀緣心指第六識,攀即攀緣,指能緣的心,下邊緣字是所緣的境界,能所接觸時即能分別是第六識,眾生以第六識當作真心,其實他是妄本,幫助第七識執著以四大假合之身當作自己,六塵緣影當作真心。果能接受佛的教訓,捨妄求真,轉識成智,就成功了。

△對於事對於理一切明達,而後觀一切法知萬法因緣生,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用此種觀念修一切善業,不執著,不染污,即得「不壞意」此不壞意是指不能加以破壞的,如名聞利養生死以及有漏事業等等都是可以破壞的,這些東西全不要,還破壞什麼?惟有如此才能得到不壞意。故經云:「菩薩已得不壞意,修行一切諸善業」。

△供養佛應以最上最好的供品,表示至誠懇切之心,對上是供養,對眾生是布施,布施是破慳貪的,布施供養應盡心盡力決不勉強,沒有財力,隨喜亦是一樣有功德,何況念佛不花一文錢,念到一心不亂是真供養,故經云:專心想念於諸佛,一切世間大明燈,十方所有諸如來,靡不現前如目睹。

△學佛必須發大心,萬萬不可有倚賴心,要有獨立的精神,靠人靠不住,英雄豪傑都是由無依無靠的環境中起來的。佛所說的歸依三寶,依靠三寶,是教眾生依照佛的教訓,自行起修,不是依賴佛菩薩賜與什麼。

△古來大德有修有證者,並非每人均作大廟住持,有仍然住山清修等待時節因緣者,作住持也要有福報,有能力領導同修,沒有福報的人無法調御大眾,如欲度生而使其輕慢毀謗造無間業,反而不慈悲,蓋作一住持責任甚大,必須傳道授業,領眾修行,宏法利生,如作不到,即有虧職責,罪過彌天。

△瑜伽師地論中謂善知識應俱備八個條件:(1)品德俱優(2)多聞(3)証有果位(4)大慈大悲(5)無畏(6)堪忍(7)不厭不疲(8)具足辯才。若不俱備以上八條謂之似善智識。

△用下列十種方法教導眾生者謂之善智識:(1)勸發菩提心(2)增長善根凡能聞到佛法者均係夙有善根,令其增長(3)勸修六度萬行(4)一切境界能得解脫自在(5)成就一切眾生(6)能得辯才無礙(7)不著世間法(8)於一切劫修行無厭(9)安住在普賢行上(10)令入一切佛智入佛知見。

△真善知識是(1)能辨別善惡因果,(2)對世間五欲六塵享受厭棄而勤求涅槃,(3)有大悲心修六度萬行,(4)修一切善離一切相,(5)無障礙修學普賢行門。

△世間成就與出世間的成就實質上不相同,世間法考取大專聯考有的可以在學校混四年,拿到一張文憑,學佛不能混,破一分無明才能見一分本性証一分法身,去無明是自己的功夫,並不簡單,心清淨即是離相,能執所執全是空的,對此理相信,而境界現前自己仍無把握。古來祖師大德深解義趣,自然可以轉境界,我們作不到,唯有常常讀誦大乘經典,念一遍即提高一次警覺,常常熏習,天天念即天天覺,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在行的方面,再加以持戒修福念佛,以此為入門,轉凡成聖並非今生作不到的事,要看行人之志願如何耳。

△涅槃梵語譯為圓寂,圓是圓滿,寂是寂滅,圓滿對真本而說,寂滅對妄本而說,所謂妄本即無始生死根本,凡夫迷而不覺,吃了大虧。涅槃亦有三種說法:(1)有餘涅槃、証得涅槃之後還有身體在,如佛在世時有已証阿羅漢而身體尚存在者屬之,涅槃是不生不滅義,証得之後,身仍在人間。(2)無餘涅槃、身體不要了,不要再到人間來了,可見是在活著的時候証得的,不但涅槃如此,往生亦如此。(3)性淨涅槃、即本來自性清淨之本體。

△依文字起觀照,佛的一切經典全是由真性理體中流露出來的,全屬般若,不懂般若即無法學大乘,觀照就是般若現前,真性菩提可能透露出來少分。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為自了,原為度眾生,方與彌陀本願相合,修淨土法門正為滿此大願,若僅僅念佛求生恐品位不高,不能滿願。

△眾生心淨則見佛,佛無時無處不現身,聞法亦如是,如以清淨心看經,其義如泉湧,見解行持不同於世俗,一動感情即起障礙,如想得自在,無其他路可走,只有時時刻刻保持清淨心,此是過來人的經驗談。

△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有何意義,如僅為了衣食利祿,則人生毫無價值可言,爭名奪利必須心毒手辣,造諸眾罪,來生更受苦報,人無智慧必走此路。貪心斷了即了生死,依金剛經說身命尚可布施,還貪什麼?自殺的人太可惜,既然自己生命都不要,為何不犧牲一切為眾生作點事,把這一生的精神體力供獻給社會國家,服務人群,先從身見上轉,轉為妙觀察智,一切萬法如夢幻泡影,得無歡喜心,失無婉惜心,無得失之心,即了生死,無得失之心即大自在,現在就幹,即與佛菩薩一樣。

△菩薩自度度他,自他平等,不如此修與本性不相應,正覺是覺悟覺察絕對正確,凡夫迷而不覺,小乘羅漢及辟支佛均為正覺,以正法自覺謂之正覺,小乘人不平等,自度而不發心度人,是被動的度生,不求他、他不度,菩薩為不請之友,度生本來不易,眾生不肯接受還要找麻煩。大乘佛法開頭難,從初發心到初住難走,初住以上的境界,愈走愈容易,小乘則反是,以念佛法門而言,得到理一心不亂可以到圓初住以上境界,平常把人我是非利害丟的乾乾淨淨,即能得一心,如仍然有人我是非,不但理一心得不到,事一心也得不到。

△功是修行的功夫,德是本性的德能,功是戒定,德是智慧,三世諸佛的教法即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梁武帝以國家財力蓋四百八十所寺廟,度數十萬出家人,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修功是斷煩惱塵沙無明,德是本性中之智慧現前,能了生死出三界証菩提的是功德,功德內包括福德,福德內無功德,福中無慧,慧中有福,修福如不著相即是功德,有為是福德,無為是功德。

△一門深入有三四年功夫即可成就,每部經論均有其深奧的道理,趣味無窮,其他法門亦應了解,不博不能深入,但用力須專,這一身道業如有成就,這一生才不空過。佛法重學,學以求解,解後能行,佛法與世間學問不同是在行,必須行解相應,才算是功夫,行有行的綱領,有的學佛數十年,性格習氣絲毫未變,每天也念佛也拜佛,而貪瞋痴絲毫沒有放下,遇到煩惱即發脾氣,佛法的利益得不到,學佛要掌握「信心清淨」為綱領,世間事樣樣清楚,魔法不染正法亦不染,才是真正佛弟子,信心清淨則生實相,見實相即是見性,見性即見佛。所以學佛不在外表亦不在形式。

△四悉檀:(1)世界悉檀。眾生心裏喜歡什麼就給他什麼,令眾生生歡喜心,怨家對頭也要令其生歡喜心。(2)為人悉檀。隨時隨地令一切眾生生起善心,令其斷惡修善。(3)對治悉檀。對治眾生之煩惱,此須自己先有根底,故四宏誓願中之法門無量誓願學應先做到。(4)第一義悉檀。用種種善巧方便教導眾生修了義法。

△三寶分大小乘:(1)小乘三寶,丈六金身是佛寶,阿含經是法寶,四果羅漢是僧寶。(2)大乘三寶,圓滿報身毘盧遮那是佛寶,方等般若是法寶,三賢十聖是僧寶。

△學佛最好的條件是:(1)生在有佛法的地方,(2)家庭富足,(3)父母信佛,(4)端正相好,(5)有宿慧根,(6)一聞千悟,(7)志願堅固,(8)不染世法,(9)記憶力強。

△禪定、梵語禪那,譯為靜慮。禪定含有三義:(1)安住,眾生在三界六道受流轉之苦,有定才有安身立身之處。(2)引發,引發智慧神通,得定者有智慧與神通,佛菩薩之神通無量無邊,一切眾生個個具足,但沒有定功表現不出來。菩薩有五十二個等級是以定功為區別,禪定是修學佛法的總樞紐。

△念僧:僧是出家人,沒有證到果位的是凡夫僧,證到果位的是聖賢僧。念僧是想念他們,想他們就要學他們,修行要有榜樣,常念諸大菩薩就要學諸菩薩的行為,以菩薩作模範。

△大乘佛法是處在五欲六塵之中而不染,與眾生同事(四攝法之一)而隨時隨地提高警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厭三界六道。

△大智慧人得無分別智,了達世間的真相,如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心,世界上萬事萬法不外色與心,即物質與精神,物質是空的,精神更是空的。

△怎樣成就真見,必須將有見無見均去掉,有見是凡夫,無見是二乘,有所取都是錯的,不著不取是解脫,事事清清楚楚,事事不分別,阿賴耶識就不落印象,無印象就沒有三世果報,我們學菩薩學不到家、學少分亦好,看不破、看淡一點也好。

△現在人心散亂不易成就,應以性之所近,研究一部經典,幸勿貪多,研經的標準最低限度要講十遍,講一遍比看十遍還有用,利根者一經通,一切經通。

△離所知障離煩惱障,才能自利利他得到真正的解脫,凡夫二障絲毫未離,自己度不了,焉能度人,自度尚比較容易,言及度他對剛強難化眾生要有極端忍耐心,絕無休息,不疲不厭,所以大乘經典對小乘人不契機,若無菩薩種性,決不能接受大乘教義與聽大乘佛法。

△出世間法亦不能執著,佛無定法,醫生治病沒有一定的藥方,看病下藥,佛是醫治眾生病的,病好了即不必再吃藥了。凡夫著有,二乘著空,凡夫著生死,二乘著涅槃,均非究竟。

△不論修何種法門,戒定慧是基礙,不能得定,縱得慧亦是狂慧,定中無慧亦是邪定。

△修行即有境界,託境起修,才有下手處。金剛經說不住六塵,而彌陀經全說極樂世界之六塵,看似相反,其實不然。凡夫起心動念不離六塵,念佛法門在改變眾生之心,脫離五濁惡世之六塵即不著有,觀想極樂世界之六塵即不著空,佛法治心重在轉變心理狀態,使眾生轉向佛境之六塵,即可脫離世間之六塵,二邊不著之下手方法在此。

△學佛的因緣若未成熟,先勸他研究經典,俟其道理了解,自然能發心,實際上未必能得到受用,歸依才能得到受用,歸依是起碼的修行。歸是回頭義,未歸依前心向外面,六根趣向於六塵,六塵屬邪外,要反邪歸正。依是依靠,一切法中佛法是正,歸正之後身口意一切造作念頭都要依靠佛的教訓。今日作一件事想想佛會許可否?此係修行的起點,是永離生死超凡入聖的菩提大道。

△六道中以地獄眾生最苦,地藏菩薩尚在地獄中度脫眾生,何況其餘道,欲想成佛必先度眾生,要了解眾生的心理與行為,同時亦應先修自己的心與行,如捨棄自己的心行不修而專在經教研究,無有是處。

△經云:「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讀此文後即知聞佛名號甚為希有難得,地獄是最苦的,情願在地獄受苦,為了聞佛名號,如不聞佛名,即受無量樂也不接受,可見佛的名號比無量樂還要寶貴,因為聞佛名號可以了生死出輪迴。

△經中常有受持二字,受是領納,是能領會經義而得受用者,比解更進一層,持是拳拳服膺一刻不放鬆之意,比受字又進一層。

△度眾生只要使其聞一聲佛號即已令其種下一個種子,將來因緣成熟會進入佛門。

△一合相是一個假相,身體為四大五蘊集合而成的一個一合相,不是真相,眾緣和合而無自性,離諸和合相是名無上覺。

△圓者、圓滿周備,無欠無餘。覺者、虛明靈照,絕思絕慮,無有分別。圓覺著、即吾人現前一念之心性,此心為眾生所本具,但以妄想煩惱蓋覆,迷而不覺,故曰眾生,眾生若能一心清淨,一塵不染,覺照本性,則與佛無異,蓋佛者覺也,一念覺一念是佛,念念覺念念是佛。

△念就是妄想,時刻不停,眾生從無始以來就是如此,只能將他轉換過來歸到淨念上,久久自然歸於無念,用功必須修至無念才能證性,方為究竟。

△止是禪定,觀是般若,修止必須同時修觀。若是一心專修禪定,修久了,不會馬上得到智慧,行者心理漸漸的消沉下去,容易打瞌睡,起了懈怠心,什麼都不肯作,消極而不行善法,如此則失自利。其次修止修得好亦限於獨善其身的地步,因而遠離大悲,不度眾生,亦失利他。故馬鳴菩薩說:「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沉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佛的心不動,佛在九法界中隨類化身,變化一切眾生而心得自在。以世間法說,作大事的人肚量大、有涵養,若是性情暴燥,遇到一點小的不如意事即發脾氣,是福薄之相,亦是短命之相,遇到這種人應當原諒他。

△佛所說各種法門均為成佛之道,法法平等無有高下,看那一種對我們的根機,合乎根性者良,同時參學幾種法門是可以的,但修行必須一門深入,不能改變,不能動搖。如同時修兩個法門,等於腳踏兩隻船,危險殊甚,無法到達彼岸。

△念根者念玆在玆,念念現前之謂。修淨土人對淨土三經所述境界念念不忘,心對於淨土非常熟悉,放下萬緣,六字洪名念玆在玆,才能得到一心不亂。

△佛法的綱領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前兩句是世間法,後兩句是出世間法,心裏沒有壞的念既只能說是善,心中沒有念頭,意才淨。淨是一切無著,心中不動念頭就生智慧。佛開示我們不要著言語文字相,聽而無聽,無聽而聽,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佛說法四十九年,佛經傳入中國的尚不及梵文佛典之一半,卷帙浩繁,佛自己說沒有說了一個字,經云:「意淨光明者,所行無染著。」即此意也。

△要想度一切眾生,還會對眾生生瞋恚心嗎?學佛不是僅僅在講堂上聽講經說法,在佛堂裏念佛禮拜而已,學佛是入世的,要在三界六道度眾生,在五欲六塵之中,隨緣不變,一塵不染,這種地方才是我們修學的道場。

△經云:「不動離二邊」。不動是正念,正念即無念,是大菩薩的境界,凡夫應當把標準降低。把念頭安住在佛法上總比安住在世法上強的多。空有二邊均非中道,凡夫著有,出不了三界六道,小乘著涅槃偏於空,過猶不及,念一聲阿彌陀佛,既不著三界六道,亦不著涅槃,是大乘的境界。

△九法界眾生謂之眾生,世間或稱有情世間,世間有為之法其含義有四:

1)生——無而忽有。—如父母之生育子女,本來無有,忽而生育。

2)住——有而暫住。—人生下來活在世上數十年,是暫時的住在世間。

3)異——前後變易。—由初生到衰老,歷數十年,隨時變易,無有停頓。

4)滅——有後歸無。—最後歸於死亡消滅。

所以起信論上說:「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

△每人都有一個過去,東奔西走,過了數十年,回想一下,恍然如夢,現在的事事物物似乎是真有的,但這些事事物物終久會變壞也是無常的,而且剎那發生變化,迅如電光,一閃即滅,未來的境界,想象是錦繡前程,似乎能得到實際的東西,然而猶如煙雲,捉摸不定,所以起信論上說:「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始,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浮雲,忽爾而起。」

△凡是血肉之身均不乾淨,小乘佛教有九不淨觀之說,即以選世界小姐而言,各國佳麗均係代表人物,真有沉魚落雁之容,然而除去一張表皮外,身內只有血肉筋骨,污穢充滿,死後不到三天即惡臭充鼻,所以起信論說:「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正念是無念,有念就不正,念佛念到無念而念是實相念佛,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此淨念即正念,才是入於如來的大涅槃道。

△經云:「一切眾生有生滅」,生滅有二義:(1)剎那生滅:隨時都在變化,現在講經一小時半,聽經前的我與聽經後的我就不一樣。(2)一期生滅:如人之一生,由生出經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至衰老而死。

△佛在經中常常說,貪愛是根本煩惱,形容愛欲如人落海,不易逃出,有五種障礙:(1)水深:形容貪愛無厭,沒有止境。(2)波浪大:形容流轉生死,六道輪迴。(3)一片漆黑:形容無明煩惱。遮障光明。(4)有大魚吃人:形容陷入網罟,無法掙脫。(5)心中著急:形容患得患失,憂悲苦惱。

△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為什麼要貪著五欲?就是放逸,放逸是隨便、馬虎、無所謂、不認真、不在乎。不放逸必然精進,守身如執玉,全部精神貫注。不明五欲之真相而貪著,將受無窮的痛苦。故必須奉行佛教常常攝心,即能自淨其意。故經云:「世間放逸著五欲,不實分別受眾苦,奉行佛教常攝心,誓度於斯是其行。」

△佛對凡夫宣揚佛法,便能嚐到一點法味而已,因凡夫煩惱太重,業障太深,尤其一生的壽命太短,縱然能活到一百歲,也斷不了多生習氣,何況塵沙惑。佛到娑婆世界不過是來招生的,極樂世界才是正式的學校。華嚴經到最後普賢十大願王還是導歸極樂,所以學佛不能不重視修淨土法門。

△把布施放在六度的第一位頗有深義,想入佛的境界、想了生死、必須行布施。六度圓滿就成佛,沒有一點貪心、布施度就圓滿了。經云:「歇即菩提。」難在歇字,內心裏沒有一點妄念,於世無求,與人無爭,人家要佔便宜,我們就認吃虧,只要有人同我爭,我就趕快讓,在世界上無所求,活一天就為佛作一天工作,對外不攀緣,對於生死都沒有留戀,能作到這樣,身心就得到大自在。

△信根發生力量,深信諦理,轉更增長。(1)疑惑不能動搖,例如現在禪與密都很流行,我們可以不要三心二意,還是老實念佛。(2)信心堅固,一切邪魔外道不能擾亂,一切障礙病苦均能遠離,換言之,如受魔外之侵害,還是信心不夠堅強。(3)信心能破煩惱,一切見思無明塵沙均能破之,內不為煩惱所動,外不為魔外所侵,以這種精神修淨土法門必能往生。

△言信根者,五根中以信為主,佛所說世出世法、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因果報應、六道輪迴、種種法門,我們要深信不疑。例如因果報應一項,如不相信,不但往生無望,且將墮於三惡道。

△禪定不是很容易修的,必須要有很高的智慧,有人在初學佛時對禪宗很有興趣,老修行人開示說,你若有惠能的智慧才可以學禪,必須一聞千悟才有資格。世間禪可以修到非想非非想天,八萬大劫之後還要墮落下來,爬的高,摔的重,一下子到了阿鼻地獄,何以故,他自己以為證入涅槃入佛境界,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犯大妄語,其罪還小,而以他的錯誤知見教化眾生,誤人子弟引人入於不究竟的地位,出不了三界,其罪甚大。

△修淨土法門欲求一心不亂必須修定,行住坐臥均在定中是楞嚴大定,沒有出定入定,比一般禪定又高一層。

△精進與苦行不同,世間外道重視修苦行者甚多,佛弟子見了也很羨慕,出家人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外道比此更苦,僅修苦行並非究竟之道,成不了正果,用第六意識修,頂多修到羅漢也很不容易,大多數都修到魔王外道,故必須要正精進,不修無益的苦行。

△邪命有五種:(1)無道作有道,(2)誇耀自己的功德,貪求名聞利養,(3)迎合信徒心理,違背經教,占卜吉凶,(4)高聲顯威,希求人之恭敬,(5)述說某某供養若干,希求他人仿效。此五種均謂之邪命,果能斷盡希求名聞利養之心,則此五種均不存在。蓮池大師與同修拜山,參訪某一大德,叩請開示。大德曰:你弘法利生不要為了名聞利養,大眾聽了下山回去之後,都在暗笑說這一兩句普通開示誰不會講,何勞我們千里拜山,咸表失望,而蓮池聞後,至誠接受,終身信守不渝,後來成為一代祖師。

△我們為什麼要生到這個世界來,佛說我們來是受果報的,因為多生來所造的業必須要受果報,因業而來,不得不來。還有一種人到這個世界中是為了教化眾生而來,所以這個世界如同一個大監獄,裏面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犯人,一種是管獄的教導師。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部份 第2頁:第二部份
第3頁:第三部份 第4頁:第四部份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