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談心接心(1992) -- 星雲日記19 星雲法師著

談心接心(1992) -- 星雲日記19 星雲法師著

心想事成 1992/9/16~1999/9/30

[日期:2011-02-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九月 十六日  星期三

將搭乘中午十時五十五分的飛機轉往紐約,利用早餐時間,和依宏及滿宜講話,在信眾熱心的支持下,多倫多佛光寺的興建,將可望於年底或明年春天破土開工。尤 其滿宜表示,既然常住將多倫多的弘法工作交給他們,他們自然就要負起責任,依信眾的需要和常住的理想,一定會把佛光寺建起來,關於經費方面,請我寬心,他 們會有辦法。

滿宜是今年五月才在西來寺受完三壇大戒的弟子,出家歷史頗短,與常住就能如此印心,講出這麼有擔當的話,實在讓人欣慰!

「見義則為,鋤其德色;
 當仁不讓,養此心苗。」

下午三時十分,飛機抵紐約拉加第亞機場(Fiorellola Guardia Airport),才出海關,就看到慧開、依筏、依日,及將前往巴西如來寺就任的應屆結業學生道容等人在等候,雖然前後出入紐約有四、五次,但其市容及地理的南北方向仍很模糊,每次在車上依筏、依日、慧開都會輪流向我介紹「紐約」--

◎位於北大西洋航線之衝要,成為最大都市,共有衛星城六十多座,為美國交通樞紐和工業金融中心。

◎紐約擁有的摩天大樓數目之多及地位之重要,全世界的任何城市都趕不上,六十年代世界上超過五十層樓的建築,近半數都在紐約。也因為如此,古老的建築常被拆掉,而蓋上新大樓,故紐約擁有較少具歷史重要性的古老建築。

◎紐約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猶太人的城市。

◎紐約有兩百多座博物館,適合不同階層品味及收藏嗜好者;也有四百多家藝廊,是畫家、雕刻家、交易商及收藏家薈萃之地,更是音樂及文學出版中心。

◎別於東京、倫敦、巴黎及北京,是個不夜城,任何時間都有公車及地下鐵行駛。也是由各地移民組成的城市。

◎報紙以二十四種語文發行,有很多是少數民族的語文。

◎各街道皆有其特徵,如︰廣告街是指麥迪遜大道,金融街是指華爾街,戲劇街是指百老匯,流行資訊街是指第七大道,購物理想所在是第五大道。

◎紐約市內有︰

1.聯合國(United Nation)建於一九五二年,有各國贈送的禮物陳列於大廈中。

2.自由女神像,是慶祝美國建國百年由法國巴托迪(Frede eric Auguste Bartholdi)贈給美國的禮物,一八八六年傲立於紐約港。

3.第五大道(Fifth Avenue),為紐約最繁華的大道,帝國大廈、洛克菲勒中心、聖派屈克大教堂、川普商場、第凡內珠寶中心……等都在這條街上。

4.百老匯(Broadway),有三十多所劇院,為紐約戲劇、文化的代名詞(每一家劇院,長年均只演出某一劇碼。)

5.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是美國文人、藝術家、思想家的聚集所。

今天安單在紐約講堂,晚餐由依教親自下廚,煮了羅漢菜湯、百頁、青菜……還有蕃茄麵,大家都吃得很舒服,是純粹的佛光山味道,雖然對吃的東西,大家並不講究,但在外旅行,如果能吃到可口的飯菜,實在有助於體力的恢復!

慧開在天普、依筏在耶魯,分別向我報告他們著手博士論文的進度。「人生苦短,該做的事情就要及時付諸行動。」這是我一貫的做事方針,對他們的學位寄以期望!

依日、依教也針對將重建的紐約講堂,提出他們的計畫和看法。正待整修中的紐約講堂,是一棟五層樓高的倉庫型建築物,依講堂的需要,有部分必須要整修、重新 隔局、裝潢……將是一座非常理想的弘法道場。初步預計,希望能在明年二、三月間,整修裝潢完畢,並舉行落成典禮……

佛世時,佛陀常勉弟子,不要聚集一處,要能分散,每個人找個方向去弘揚佛法;晉時道安大師,也常將門徒遣散四方去傳法。我有個願心,只要是沒有佛法的地 方,我都要撒遍菩提種子!不過這個心願,也要徒眾來幫我成就,「法水常流五大洲」不是口號,而是要徒眾的腳步,一個接一個的亦步亦趨的去實現。


■九月 十七日  星期四

因慈容、永均、覺幻等人尚未到過鹿野苑(西來大學本部校區),今早九時,特請人開車,帶他們去巡禮一番。

和慈莊、慈惠、慧開、依筏、依日、永楷等人坐在客廳,泡了一壺茶,天南地北的各說各話,要他們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在國外弘法,要先了解當地的民族性、社會性、文化背景和人們所關心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缺少的是什麼?什麼模式的弘傳方式才能為對方接受?對這些問題都要有全盤的了解與應對方針,始能事半功倍。

◎人要有志,凡事要看遠一點,不要只看目前。一件事情的成就,切實的行動佔十分之八,故「想」不能把事情做好,須腳踏實地才能將事情圓滿。

◎不管走到那裏,信眾都會要求佛光山能有法師在當地駐錫弘法,然現在的弘法人才難得,因為一個傳教人士本身必須要具備會說法、通人情、懂英文、能法務、肯發心、有威儀,甚至要具備國際性格、社會性格,因此如何加強這種人才的訓練,是從事僧伽教育者必須注意的。

◎信徒需要的是佛法滋潤,一句佛法、一句好話比金錢都重要,法布施要如甘露,才能遍灑。

◎如何調整自己去配合常住的需要,是身為佛光人必須奉行的原則,讀書、工作、參學、弘法、修持、雲遊,皆應以教團的需要為需要。不可光看到自己,沒有看到 世界;不可光看到自己,沒有看到佛教;不可光看到自己,沒有看到常住。我們要先看到世界後,才看到自己;先看到佛教後,才看到自己;先看到常住後,才看到 自己。

《說苑》上說,為君有為君之道,為臣有為臣之道,依荀子言,為人臣者有四種--

一、態臣︰對內不能使全國國民一心一德,對外不能抵禦外侮,人民不尊敬他,外國不信任他,但是他能巧言機變獲取君主的寵信。

二、纂臣︰對上不忠心君主,對下能討好人民,得到人民稱讚,他可以不管道義是非,只濫交小人邪僻來包圍君主以達到他自私自利的目的。

三、功臣︰對內能使全國人民一心一德,對外能抵禦外侮,人民擁護他,官吏信任他,對上能忠於君主,對下能嘉惠人民。

四、聖臣︰對上能以道事君,以道尊君,對下能以道愛民,以道惠民。平時,人民順從他的政令教化,如影隨形,遇有急難,其措施人民都能毫無疑問的響應,其制度法令也能因時、因地、因人而制宜,不拘泥於一邊,因此大小政事,他都能有原則可守,則稱聖臣。

依此,讓我聯想到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丈夫有三等--

上等丈夫︰回家幫助料理家務。
中等丈夫︰喝茶看報讚美太太。
下等丈夫︰氣勢凌人嫌東嫌西。

太太有三等--

上等太太︰治家整潔賢惠有德。
中等太太︰慰問丈夫讚美辛勞。
下等太太︰嘮叨不休刻薄自私。

兒女有三等--

上等兒女︰孝敬長上敬業有禮。
中等兒女︰供親所需知所進取。
下等兒女︰一生無成遊閒疏懶。

朋友有三等--

上等朋友︰推衣解食患難扶持。
中等朋友︰同甘共苦互助互勉。
下等朋友︰利用友誼非法行事。

同事有三等--

上等同事︰尊敬友愛推重其能。
中等同事︰合作無間互信互助。
下等同事︰興風作浪破壞好事。

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可以擁有多重的角色,是父母的子女,是子女的父母,是先生的太太,是朋友的同事……,要把自己設定在那一等層次,端看自己要做那一等人?

晚,九時三十分搭機往巴西聖保羅,慈莊因在紐約還有事情,故留下來處理,等我們行程到歐洲時,他再趕過去會合。

臨上飛機時,依日塞了兩份《中央日報》給我,讓我在機上看。其實報上有很多好文章是值得大家讀的,只是平時太忙總是把標題匆匆一瞥就過去了。如果一個人能在一天內仔細閱讀幾份報紙,一年中所得到的常識比大部分人在他們龐大的書室內所學到的多。


■九月 十八日  星期五

從紐約到巴西,機程有十一個多小時,預計今晨八時四十五分抵聖保羅,所以昨晚一上飛機後改了兩篇文稿,就熄燈休息,因到聖保羅後,有一連串的行程,養好精神很重要!

清晨四時,飛機降落在波多黎各機場,據空服人員的解釋是飛機要加油,窗外漆黑一片,空氣中夾雜著陣陣寒意,機上有很多旅客都起身加毛毯或喝熱咖啡,永楷也 頻頻向服務人員詢問飛機起飛的正確時間。過了一個多小時,由播音中得知,飛機油箱的油雖然加滿了,但警示燈卻不亮,為安全起見必須要換修,因波多黎各沒有 這一方面的零件,往巴西方向飛又怕有安全之虞,故飛機只好又往回飛回美國,於今天上午八時,降落在美國邁阿密(Miami)機場。

如果按照原來的行程,我將於今天上午八時四十五分抵聖保羅,下午三時,由國際佛光會巴西協會主辦,聖保羅大學協辦,在聖保羅大學有一場佛學講座;晚上八 時,由天主堂及國際佛光會巴西協會聯合主辦,在聖保羅天主堂與天主教神父共同主持祈福法會。然飛機如此一耽誤,這兩場活動勢必不能成行,心中非常著急。在 機場打電話到如來寺及聖保羅天主堂、聖保羅大學,想跟大家說明情況,不知是線路關係還是大家都到現場忙去了?電話一直沒有接通,只好又打回紐約講堂給慈莊 法師,請他代為轉告飛機延誤的事情,前後折騰了近兩個小時,十時三十分憑著登機證在機場的餐廳吃了早餐──牛奶、麵包。

十一時四十分由邁阿密機場轉機,重新換機再飛巴西聖保羅,我一生非常守時,只要承諾的事,從不食言,今天巴西的兩場活動未能及時趕上,雖是意外事故,但內心不無遺憾。想主辦的工作人員必定心中焦急,但在我內心的著急程度並不亞於他們啊!

巴西(Brazil)面積有八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是一五○○年葡萄牙人Pedro Al Vares糺Cabral在第二次往印度的航海途中發現的,當時被命名為「真的十字架之地」,後來以當地著名的蘇木(Brazil Wood)為國名,故巴西以葡萄牙語為國語。

巴西民族是一個混血的民族,也是一個幾乎沒有人種歧視的國家,早期是巴西的先住民印地安人和葡萄牙人混血,之後加入黑人血統,接著義大利、德國、波蘭、南斯拉夫、阿拉伯和日本相繼來此和當地人通婚。

中國移民到巴西最早的已有一百八十年歷史,約於清嘉慶十六、七年(一八一一、二)時,廣東籍的茶工陸續來此,但其後裔現已不會說中國話,偶爾只會說一些簡 單的廣東話,散布在巴西各州,大多從事餐廳、角仔店的吃食生意,統稱為廣東幫。中國第二代移民多數為江浙沿海一帶,一九五○年因中國內戰,而攜龐大的資 金、專業技術和機器,從上海大量移民巴西,在此從事紡織、麵粉、食品等事業,稱之為上海幫。一九六○年,許多台灣同胞坐船經日本到巴西,已有三十年歷史, 多數從事禮品店、旅遊業、百貨業等,較為擴散,生活富有,稱之為台灣幫。

巴西有百分之九十是天主教徒,性喜和平,愛好足球,每一個城鎮都市皆有足球場及數個球隊,是一個好運動的國家,球王「黑珍珠」比利的產生不是沒有原因的。

邁阿密和聖保羅時差一個小時,我們於當地時間晚上九時抵聖保羅機場,這一趟機程先後共飛了二十六個小時。

台灣駐聖保羅文化經濟辦事處處長周國瑞、祕書張龍吟、國際佛光會巴西佛光協會會長斯子林等人均在機場等候,並以快速通關方式,讓我們提早走出機場,大批信眾也在出境室幫忙我們拿行李。

說到行李,我們這一團除了自己的應用物品外,公家的共有二十六箱,都是佛光會的資料,每天上下飛機,都做行李的苦力,感謝信徒幫助,聽說現在還剩十二箱。

在回如來寺的路上,信眾爭相向我報告,由於我趕不及如期在下午三時到聖保羅大學講演,權宜之計由如來寺當家覺誠代我上台開示「佛教的真理是什麼」。觀眾聽後都稱讚不已,並表示︰「徒弟都說得這麼好,其師父就更不用說了!」

雖已是深夜十一時多了,如來寺的信眾還為我們準備了清粥小菜。並圍著我們問長問短,除佛光協會會長斯子林、副會長張勝凱外,還有斯碧瑤、林進男、劉連珠、 劉學琳、葉榮陞、葉張瑞蘭、洪慈和、洪呂麗月、謝采芳、安賴明珠、黃敏、劉學德……等人,看大家這麼熱忱,我也向大家介紹此次與我同行的慈惠,慈容、慧 軍、永楷等人,並向大家說道,為感謝大家對如來寺的護持,今天隨行的這些法師,如果你們喜歡誰,就可以請他留下來。

副會長張勝凱毫不遲疑地說道︰「我們選大師留下來!」全體一致鼓掌。

二十六個小時在飛機上緊繃的肌肉,在躺到床上的剎那才感覺鬆弛的美妙!


■九月 十九日  星期六

以前總認為台灣的民眾很保守,但事實上我在世界各處弘法,走過的每個地方都有台灣的移民。三十多年前,就有信眾請我到巴西弘法,或許是因緣尚未成熟,那時 巴西在那裏我都不知道。後來,約十年前,也有人請我在巴西建寺,如善、普獻法師就請過我,當時一方面我正在籌建洛杉磯西來寺而無暇;一方面也因我沒有這一 方面的資訊,總以為巴西就類似亞馬遜河的蠻荒地帶,昨晚我們飛機在下降時,從上面往下看,整個聖保羅市就像是一塊鑽石田,璀璨亮麗,晶瑩剔透,這一塊璞玉 在十年後的今天,已有兩次因緣接觸,有緣、無緣實在是只有那麼一線之隔。

聖保羅(Sao Paulo)位於巴西南部,為南美洲最大城市,拉丁美洲最大工業區。聖保羅因地居南回歸線上,但其海拔高度及日照時間長,故使得城市的溫度平均為攝氏十九 度。有寬闊綠樹成蔭的街道、二十至三十五層樓高的大廈群。除美國加州洛杉磯外,聖保羅是世界上中小型汽車較多的城市。聖保羅大學為醫學研究的重要中心,有 二百多個醫療機構。

上午九時,和巴西佛光協會的理事們前往巡視如來寺新購進二十多公頃的寺院建地。大家站在空曠的地上,依自己的想像,「比手劃腳」的,這裏是大殿、那裏是藏 經樓、會議室……,談得好開心,彷彿如來寺的模型就在眼前似的,自古以來,偉大的宗教物,不是王朝的作品,就是群眾的力量所成,凡宗教物,其壽命比任何都 久長。

下午二時,在巴西佛光協會所在地和會員幹部們舉行座談,巴西佛光協會目前的會址是最近才承購下來的,為了趕上今天座談會使用,信眾和會員們已前前後後的打 掃、清洗、粉刷……忙了一個多月了!由於此處附設的庭院很寬廣,正有計畫的要加以利用,如安排有六個網球場,另外還有排球、籃球、中華學校、俱樂部、掛單 寮等,聖保羅網球團體為了想利用協會的網球場,全體三百多名球員皆加入佛光協會為會員,巴西佛光協會在聖保羅是一頗具水準的社團。

座談時,有會員問道︰處事的原則?我告訴大家,今日社會講究的是群我關係,人有煩惱時,有時是來自人事環境壓力、有時是自己無明所致、有時是自己胡思亂 想……故人與人間難免就有人難做、做人難、難做人的感嘆,「人事」是一門很大的藝術,瞋拳不打笑臉人,微笑是室內的陽光,依此待人處事,就不失原則。

還有人問︰「天堂地獄在那裏?」「如何知道因果輪迴?」「過午不食的來源?」「如何面對外遇問題?」……聖保羅大學東方語言系系主任貝帝‧帝尼(Beatriz Diniz)、教授達西‧帝尼(Daicy Diniz)、依卡‧瓦居利亞‧帝尼(Elga Valguiria R. Diniz)和楊宗元,也出席了座談會,並私下和我談到有關僧伽教育的看法。

巴西佛光協會副會長張勝凱居士提議,世界環保的高峰會議都選擇在巴西召開,他爭取國際佛光會會員大會,也能在巴西召開一次,此建議非常美善,值得考慮。

座談會結束前,隨緣的主持了五十多名信眾的皈依,觀禮者有一百多人。

晚,六時由如來寺出發前往機場,斯子林會長專程陪我們同行,搭八時的巴西航空公司班機抵巴西與巴拉圭的邊境──福市。

中華民國駐巴拉圭東方市總領事張洪源、副領事黃國榮和中華會館理監事及僑胞百餘人接機,我們一行十多名,每兩人就有一輛專車及一位接待員陪同,在警車的前導下十多輛迎賓車開往伊瓜蘇瀑布前的瀑布旅館(Rede Tropical De Hotles)安單。

接待我的單位對我非常禮遇,為我準備的房間也屬總統套房,從房內一本厚厚的簽名簿上,可以知道曾住過這個房間的,皆是世界各地名人顯貴,如︰丹麥王子 Joachim、英國黛安娜王妃、日本大使宗山厚、日本皇子憲仁、皇后久子、巴拉圭特使郭宗清、駐巴西大使胡光泰、駐烏拉圭及巴拉圭軍事武官丁大山、前總 統嚴家涂先生……

我何德何能也能擁有這種福報?只不過是仗佛光明吧!故我常訓誡弟子,對我噓寒問暖、獻花奉果的,我並不感動,但如果對信徒好,協助信徒的需要,我則會很感謝,原因無它,只是要在眾生身上求福報而已!


■九月 二十日  星期日

「太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閒;
 何必奔衝下山去,更添波浪在人間。」--白居易

介於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國國界間的伊瓜蘇瀑布,就在我們安單的旅館附近。上午六時,我和慧軍,從旅館出來,通過馬路,就沿著已築好的扶梯,隨著崖邊起 伏上下,如果尼加拉瓜瀑布是以雄壯、磅礡來形容的話;那伊瓜蘇瀑布就是俊秀、耐看,水勢高處飛濺而下時,就像是一團團棉球輕柔無力,但走到近處卻可以很明 顯的感受到瀑布下瀉的衝擊力(洪水期,瀑布可高達65~85公尺),震得腳底都會有回響,第一次跟瀑布如此接近的欣賞它,卻有種如幻如虛的感覺,好像是站 在立體的身歷聲銀幕前似的,近在咫尺的彩虹,七種色彩歷歷分明,幾乎是觸手可及。曾看過一幅畫,題名為「靜」--一隻小鳥棲在瀑布旁的樹枝上酣睡,那睡姿 之祥和,忍不住叫人多看幾眼。把自己的思緒靜下來,專心傾聽那潺潺流水聲,水中似乎有音樂︰如鳥啼聲的鳴叫。

伊瓜蘇瀑布的另一叫人嘖嘖稱奇的景觀,是一隻隻的燕子衝過水簾在崖壁築牠們的燕窩,好幾次看牠們正面的飛進瀑布內,都替牠們擔心萬一被水沖下來怎麼辦?靜 觀了將近十分鐘,見牠們那種「萬無一失」的飛行技術,才算安心,也不得不讚歎大自然的神奇。不管再怎麼惡劣的環境,為求生存總會有毅力可以克服的。

伊瓜蘇瀑布這麼大的人間資源,卻少有人欣賞,實在可惜!很想建議巴西當局應好好廣為宣傳同時善加利用,例如在此建一座大寺院叢林,否則實在是一種浪費。

回到旅館馬上招呼慈惠、慈容、永楷、依門等人,務必要前往觀賞,否則此次前來就白跑一趟福市了。

十時,在旅館的會議廳,與巴拉圭佛光協會的會員幹部們座談。

五十年前,雖然我年紀還小,就感覺到佛教只屬於寺院山林,與廣大信徒沒有直接關係,有的只是齋公齋婆的寄託和往生的一道手續而已,範圍太小了。後來我接觸 到日本佛教,感受到日本佛教很有社會性,普遍深入社會,寺廟的出家人只是一部分,大部分活動都是信徒的,故要將佛教由僧眾擴展到信眾,從山林發展到社會各 種層面,佛教才會有希望。故多少年來,我一直努力向政府爭取民間社團的成立,而有「中華佛光協會」的成立,進而有「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的設立。……人只 要生活在世上,地球不捨棄我們,我們就可以到處生存。尤其是出家人,要超脫自己,把自己付諸天地,付給一切眾生。愈是苦難的地方愈需要以佛教為中心為光 明。融和中華人的情感來發展佛光會,創辦社會事業來回饋世界所有國家和所有大眾,我們不是為名為利,故我們要以融和與歡喜,共同發展人類的和平與福祉。

中午十二時三十分,在警車人員的開導下,免驗證照的通過二巴邊境,巴西福市與巴拉圭東方市跟當地軍、政、警關係非常良好,這兩個城市交界處有一友誼橋稱為橋頭(Oriental),通過橋頭,我們就進入巴拉圭國境。

巴拉圭(Paraguay)有四十萬七千平方公里,是一個封鎖在南美洲大陸中央的小國,四周為巴西、阿根廷、玻利維亞所圍繞,巴拉圭和烏拉圭一樣,國名的 由來,都是取自國內主要河流的名字,「巴拉圭」即「巴拉河」之意。巴拉圭河自巴西高原向南流來,流貫境內中部,再向南流入巴拉那河,長二千四百公里,把巴 拉圭分為東、西兩部分,使得巴拉圭人分為東部人和西部人。

巴拉圭最早的居民是瓜拉尼族的印地安人,一五三七年被西班牙人馬提尼茲征服,一八一一年宣布獨立。百分之九十為瓜拉尼族和西班牙族的混血種。

我們一行人在巴拉圭的中華會館下車,門口已有五百多名僑胞在歡迎我們。餐後,即在中華會館的二樓活動中心,主持國際佛光會巴拉圭協會的成立大會,並分別授證給──

會長︰紀文祥。

副會長︰李雲中、連元章。

祕書︰陳慧淨。

理事︰郭文琦、張貴騰、吳玉章、洪裕豐、吳濟蒼、蘭黃愛、蕭永文、徐瑞總、周鴻蘭、林國章、連文洲。

監事︰洪裕榮、黃淑媛。

並在會中宣讀因事不能前來參加成立大會的中華民國駐巴拉圭大使郭宗清先生的賀電。

東方寺總領館張洪源總領事和會長紀文祥先生,在大會中分別致詞,同聲讚揚佛光會淨化人心的力量。

大會結束後,應巴西電視公司為移民錄製的節目中,接受記者訪問--

「佛教是什麼?」佛教是慈悲、和平、淨化身心、給人歡喜的宗教。

「對巴拉圭的民眾講一句話?」我這次到南美洲來,看到如此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的土地,尤其是巴西,真要好好珍惜這塊土地,環保是我們未來子子孫孫的資源,愛護它並重視它。

巴拉圭佛教青年會最近要出版刊物,請我為他們題字,我題的是「菩薩的心、青年的力」,在旁看到的信眾,也一個個要我替他們寫字,只好隨緣的「來者不拒」一張又一張,先後共寫了近六十張的毛筆字。

晚,七時三十分由巴拉圭的東方市出發,通過阿根廷和巴西的邊界(四十分鐘經過三個國家),進入阿根廷國境搭乘阿根廷國內班機往布宜諾斯艾利斯。


■九月 二十一日  星期一

昨晚十時三十分,飛機抵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機場,駐阿根廷我國代表王允昌夫婦、中觀寺的照定法師,以及先我們而到的巴西佛光協會副會長張勝凱夫婦及信眾多人都在機場接機。晚,在中觀寺安單。

阿根廷(Argentina)面積有二百七十多萬平方公里,為南美第二大國,土地、面積、人口,僅次於巴西。首都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是全國放射狀鐵路中心,為南半球第一大城。

承中觀寺照定法師的好意,上午十時,開車陪我們參觀布宜諾市區一周。今天是阿根廷的春節,所以全國上下放假一天,路上、車旁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青少年們要去郊遊。

阿根廷的民族性非常樂觀,只要碰到節日就放假不上班,而一年的假日有一百多天。

在市區附近有一處公墓城,外表或許受歐風的影響,塑有很多浮雕,像極了博物館,因洛杉磯西來寺正籌畫要建一座萬壽園,故特別繞進去參觀。

公墓城內的墳墓四周都是由大理石砌成的,一棟棟如公寓,每一戶人家(每一棟)都有好幾十層,人往生時,連同棺木,依序一層一層的排列放著,此地風俗習慣是 人逝世後,其屍體要用防腐劑保存,主要是要讓後代子孫,可以時常瞻仰長輩的慈容。在參觀時,看到其墓碑上刻的年代最早是一六四四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 史。有一墳外還用大理石雕著一婦女帶著幼小兒女,忍痛不捨的凝視丈夫的神情,栩栩如生,憂戚之情溢於言表。

阿根廷依憲法規定,總統必須是天主教徒,因為主教係經由國會呈請任命的。其醫療人才佔世界第三位,教育普及佔世界第五位。阿根廷在二十世紀時,已成為拉丁美洲最高度都市化的國家,就其血緣而言,是西半球歐化最深的國家。

走馬看花在布宜諾市區繞了一周,於中午十二時回到中觀寺,因今天是假日,寺內擠滿了信眾,有日本人、韓國人、台灣人、美國人、阿根廷人,最叫人訝異且欣喜者是當地的阿根廷信眾佔了三分之一以上。

下午二時,在中觀寺和信眾舉行座談會。世界上最珍貴的莫過於「光」,沒有光明,則人生日子並不好過。「光」有照耀、溫暖、成熟的作用,所以常把佛喻光,佛 的光明可以照破我們的愚蒙,可以溫暖我們的心田,可以成熟我們的道業。一個心中沒有光明(佛)的人,則人生會沒有意義。

世界上最不可少的是「水」,水有生長、滋潤、解渴等作用,人們常把法喻水,法水可以滋潤我們的心田,可以洗滌我們的罪業,可以增長我們的心智,使我們成為一個圓滿的人。

佛光朗朗,法水流長,在「佛光法水」裏,人生過得更踏實,更有意義!

◎「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是宗教,也是哲學。佛教是以人為本,非以神為主。佛教尊重人的人格,故人能成佛。依佛門的道理修持,則可以圓滿自己,更可以超越自己。

……

座談會結束時,應信眾的要求,為一百二十名發心皈依的信徒舉行皈依典禮,觀禮者把大殿擠得水洩不通。有很多信眾因未能及時趕來參加座談,一再要求晚上能再 有一次座談會,想一趟行程如此遙遠,實在很難知道下次是否還有機緣再碰在一起?既然信眾有所需要,我當然樂於滿大家的願。晚,七時三十分,和中觀寺的信徒 舉行第二梯次的座談會,參加的人並不少於前一梯次,有人笑稱旅居在布宜諾市的佛教徒,今天全聚集到中觀寺來了。

綜觀這次的座談,信徒最感興趣的還是「國際佛光會」的內容、主旨、目標,很用心的一一為大家解說「國際佛光會」的目的--

一、對個人好︰它是以會會友,藉聯誼來擴大自己。

二、對社會好︰以聯誼發揮愛心,淨化社會。

三、對國家好︰會員在自己國家要作光明善良的示範,以補法律之不足,並助人心之向上。

四、對世界好︰佛教以眾生平等的精神化戾氣而致祥和,有利於和平、環保、生態的維持。

駐阿根廷代表處王允昌代表及其夫人,對佛光會的成立理念深為相契,王夫人及信眾二十多人,當場表示有心要在阿根廷成立一個佛光協會,勉其先著手一些預備的工作,待一切就緒,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將派人前來主持說明會乃至成立大會。

我很高興國際佛光會的種子也能在阿根廷萌芽,自允在佛光會要正式成立時,定親自前來主持。

貧富的標準是在於你要多少,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而胸襟決定一個人的貧富,有容即能有餘,器小當然裝不下多少東西。

心胸豁達開朗的人,凡事看得高遠,不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心中狹隘的人,處處與人計較,所以往往成不了大器。


■九月 二十二日  星期二

清晨四時起床,早餐完畢,到大殿禮佛告假後,便驅車往機場,搭七時十五分的飛機往巴西的愉港(Porto Alegre)。

愉港,顧名思義就是愉快的港口,是巴西的第六大城。

一出巴西的海關,遠遠的就看到國際佛光會副會長林訓明先生和吳政道先生在等我們。今日在愉港的一切活動,都是由林訓明先生安排的。為了讓大家了解自己所處 的環境,其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對市容巡禮一番。我們一行人坐上中型巴士,由吳政道先生充當導遊,為我們介紹愉港。愉港的地理方位是在巴西的南方,南方的巴西 人對中國人很尊重,主要是因中國人很守法,每年巴西都會甄選模範十大企業家,中國人開的公司都會佔兩席。其氣候是四季分明型,說冷,馬上要加上衣服;說 熱,則一件衣服也不能增加。愉港一百二十萬人口中,以德國後裔及日本後裔的人數佔最多,故其市容比一般都市,要來得整齊、乾淨、有水準。有一幅非常熟悉的 畫面是,很多學生在大學的校門口排隊等著入學登記,蜿蜒的隊伍一排又一排的,繞了好幾條街,大家幾乎都是人手一冊的在埋頭閱讀,腳步隨著人群的移動才寸步 前進,只要是學生,不管在那個國度,排隊登記學校、選學校的命運似乎是相同的。

在愉港高爾夫鄉村俱樂部小憩,人手一杯果汁或咖啡,對愉港風和日麗的景色,頗為稱讚。中午,我們在吳政道先生府上用餐,一桌豐盛的佳餚,皆出自於吳夫人的 手藝,大家都對其稱讚有加!席間林訓明先生還跟我談了一些打坐的心得。餐後,在吳府的佛堂前,為吳先生全家舉行皈依典禮,林訓明先生也發心一齊參加。

下午一時四十分,應南大河州教育電台現場實況電視轉播(由觀眾直接打電話給主持人提出問題,再由我直接回答),觀眾發問的問題是︰佛教教義?佛教有何特色?佛教的真理?如何面對現實?如何才能當上大師?

記者請我跟巴西的民眾講幾句話,我說︰巴西的民族性非常善良,能夠和其他的國家友愛相處最令人欽佩,又有勤勞的美德,將來必定可以成為一個強國。

只見導播頻頻向主持人揮手示意,表示時間已到了,但是主持人的電話一直接不完……

可見巴西的民眾對佛教並不排斥,對那些打進電話,而我卻沒有時間回答問題的觀眾表示歉意,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和巴西的民眾面對面的坐下來座談。

下午四時三十分,抵愉港天主教大學(P.U.C.),代理校長 Prof. Iv Avelino Madalozzo絈和哲學系主任Prof. Udone Jos’e De Quapros Yireton Ifch 親自接待。在與哲學系兩百多名學生舉行座談時,特麻煩林訓明先生的英文祕書 Rose 小姐在旁為我翻譯葡語。雖然彼此的交談在語言上有所隔閡,但學生們的發問卻非常踴躍。如何去除業障?是否有永恆的生命?禪坐在佛教中的地位?佛教的真理是 從何體會出來的?……面對這群對佛教如此有理念的青年,好想多跟他們談一些,只是因時間關係,只能意猶未盡了!

晚,八時搭機回聖保羅。

十一時,在如來寺的小客廳裏,和慈惠、慈容、覺誠、覺聖……等多人,談到南美的弘法計畫。第一步要先學語言,佛光山近十年來,都注重於英文、日文、韓文的 語言訓練,致使佛法在日本、韓國、英美各地弘傳,語言上沒有障礙。可是在南美的此地,巴西、巴拉圭、阿根廷……若不會葡萄牙語或西班牙語,實在是寸步難 行,何況要傳法!故決定此行回佛光山後,將甄選三名學生到巴西大學學葡萄牙語,三位在阿根廷大學學西班牙語。希望發心到此就學的徒眾除本身具有學習的基本 條件外,還要有一份悲心,在南美這塊土地上好好栽培菩提佛種。


■九月 二十三日  星期三

前來南美洲已有五天了,五天來承國際佛光會副會長林訓明、巴西佛光協會會長斯子林、副會長張勝凱夫婦、《美洲華報》記者斯碧瑤、旅居巴拉圭的郭徐玉珠女 士、張慈和、吳政道……等多位佛光會員們跟前跟後的忙這忙那,常云「富貴學道難」,但是巴西的信眾有百分之九十是企業家,其學佛的虔誠心不亞於一般信徒。 今天下午將離開聖保羅往里約,中午先行到斯子林會長府上家庭普照,一時四十分,參觀了《美洲華報》的社址,並應社長之請,在其貴賓簽名冊上題了「資訊宣 流,廣被十方」。

二時三十分,前往已有二十五年歷史的聖保羅天主堂拜訪何彥昭、蕭金銘神父,並為十八日那天因飛機耽誤而沒有趕上和其共同主持「宗教聯合祈禱大會」表示遺憾,但願下一次有機會。

傍晚,四時搭巴西空中巴士往里約。

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簡稱里約,巴西前首都所在地,僅次於聖保羅,為第二大都市,人口有八百萬。里約位於南回歸線北部,是個濕熱城市,主要受大西洋熱帶氣流影 響,一年四季陽光普照,海灘戲水人潮不斷,二月(夏季)平均氣溫攝氏二十六度,七月平均氣溫為攝氏二十度。里約是由一塊在群山環繞下,沿著河谷排乾沼澤 水,挖掉丘陵部分海灣填土後的新生地發展起來的,故其景觀特色一邊是大海,一邊是熱帶林覆蓋的高聳花崗岩山脈。

里約傳統上一直是巴西的文化中心,雖已不再是首都,但在大眾傳播、教育和藝術方面的影響卻是世界性的,例如︰舉世聞名的嘉年華音樂會(森巴)和足球運動。

瓦利格(Varig)是巴西的主要航空公司,在里約及全國各地,每天都有飛航班次。里約和巴西所有城市及三十多個國家皆有直撥電話。為提高其文化水準,里 約的學校大都實行三班制,也有專為成人安排的特別課程。此外,里約還擁有世界上最有名的海灘──「里約之戀」,每年吸引了二百萬左右的觀光客,是屬於一個 度假的都市。

五時三十分走出里約機場,駐里約熱內盧台北商務中心主任侯平福先生、胡雲光、黃正雄和多位信眾都到機場接我們。在侯主任的陪同下,晚上八時在長龍飯店(Restaurante Chee Dragar)和旅居在里約當地的華僑們聚餐。

信眾表示,佛教第一次弘傳到巴西來是什麼時候並不確定,但一行有這麼多法師到里約來卻是第一次,他們非常珍惜這段佛緣,餐後紛紛表示要皈依,隨緣的為三十多名信眾主持皈依典禮,百餘位信眾皆在旁觀禮。

從大陸帶著佛教的信仰到台灣,從台灣又隨著移民將信仰帶到南美此地。人生一生辛苦,除了為求生活上的溫飽外,就是要積存財富給子孫。然事實上,大家飄洋過 海來此奮門,除了溫飽、財富外還有信仰的力量,在不忘初心的信念下,相信不管多麼艱苦,大家都能安住,故信仰的傳承是每位華人應具的傳統。

中國移民和日本移民最大的不同點,乃是日本移民到一個國家(就巴西而言),一定會慢慢的融入他們的生活,不止是表相上,而是立身奉行,開計程車、清道夫、 商店打雜……生活方式與習慣跟巴西人無異;移民在巴西的中國人,大都是做老閭,開公司、賣雜貨,不易融入到巴西社會,當然就不容易有歸屬感。

晚,安單在 Cop Acabana絈海灘旁的 Rio Otho Palace,雖已深夜,但窗外的海灘上仍散聚不少人群,遠處的煙火,一個接著一個,其興致並不因人少而降低,有感︰里約比紐約好,南美比北美好,聖保羅比芝加哥好,巴西與西方極樂世界一樣好!


■九月 二十四日  星期四

微曦才剛在天邊隱現,沙灘上就聚滿了來來往往晨跑的民眾,不管是快走、慢跑或健行,大家都跑得很認真,汗流浹背的,無視於清晨海灘的風光。有徒眾問我,晨跑是一種享受,應該是很輕鬆的,為什麼海灘上的民眾都跑得那麼認真、嚴肅?

南美實在是人間天堂,不曾有天災、地震、飢荒、乾旱、火山、水災……一切自然的災害似乎都不曾有過,如果佛陀是出生在南美洲而非印度,那今日佛教景觀就不 一樣了。舉凡世界上有文化的地方,必定有水有河流;有河流有水,就必定會帶來財富,如巴西靠海又有湖泊,造物者把一切優越的條件都給了南美洲,在富庶的環 境中財源不絕。佛教發源於印度,卻未帶給印度人民幸福,乃在於水。我先後曾到過印度六次,幾百里內都看不到一滴水,當然更找不到水源,想改善印度人民的生 活,必須要開鑿河流(如中國隋煬帝開運河),讓河流來普潤各地,印度就不會那麼乾燥,也可以種植生物……「水」是富庶的先決條件。

在侯平福主任的陪同下,上午乘齒輪火車,爬上七百公尺高的科爾科杜山(Corcouado),參觀三十八公尺高的基督耶穌像(俗稱基督山)。

中午,承侯主任好意,一行人在其官邸用午餐。

在里約民眾參選政治活動,是不准張貼標語、廣告或宣傳單的,候選人把自己的生平、經歷、政見都書寫在紅布條上,僱人拉著在大街小巷走,受僱者如果走累了, 就把紅布捲起來,跑回家休息,比一般的活動看板更輕便,這一點對里約政府而言是很自豪的──沒有視覺上的污染。也可以稱之為環保,且做得最理想。

巴西是個天主教的國家,到處都可以見到教堂,如果您注意看的話,市區的建築物都是以教堂為中心,然後再往四方發展的。

巴西政府比美國政府平等開放,就沙灘而言,在巴西海灘是國家的財產,在靠海灘的一定範圍內(屬公共場所)不准建房子;而美國常有「私人海灘」的警示牌,切割了海灘的完整性,也破壞了它的美感。

一五○二年,葡萄牙的航海者發現了里約的瓜拿巴拉灣(Guanabara B),並因此灣位於一條大河口上,故命名為里約熱內盧(River of January,意指一月之河),海灣西側由群山和海擠壓形成,故此地五百六十萬民眾將其稱之為「奇妙城市」(Cariocas),為最美麗的地方。現為巴西最重要海港。

此行是我第二次到南美洲來,一次比一次更喜歡這個環境。每到一處,都會有股「小住一陣」的想法,弟子常笑我說,沒有聽我說過不喜歡那個地方的,我確信我能 做到隨遇而安、隨喜而作、隨緣生活的方式,或許我天生就擁有地球人的性格吧!不管我走到世界上那個角落,對陌生的環境,都會有股親切感,好像那本來就是我 的地方。「享有」的觀念,擴展了我的生活領域,故我常感覺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晚,八時前往里約機場,預備搭乘十時五十五分的班機往倫敦,開始我另一段行程──英國、德國、瑞士、巴黎之行。

慈惠、慈容、永楷因國際佛光會及西來大學有事情等著他們處理,所以今晚將「脫」隊飛往美國洛杉磯。

黑夜易讓人起倦怠感,飛機或許是受其影響,竟慢了兩個多小時,於深夜十二時三十五分才起飛。古德云︰

「隨起隨住慣,隨雲越萬山;
 此身無罣礙,無機自往返。」


■九月 二十五日  星期五

在空中服務人員輕聲慢語的問候聲中,從他們手中接過一條熱騰騰的毛巾。

昨晚深夜十二時三十分,在巴西里約機場登機,飛行了十多個小時,於上午十時進入英國領空。落地後,迎接我們的則是一大片灰濛濛的雲霧,如飛絮般的撒滿天空,很自然的讓人聯想到英國冬季的大霧與倫敦是齊名的,所謂霧都倫敦一點不錯。

英國和里約時差四個小時,故飛抵倫敦時間是當地下午二時,慧海、依益、永有和前行由紐約來此會合的慈莊都在等機,當然還有國際佛光會英國倫敦佛光協會會長 倪世健、黃堅夫婦、孫兆賢夫婦、楊孔鑫夫婦、胡玉珍閤家等,每次看到機場有那麼多人迎送,我總覺不安,認為麻煩別人,浪費人力、時間,和我一向輕車簡從不 願增加他人麻煩的個性不符,當我向慧海「抱怨」不應該有這麼多人到機場時,在旁的信眾說道︰「我們知道大師不喜歡人多的排場,但我們今天是來接國際佛光會 的會長,是本著佛光會員信條『我們尊重會員大眾,來時歡迎去時相送。』」非常犀利的回話,但我說︰「你們應該知道,我已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大家 聽了哈哈大笑,我也只有在大家的笑聲中一一敘舊。

兩年前隨團到英國來時,倫敦給我的印象是︰倫敦本身就是一部英國的歷史,因為倫敦擁有古典與現代的美感,不愧是大英帝國的歷史文化與政治中心。新聞普及率 高居全球之冠,大約有一百三十五種日報和周刊,世界著名通訊網之一的「路透通訊社」(Reuters),創於一八五○年,對新聞廣播界貢獻很多。

倫敦是歐洲和美洲的航線中心,雖在北緯五十度以北,但因受到墨西哥暖流影響,遠比同緯度地方的氣候要溫暖得多。倫敦非常重視人民休閒空間,綠色公園、廣場 到處可見。人口七百萬,當時心裏想,如果能在大英帝國的政治中心,有一佛光山分院在此,那該多好!想不到兩年後的今日,此心願終於達成,佛光山在英國倫敦 的佛光寺,將於後天開光落成。

倫敦佛光寺,原為天主教的神學院,座落於牛津街旁,一百二十多年前由肯特‧柏林大主教建的。佛光山取得所有權,並裝修為佛堂。它共有兩棟建築,每棟四層, 除三寶殿外,另有會議室、辦公室、寮房、餐廳、禪堂、圖書館、交誼廳、閱覽室、客堂、齋堂、衣帽間……等,應有設備均已具足,可提供五百多人活動的空間。 我在佛殿禮佛後,依慶、覺彥、慧恭、許秉輝等,已為我準備好一鍋熱呼呼的稀飯和小菜,我這一生很幸福,不管走到那裏都有地方可住,都有地方可以吃飯,地球 就像是個村莊,到處都有家的感覺。

常有人對我說,我很有福報,做任何事皆很順利幾乎可以說是「心想事成」。然事實上我做事的原則只是「順」著因緣,種樹培其根,種德培其心。凡事不勉強、不違逆、不強求,常與人為善,成就他人,隨時培養好因緣而已!

晚,和慧海、慧恭、慧業、覺彥等多人,就目前倫敦佛光寺寺務發展情形,彼此交換心得和看法,依益、永有和剛到英國來進修的依慶,也向我報告了他們的讀書計畫。

《說苑》上有則故事︰宓子賤要去當單父邑宰時,去拜訪陽晝,問道︰「您對我可有贈言?」

陽晝︰「我少年時地位卑賤,不懂得治理人民的方法,卻有兩項釣魚的道理想送給您。」

子賤︰「請指示!」

陽晝︰「當你投下釣絲放下誘餌,迎面就來吸食者,那是陽橋魚,那種魚很瘦,肉味不美。假如遇到好像有又好像沒有,又像是吃又像不吃,這是魴魚,肉味鮮美。」

宓子賤稱謝後即上道赴任。還沒有走到單父,那些達官顯貴都爭先恐後的到馬路上來迎接他。

子賤馬上吩咐車夫道︰「車子開快一點!開快一點!陽晝所說的陽橋魚都來吃餌了!」

子賤到單父後,對那些沒有出迎的賢達父老,都先禮遇任用。

到機場接我的依益和永有,他們都在牛津大學攻讀學位,聽了我的話,都低下頭去,我的話是重了些,但我確實不喜歡出家的弟子給我迎送。

須菩提晏聖在禪室中,蓮花色等搶先外出迎接佛陀,佛陀說︰第一個迎接佛陀的是須菩提,因為見到空理的人才能見到佛陀。


■九月 二十六日  星期六

清晨在板聲中醒來,對街的教堂也傳來彌撒的鐘聲。板聲的渾厚,鐘聲的清脆,兩者就像在交流,悅耳中有股祥和。倫敦佛光寺原本就是天主教的,室內的建築和構 造都是依天主教的需要而設備,尤其在大門口牆上,雕有一尊聖母瑪琍亞像,我們一襲長衫在大門口進進出出,相形之下實在是一幅很有趣的畫面。常云︰宗教間是 彼此不容的,可是天主教肯將其轉讓給我們設立佛光寺,不愧具有英國紳士風度,很珍惜這份情誼。

報載︰英國素食協會的一項報告指出,英國素食人數在過去二年內增加了一倍,目前有百分之七的成年人不吃肉食,總人數達二百一十萬人。

此報告是採用布萊德福德大學所進行的研究,目前每個月有二萬八千人加入素食行列,其中婦女人數比男眾多一倍。

英國素食者協會目前正發起一個「不食肉運動週」,呼圏肉食者一週內不食肉,並提供一星期的素食食譜。素食協會負責人朱力葉‧葉拉特利說︰「人們只要試著七 天不吃肉,就會發現素食並不是淡而無味,反而給人更加健康、柔美、耐心、力量。」又此協會將鼓勵飯店、旅館、超級市場供應素食,並要求健康食品店供應素食 食譜,並有三十七個教育單位,將在其所屬學院午餐中增加素食供應。

中午,接受華人《絲語》雜誌編輯李岩先生的訪問--

我就他的問題,回答如下︰

◎在英國的華人很多,面對當前社會的不景氣,大家都工作得非常辛苦,要如何面對此現實問題?我說︰人生際遇與環境好壞有時是相關的,經濟不景氣非僅只有英 國,幾乎全世界皆是,生活中難免會有高低潮,每一個人都應加倍努力,共同攜手合作度過難關。冬天總會過去,不必太灰心,只要自己有力量,站得住,挺得住, 未來仍大有可為。

◎若染上賭的惡習,那是很危險的,因賭是無底深坑。蜜蜂都知道要採蜜才能過冬,螞蟻也有儲糧的習慣,勤儉是中國人的美德。人生消遣的方式很多,旅行、打 球、看電影、露營、球賽……何必要用賭來打發時間?賭時若贏,則對方不喜;輸時自己不樂,何必呢?更何況賭易使心智模糊、萎靡,是非常不智的行為。

◎在英國久居的華人,面對往生問題,都會想到落葉歸根……。代的人不應該有種族的分別、鄉土的觀念,要能隨遇而安、隨喜而作、隨緣生活,做個地球人。不管 走到那裏都能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家,則世界就是自己的,如果有隔閡的客居感,自然沒有一樣東西是自己的,凡事在於自己要落實。我海內外各地弘法數十年,都很 歡喜,世界是我的家,地球每個角落都是我的故鄉。英國是個古老帝國有悠久文化和優秀民族,能在如此偉大的國度居住,應引以為榮且樂於與其融和在一起。人往 生時,只要以一種很尊敬的心情來奉安即可,不一定要埋在故鄉,在英國客居多年,要有英國就是自己家的觀念。

◎中國人的家庭,老一輩講中文、年輕一代講英文,無形間的隔閡就造成代溝。中國的家庭在語言上,中英要並重,畢竟華語是母語,為什麼要放棄?世界上的語言 是無法統一的,就中國而言,同一種文字,卻有這麼多種方言,根本就學不了,只好順其自然。在相同中容許不同,在不同中求其統一,在陌生的國度裏,為事業、 外交、前途、來往,當然要以英語為主,但對自己的母語,也要保有其特色。

◎「九七問題」造成很多港人大量移民。其實香港的人對九七不必太懼怕,應該要想如何投入中國才能共存。不管移民到何處,都必須要有一種認識,即要肯定並融和別人的文化,世界上無所謂好壞,只要內心有我們自己的世界,則東西南北都好。

◎一般人皆追求心外的財富,錢財有了,但生活並不快樂也沒有安全感,主要是不知也不懂還要去探求心內的財富,如道德、慈悲、滿足、歡喜……這些才能真正給 予我們快樂幸福和踏實,也才是我們人生真正要追求的究竟所在。在世間,心外的財富要放下時則放下,該提起時則提起,否則就太辛苦了。

◎佛教現代化與人的思想、生活都有關係,把佛教帶入家庭,讓人幸福、快樂,不一定要死後到西方極樂世界才享受快樂,只要將世間淨化為淨土,現世就可以享受得到。

◎工作中與同事有磨擦,要如何才能和諧?人生除工作外,還有比此更寶貴的東西,如友誼、道義、慈悲、道德、結緣……與人相處不光只有利益可言。彼此共事要 有一個觀念,要做拳頭才有力量,不要做手指頭,人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要當領導者,也非凡事非我不可,在人生舞台上不要擇角色或計較地位的高低,只要扮演好 自己的角色即可。不肯結緣者,人生會慢慢貧窮;肯結緣者,福德因緣會愈來愈深厚。

下午三時,在佛光寺會議廳和倫敦佛光協會的幹部們座談。經二年多的辛苦,在倫敦終於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佛光山在世界各地創道場,以倫敦的信眾較分散,如 何協助道場把信眾的信仰凝聚起來,是今後大家要努力的方向。因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佛法能在倫敦生根弘傳,必須要有很多信眾來護持,佛光協會的工 作,應儘量朝信眾聯誼、技藝訓練、中華學校、社區活動……等去發展推動。

一個人不管怎麼忙,忙什麼?終究是在為別人忙;唯獨護持道場是為自己法身慧命的家忙,才是自己的。更何況在佛門工作,能做出功德和歡喜。

明天,倫敦佛光寺就要舉行落成開光典禮,一切準備事務均已就緒,親自在佛像面前蓋上紅布(以備明天開光),默禱倫敦的佛光寺法務興隆,度盡與佛有緣的每一個眾生。我有國際化的理念,在海外各地建道場,希望佛光山的徒眾都能一起來關心,因弘傳教法是家務也是使命!


■九月 二十七日  星期日

大清早盥洗畢,時針已指向七點,急忙趕至齋堂用早餐,這時各方信徒迎面而至,如倫敦佛光協會倪會長的先生廖再思等已在那裏用膳,大家看到我立刻起身請我入 座,實在不敢當,這樣看來,用飯還是早到的好,如果勞駕大家一下子站起來,一下子坐下去,有時吃飯也會覺得不安心,因為心中過意不去。我也為了工作人員的 辛勞,特地到廚房慰勞一番,他們有的在揀菜,有的在洗碗盤,有的在油炸南瓜……忙得不亦樂乎,紅潤的臉上個個充滿了法喜。我關心地問他們是否從昨天開始到 現在都沒有睡覺休息?大家則笑而不答,仍然一副精神抖擻的樣子,望著他們做事認真的態度,料想今天的午齋一定是天廚妙味了。

早餐過後,我知道信徒們都很想跟我談話,為了讓每個人都能歡喜,我主動帶他們至各處參觀。第一站到的是倫敦佛光協會,裏面的辦公室、交誼廳、圖書室、視聽 室給予大家乾淨明朗的感覺。然後再到二樓三寶殿,經過昨天大家齊心協力的合作,成果輝煌,佛堂頓覺煥然一新,莊嚴異常。金色耀眼的三寶佛穩坐於佛殿中央, 供桌上香花、燈燭、水果,兩旁的大磬、木魚、鐺鉿等法器皆一一齊備,大家對於牆壁上十數張大佛法語以及佛像正上方之橫額--「倫敦佛光寺佛像開光暨道場啟 用典禮」十六個鮮明大字,十分讚歎。佛殿旁的客堂相當寬敞,可容納數十人休息,桌椅整齊地排放後,則成為一個高貴幽雅的會議廳,另外還有衣帽間方便信徒置 放物品。說著說著,慢慢地走到了三樓禪堂,映入眼簾的是氣派非凡的拱形圓頂設計,將來也可作講堂之用。參觀時大家對我雙腿的上下樓梯深表關心,為了不讓我 太勞累,下樓時大家自由活動,我則又跑到另外一幢的貴賓室、客堂、流通處、飯廳等作了一番巡視……

十點整,大門外鑼鼓喧天,祥獅獻瑞,一片喜氣洋洋,生龍活虎的雄獅催促著我去接受獻禮。這時,《絲語》雜誌攝影記者李向榮要求替我拍攝雜誌封面特照,我告 訴他實在沒有時間,他說只要一分鐘就可以了,結果足足花了十分鐘才拍攝完成。此刻,各方貴賓已陸陸續續來臨,如駐英國代表處代表戴瑞明伉儷、牛津大學李察 (Richard Gombrich)教授、賀特神父(Hutt of Vican All Saint’s Church)、前中央社副社長駐英國代表處服務組組長方中強、上海商業銀行郭經理……真的感到應接不暇,關於這種迎接招待,希望佛光山所有的出家弟子皆 能好好學習,因為入世弘法利生,要能應對自如。

這時候,人們已濟濟一堂於大殿恭候,不得已,典禮提早五分鐘開始,大家尊敬的戴瑞明代表於典禮致詞時說︰「英國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 久的利益。但是倫敦佛光寺的成立,將會為倫敦的市民帶來了永久的幸福吉祥。」他又表示,駐英國代表辦事處的房屋已找了兩年多,都沒有適合的地方,而對於我 在倫敦短短兩個月內建立新道場的速度之快,深表讚歎。緊接著,李察教授以及佛光寺的鄰居賀特牧師給予我們許多寶貴的建議和讚歎。在此感謝多位貴賓對本寺的 熱誠支持。我又在莊嚴隆重的氣氛下,為佛像提筆說出開光偈語道--

「三寶慈尊供倫敦,四眾弟子齊歡騰;
 法水遍灑西方界,佛光普照點心燈。」

典禮分兩個階段進行,我主持開光後,上供則由慧海等三大師共同主持。當我介紹職事法師時,突然找不到住持慈莊法師,原來他正在忙著招呼客人。另外,監院慧 海,寺務覺彥、慧恭、慧業、許秉輝等人都緊守其崗位,從寺內之油漆、環境之洗刷、佛殿之布置、廚房之典座行堂等乃大家一手包辦。另外,再加上牛津大學的依 益、永有,倫敦大學的依慶,看倫敦佛光寺的法務濟濟,徒眾為常住的那份發心、那份耐勞、那份幹勁,心中甚覺欣慰。又於落成典禮時,一一介紹倫敦佛光協會會 長倪世健、副會長楊趙麗珠、陳莎麗等主要幹部。

今天倫敦佛光寺落成時發現一些趣事︰屋頂上完好無缺的十字架仍然存在;大門口的一塊由Arthur Micheal Ramsey大主教於一九七三年創大天主教神學院的石碑也沒有拆除,我倒也很喜歡保留;地下室當初開設餐廳的廣告招牌仍然保存,晚上餐廳的霓虹燈依舊在街頭散發著點點光芒……


■九月 二十八日  星期一

上午九時,我們乘車興高采烈地暢遊英國著名的海德公園。汽車沿著公園旁慢慢地行駛,放眼望去,看見河畔兩旁柳樹低垂,細長的柳枝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曳,快樂 的鴨子在碧波裏戲水,逍遙的鴿子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飛翔,富有中國風味的亭台樓閣靜靜地站在翠綠的草坪上,清晨的煙霧將整個世界披了件薄薄的輕紗,啊,海德 公園的景色真美!

這時候,忽然想起王堯教授的電話未覆,立即要大家趕回寺中,恰巧王教授也來了。王教授現正在倫敦大學作訪問講學,記得從美國西來寺到香港佛香講堂,處處我 都能見到他,想不到在英國倫敦,也能聚首,大家一見,相談甚歡。王教授看到倫敦佛光寺建立在鬧中取靜的地區,讚歎不已。他告訴我,在西來大學任教的一年是 他一生中最高的享受,在那裏,消除了僧俗之間的界限,也去除了男女之間的隔閡,身心都盪漾在友誼的法海裏。感謝王教授不嫌棄,與佛光山結下了很好的善緣, 故相約王教授一同參觀大英帝國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建於一七五九年,與巴黎的羅浮宮、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國立三大博物館。在裏面,可以看到許多的古文物,如早期發明的指南針、地 球儀、時鐘、銅器時代的器皿、各種的陶器、農耕用品以及保存完好的木乃伊,甚至最早的印刷品《金剛經》也可以找得到。走進日本館,裏面有電梯、有冷氣,再 想到狄斯奈樂園裏的日本娃娃、日本木偶、日本小小世界,盡是充滿了日本的色彩,日本人對於他們本國的文化總是不遺餘力地大肆宣傳,努力獲得全世界的肯定與 認同。

除日本文化中,偶有一些佛教的文物外,其他都是耶穌的文化,想起佛陀釋迦牟尼佛比耶穌基督降誕得早,為什麼佛教不能傳遍至世界各地?為什麼佛教的發展不能 弘遍全球呢?我問王堯教授和隨團的慧軍法師等人,他們都沉默不言,最後,我自問自答說道︰這是因為佛教不重視世間法,缺少了世界觀,更缺少了人間性。在西 方國家,人們凡有好的地方,如十字街口都將之讓予教堂,而且建得金碧輝煌、莊嚴美麗。而佛教呢,都注重在山林田野中修持苦行,首先佛教已失去「地利」;僧 團間相互輕視,更沒有「人和」,當然也沒有「天時」了,過去佛法的衰微,良有以也。同樣的,如果我們能夠重視人間、重視信仰、重視生活、重視福樂……,這 樣佛教才能興隆,大眾才肯接受。

要仔細地飽覽大英帝國博物館,恐怕花一個月的時間都不夠,而我們兩個小時的參觀,只能算是走馬看花,希望今後有機會再來欣賞。後來司機先生又帶我們去倫敦 塔。在裏面,看到了黃金珍寶製造的權杖與耀眼的皇冠,也看到了斷頭台以及殘酷的刑罰器具。如果有人問天堂地獄在那裏?請告訴他,天堂地獄都在倫敦塔裏面。

接著我們又去了西敏寺,可以說英國皇室的婚喪喜慶皆於西敏寺裏舉行。見許多名人的墓碑,我指著其中一塊邱吉爾的石碑問道︰「邱吉爾以何出名?」

大家答道︰「雪茄。」

我又指著另一塊石碑問︰「張伯倫呢?」

大家又答道︰「雨傘。」

我再指著另外一塊問道︰「艾德里呢?」

大家又答道︰「帽子。」

同行的大家談到皇室人物,都興致勃勃,尤其是戴安娜儲妃,更是津津樂道。在車中,我指著路邊經過的人說道︰「那就是戴安娜!」霎時,大家的目光立刻集中到 那個人身上。大家看了一會,投來懷疑眼光,我指著所有路人說道︰「她們統統是戴安娜!只是看你們以什麼樣的心境去看而已!」大家才哈哈大笑!

轉眼時間已五時,因與台北駐英代表戴瑞明先生有約,故需趕回佛光寺。昨天承戴代表參加佛光寺佛像開光暨道場啟用典禮,今天一大早又有電話來,還有許多話仍 要再談,因此,晚上請戴代表、方仲強先生和王堯教授一起用飯。今天來寺的人不多,巴黎來幫忙的依照法師帶了點茶來煮,戴代表、方先生、王教授都讚不絕口, 並異口同聲說︰「招待國賓的飯菜也不過如此!」我笑著說︰「你們本來都是國賓嘛!」

飯後,因為吃得太飽,我約戴代表到靠近牛津街的小巷中散步,繞了幾個圈子,彼此傾訴生活經驗。所謂生活,不也就是一個一個的圈圈嗎?


■九月 二十九日  星期二

晨起後,將慧海、慧恭、慧業、覺彥找來,又作了一番叮嚀,九時許倫敦佛光協會會長等人開車前來,承他們盛情,又送我們至機場,搭中午十二時四十分至德國柏 林的班機,抵達目的地已是下午兩點半了。我沒有德國的個人簽證,團簽的證明在慧軍那裏,慧軍遲遲未到,德國海關人員看我回頭張望,似乎很著急的樣子,於是 就叫我先出關,他們的方便實出人意外。一出關後,就見滿徹和陳村江博士已在外面恭候,另外荷蘭阿難陀比丘(Ananda Bhikkhu)、緬甸利華塔法師(Rewata Dhamma)也在機場迎接我們。跟後又有兩位素未謀面的美國比丘迎面走過來向我頂禮,我也拿出紀念品與他們結緣。

下午三時多,我們到曾於一九三三年希特勒統治時期囚禁政治犯的波洛成斯監獄(Plotzensee Memorial)參觀。在這裏有法律的審判以及死刑處決的場所,成千上萬的愛國主義反對黨如政治領袖史丹姆(Robert Stamm)、雜誌主編雷波(Julius Leber)、德國貿易公會主席劉斯克那(Wilhelm Leuschner)、基督教狄爾普神父(Alfred Delp)、財政部長保匹滋(Johannes Popitz)、外交官哈索爾(Ulrich Von Hassell)、黎滋市長佐爾德勒(Carl糺Friedrich Goerdeler)等人皆於波洛成斯監獄中被活活地害死。當時雖然表面上有法律的審判,但是仍然掩蓋不了希特勒那種專治獨裁、殘暴血腥的手段。如今此地已改為囚禁少年犯了,也成為人們來柏林參觀的必到之處。

接著,車子將我們帶至五十年前的奧林匹克運動場,圓形的看台雄偉壯觀,聽說紀元兩千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仍會在此處舉行,廣場上「柏林二○○○」五環球的旗 子迎風飄揚。我們下車拍照留念,然後又到了著名的柏林圍牆遺址。柏林圍牆將東西兩德的人民整整分隔了近四十年,終於在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這個歷史性的晚 上,柏林圍牆被拆除了,兩邊的人民穿過白蘭登堡大門(Brandenburg Gate),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歡呼、哭泣交織成一片……大家渴望已久的東西德終於統一了!可是又有誰能夠料到一旦自己的利益有損的時候,就會變得自私和 無情呢?因為統一後的東德已無形中成為西德經濟發展的大包袱,人們的心中又開始默默地埋怨了。

晚,住在一間國民飯店,在漢堡大學讀書的證融法師和鄭暉博士來訪,證融告訴我,一百年前有五位日本人來到德國留學,他們專攻梵文、巴利文及印度哲學,漸漸 地,日本東京大學就發展了印度哲學思想……聽到這裏,不禁讓我想起佛光山的弟子,有那五位願意發心到德國來念書呢?究竟有誰能夠來這裏開拓吸收新學術思想 呢?

說到讀書,總觀今日的情形,讓我們覺得︰

讀書會使一個人讀得成功,也會使一個人讀得失敗;

讀書會使一個人讀得有用,也會使一個人讀得無用;

讀書會使一個人讀得明理,也會使一個人讀得糊塗;

讀書會使一個人讀得謙虛,也會使一個人讀得傲慢;

讀書會使一個人讀得開通,也會使一個人讀得閉塞;

讀書會使一個人成聖成賢,也會使一個人讀得自私;

讀書會使一個人啟發正見,也會使一個人肚量狹小;

讀書會使一個人精勤奮發,也會使一個人懶惰無能;

有人能讀書,也有人不能讀書;

有人愛讀書,也有人不愛讀書;

有人會讀書,也有人不會讀書;

有人活讀書,也有人只死讀書。

光是讀書,就有好多類型,讓我不禁想問佛光山的青年弟子或是社會大眾青年學子,你們要如何讀書?

晚上十時半,多位餐館老闆、老闆娘深夜趕至旅館,向我請示佛法,為他們解開心中的結,我耐心地一一解答,約一小時後,他們皆歡喜滿意地離去。

睡在床上,忽然思潮起伏,在半個世紀之內,德國曾失敗亡國過兩次,但他們好像愈挫愈勇,今天在德國只看了幾條街道、幾座建築、幾許行人,我就深深覺得,未來的世界會不會成為德國的天下?


■九月 三十日  星期三

上午十時,滿徹和化工博士陳村江先生帶我們到東柏林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蘇聯戰亡的民族英雄的「闖普塌娃公園」(Traptower Park)參觀,公園夾道兩旁的大樹高入雲霄,氣勢宏偉,令人歎為觀止,筆直的花崗石路盡頭是兩座高大的銅像及一排整齊的紀念碑,表現出蘇俄人民對戰爭犧 牲的民族英雄的種種懷念。紀念碑上刻著︰「英雄們︰故鄉的人都懷念你們!」征服者將這樣的紀念碑建在被征服者的國土上,多麼的殘酷!經過斯比利河 (River Spree),到了阿力山大廣場(Alexander Plaza),各式的噴水池造型顯示了德國藝術的悠久歷史,一路上所見的音樂演奏廳、共和宮、博物館、歌劇院、無名英雄紀念碑、紅堡大學、學術廣場,讓我 深深地嗅到了德國不止好勇好戰,另外還有一股教育文化的濃厚氣息。

下午二時,安排到「斯絲里恩赫夫宮廷」(Schloss Cecilienhof)參觀,由於那裏曾是邱吉爾、史達林、羅斯福以前開會的地點,所謂瓜分德國、瓜分世界的「波茨坦宣言」就從這裏發出,參觀的人潮絡 繹不絕。宮中雕花的飛鳥與人物栩栩如生,牆壁地毯、燈飾壁畫、一桌一椅以及庭園的奇花異草,皆完好無缺,一如近五十年前會議時的情景。知道大家對這段歷史 甚感興趣,我也自問對於第二次世大戰的歷史背景記憶猶新,故興致勃勃地為大家詳細地說明了一番。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四十多年後的今天,東西德至今 也已統一,南北韓和中國海峽兩岸皆有互相商談的來往,但是全民真正的和平福祉仍然在遙望中,真不禁令人感慨唏噓!

同時,不禁又想起了當初皇朝時代,恩赫夫宮廷中許多太子為這座宮殿都曾冒著生命危險,骨肉相殘;而英國、蘇聯、美國三大元首之間的會議、萬千人的災難,也 是在這座宮廷中決定。我們每人只花了三馬克便輕而易舉地進入參觀,我們不要戰爭,我們不以強凌弱,我們不佔別人的所有,我們只為世界共生的未來祝福,我頓 時覺得享有比擁有更可貴!

記得前年去北京紫禁城參觀時,很多人都羡慕皇帝能住在富麗堂皇的宮殿裏,多麼權威顯赫,多麼寬廣偉大。其實,皇帝好可憐啊!他們的世界多麼渺小啊!他們不 能隨便地外出走動,而我們,就拿這次雲遊來說,我們走遍了美國、巴西、加拿大、歐洲等山河世界,我們的世界跟他們一比,實在比他們大多了!接著陳博士又帶 我們去菲特利王的「無憂宮」,菲特利王偏愛哲學、音樂,擅長吹笛子,是位浪漫主義者。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墳墓,旁邊共有十一隻愛犬陪葬,另外,菲特利王對 葡萄、無花果情有獨鍾,還特地建屋子專門用來種這些水果呢!

晚,六時三十分於「查倫休閒中心」舉行德國佛光協會座談說明會,各界代表百餘人前來參加,台北駐西德經濟代表處張處長致詞,台灣同鄉會會長黃堅文也出席了 說明會。大家聽聞了佛光會的意義,非常歡喜。其中有醫學博士賴碧珠熱心參予佛光會的籌備事宜,並願意成為佛光會的發起人,又有音樂博士李秀琴希望佛教音樂 能於柏林發揚光大,她曾邀請大陸智化寺的老和尚至柏林表演,轟動一時,因此她也希望佛光山能派遣法師們前往德國以梵音海潮音作數場演唱。

佛教的梵唄本是弘法的方便,我們現在的佛教徒為什麼只將梵唄唱給佛菩薩聽,而不用來度化眾生呢?

【書籍目錄】
第1頁:佛光普照 1992/9/1~1992/9/15 第2頁:心想事成 1992/9/16~1999/9/30
第3頁:談心接心 1992/10/1~1992/10/15 第4頁:心甘情願 1992/10/16~1992/10/31
第5頁:菁華語錄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