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眼觀處世—大師談世事:人生三題心靈讀本之一 妙皇法師

佛眼觀處世—大師談世事:人生三題心靈讀本之一 妙皇法師

做人低姿態,做事高水平

[日期:2011-03-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妙皇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做人低姿態,做事高水平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先自處不暇,何暇治事?

  ——弘一法師

  我十幾歲在上海念佛學院的時候,除了上課,也做很多雜事。有一天,全班同學都被派去擦窗戶,我很快就把分配到的玻璃窗擦好,於是四處溜達,看看其他同學擦得怎么樣。

  我注意到有一位同學,他不是在擦窗子,而是不停地用抹布打玻璃窗。我對他說:“你很辛苦哦!”

  “倒黴啊,分到這么髒的玻璃窗。”這位同學的玻璃窗其實並沒有特別髒,但他覺得受了委屈,不但抱怨,還用抹布打窗子,這么一來窗子就更不容易幹淨了,他又因此氣上加氣,更為憤憤不平。

  走著走著,我看到另外一位同學擦得十分慢,嘴邊還哼唱著“爐—香—乍—熱—”,原來他一邊擦窗戶,一邊唱誦“爐香贊”。我忍不住問他:“你怎么擦這么慢?”“我舍不得擦完呀。”因為他的爐香贊還沒唱完,正享受著呢。

  同樣做一件事,這兩個人的心境卻天差地別,一個宛如在地獄,一個像在淨土。人一生之中,要做的事不計其數,小到個人衛生,大到國家大事。有些事是可以依個人喜好來做的,有些事卻是無法選擇,非做不可,像大家從小到大經曆各式各樣的考試,有多少人是喜愛考試的呢?

  在處事之際,大家的心裏都有了一扇被分配的窗子,都得把它擦幹淨,那么心念的不同,就會讓你有不同的感受:怒氣沖天地擦也是擦,唱著歌擦也是擦,但兩者心境的距離何止千裏。

  ——聖嚴法師《擦窗子》

  世間上,最難的是做人和處事。人活了數十載,往往做人不得其分,處事不得其法。盡管有很多的道理告訴我們如何做人,怎樣處事,若我們只知理論,不能起而行,也是徒勞無功。究竟如何做人處事呢?

  一、只從柔處不從剛:世間上的人,有的太過剛猛、執著與好強,所謂“好出頭的椽子先爛壞”。我們口裏的齒和舌,雖然齒硬舌軟,最先蛀壞的卻是牙齒,並非舌頭,舌頭直到人死後,才逐漸腐壞,可見柔軟比較久長。《華嚴經》說:“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憨山大師也說:“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所以做人應該只從柔處不從剛。

  二、只想好處不想壞:所謂“三界唯心,萬法誰識”,你心好,想的事情皆是好;你心壞,想的都是如何算計人家的壞事。聖人看社會,大家皆聖人;壞人看眾人,全部是壞人。所以我們應該先把心健全起來。

  三、服務勤勞不後退:青年守則上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我們在社會上做事要想讓主管看重我們、肯定我們,首先要有勤勞的美德、服務的性格,遇事要積極主動,前進不後退,具足了一些基本的人生態度,不但能成就一番事業,必然也會到處受歡迎,成為一個得人緣的人。

  四、恭敬謙和滿芬芳:謙虛是中國人的美德,所謂“敬人者人恒敬之”。我們只要能對人謙卑、恭敬,必能贏得別人的好感,“做人低姿態,做事高水平”,宇宙只有五尺高,而昂藏六尺之軀的人類生存其間,豈能不低頭?所以做人本來就應該要謙虛,應該要受一點委屈,就像梅花,未經冬雪的熬煉,怎得梅花撲鼻香?所以做人要像梅花一般,“恭敬謙和滿芬芳”。

  ——星雲法師《星雲法語》

  決定一個人做人處事成功與否?要件之一就是態度與觀念要正確。態度、觀念偏差,就會背道而馳,永遠也達不到目標。

  我們做人處世應有的態度,我提供四點建議:

  一、法情重於人情:我們都有情感,所以叫有情眾生。但是一個人如果四處留情,或是過分的感情用事並不是很好。因此,在感情的世界裏要有理智,要用理智、用佛法來駕馭感情,也就是法情重於人情。

  二、清淡重於攀緣:每個人都希望人家厚以待我,同樣的,我也應該厚以待人。可是有時如果太濃、太熱了反而不能長久,所以古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尤其學佛的人,對感情更應該淡然處之,千萬不要攀緣,不要到處拉關系、找人情。

  三、化他重於被化:一般人總是希望被人關心、呵護,希望人家來度我、給我。“弘法為家務,利生是事業”,弘法利生既是我們的本分,是我們的事業,我們就應該積極的來化他,給他人利益,這就是菩薩化他重於被化的精神。

  四、有道重於有財:有句話說:“萬貫家財不如一技隨身。”有的時候技能重於財富,如果我們不但有學問,更擁有慈悲、人格、道德,那就更遠勝於財富了。我們要了解,財富、金錢有時用處不當,反而會招惹出麻煩,因此不如有道德反而能帶給我們安全。

  ——星雲法師《星雲法語》

【書籍目錄】
第1頁:目錄 第2頁:前言
第3頁:悟思 第4頁:學佛就是學做人
第5頁:學佛是為大眾謀幸福 第6頁:廣結善緣,自謙而尊人
第7頁:用慈悲心來軟化他人 第8頁:不要忘了基本精神
第9頁:识人之道 第10頁:拒絕是一種藝術
第11頁: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第12頁: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
第13頁:做人低姿態,做事高水平 第14頁:為學定要深心
第15頁: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第16頁: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第17頁:身苦心不苦 第18頁:走出老年的悲哀,服務奉獻社會
第19頁:理解對方,反省自己 第20頁:生兒女易,教兒女難
第21頁:聖人之善,以孝為端 第22頁:要尊重並體會到對方是一個獨立人格
第23頁:順法調禦,以愛教導 第24頁:進步不落後,圓融不極端
第25頁:不僅事情要做好,人的本分也要做好 第26頁:做好自我情緒管理
第27頁:與人交往須帶三分俠義心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