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 圓瑛大師著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 圓瑛大師著

圓覺經講義卷第三

[日期:2010-09-0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圓瑛大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圓覺經講義卷第三

己二  徵釋迷悟始終

庚一  金剛藏啟請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請法之儀,表示三業恭敬可知。

庚二  正陳請詞

辛一  慶聞述益

「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此慶聞述益。大悲世尊,指世尊具大悲心。善為一切菩薩,循循善誘,宣揚如來,圓覺清淨者:宣揚如來藏,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此即如來圓覺妙心。大陀羅尼,因地法行者:而此心、能總一切法,能持無量義,故曰:大陀羅尼。依此心、普照法界,寂滅無二,是謂:因地法行。由頓至圓,無漸次而立漸次,無方便假設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者:此等道理,眾生不知,如童蒙之迷昧。今承我佛之慈悲訓誨,開示發明。在會法眾,幻翳朗然:幻者、無而忽有,虛幻不實之義。眼中忽起翳病,空中妄見空華,非但所見空華是幻,即能見翳眼亦幻。於諸幻法,妄生執取,故名幻翳。故佛前云:猶如翳目,見空中華,空本無華,病者妄執。而今信知,幻身、幻心、幻智,諸幻滅盡,所見之幻既盡,能見之幻亦亡,故曰朗然。眼翳已除,則為慧目。如「楞嚴經」云:「以清淨目,觀晴明空,惟一晴虛,迥無所有。」此即圓照清淨覺相也。

辛二  正伸難問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此正伸難問。由觀行成就,頓同佛境,始知眾生,本來成佛,觀行未成之時,並不知也。然此中之意,難免有疑,是以金剛藏,代致三難,冀佛解答,俾令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一、以真難妄:若眾生本來成佛,惟是一真,何故復有,一切無明之妄耶?二、以妄難真:若諸無明妄法,眾生本有,何因緣之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耶?三、真能生妄:若諸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眾生形貌各異,故曰異生。本來成佛,後再起無明,此真能生妄,一切如來,已經返妄證真,何時復生一切煩惱耶?煩惱、即妄惑。根本煩惱,即無明;枝末煩惱,即六識。前佛云:妄認身心,故有生死,且云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後云:眾生來成佛,儼然自語相違,故興三難。

辛三  結請通釋

「唯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

此結請通釋。惟願者,求之親切也。如來具大慈心,平等無遮,惟願不捨此平等無遮大慈,乃為現會菩薩,開秘密藏。非器不傳,謂之秘藏,說不顯了,謂之密藏。今為開之,令現會得益,兼復遐被未來,及為末世,一切眾生等,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乃經藏之通名,以此經是經藏攝故。了義法門者:顯明究竟之義,乃顯了之談,非覆相而說。聞者、自可永斷疑悔,得生正信矣!

「大疏」云: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信心善品為業。別有三種:一、疑自:謂疑己不能入理;二、疑師:謂疑師不能善教;三、疑法:謂所學法,能令出離不出離?今三疑成難,即疑法也。悔者,是不定之法,悔善則惡,悔惡則善。今永斷疑悔,即屬斷惡,惡斷,則善生矣。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二正陳請詞竟。

庚三  如來讚許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如來甚深祕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佛重言善哉者,乃讚歎金剛藏,能為現會新學菩薩,及為末世初心眾生,斷疑生信;因此三難,乃如來所證甚深境界,為秘密之藏。今者秘密雙開,不捨大慈,是為究竟成佛方便。非金剛藏不能問,如來因問而說。是諸菩薩,最上教誨,顯了之義,大乘之理,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聞之而得大乘正信,永不退轉,故曰: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三如來讚許竟。

庚四  承教靜聽

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乘默然而聽。

四承教靜聽竟。

庚五  正答所問

辛一  長行

壬一  反覆起疑之端

癸一  總指輪迴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以十法界,迷、悟;依、正;因、果,皆生死邊事,從妄見有,圓覺性中,本無此事。一切世界:總指三世間;始、終、生、滅,別指正覺世間。始,謂隨緣示生;終,謂緣盡現滅。前、後、有、無,別指有情世間。前,謂隨業受生為有;後,謂業盡則滅為無。聚、散、起、止,別指器界世間。聚,謂成劫,聚塵為界則起;散,謂空劫,散界為塵則止。所有三種世間,皆依妄念而得建立,念念相續,生、住、異、滅,以妄心對妄境,循環往復,週而復始。種種取捨:取正覺世間,而捨情器世間,皆是顛倒妄心,變現輪迴之相。「楞嚴經」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一總指輪迴竟。

癸二  真隨妄轉

「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未出輪迴者:此法說,仍用生滅妄心,而起分別妄見,辨於圓覺淨性,彼圓覺淨性,亦同流轉於生死耳;欲免輪迴,斷然無有是處。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此喻說,譬如數動之目,能搖澄湛之水。動目,喻生滅妄心;湛水,喻圓覺自性。湛水本不搖動,因數動其目,妄現搖動之相。圓覺自性,本非流轉,妄現流轉亦然。又如定眼,能迴轉火者:「略疏」云:眼識遲鈍,旋火成輪。其意:眼識遲鈍,瞪定其眼,迴旋久觀,彼火本不轉,因迴旋久觀,而火亦轉而成輪。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者:雲飛如駛,只見月有運相,月實不運,因雲駛所顯而成運。舟行似箭,只見岸有移相,岸實不移,因舟行所顯而成移。以上湛水、定眼、月岸,通喻圓覺自性。水波、火輪、雲駛、舟行,通喻生滅妄心。以生滅妄心,辨於圓覺,而圓覺性,即同流轉,亦復如是。

「善男子!諸旋未息,被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不旋復?

諸旋者:指動目、定眼、雲駛、舟行也。未息者:正動、定、駛、行時。彼物者:指水、火、月、岸。先住者:求其先行止住,尚不可得。何況以淺況深,通責迷倒也。意謂:世間淺近之事,若諸旋未歇息,而求彼物先止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者。顯是無始妄識,出生入死,起惑造業,莫不依之,故曰: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自性,而不迴旋轉復者,無有是處。二真隨妄轉竟。

癸三  結指前疑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是種種取捨,皆是輪迴之故,汝等便生三惑。即指前三難,是分別妄見,非真實知見耳。一反覈起疑之端竟。

壬二  喻釋現起之疑

癸一  空中華無起滅喻

子一  喻釋

丑一  翳差華亡喻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

以清淨眼,觀晴明空,是謂無翳。今云幻翳者,從無而有,故謂之幻。喻六識妄心,依八識虛妄變現,翳既是幻,見亦非真,故名為妄。此喻妄生分別之見。空華者:妄見空華顯現,此喻分別所辨妄境。空本無華,即妄見空華時,亦本不生,皆因翳眼妄現。幻翳若除者:翳病若遇良藥,得以除滅。此喻聞佛法,頓悟識空。識空翳滅,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此喻顛倒分別妄見已滅,何時更起一切妄見:猶如問佛,何時復生煩惱耶!何以故者:乃徵問之詞。釋云:翳華二法,非相待故者:翳時空不生華,但因翳妄見,非華實有所生。翳華二法,皆無實體,非是對待安立之故。眾生迷時,妄見生死,究竟眾生,性自涅槃,故曰本來成佛。一翳差華亡喻竟。

丑二  空不生華喻

「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

亦如空華:喻生死涅槃。虛空,喻圓覺淨心。若悟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是空華本無故。以何以故徵釋云:空本無華者:喻淨眼不見空華,而如來已了識空,不見有法起滅。以既不見華,孰為起滅?喻如來於圓覺淨心,真空實相之中,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焉。一喻釋竟。

子二  法合

「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迷見生死,似華起;悟得涅槃,似華滅。執則成有,不執成無,空本無華,起無起處,滅何所滅?妙明覺性,圓照法界,寂滅無二,離於生死涅槃,無明妄見,惟有空性獨存,故曰:離於華翳。二法合竟。

子三  結成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上云:惟有虛空,離於華翳,即以虛空為喻。故告以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不是因離華翳而暫有,亦不是因有華翳而暫無。此中虛空,喻圓覺淨性,恆常不變,即是成佛真體。即此一喻,前二難自然而解矣!虛空非暫有無,覺性何關迷悟。此不因離華翳而暫有,顯有華翳時,即有虛空。覺性,即是作眾生時,我法二執正熾,而佛性如故,故曰:眾生本來成佛,復有一切無明。又不因有華翳而暫無,顯虛空本有,不過為華翳所障覆。法中即是佛性本有,但為我法二執障覆,不妨說無明眾生本有,復說本來成佛。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者:此約在纏之圓覺。如來,約心真如生滅二門,因隨順真如生滅二門之故,而能成立虛空,及一切法。猶言虛空尚不因幻華起滅而為有無,何況圓覺真常之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又豈隨生死涅槃而起滅耶?初空中華無起滅喻竟。

癸二  金中礦不重生喻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即此一喻,第三難亦渙然冰釋矣!如銷鎔蘊金之礦,令成精金,金在礦中,銷礦金現,非銷始有,雖假爐冶煆煉之功,金性要須本有。既已銷去礦滓,而成真金,再不重為礦耳。經無窮時,金性不壞者:此明在礦則隱,出礦則顯,縱經無窮之時劫,而金性仍然不壞,不應說言。非本來成就。此釋成金性本有也。

如來圓覺,亦復如是者:此法合。如來證極圓覺妙性,亦復如是。最初修行,須假般若觀照之功,照破無明,以顯覺性。礦喻無明;金喻覺性。金非銷有,謂覺性非因修觀照而有,未斷無明時,本來具足,不是修生,但是修顯。既已成金,不重為礦者:謂既證極圓覺妙性,再不復重起無明。解答三難,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二喻釋現起之疑竟。

壬三  顯示淺難深造

癸一  所造離念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一切如來:約出纏妙覺果體,其所造離念。如「起信論」云:「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故謂之妙。圓照法界,靈覺不迷,故稱圓覺真心。絕諸對待,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以菩提涅槃,皆屬對待。轉煩惱而成菩提,轉生死而證涅槃,體雖即真,名因妄得,故皆無之。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此的示圓覺性中,本無生死涅槃之相。成佛,是涅槃不生不滅,非輪迴相。不成佛,是生死有生有滅,妄輪迴相。前云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故皆無之。若有少見,則迷圓覺。「華嚴經」云:「於法若有見,此則未為見,若無有見者,如是乃見佛。」所造離念竟。

癸二  能造帶情

子一  舉勝彰劣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此示圓覺妙性,非心思可及也。前聞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此舉聲聞人,已斷見思,已出輪迴,想必能辨於圓覺,不致流轉也。故呼善男子而告之曰: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者:諸聲聞指一切小乘人,聞佛四諦聲教,所圓滿取證,偏真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者:以聲聞人,斷六識分別之心,七識已伏不行,現前身心語言,皆悉斷除滅盡,沉空滯寂,灰身泯智。但所證涅槃,乃第八識全體無明,認作涅槃。以小乘人,無明名字,尚且不知,但保守偏真,不前寶所,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分別之凡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耶?意謂小聖真智,尚不能至自證境界,何況凡心,不及真智真覺,又超前理,輾轉懸隔,其何能造耶!一舉勝彰劣竟。

子二  舉喻顯情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舉喻如螢蟲之火,似火而非是火。喻有作思惟,非是出世正慧。欲燒須彌之山,須彌,此云妙高,世間第一山,八萬四千由旬高,是四寶所成。劫火方能焚燒,而凡火莫燒,況螢火乎?故云:終不能著。此喻圓覺為四智之總,欲證圓覺,惟憑佛慧方可。下以帶情。以輪迴心:即顛倒分別妄心。生輪迴見:即顛倒分別妄見,均屬於情。入於如來,大寂滅海者:即如來所證,一切種智之海。豎窮橫遍,廣大無比,寂然不動,滅諸形聲,不可以相顯,不可以言詮,即不思議境界。萬用具含,謂之曰海。此顯分別心,不能證入圓覺,密責前三種問難之非,故云:修不能至。二舉喻顯情竟。

子三  誠息妄心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此警誡止息顛倒分別妄想之心。是故者:是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之故。所以我常說,一切修大乘行菩薩,及末世發菩提心眾生,先斷無始以來,輪迴根本。此指第六意識,顛倒分別,妄想之心。依惑造種種業,依業受輪迴果報,故謂之根本。「楞嚴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即指輪迴根本也。三誡息妄心竟。

子四  重明妄義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輾轉妄想,無有是處。

此明妄無實體也。有作意之思惟,乃從有意識之妄心而起,皆是緣六塵之妄想,妄有能緣之氣分。於中積聚似心非心,非是真實心體。若果是真實心體,離根脫塵,本來無念。今此識心,託塵似有,離塵實無,故言:已如空華。空本無華,病者妄見。用此思惟者,識心也。辨於佛境者:離心、意、識之境界,猶如邀空華,復結為空果也。輾轉妄想者:如前云,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輾轉皆是妄想,而求其不輪轉,無有是處。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

此顯無勝用也。以六識之心,虛而不實,妄而不真。浮泛之心,不是實真之心。多諸巧見:善能種種思量分別,故謂多巧見。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彼圓覺性,即同流轉。以圓覺之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故曰:不能成就,圓覺方便。三顯示淺難深造竟。

壬四  結答問不當理

「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如是三種,顛倒分別,非是正理之問,乃屬邪思所測。一、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由不知眾生,本來具足成佛之覺性,因隨染緣,故有無明。雖有無明,佛性不失!二、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由不知眾生,雖起無明,乃屬幻有,究竟非實,達妄本空故;而說本來成佛者,知真本有故。妄性無體,真原還在也。三、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由不知佛性,有在纏出纏之差別,在纏許有無明,出纏如金出礦,不重為礦。故責其非正問也。初長行竟。

辛二  偈頌

壬一  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標頌竟。

壬二  正頌(四段,前三全同長行,後二句全別。)

「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未曾有始終。若以輪迴心,思惟即旋復;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

此以偈頌。長行先舉妄相,此中先標真性。呼以當知者:令其留意也。如來

寂滅性:即真性。寂,無聲;滅,無形,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然有感則通,神妙莫測,非但無有形聲,併亦無有終始之相可得。生,為始,滅,為終,離卻生、滅、始、終,常住不動也。若以輪迴心,種種分別思惟,則圓覺之性,亦即旋復。此即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也。縱使盡思共度量,但至輪迴邊際,正見其生死垢心,未曾清淨,不能入如來妙圓覺海,所以汝等,便生三惑。

「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礦,不復重為礦。

長行云:譬如金礦,金非銷有。此云: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謂金本在礦中,非銷而始有。雖然本來是金,到底以去渣滓,而得成就。一成真金體,一成永成,不復重為礦;眾生成佛之後,再不復生煩惱。

「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

凡夫生死,諸佛涅槃。生死本空,如翳眼妄見空華,涅槃亦復如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長行云: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者:此義頌輾轉虛妄。長行云:有作思惟,從有心起,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空華即幻化。長行云: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輾轉妄想,無有是處,何況以此詰辨圓覺,豈不至虛至妄哉!

「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此義頌非為正問。長行云: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意謂:若能了達此心,乃是六塵緣影,虛浮不實,離卻此心,以般若智光,圓照法界,然後求成圓覺,庶幾可已。二徵釋迷悟始終竟。

己三  深究輪迴根本

庚一  彌勒啟請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乘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請佛之儀,用表三業恭敬。

庚二  正陳請詞

辛一  慶前

「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祕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

佛具同體大悲,為有情、正覺二世間之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者:菩薩,指現前所為之機,如金剛藏等皆是也。圓覺覆於輪迴,非機不說,故為秘藏。縱說亦不顯了,故為密藏。前致三難,喻說法說,重重開示,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如雲駛月運,舟行岸移等,悟得真隨妄轉,分別邪正。不僅利益現會,兼亦遐被當來。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者:能施末法之世,發菩提心,修行圓覺之眾生,辨識修道之眼,以正慧決定,邪正分明,得無所畏也。涅槃、是佛所證斷果,轉二種生死而成,故名為大。生決定信者:於此大涅槃,生決定信心,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而起月運、岸移等循環之見。一慶前竟。

辛二  請後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

據前章,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彌勒聞說此語,心已明悟,代為新學菩薩:及末世初心眾生致問: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前云: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此云遊於大涅槃海,具含萬德,故喻如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者,前章云:有作思惟,從有心起,是的指六識,未曾顯了而說,故請問: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按世尊答處,而云由有諸欲,助發愛性,能令生死相續,此總陳所請也。

「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

此別陳所請有三:一曰:於諸輪迴,有幾種性?因前章云: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故此問輪迴之性,共有幾種?二曰:修佛菩提,幾等差別?意謂既識輪迴之苦,必須依解起修,速求證入佛果菩提,未知其中,有幾等差別?三曰: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上問大智修證菩提,此問大悲迴入塵勞世間,當設幾種方便,教化眾生。

「惟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耀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

惟願如來,不捨救世大悲心,使斷愛欲之因,得出輪迴之苦。令諸修行,一切新學菩薩,以及末世初心眾生,慧目肅清,照耀心鏡者:慧目,即能照之慧眼,不向外出流,攀緣塵境,乃向內返觀,照耀心鏡,以心淨如鏡,而能映現萬法,了知法法惟心,故曰:圓悟如來,無上知見。是謂正知,無所不知,正見、無所不見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二正陳請詞境。

庚三  如來讚許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當爾之時,彌勒請問已竟,即告之曰善哉善哉者:讚其所問,近益現會,遠被末世,故重言之。汝等,指彌勒等,乃能為諸新學菩薩及末世初心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者:謂一乘如來知見,此是甚深幽奧秘密之義,微妙難思。佛於漸教門中,久默斯要,不常演說。今既廣為菩薩開秘密藏,能令諸新學菩薩,潔清正慧之目。愛欲不萌於心,無有翳病,及令一切,末世初心眾生,永斷輪迴。如下文云: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愛欲既已不萌則翳病既除,空華自滅,故曰: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者:實相無相。如「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見諸相,離相而見,即見清淨法身如來。眾生未悟,翳眼妄見空華,實則空華本不生,畢竟亦無滅。今心悟無生,實相妙理,於三界內外,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如是忍可於心,名具無生忍。汝今諦實而聽,吾當為汝宣說。三如來讚許竟。

庚四  承教靜聽

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四承教靜聽竟。

庚五  正答所問

辛一  長行

壬一  云何當斷輪迴根本

癸一  略明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

善男子!一切眾生:指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之眾生。因界外法愛不亡,故下文云: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從無始際者:自從最初一念不覺,妄起無明之時。心無初相可得,故謂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者:由發業根本無明,引起潤生枝末無明。如,「楞嚴經」云:「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以是因緣,故有生死。」由於欲境,引動愛心,能令眾生,生死不絕,故有輪迴。一略明竟。

癸二  詳示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此詳示,指依報諸世界,及正報一切種類之性。卵、胎、濕、化,四類受生。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皆因淫欲而為受性稟命之正也。情、想、合、離四生,更相變易,當知皆在輪迴;輪迴之事,貪愛以為根本。二詳示竟。

癸三  結成

「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由有諸欲者,境也。不獨色欲,而六塵皆在其中。助發愛性者,心也。由有塵欲之境,助發能愛之心,貪愛於境,則屬惑。心境和合,則造業。依業故受報,無邊生死,從此相續。故「肇論」云:眾生所以久流轉者,皆由著欲故也。一云何當斷輪迴根本竟。

壬二  於諸輪迴有幾種性

癸一  顯愛相續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欲,即淫欲;命,為身命。淫欲,原因貪愛而生,不愛則無欲。身命,只因淫欲而有,無欲則無身,身尚不有,命將安寄?然眾生既已受生,莫不愛命,既已愛命,還依欲本。欲本,即身,以身為行欲之本故。是知愛欲,為將來受生之因;愛命,為將來成身之果。此愛心所以不斷,而生死所以相續也。一顯愛相續竟。

癸二  依輪分性

子一  惡種性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此由於可以行欲之境,如男,以女為境;女,以男為境。起諸違順者:言境有相背愛心,名違;相合愛心,名順。若順境、則恣情縱意,著樂無厭,必至為惡,姑置不論;若境違背愛心,便生熱惱憎嫉。由憎嫉、故生瞋恨,殺害逼惱,打罵凌辱等,造種種業,極重則墮地獄。謂地下有獄,拘繫罪人,受諸苦報。次墮餓鬼,飢火交然,五百生不聞漿水之名,千萬劫常受饑虛之苦。次墮畜牲,亦云旁生,旁身橫行故,愚癡成性,合為三惡道。文中不言者,取其文潤成句,以二例知故。一惡種性竟。

子二  善種性

「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

知淫欲一事,實屬可厭,近則損身敗名,遠則招愆致墮。或閱經教明言,或聞善友開導,淫欲為惡業道之因,深生厭離。設有離淫之行,深生愛慕。捨惡樂(去聲)善者:由於捨十惡業,樂修十善道,便生六欲中天,復現天人勝報。二善種性竟。

子三  上善性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又知諸愛可厭惡者:諸愛,指上品十善,為生六天之因。天上五衰卒至,甚可厭惡(去聲),由是棄彼愛心,樂(去聲)修捨定。捨定,即四禪、四空、八定。樂,是好樂。還同彼愛,故云還滋愛本。愛本,指上界身心。謂修色界定時,漸次捨下下麤身,受上上細身。修空界定時,漸次捨下下麤心,受上上細心。既有身心,還能生愛,故以愛本稱之。便現有為,增上善果者:以修捨定為因之。便現有為,漸次增上善果。雖修捨定,終是有漏有為,非是無漏無為,故不得解脫。二依輪分性竟。

癸三  結斷應先

「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首二句結上文,以愛捨愛,生死不斷。所謂:「饒君修到非非想,也落禪家第二籌。」報盡還來,散人諸趣,況其下者,故曰:皆輪迴故。所以不成聖道,常隨生死流轉也。是故眾生,有心脫離生死,免諸輪迴,先斷除貪欲之心,則下界之生因迥脫。及除愛渴者:愛心臨境,如渴思飲之狀,及其斷除,則上界之生因絕分,故結斷應先也。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此防難。恐難云:菩薩涉世利生,示有父母妻子,其於欲愛何?故防之曰:言菩薩,多皆變化,示現世間,不因父母所生,非是欲愛,以為根本,設有妻子,心恒清淨。但以大慈大悲,愍念欲愛眾生,令彼捨愛,欲行教化,須現受生,示同凡夫,同事利物,假諸貪欲,而入世間生死,故菩薩常不離世間。現示者、悲深也;非愛者、智深也。二於諸輪迴有幾種性竟。

壬三  修佛菩提幾等差別

癸一  斷迷成悟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修佛果菩提之道,能捨種種貪欲,及除憎愛。此言愛而兼憎者,何也?憎、愛是對待之法,境違於心,故生憎,是知憎亦由於愛,故雖兼憎,意但在愛。欲愛是迷,且是輪迴根本。今永斷輪迴根本,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捨欲除愛,令心清淨。心既清淨,便得開悟,圓覺境界,清淨本然,由來無有染污故;不悟圓覺,終滯有為,不能修佛菩提也。一斷迷成悟竟。

癸二  因修顯別

子一  總標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無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善男子!一切眾生:指厭凡愛聖,已發心修菩提之眾生。平時只知六道眾生,而說輪迴,何以發心修菩提者,亦在其中?然厭凡愛聖,未離取捨,由厭捨凡夫,取證聖位也。前云:種種取捨,皆是輪迴,因此本所貪愛,以為根本、發揮無明:助發揮揚,欲斷無明。是以又顯出五性差別,或凡夫性,或聞緣性,或菩薩性,或不定性、或外道性,種種差別不等。凡、聖、大、小,不得齊等也。依二種障,而現深淺者:若依凡夫性,我法二執,極為堅固,名之為深。若依二乘人,已證我空,法執尚在,對前為淺。若依菩薩及佛,深淺相望可知。一總標竟。

子二  別名

丑一  別明二障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首句徵,下釋。理障者:唯識名所知障。所知二字非障,被障障所知之理,致令知見成礙,故云:礙正知見。事障者:唯識名煩惱障。能障真如,起諸煩惱,致令生死不斷,故云:續諸生死。一別明二障竟。

丑二  別明五性

寅一  凡夫性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首句徵,下釋。先釋凡夫性,本以發修佛菩提之心,約斷二障,故成五性。此二障未得斷滅,故非五數。亦未發心遇教,故言未熏,名未成佛。若據「楞伽」之文,即當第五無性。一凡夫性竟。

寅二  聞緣性

「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二熏成五性,文四,而二乘性,合而成一。若諸眾生,仍指初發心人,厭生死苦,樂求涅槃,止息攀緣,永捨貪欲,但斷六識三毒,先除事障,而出分段生死,保守偏真,止住化城:不肯進趨寶所,故云: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法界,與緣覺法界。「法華經」云:「雖至長者之家,猶在後園除糞,止宿草庵。」未能顯住菩薩境界,但得人空,未得法空。此科攝五性之二。二聞緣性竟。

寅三  菩薩性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此菩薩性。雖言末世一切眾生,獨指發大乘心之眾生。志在菩提,故云:欲泛如來,大圓覺海。泛者,浮木行也。入於如來,大圓覺海。取喻如海者,明其橫無邊涯,豎無底蘊。先當發願精勤,以斷煩惱、所知二障。然二障,有分別、俱生二種。同伏同斷,非同二乘,根器狹劣,先斷事障,急於脫離分段生死。三賢位、已伏分別二障,現行、種習,已能次第治伏,進成見道,故云:即能悟入,菩薩境界。此指初地名見道位,初地而至十地,漸次斷滅事理二障俱生,至等覺後心,金剛道後異熟空,則二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者:謂證入佛位,以稱妙覺故。滿足菩提,及大涅槃者:此二轉依號。謂轉煩惱滿足,五住究竟,以成菩提,轉生死滿足,二死永亡,證大涅槃。三菩薩性竟。

寅四  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若言一切初發心眾生,皆得證入圓覺,以其各各皆具如來種性故,何有不定之差耶?但彼各人所逢遇善知識,依彼知識,各各所修因地法行,而開導之成種也。頓教皆當成佛,非不定性。漸教菩薩,三祗行滿,亦得成佛。聲聞緣覺,有迴心、不迴心。迴心者成,不迴心者不成,故此名不定性。若更求最勝大善知識,得遇如來,無上菩提,即最上一佛乘也。亦即不生不滅之因地心,依此因心,而成果覺,因該果海,果澈因源。「楞嚴」所云:「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故云正修行路。依此開圓解,起圓修,得圓證,根無大小,圓融無礙,皆成佛果,以同具圓覺性故。上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者,即此也。四不定性竟。

寅五  外道性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此外道種性。既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無不成佛,何得有外道耶?若諸初發心眾生,為求菩提,必求善友引導,是則內心雖勝,外緣不足,竟遇邪見者:謂知見不正。既遇邪宗,聞教熏心,積習成種,起諸邪悟:未得正悟,而於聖道,難起信心,是則名為外道種性。心遊道外,邪執不移,由此障佛種性,不得成佛。邪師過謬,非眾生咎者:意顯此性定是新熏,屬於邪師之過謬,非是本有故,非眾生之罪咎也。是名眾生,五性差別者:眾生本同覺性,但以遇教成差,遂有大、小、邪、正之分,故知發心求菩提者,必須善辨宗途邪正,不可不審也。三修佛菩提幾等差別竟。

壬四  迴入塵勞幾種方便

癸一  大悲下化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前問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今答此問,乃呼善男子而告之曰:菩薩自覺已圓,而欲覺他,乃迴入塵勞,唯以大悲方便為主。雖遇種種機緣,應化不同,但有大悲,必能普化,而以方便,必稱機宜。「思益經」云:「眾生行世間,而不知世間,菩薩行世間,明了世間相。世間虛空相,虛空亦無相。菩薩如是知,不染於世間。」入諸世間,開發未悟者:世間、即塵勞。入廛垂手,開示發明,正知正見,令得正悟,不為邪知邪見所惑亂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者:變化示現,世間種種形相,或現同類身,或現異類身。逆順境界,與其同事者:或現正信男女,依戒、定、慧,修諸淨行,名順境界。或現外道邪魔,起貪、瞋、癡,作諸非法,名逆境界。與其同事,密結其心,令易信從故。「起信論」云:「或為眷屬親友,或為怨家,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化令成佛者:唯依最上乘,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法華經」云:「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皆依無始,清淨願力者:遙指多劫,初發菩提心時,乘此願力,所生之處,便不退轉。心若疲倦,即憶昔願力,以自策勵,所為不是隨情,故云:皆依願力。又非圖報,亦非愛見之悲,故言清淨。一大悲下化竟。

癸二  大智上求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此言不但菩薩利生:依大願力,即末世修行,一切眾生,亦當大願持心,不墮邪見。於大圓覺,起增上心者:正明大智,上求菩提,對前大悲,下化眾生也。因大智故,信知一切眾生,自具大圓覺性,本來成佛,雖因迷故,覺性不失。由此起增上心,即菩提心,有大力用,決定趨向。當發菩薩,清淨大願者:以願導行,彌綸諸行,速至成佛,若無願力,則多退轉。應作是言者:即發願之語也。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本住如來圓覺性中,發心趣向,此則內心既勝,外緣須湊。求善知識,莫值外道邪師,及二乘劣器,壞我善根。願得菩薩知識,假彼正知正見,開示無上菩提,正修行路,依願修行。但依願力,而自策勵,精進修行。願是總相,能通悲智故。此二段中,皆說願力,具悲智願,即菩提心也。

漸斷諸障者:理雖頓悟,事必漸除。先伏二障,若二障已伏,則能悟入菩薩境界,由三賢而入初地。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則障盡願滿。煩惱、所知二障,分別、俱生皆盡,成佛之願,亦得滿足,由十地而至等覺也。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者:等覺進證佛果,不隔餘位,故云便登。如「楞嚴經」云:「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釋云:如來因圓果滿,得證涅槃果海,因不捨眾生,倒駕慈航,逆涅槃流而出,入生死海度生。如是等覺菩薩,順涅槃流,修行而至,覺際入交。菩薩始覺,與佛妙覺之際,分劑正齊,但有逆順之不同耳。譬如入海採寶,前商已得諸寶,逆流而出,到於海門,後商方以進取,順流而入,亦到海門。是二船恰齊,但前商船頭向外,後商船頭向內,為不同耳。

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者:解脫,自在義。即指常寂光土,二死永亡,故曰解脫。清淨,無染義。亦指常寂光土,五住究盡,故曰清淨。法身所依,故以法殿稱之。便登者,不待移時也。證大圓覺,妙莊嚴域者:證者,證入,昔為眾生,本具大圓覺性,今依願修行,而得證入,大圓覺妙莊嚴域,依自受用土,現微妙莊嚴,自受用身之所受用耳,故名曰域。域者,疆域,即境界也。一長行竟。

辛二  偈頌

壬一  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壬二  正頌(科同長行。)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及與貪瞋癡,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

初五句頌輪迴根本。彌勒汝應當以智知,一切九界眾生,不得無餘涅槃大解脫者,皆由無始貪欲故,以為輪迴根本,所以墮落於生死流轉。次四句頌輪迴有幾種性。長行云:有惡種性、善種性、上善性、棄愛樂(去聲)捨,以愛捨愛,還滋愛本。若能斷憎愛之心,立志勇猛,勤修戒、定、慧,永斷貪、瞋、癡,自可不因二障而受差別之五性,皆能得成無上菩提之佛道矣。

「二障永銷滅,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願,依止大涅槃。

此四句頌修佛菩提,幾等差別。長行云: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求師而得最勝知識,正知正見,正悟菩提。依之修習,二障已永銷滅,隨順菩薩願,滿足菩提,及大涅槃。此約義略頌也。

「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此頌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十方諸菩薩,迴入塵勞,教化眾生,皆以大悲願力為主,變化種種形相。或現同類身,或現異類身,皆以妙觀察智之力,觀機施教,入於生死。即現在菩薩修行,及末世發菩提心之眾生,當依十方菩薩,發大悲願,勤斷事理二障,不墮愛見之悲,障盡願滿,即便歸於大圓覺。圓覺稱之為歸者,以圓覺乃眾生本具,昔日雖迷不失,如暫離,今日既證為得,如便歸。三深究輪迴根本竟。

己四  略分修證之位

庚一  清淨慧啟請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一清淨慧啟請竟。

庚二  正陳請詞

辛一  慶前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大悲世尊,解見在前。為我等輩,廣說如是者:於一味圓覺,重重分析,輪迴根本,五性差別,染淨等法,融通無礙。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如來為眾演說;本所不聞,如來為眾宣揚。我等今者,蒙佛循循善誘,迥異尋常,立相之教,染淨攸分,破相之宗,染淨雙絕。今者顯出覺性,染淨融通,不禁圓解內發,輕安外形,故得身心泰然,安舒之貌,得大饒益也。一慶前竟。

辛二  請後

「願為一切諸來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願為十方,諸來一切法會聽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味平等,凡聖無差。因何現在一切發心修行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從凡至聖,其所證之覺性,與所得之位次,前後竟有差別耶?前云:因二種障,而現深淺差別。良以如來在世,三業殊勝,諸來法眾,五根通利,所以法雷既震,聾耳全聲。至於末世,恐未能爾,故再問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時至機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者:謂隨順聖教,心得開悟,所證之理,聖凡平等,漸次伏斷,隨順覺性,而能得入差別之位矣。如「楞嚴經」所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須漸除,因次第盡。」於一圓覺妙性,一味平等,而現差別之位,雖現差別,還是平等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二正陳請詞竟。

庚三  如來讚許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告清淨慧者,因是請主故。重讚善哉者: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既悟所證之理,本來平等,復悟所入之位,漸次差別。此二者,均可讚善。汝今諦聽,吾當為汝解說。三如來讚許竟。

庚四  承教靜聽

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四承教靜聽竟。

庚五  正答所問

辛一  長行

壬一  明圓覺無證

癸一  正明無證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

呼善男子而告之曰:汝前請重宣法王,圓滿覺性:當知圓覺自性,清淨本然,本非修證差別之性。今性有差別者,皆由循順諸性,隨緣現起差別之性。諸差別性起時,全覺性而起,故曰法身流轉五道。誰為能取所取,誰為能證所證,故曰:無取無證。於清淨實相理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菩薩眾生,同歸圓覺故。初正明無證竟。

癸二  徵釋所以

「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此徵釋。何以故,實無菩薩眾生?因菩薩眾生,不過假名,皆是幻化。約有幻垢,名曰眾生。對離幻垢,說名菩薩。今幻化滅故,是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故無取無證。譬如眼根,不自見眼者:猶如眼根,能見一切諸物,而獨不能自見其眼。又如眼光,照境之時,境有千差,見唯是一,故云平等。但約於聖凡,無有分別勝劣之心,而說平等,亦無有能作平等之者。一明圓覺無證竟。

壬二  明對機說證

癸一  總標大意

子一  功用有殊

「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眾生迷惑顛倒,以為差別之因,故先標此。然迷倒之體,即根本無明,三細、四麤。「起信論」中,亦約此以顯始覺階位。未能除滅,一切幻化者:上云菩薩眾生,皆是幻化,猶執為實,故曰:未能除滅。於滅未滅,妄功用中者:滅、則漸次斷滅;未滅、則漸次治伏。如論中,前三位「覺前不覺後。」謂障習漸盡,如一分塵盡,一分鏡明,以不達如幻本空,均為妄加功用中。七地已還,皆是夢中修道。故「華嚴」有夢渡大河之喻。圓明證悟,始知煩惱本無,則見能斷智慧功用,亦是虛妄。如夢中以藥治病得差,寤後則藥病俱遣,故言妄功用也。於此妄功用中,便顯有眾生、菩薩之分,故云差別。一功用有殊竟。

子二  功極不異

「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若得二障永盡,一性圓明,即是如來寂滅。寂滅者:復本心源,究竟清淨,隨順本來覺性,始覺與本覺合,更無理外智,能證於理;亦無智外理,為智所證:隨順圓覺,寂滅無二。到此無能無所,一念不生,實無寂滅之法,亦無能寂滅者,滅之令寂。如上科云:性自平等,無平等者。一總標大意竟。

癸二  證位階差

子一  明依位漸證

丑一  信位

寅一  標具足凡夫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此明依位漸證;分信位、賢位、聖位、果位。即是「起信論」中,逆次息除,生、住、異、滅,四種夢心,寄顯反流四位,以明始覺分劑。然心性本來離念,本無生滅,祗因一念妄動,而有無明,迷自真體,妄上加妄,能令心體,生、住、異、滅,從細至麤,微著不同。先際最微,名為生相,中間二三,名住、異相,後際最麤,名為滅相。今因本覺不思議熏力,熏於無明,起厭求心,又因真如所流,聞熏教法,熏於本覺,益信解力,損無明能,反流漸向心源,始息滅相,終息生相。朗然大悟,覺了心源,本無所動,今無始靜,寂滅一心,平等平等,無別始覺之異。大意如此,今以論意釋之:初信位寄息於滅相,分文為三:一、標具足凡夫。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者:此由妄成迷。一切眾生,先從博地凡夫說起,自從無始,晦昧真心,而為頑空以來,三細、四麤,輾轉而起,乃有虛妄身心。由妄想我者:我體元無,妄想而有。一切眾生,由妄想我執,執妄身為我。及愛我者:我見堅固不捨,便生愛著。上句我體,即所執也;下句我見,即能執也。曾不自知者:謂一向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我體本無,唯心故有,心既念念無常,我亦念念生滅。故「淨名經」云:「是身如電,念念不住。」「論」云:「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故說無始無名。」由迷執故,念念造諸惡業,境違於情,則生憎惡;境順於情,則起貪愛。耽著五欲者:深心耽戀染著,五情欲境;如美色嬌聲,奇香厚味,以及細滑之觸,皆可欲之境。一標具足凡夫竟。

寅二  明聞法覺悟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此遇教得悟本覺內熏。不期而逢曰遇;善友者,具正知見,善能開覺於人也。淨圓覺性,人人本具,無奈久迷自性,因貪欲而造業。今既逢善友教化,一向依惑造業,自必依業受報,生死不休。今既開悟,不造諸業,即論寄息於滅相,發明無分別智,慧照朗然,無始妄習,一時頓現,心冥真覺,不以妄念起滅為我;起之與滅,念念皆知,翻前曾不自知,念念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者:即知此生,皆是於圓覺性中,自勞自慮,而圓覺無與焉。二明,聞法覺悟竟。

寅三  明息妄隨真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此緣悟成礙。若復有人,圓伏五住煩惱,了達惑妄空寂,故云:勞慮永斷,以絕求作之心。得法界淨者:若理法界,則法界體中,絕諸勞慮,塵境不生,名之為淨。若事法界,則分別念慮之心,差別塵境之法,當體不生,名之為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者:麤念既盡,得少輕安,於彼淨時,心生愛著,於淨起解,名為淨解。繫心在淨,不更求斷,故成障礙。非外塵所擾,故言自障礙,障礙圓覺,不能自在任運增證也。此名凡夫隨順覺性,結名信位也。一信位竟。

丑二  賢位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此賢位,論寄息於異相。文云:「覺於念異,念無異相」等。一切菩薩見解為礙者:謂見彼淨解,為自障礙,而欲斷之,是躡前位,以辨明此位之相,即覺於念異也。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者:以三賢觀智增明,雖斷淨解之礙,然雖之云者,雖超前位,猶劣後位,即念無異相。所斷雖亡,猶住著於能斷之觀智,名為見覺。此能見之見覺未亡,不復前進,則覺亦成礙,故元覺礙。而又云為礙者,以其為圓覺之礙,故不得自在無礙,而任運搬趣入圓覺性也。此名菩薩,顯上求之心,已超凡位,而下化之功,不及賢位,故云未入地者,隨順覺性。結名賢位也。二賢位竟。

丑三  聖位

寅一  悟前非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

此聖位,論寄息於住相。文云:「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今悟前非。善男子,有照有覺者:照,是所照之境,乃信位中,淨解為礙;覺,是能觀之智,乃賢位中,覺礙之覺。俱名障礙者:以二位對待未亡,覺前前皆非也。即論中覺於念住。一悟前非竟。

寅二  明證相

「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地上菩薩,已證平等真如,以即理之智,還照於理,理智冥符,如珠有光,還照於珠。是以歷位常覺,不成障礙;以不生住著心故,照而非照,不住照功,理智一如,能所契合。故「唯識見道偈」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智都無所得,則此常覺不住。常覺,即是無分別智;不住,即不取種種戲論相故。離二取相,即此照與照者,同時寂滅,智與真如之理,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此則念無住相,覺住相無故。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

此以喻顯,故曰譬如有人。人,喻能斷之智;首,喻所斷之境。今有誓死之人,以刀自斷其首,首未斷時,則首為所斷,人為能斷。至首已斷,則所斷之首已落,能斷之人亦亡,故無能斷者。更以法合:則以礙心,即覺礙之覺。自滅諸礙,即所覺之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即觀智俱泯,能所雙亡也。入地菩薩,以滅礙之心,自滅諸礙。礙未滅時,則礙為所滅,覺為能滅。至礙已斷滅,則所滅既空,能滅之覺亦盡。故上云:照與照者,同時寂滅,即斯意耳。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此顯登地菩薩之實證,不住名言。地前未證實理,難亡言教,故佛假種種言教開示,為悟心之方便。修多羅教,通指佛說一切經也,故喻如標月之指。謂見月須藉指端,悟心須假佛教。因指見月,見月亡指。因教詮心,悟心亡教。今既了悟自心,則一切言說,皆剩法矣。如既見月,了知所標之指,畢竟非月也。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

此明諸佛,同以言詮顯理,開示菩薩,凡有種種言說,皆標月之指。今既證一心,則能所雙亡,絕諸對待,唯一寂滅真境矣。二明證相竟。

寅三  結成位

「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此結成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論亦結云:名隨順覺。此一科文,謂覺性平等,理本一味,今因眾生迷倒,幻化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此顯六即差別,因迷而有,若究竟窮源,寂滅無二。若悟明六字,不生上慢,若悟明即字,不生退屈。此天台之圓旨也。上總示圓理,下別示六即,經義相符,故以釋之。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此理即也;以眾生全體在迷,約佛性在迷,故云理眾生即佛,遂云:理即。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此名字即也:以眾生迷已,不知本有佛性,若遇善知識開導,了悟自性,生即無生,知本是佛。以知名識字,即知一字,即佛性也,故云:名字即。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此觀行即也。天台圓教五品觀行位人,圓伏五住,惑息妄除,故云,勞慮永斷。三毒不行,故云:得法界淨。耽著淨境,故云:淨解為礙;無明全在,故於圓覺,而不自在。天台判圓觀行位,別信位,同伏見思,名為外凡,故結名凡夫。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未入地者隨順覺性,此相似即也。三賢位人,觀智增明,已見前淨解為礙,今已斷之,所斷雖亡,能斷觀智,名為見覺。此能見之見覺為礙,能所未亡,故於圓覺,而不自在。結名未入地者,正指三賢也。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此分真即也。照,是所照之境,乃淨解;覺,是能觀之智,乃見覺。即前二位,對待未亡,故俱名障礙。今地上菩薩,以證平等真如,以即體之智,能照寂滅之體,故照而非照,不住功照,故云常覺不住。以理智一如,故同時寂滅。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此以喻明,觀智俱泯,能所兩亡也。人,喻能照;首,喻所照。所照既亡,能照亦泯,故喻無能斷者。然以照為礙者,「楞嚴經」云:「圓明照生所」,以圓明體中,本無能所,但起照心,則形所相,故以照為礙也。以諸無明,通名諸礙,非照不滅,所以礙滅礙也。若諸礙已滅,則照亦不立,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顯地上菩薩之實證也。謂菩薩修行,未悟自性,故佛假種種言教開示,為悟心之方故,如指指月,今既了悟自心,則一切言說,皆剩法矣,故如見月,知指非月也。以凡有修證觀智能所之說,皆標月之指耳。今既證一心,則能所雙亡,觀照俱泯,同時寂滅矣。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此結位也。

此經單以圓照覺相為宗,故位次不說所斷,但約觀行淺深,以明位之高下;若對「普賢」章中云: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即淨解未亡,當觀行位。心如幻者,亦復遠離,即見覺為礙,當相似位。有照有覺,同時寂滅,即遠離為幻,亦復遠離,當分真位。下言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即遠離為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名究竟覺,當究竟即。經旨了然,幸深思之!以上六即之文,配合甚妙,謹錄直解,俾得發明。三聖位竟。

丑四  果位

寅一  明境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四、果位,論寄息於生相。文云: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前三位是因,但以觀智淺深,用顯證位差別。此位是果,以究竟極證,故是究竟即,以示平等佛慧也。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者:此總標以下十對,每對上句是障礙,下句即究竟。若見有障可斷,斷已名覺,即非究竟。若見一切障礙無不是覺,方稱究竟矣。即論中:「得見心性,心即常住也」。得念失念無非解脫者:一、智識對。無念則得正念,智也;有念則為失念,識也。故論中說:「覺則離念,念則不覺」等。今則了達念性本空,若得若失,同歸圓覺,以圓覺即解脫德故。成法破法,皆名涅槃者:二、成破對。眾緣聚會曰成,離緣毀謗曰破。今則了達緣無自性,成破一如,同歸圓覺,以圓覺即涅槃不生滅法故。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者:三、智愚對。真解佛法即是智慧,妄生分別即是愚癡。對愚立智,智非真智。因智顯愚,愚非真愚。今則了達,二俱叵得,同歸圓覺,以圓覺即般若德故。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者:四、邪正對。依正解修證為菩薩所成就法,即是正道;依邪心取理為外道所成就法,即是邪道。「思益經」云:「住正道者,不分別是邪是正。」同歸圓覺,以圓覺即是無上菩提法故。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者:五、真妄對。如地中歷位所斷,即無明,歷位所證,即真如。無明無性,全體即真,真如隨緣,任運現妄。迷則真如是妄想,悟則妄想是真如。二俱不立,同歸圓覺,以圓覺即諸法,無異境界故。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者:六、染淨對。戒、定、慧淨法,淫、怒、癡染法;染法本空,何異淨法。「諸法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事中,有無量佛道。」即是圓覺,以圓覺即清淨因故。眾生國土同一法性者:七、依正對。依報,是無情國土;正報,是有情眾生。「涅槃經」云:「我以佛眼,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皆悉究竟。」即是圓覺,以圓覺即諸法實性故。地獄天宮皆為淨土者:八、苦樂對。地獄是十惡苦果;天宮是十善樂果。苦樂之念由心,地獄天宮豈定,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既本空,同歸圓覺,以圓覺即常寂光淨土故。有性無性齊成佛道者:九、有無對。以三無二有決定性及不定性,二種眾生有佛性;定性二乘及無性闡提,三種人無佛性。諸大乘經云:大地眾生,皆當作佛,無論有性無性,皆已齊成佛道故。一切煩惱畢竟解脫者:十、縛解對。一切昏煩之法,惱亂真性,即貪、瞋、癡等,八萬四千是繫縛之法,能繫眾生受生死苦。今了達苦即法身,無苦可捨,故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以上十對,名相雖異,其意不殊。但緣佛證圓覺,心無取捨,故得諸法普融,同歸圓妙矣。一明境竟。

寅二  明心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法界即一真法界;迷時從一真法界而起十法界。今證佛果,還歸一真法界,深廣如海。慧是照用,稱法界而起,故名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者:今海慧為能照,諸相是所照,以離分別念,相即無相,猶如虛空。「楞嚴」云:「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上句指體不變,非為群相:下句指用隨緣,而不拒彼諸相發揮。正不變而常隨緣,雖隨緣而仍不變,則圓覺妙性,亦復如是。二明心竟。

寅三  結名

「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此名如來者:指能隨順人。隨順覺性者:謂如來從初發心修行,大開圓解,於無修證,而起修證,漸次隨順,而證圓滿覺性,是為究竟覺。一明依位漸證竟。

子二  明亡心頓證

丑一  亡心入覺

寅一  指示安心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前者漸次隨順,位有高下,證有淺深,皆為不了,寂滅心體,能所未亡,恐存分別,則悟入無期。今者的示平等一心,任運合道,乃為圓頓妙旨,成真隨順。前是隨相法門,今為離相法門。亦如華嚴,先說差別位地因果,後以平等因果融之;此中意趣,正相同也。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者:此的示一類圓頓菩薩眾生,平等安心之法。居一切時,不起妄念者:以眾生日用現證,全是如來平等法身,若一念不生,全體自現,故居於一切時中,行、藏、語、默,見色、聞聲,不起絲毫妄念,以纔起一念,即迷現量故。於諸妄心,亦不息滅者:謂眾生妄心,本無自性,全體即是真如,若息妄求真,何異離波覓水。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境從心現,元是自心,以妄想境界,本是一真,豈容擬議。舉心即錯,動念即乖,若加了知,如「楞嚴經」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且心體本具靈知,何必更加了知耳!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者:謂於無了知處,則能知既寂,即真實知,真實即知,誰知真實?如眼有見,不自見眼,故不辨真實也。此道人日用安心之法,苟能任運如斯,則心心合道,念念證真,隨緣而現利生事業矣!然上云:住妄想境,是事法界,不加了知,則事不礙於理也。此云:於無了知,是理法界,不辨真實,則理不礙於事也。理事無礙,名為圓覺隨順。謂從此任運修習,自可到事事無礙,圓滿諸佛境界矣。一指示安心竟。

寅二  依法頓入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彼諸眾生者:指上根眾生。聞是居一切時等法門,乃直指圓頓安心,修行要訣。聞已能生深信,信已能解義趣,受以自修,持以化世,不生驚疑怖畏之心,則坦然合道。亦同「金剛經」中:「不驚、不怖、不畏,甚為希有」也。初亡心入覺竟。

丑二  驗果知因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

此結上頓悟,任運合道之機。囑以汝等當知,如是眾生,皆因夙植深厚,故得信解受持。已曾供養恆沙諸佛及大菩薩者:如「金剛經」云:「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億佛所種諸善根」也。及大菩薩者:供其主以及其餘也。植眾德本者:以供佛則必聞法,供佛得福,聞法得慧,福慧雙修,已植萬德之本。以佛果萬德,惟以福慧為種故。二驗果知因竟。

丑三  印成佛智

「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佛說,信其不虛也;此等之人,雖居因位,決定成佛無疑。一切種智,即是佛智,成就此智,能生佛地一切智慧,故以種智為名也。一長行竟。

辛二  偈頌

壬一  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壬二  正頌(科初二全同長行,末二句總結,長行無也。)

「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

清淨慧!汝等應當以智知之。圓滿菩提性者:依圓覺自性而修,自可圓滿菩提之性。無取亦無證者:圓滿菩提時,寂滅無二,無有能取所取之人,及能證所證之法。無菩薩眾生者:以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所以故無。

「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

長行云: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幻化滅一分,則顯一分覺性,故云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今言覺未覺時者,前約所滅之幻說,今約所顯之覺言,如一分塵盡,自得一分鏡明也,故云:漸次有差別。

「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

此明漸次差別之相,雖現差別,不違覺性。眾生為解礙者: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於彼淨時,心生愛著,於淨起解,故名淨解;不更求斷,故成障礙:此信位也。菩薩未離覺者:以三賢觀智增明,雖能斷淨解之礙,然猶住著於能斷觀智,名為見覺。此能見之見覺未亡,亦成障礙:此賢位也。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者:以入地菩薩,已證平等真如,寂滅一心,故歷位常覺不住,不生住著之心。長行云:礙已斷滅,無滅礙者,故云:不住一切相;此聖位也。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者:以大覺世尊,萬德悉皆圓滿,無不具足。長行云:一切障礙,即究竟覺,若見有障可斷,斷已名覺,即非究竟覺。若見一切障礙,無不是覺,方稱究竟覺矣。故得念失念,無非解脫等,十對諸法普融,無取無捨,遍皆隨順,同歸圓妙,故云遍隨順:此果位也。

「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供養恆沙佛,功德已圓滿,

末世頓根眾生,聞法領解本具覺性,心不生虛妄者,不惟妄念不起,全體都是本地風光。即於妄心亦不息滅也。何以故?以妄元是真故。若如是,則終日住在妄想境中,但對妄想境,不加了知之心,則妄境即是真境。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者,於無了知處,即是真知,不必起心,更辨是真實;此正道人日用安心妙法,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也。佛說如是人者:指末世頓根眾生,現世聞是法門不生驚畏,即是菩薩乘願再來,已曾供養恆沙諸佛,功德悉已圓滿,即能成就一切種智故。

「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此二句,長行無,故此總結。雖有多種度生方便者,皆名隨順權智故也。一四問答,通明觀行上根修證竟。

【書籍目錄】
第1頁:圓覺經講義序 第2頁:自序
第3頁:覺經講義卷第一 第4頁:圓覺經講義卷第二
第5頁:圓覺經講義卷第三 第6頁:圓覺經講義卷第四
第7頁:圓覺經講義卷第五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