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普賢行願品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普賢行願品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第十三卷

[日期:2010-08-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圖書館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八面,經文末後一句不離菩提心供養,舉的七個例子當中,這是最後一個。這一條凡是舉例那麼第一是很重要,最後一條一定也是很重要的,這個是一般慣例都是如此。註解裡面我們先把它念一遍,在廿九面第三行「第三言不離菩提心者。文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故以不離菩提心是為真法供養也。大部經云,善男子,汝應如是解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非以世間財寶飲食名供養也。何以故,如來恭敬尊重法故。」那麼這個末後幾句是總結這一段的法供養。首先我們要曉得什麼叫菩提心,一切大乘佛法都是依菩提心為基礎,所以小乘人沒有菩提心,大乘菩薩跟小乘不一樣的就是有菩提心。菩提是梵語,也是音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覺悟,菩提心就是覺心,覺而不迷,那麼怎樣才叫做覺?怎樣是迷?這個我們要搞清楚。覺的標準是要破二障,我們的真心本來是覺悟的,所以在大乘起信論裡面馬鳴菩薩給我們講本覺本有,這個本覺就是菩提心,是本來有的;不覺本無,不覺就是迷了,迷的心本來沒有。怎麼迷的呢?因為你本覺心裡面起了二障,起了兩種障,這個兩種障一種叫煩惱障,一種叫所知障,只要有這兩種障,你這個心就不覺了,就迷了。

二障在此地跟諸位略說一下,煩惱本身就是障,所以叫做煩惱障。那麼說到煩惱,它的頭數太多了,真是無量無邊,四弘誓願裡面說煩惱無盡誓願斷。那麼佛經裡面有說八萬四千種煩惱,這個是真的,一條一條確實有這數字的,不是隨便講的,諸位在佛學大辭典跟教乘法數裡面都可以查得到,確確實實列了有八萬四千條。可見得八萬四千條還不能包括,還不是完全的數字,已經佛就說了這麼多了。但是在教學來說,八萬四千一條一條地說不勝其煩,太麻煩了,所以就把它歸納,歸納成百八煩惱,歸納成一百零八,將八萬四千歸納成一百零八類,那麼這個在研究討論當中就比較方便得多了。可是百八這個數字還是多,我們要講起來還是占很長的時間,還是很囉嗦。那麼天親菩薩為了便利於初學,所以又將它歸納,歸納成廿六,這是我們平常一講到煩惱都說這個廿六類。廿六類裏面有六種叫根本煩惱,廿種叫隨煩惱,就是隨同根本煩惱而起的,那麼這個在百法明門裡面,它就是這樣的歸納法。

那麼根本煩惱裡面就是貪、瞋、癡、慢、疑這個五種。另外一種叫惡見,就是不正當的見解,錯誤的見解,不但錯誤,很惡劣,叫惡見。其實這個惡見就是見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就是這個五大類。通常我們講見思煩惱,見思煩惱就是百法裡面講的六種根本煩惱,有了這些東西我們的心就迷了,就不覺了。除了煩惱障之外,還有一種叫所知障,譬如說阿羅漢、辟支佛,他煩惱障斷了,為什麼他還沒有菩提心呢?因為他有所知障,他所知障沒破,所以阿羅漢沒有菩提心。但是比我們那他是高明太多,我們是兩種障礙,他只有一種,就是說他的障礙比我們輕得多。所知不是障,所知本身不是障,那麼障礙所知的這一種障礙,我們叫它做所知障。

所以它跟那個煩惱不一樣,煩惱本身是障礙,所知不是障礙;所知是我們本能,依照佛在經典裡面所說的,宇宙人生,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法都是我們自己本來知道的,不必要學的,我們的的確確有這個能力。要拿一般宗教家讚嘆那個神的話來說,全知全能。誰全知全能?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全知全能,這是佛告訴我們,可是我們現在的全知全能都喪失掉了,現在只剩下一點點的知,一點點的能,那麼這些為什麼會喪失掉呢?就這個二障障礙了,所以成佛要破二障。那麼二障的根本,佛告訴我們,煩惱障的根本就是我執,這個我執很麻煩;所知障的根源是法執,所以佛法自始至終破執著而已。

只要你對於你自己本身不執著,你的煩惱障就不難斷掉;對於一切法不執著,所知障也能夠突破,破了二障,菩提心,這個覺心就顯現出來了,那麼這個叫做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本心,真心本性本來具足的般若德用,般若是智慧,智慧的作用,是我們的本能不是從外面求得來的。那麼在儒家它也講這個道理,那個時候佛法並沒有到中國來,像禮記裡面的大學中庸就發明這個道理。這個三綱八目裡面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誠意、正心,就是菩提心;那麼佛說的不離菩提心供養,拿儒家來說不離誠意、正心供養,跟這個意思是一樣的。可是儒家講的誠意、正心,實在講也是相當不容易。

我們今天意不誠,所以才提出誠意的這種教學;心不正了所以才提出正心,如果意也誠、心也正,再說這個話不是累贅了,沒有意義嘛!那麼如何能夠做到誠意正心呢?前面兩條就重要了,格物、致知。歷代有許多學者對格物說法就很多,究竟怎麼個格法呢?司馬光說得很好,司馬光能夠說得好,是因為他學佛,他懂得佛法的道理,回過頭來再看儒家東西,那眼睛就放光了,他就看出來了。物是什麼?物就是煩惱,物欲呀!格是什麼?格是克服,格殺,跟我們佛經裡面講阿羅漢的三個意思,阿羅漢的三個意思裡頭有一個叫殺賊,賊是什麼呢?煩惱賊,就是要把煩惱斷掉,要把煩惱賊殺掉。

所以有一些人不懂得,甚至於很多學者,這大學教授們看到佛經的註解阿羅漢殺賊,佛教不殺生,阿羅漢還開殺戒?他搞錯了,他弄錯了,那個賊是指煩惱賊,並不是指外面的做強盜的,做小偷的,不是指他們。煩惱賊。所以格物就是格殺物欲,換一句話說,叫我們在一切五欲六塵的境界裡面不起貪心,不起貪瞋癡,這個就是格物。所以司馬光,我相信他這個靈感是從佛經裡面得到的,那麼拿這個來解釋格物,這個就太明顯了,真的是意思非常地明確,明白正確,那麼與後面的誠意正心真正能夠相應。而致知正是破所知障,跟佛法講的實在是不謀而合,格物就是佛法裏面斷煩惱障,致知就是破所知障,這兩種障礙除了之後,菩提心就現前了,所以誠意正心才能夠現前。

因此對我們現前這個階段來說,我們一定要修菩提心,修菩提心一定要從格物致知上下手。否則的話光是嘴皮上天天講發菩提心,菩提心永遠不能夠現前,這個是要自己努力去做,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真正要去做功夫的。那麼大乘經裡也常說,如果菩薩失掉菩提心而做一切,就是修一切的六度萬行都叫做魔事,都不叫佛事。那麼由此可知所謂佛事必定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礙上,只要用菩提心,待人接物、穿衣吃飯都是佛事;如果失掉了菩提心,天天講經說法,弘法利生都是魔事,都不是佛事,因此這一條非常地重要,念念不離菩提心。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時間過得很快,我以為是第三天,同學告訴我今天第四天,我們要趕進度了,「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這一段經文是將財供養,前面是講財,那麼此地是講的法。財供養像前面講的香花、衣服、傘蓋、油燈,舉的那些例子,換句話就是物質上的供養。

那麼金剛經裡面講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供養,那也是財供養,財供養比不上法供養,金剛經上說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為人說經裏面的四句偈,那個功德大。為什麼呢?聞法不管他解與不解,他要能夠理解,能開悟,那個功德那是不得了,的確是不能比的。即使是他不解、不悟,那個功德也超過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供養,原因在那裏呢?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一個聞法的機緣很不容易得到,開經偈裡面講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個財寶是時時可以遇到的,生生世世你不會離開的,就是多少的問題,物質的取用多少的問題。能夠聞到佛法的機緣不容易,我們在台灣好像很普遍,聽個佛法沒什麼了不起。

諸位要到外國去看一看,哦!那就稀有了,多少外國人他一生從來沒有聽過佛法,連佛這一個字也沒有聽說過,你曉得多難。全世界四十多億人口,要拿聞佛法跟不聞佛法要作一個比例,差太遠太遠了,簡直不成比例,你就曉得聞法機緣之難得。那麼講到七寶財富,這四十多億人,人人都能夠享受得到,只是多少不同,貧富不均而已。所以佛法難聞啊!所以布施佛法,就是給人家講解佛法這種法供養的功德絕不是財供養所能夠比的。所以我們要修最殊勝的供養,我們今天沒有財,沒有這個力量,但是你懂得佛法,你比那個財富供養還要殊勝,你自己要能夠珍惜這一點,要能夠珍惜。

那麼經上講的這些比喻都是一些數目字,這些數目字註解裡頭有,數目字太大了,都是些天文數字,沒法子計算的,那麼諸位看註解就可以了。翻開三十面,註解裏面第四行,「正意者」,這就是真正校量比較用意之所在,「經中正意,所以設此校量者」,為什麼要把財法兩種供養來作一個比較,它一定有道理。「唯恐鈍根行者,只知以能供財多,所供佛多,獲福必多。但著事行,不修理觀。樂著有為,不信無為。」這個道理在此地,世間人確確實實修福的人多,所以佛法會變成宗教就是因為求福的觀念太濃厚了,所以把佛教變質了,變成宗教了;把佛菩薩都當神明去看待,所以燒香供養,這是塑造金身、祈祀廟宇,為什麼呢?都是求福。這種求福能不能求得到呢?能求得到,不是求不到,真正可以得福。但是這個得福到那裏去享受就不一定了,這一樁事情知道的人不多。

有很多人種的福,佛門裡修的福,不是在人間享受,而在惡道裡頭享受。鬼道裡面,他去當了土地公了,去當了城隍爺了,我們本省很多王爺宮,他就做那個東西去了。那個有福報,你看多少人初一、十五,都給他拜拜,都給他燒香,去供養他,他有福報,鬼道裡面去享受去了。那麼還有畜生道裡面享受去了,畜生道裡頭很多有福的,大概在畜生道裡面享受,在中國當畜生道不行,要到外國去當畜生才行;你看外國人養的狗有狗的餐廳,有狗的理髮廳、有化粧的,專門替狗剪毛,給他洗,出門也坐車,舒服極了,它真是享福啊!我看那些外國人都沒有狗享福,為什麼?人要伺候狗,狗不伺候人,他那個養的都是玩的,所以寵物,到畜生道去享福去了,雖然有那麼大的福報,它是畜生。

所以修福要有智慧,沒有智慧修的那個福,三界有漏之福報並不在人天享受,一定要有智慧。我們看許多人修福,那個享受決定不在人天,他非常愚癡,非常自私,他怎麼會能到人天享福報。那麼佛告訴我們不但你要以智慧去修福,更重要的是修慧,福慧雙修這個才是對的。如果只偏重在修慧而疏忽在修福,也不圓滿,那麼這些事情我們在現實的社會裡面就看得很清楚,有很多大福報的人,真正有大福報,他不知道正法。你看像我們台北市,台北市有個很大的寺廟,我聽說是現在恐怕在全省也是最有錢的,福報最大的行天宮,福報大,拜拜的人多,尤其是過年,什麼節日的時候,聽說去拜拜都是幾百萬人,一天的收入大概都可能上千萬,那麼大的福報。前生修福,不知道正法,仍然不免六道輪迴,那是神廟啊!

可是佛寺裡頭冷冷清清的,沒有人來,所以佛法要想發揚,當然也要靠財力,沒有人財從哪來。鬼神要行他的邪道,幫助他的人非常之多,那麼這個呢?原因就是鬼神修福多,偏重在修福報上,他的福報大。佛門裏一般人疏忽了,都偏重在修慧,雖有智慧沒有福報,所以對於佛教的發揚光大,對於佛教的推展、開拓,總是有許多障礙,這是沒有福報。因此圓滿一定是福慧雙修,兩方面要兼顧,主要的我們要修慧;修福絕對不能夠疏忽,一定要修福,才能夠使佛法普遍地弘揚,發揚光大。

在過去確實佛法是福慧雙修,你看無論在早期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都是些國王大臣來護持,傳到中國來可以說一直到滿清末年,佛法不衰,都是帝王國家來護持。佛法衰的確是衰在晚近,大概最近的一百年前,這個衰落得太快了,衰落的速度太快了,這是我們今天見到這個衰的相。但是在滿清以前佛教相當地興盛,那麼就是著重修福。尤其是我們要明瞭無為法的可貴,有為是事,無為是性,通達教理的人,他會著重無為,無為的受用比有為的享受要高得太多了。有為是物質上的享受,無為是精神的享受,今天物質的享受可以說普遍而不缺乏,缺乏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尤其在現在世界所謂是開發的國家,先進的國家,他在物質上真的不缺乏,缺乏的是精神,精神很痛若、苦悶,找不到皈依處。

尤其是科技發達了,對於神的概念逐漸逐漸淡薄了,從前一切依靠神,像現在西方,西方年歲大一點的人,他對於宗教信仰很虔誠;年輕的人就不相信了,年輕的一代不相信。所以再有幾十年之後,西方宗教必定衰沒,為什麼?大家不信了,現在靠一些中年以上的來維護著他們的教會,所以西方現在宗教也是一個危機;怎麼樣去宣揚,年輕人很少能夠接受的,他們現在滿腦袋是科技,不相信有上帝。所以天主教沒有辦法的時候,找佛教交談,無非是想從佛經裡面得到一些理論來充實他的教義。

這是大概在二十年前,天主教大公會議的時候作出這個決定,主動地找佛教交談,所以他們也收集佛教的經典。我聽說我們台灣印卍字藏經的時候,第一部藏經發行的時候,我們影印流通的時候,第一個來訂大藏經的就是東海大學,基督教的學校,他們頭一個來訂,比我們佛教徒還熱心。那麼有許多這些神父們都在那裡研讀佛經,雖然研讀,他有一個很大的障礙,很難明了佛法的真實義,那就是他那個神是一個大障礙,很大的障礙。要想解如來真實義不簡單,他比我們起來,他有三重障礙,我們有煩惱障、有所知障,他還有教會那個神的障礙,他有三障,我們有二障,他有三障,相當不容易。

那麼認真要研究這個東西,像華嚴所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自己去研究很難,那麼一定要請法師去講解,這個他們也在做。我還在他們教會裡講過半年,輔仁大學後面多瑪斯修道院,我在那裏講過半年,學生都是些神父、修女,我在那裏講佛法的時候,講了幾次有不少的修女退席。有些同學們,輔大的些同學們就問她們,你們為什麼不聽了?她們告訴同學們說,她說這個很有道理,我們再聽下去信心動搖了,不敢聽了,那麼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所以精神生活的確是非常非常重要。

下面他引用永嘉大師証道歌上的幾句話來說明,永嘉大師說「住相布施生天福」這就是著相。修布施修裡面,這是種福,福報裏面最大的是生天,生天的福報最大。「猶如仰箭射虛空」這有個比喻,好比向天空射箭一樣,箭可以能射得很高,可是射得高,它有一定的高度,它會往下面墜墮的,「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這幾句話是証道歌上的話,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修福在佛經裡面講叫三世怨,第一生修福,第二生享福,在一般說享福的人很少繼續修福,這是古今中外都不乏這種例子。真正肯修福,肯幫助人,是中下階級的人;富貴人家所謂是特別顯得吝嗇,他只知道享受,不肯再修福了,縱然修福,修得也不清淨。

譬如說他到寺院來,他很有錢,出一點錢,出個十萬八萬的,在他那個十萬八萬,九牛一毛。而且貢高我慢瞧不起人,他有錢瞧不起別人,所以是以傲慢之心來修;而且修的時候沒有誠意,好像是憐憫這種意思,所以心不清淨,福修得不圓滿。而果報沒有人天福報,果報多半是在三途去了,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那個貧窮人修福,他心誠,他謙虛,恭恭敬敬去修布施。雖然他布施得少,十塊八塊的,他虔誠;而那個十塊八塊對他來講數字相當之大,他收入少,十塊八塊可能是他一天生活費用,兩天生活費用,乃至於半個月一個月生活費用,他只有那麼一點點,在他布施的時候,比例是太大了。如果是貧窮要飯的,你看經典裡面講要飯的貧夫,討飯的,人家給他兩文錢,他這兩文錢拿去供養佛了,是他全部的財產,全部供養了,這個福報大了,是他全部的財產,全部拿出來了。那個有錢人拿個十萬二十萬,不是他全部,是他千分之一,萬分之一,那裏能夠比得上人家全部拿出來。你明百這個道理,不是貧人不能修福,貧人往往修的福報比富人不曉得大多少。所以天道真是公平,富人不會永遠富,貧人不會永遠貧,富人到來生就貧了,貧人來生就富了,真是風水輪流轉,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富貴不但學道難,修福也難;貧窮人修道容易,修福也容易。那麼為什麼講三世怨呢?就是第一生他修了福了,第二生享福,享福的時候他就不修福了,剛才講縱修福也不清淨。到來生的時候,這一生福報享完了,來生就要受苦了,三世怨。這是佛勸勉我們一定要著重在修慧,慧裡面有福,那就不至於了;慧裡面有福,有福的人修更大的福報,這是他真正有智慧。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他讚嘆三個人,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是孔老夫子,人家修的福是真大,孔老夫子修的是法布施、法供養,所以他的子孫一直到今天,他的家道不衰;我們現在考試院院長孔德成就是他的後代,生生世世家道不衰,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只有一個,找不到第二個。這個就是法布施、法供養功德之大,孔老夫子一生修法供養。

那麼第二位是范仲淹,宋朝的一個宰相,他也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從小他家境非常清寒、貧困,諸位去宋史裡面看他的傳記,古文裡面你們也許念過義田記,那就是他家的事情。他在寺院裏面念書,家裡頭沒有書,生活困難,在寺院念書,所以從前寺院就是圖書館,必定有收藏著,不但有經典,世間經史子集都有收得很完備,而且出家人不但懂得佛法,也懂得世間法。在寺院裡面讀書,有書,書本不會缺乏,同時出家人都可以指導,有疑難都可以問,所以一般念書人都是在寺院裡面生活。那麼吃飯呢?他是自己做,范仲淹年輕時候很苦,沒有錢,三餐飯吃不飽,所以煮粥,而且煮粥的時候,煮一鍋粥還要把它畫成四塊,一餐吃一塊,吃多了第二餐就沒有了,那麼樣的清苦。

這個人實實在在了不起,他有一天在寺廟裡頭發現藏的金子,他是無意當中發現,有好幾罈不曉得什麼人埋藏在地下,他發現了。那麼窮的人要發現了,搬回家就發大財了,馬上就成了富翁了,那數量相當可觀。他無動於衷,這一點是他了不起,真正了不起,他沒有貪心,他也不告訴人,還用土給它埋起來,他也沒有告訴人,人家也不曉得。到他以後做了宰相了,這個廟年代久了,也有許多地方需要修理,當時廟裡住持一想,宰相從前在我們這裡念書,住了不少年,他現在做這麼大的官,我們去向他化緣,請他幫忙。找到他,他非常慷慨,拿到筆一寫,黃金多少罐,多少罈,廟裡好開心,果然宰相了不起,結果問他錢在那裏呢?他老人家光寫了又不拿錢,一文也沒有拿出來。結果他就告訴,你們到你們的寺廟的什麼地方,那一棵樹底下,土翻開,那個地方有好幾罈金子在那邊,你們修廟足夠了。回去寺廟的人把土翻開,果然不錯,發現一大筆的金銀財寶。所以這個人真正了不起,決定沒有貪財之心,所以他能成就這麼大的事業不是偶然的。

那麼一生過清苦的生活,你們讀義田記就曉得了,幫助他的家族,幫助地方上優秀的年輕人,來教育他,把他自己的俸祿節省下來,他養活三百多口,還要教化年輕的子弟,為國家培養人才,一心一意是為眾生造福。你看他死的時候,他有五個兒子,一個兒子是宰相,等於行政院長,有一個兒子是御使大夫,等於監察院長,他死的時候連棺材都買不起。錢到那裏去了?兒孫都效法他,做社會慈善福利事業;他死的時候把他自己的家整個捐獻出來作寺院,完全奉給佛法了,他是個虔誠佛教徒。所以他一家家道,印光大師說八百年不衰,一直到清朝末年,代代都是好子孫,所以在我們中國看到是第二個人。

一般人家能保持到三代的都很少,現在我們看到有的人連自身都不保,中年發達了,晚年潦倒了,連一生都保不住。孔老夫子能夠保持兩千多年,范仲淹差不多到今天也將近有一千年,他的家道能保持一千年不衰。那麼在晚近的時候,印光大師還提到一個清朝初年的葉狀元,清初,他們的家道也保持到清朝末年,三百年不衰,這個都是祖先積大德才有這個樣子。那麼現在我們還看到一個曾國藩,曾國藩的子孫到現在都非常之好,這個都是積德,積功累德修財布施,修法布施,才能得到這樣殊勝的果報。兒孫都這樣好,他自己那沒有話說;學佛必定有成就,不學佛的他也必定生天,這個是一定的,你從他的子孫上看,子子孫孫都這樣好,他自己不學佛必定生天,享受天福,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明白的。

再往下看「如上今解,行者了達一香一華,無非中道,即空即假即中。正供養時,心中作觀,及以發願,則財供即成法供。維摩所謂,於食等者,於法亦等。於法等者,於食亦等。是為鈍根人而設此校量,讀者幸勿滯文而害意也。」這是諦閑法師特別在此地點醒我們,一定要明白經意,不要曲解了經文的意思。那麼學佛所貴就是貴在財供養能夠把它轉變成法供養,使財供就是法供,這個樣子才真正是福慧雙修。怎麼個轉法呢?華嚴經完全教給我們這個方法,譬如說我們吃飯的時候食存五觀,吃飯的時候我們念供養咒,這個供養咒一定要用至誠心來念,那我們吃的飯也變成了法供養。今天在此地三餐飯供養諸位。供養諸位這是財供養,可是希望諸位將來學成之後,弘法利生,那我們這個財供養都變成法供養。你們在佛法裡有成就了,你們那個成就也就是今天圖書館講堂的成就,所以財供就變成了法供,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回家去,你在家裡面吃飯的時候,你們家裡面父母對你們養活裡頭,這個也是財供養,財供養也變成法供養,那你父母功德就大了。你父母不會變,你會變,這個是真正的孝順,這個是真正父母以財供養你,你倒過來以法供養他。家人聚會這是緣分,可是這個緣分諸位要會修。因為正如前人所說的;我在香港光明講堂講經,講堂上有一幅對聯,那個對聯很值得我們反省,經上講一家人是四種緣組合的,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沒有這四種緣不會來的。那麼你們跟你們父母到底是報恩生到這家裡來的?還是報怨的?還是討債還是還債的?一定要有警覺,真正有警覺心能夠把家庭變作道場,使一家人都能變成同參法侶,這是菩薩家庭,這要靠自己去努力。

那個對聯,夫妻是緣,緣分,有善緣有惡緣,怨怨相報。你們要提高警覺,這個不是開玩笑的,要提高警覺。在外國離婚率多大,那都是惡緣,怨怨相報。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真的是要深深反省。下課了,我們休息一會兒。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卷 第2頁:第二卷
第3頁:第三卷 第4頁:第四卷
第5頁:第五卷 第6頁:第六卷
第7頁:第七卷 第8頁:第八卷
第9頁:第九卷 第10頁:第十卷
第11頁:第十一卷 第12頁:第十二卷
第13頁:第十三卷 第14頁:第十四卷
第15頁:第十五卷 第16頁:第十六卷
第17頁:第十七卷 第18頁:第十八卷
第19頁:第十九卷 第20頁:第二十卷
第21頁:第二十一卷 第22頁:第二十二卷
第23頁:第二十三卷 第24頁:第二十四卷
第25頁:第二十五卷 第26頁:第二十六卷
第27頁:第二十七卷 第28頁:第二十八卷
第29頁:第二十九卷 第30頁:第三十卷
第31頁:第三十一卷 第32頁:第三十二卷
第33頁:第三十三卷 第34頁:第三十四卷
第35頁:第三十五卷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